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西柏坡、冉庄、白洋淀”红色之旅有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03:55: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西柏坡、冉庄、白洋淀”红色之旅有感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体验革命老区的生活气息,校党委学生工作部组织两校区学生处、校团委、各院系学生工作书记一行26人,于2011年7月12日至14日赴全国红色教育基地——西柏坡、冉庄、白洋淀等革命圣地参观学习,开展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校党委副书记邢宝君全程参与了教育活动。作为校党委学生工作部教育科科长我有幸参加了此次红色之旅。

在西柏坡先后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中央旧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旧址,瞻仰了五大书记雕像、西柏坡纪念碑,并在这里着重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重温了入党誓词。当我们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的时候,内心不由的生提起一种庄严、神圣、奉献的精神。

西柏坡纪念馆十几个展厅存列着大量的照片、信电、衣物、武器等记载解放战争历史的见证实物,展厅里那一幅幅照片、一段段记录的文字、一架缝纫机、一辆纺车、一支支步枪、一箱箱弹药、一门门大炮„„,以珍贵的史料,生动形象的向人们展示了那段历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馆内还运用了高科技手段再现了三大战役、群众踊跃支前、军民团结、共渡难关及当时一些重要会议的情景。

在中共中央旧址,先后参观了任弼时、刘少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五大书记的故居。主席那补丁摞补丁的睡衣、总理那洗的泛白的被褥、手摇的纺车、朱老总那破旧的藤椅,无一不给我留下难忘的记忆。最令人震惊的是那间不足十几平方米的军事作战室,据介绍这堪称世界上最小的军事指挥所,就在这小小的房间里,五大书记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决胜千里,以其雄才大略成功指挥了著名的三大战略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消灭了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当时是西柏坡中共中央机关的食堂,至今上面还保留着当时做饭时的天窗,十几条简易的木凳排放在里面,山墙上挂着两面鲜艳的党旗,正是在这简易的食堂中召开决定了中国命运和前途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经毛泽东倡议,全会作出了称之为“六曰”的规定:“一曰不做寿;二曰不送礼;三曰少敬酒;四曰少拍掌;五曰不以人名作地名;六曰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并列”。 这一西柏坡铸就的不朽精神,永久感召着一代代后人,伴随中国历史的车轮永久载入史册。

西柏坡是神圣的,如今的西柏坡已经是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堪于日月争辉的,在领略了西柏坡的迷人风采的同时,我们被它经过历史沉淀的精神所折服。走进西柏坡,从陌生到熟悉,继而油然而生一种崇敬之情,对圣地的无限神往,那是为它在中国历史上立下的赫赫功勋,也为西柏坡的那种精神。西柏坡点燃燎原的革命之火,西柏坡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美德象征。离开西柏坡,心久久难平,用心回首,遥望心中的圣地,它还将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遥望的目光。西柏坡,作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一个驿站,不仅仅是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见证,更是中国人民革命历史记载的永恒,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所在。高山仰止的西柏坡,永远丰碑的西柏坡!

离开西柏坡,我们第二站来到了位于保定市清苑县的冉庄地道战纪念馆,聆听了冉庄人民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身临其境体验了可攻可守、进退自如的“地下长城”,它是华北抗日战争中留下的一处重要战争遗址。1937年,日军队对华北平原展开了大规模的武装侵略,制造了多起惨绝人寰的血案。为了防备敌人的袭击,冉庄的群众开始挖筑藏身洞,后来逐渐发展成了以十字街口为中心,由4条主干线和24条支线,户户相连,村村相通,上下呼应,能进能退,长达16公里的地道网。形成了能打能藏,可攻可守的地下长城,开展了震惊中外的地道战。在这长长的地道里,我们真是很难想象伟大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无数的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同时也更加增强了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并要以实实在在地行动,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强大和进步添砖加瓦。

第三站我们来到了白洋淀,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平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总面积366平方公里。白洋淀由90多个大小不等的湖泊,3700多条沟壕,12万亩芦苇,36个岛村组成。江泽民主席曾亲笔为其题词:“华北明珠白洋淀”。白洋淀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活跃着一只闻名中外的水上游击队——雁翎队。他们利用淀区芦荡遍布、沟河交错的有利地形,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以弱胜强,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谱写出一曲曲全民抗日的凯歌,大长我中华民族之威风,显示出燕赵儿女的聪慧勇敢与不愿做亡国奴的英雄气概。

我们乘船渡水穿行在连绵不绝的芦苇丛中,在欣赏美丽湖景的同时,不由地追忆起当年雁翎队驾小舟神出鬼没于芦苇荡中的那段革命岁月。在“白洋淀文化苑”著名的“雁翎队纪念馆”内,陈列着大量反映雁翎队员作战和生活情况的珍贵历史图片、文献、图表,以及雁翎队曾经使用的抬杆、土炮、枪排子等实物,真实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活动在白洋淀的抗日武装“雁翎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淀区芦荡遍布,沟河交错的有利地形,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以弱胜强,痛击日本侵略军,大长我中华民族之威风,显示出燕赵儿女的聪慧勇敢。大家一边参观一边交流心得体会,无不为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所感动。英雄的雁翎队在抗日战争中诞生,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成长,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壮大,在人民群众支持与掩护下坚持战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人民抗日武装力量。雁翎队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可以说,直到今天仍然是激励白洋淀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

走出“雁翎队纪念馆”,又在岛上参观了以电影“小兵张嘎”为原形而建造的“嘎子村”。村中“小兵张嘎”的塑像和“嘎子屋”让人不禁又回忆起那个机灵勇敢的小战士,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革命老区水乡人别有风味的文化气息。

此外,校党委学生工作部还精心安排,利用往返途中的时间,在行车内组织大家演唱革命歌曲,使同志们无不受到极为深刻地教育。

通过这次直观、形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增强了全体成员的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和历史责任感。大家缅怀革命先烈,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平时的工作、学习做起,继承和弘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发扬艰苦奋斗和勇于奉献的精神,与时俱进,做好本职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西柏坡、冉庄、白洋淀”红色之旅心得(推荐)

白洋淀红色之旅

白洋淀红色之旅

参加西柏坡红色之旅有感

西柏坡红色革命之旅有感

西柏坡红色之旅

西柏坡红色之旅

游白洋淀、冉庄地道战有感1

西柏坡红色之旅考察报告

红色之旅西柏坡观后感

“西柏坡、冉庄、白洋淀”红色之旅有感
《“西柏坡、冉庄、白洋淀”红色之旅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