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我国的国家安全和战略举措》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03 06:55: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国家安全,是指一国在特定时空范围内生存与发展免于危害和威胁的客观状态。当前形势下,我国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也处于一个安全的敏感时期,面临着内外交织,复杂多变的安全环境。以下中国人才网小编提供《我国的国家安全和战略举措》心得体会,仅大家写心得体会时参考。

《我国的国家安全和战略举措》心得体会【1】

8月1日上午,我参加了县委书记徐勤忠同志主持的县委中心组第33次(扩大)理论学习会,认真聆听了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黄培义教授为全县领导干部作了题为《我国的国家安全和战略举措》的专题讲座,讲座内容丰富,现场气氛活跃,我受益匪浅。

首先,黄教授围绕我国周边安全环境,详细介绍了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对华关系及其战略特点。接着,他详细阐释了我国的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美国对我国实行C型战略围堵;二是我国周边一些国家如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国家与美国共舞向我国发难等。最后,黄教授解读了我国的战略举措。他认为,一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我国核心利益;二要适当拓展我国的战略利益;三要伐谋伐交,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四要富国与强军相统一,充分做好军事斗争准备。黄教授还针对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这点作了分析。他说,我们的总策略是远交近稳,结伴而不结盟。要与美国保持接触,既合作又斗争;利用上合组织平台,深化、加强与俄罗斯、中亚国家的战略伙伴关系;以德、英、法为重点,深耕欧洲、创新合作,共谋未来发展;加强与美国后院国家的友好合作。

通过学习,深刻体会到:

一、认清当前国际形势,了解当前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战略举措。目前,国防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矛盾多发叠加,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安全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世界各国国防力量对比严重失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防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

二、提高了国防意识,增强了国防观念。俗话说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树立大国防观念,牢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不断增强关心国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全社会参与国防建设的良好氛围,为培育战斗精神提供有力的支撑。军队战斗精神的培育,则应重点围绕爱国奉献、坚定信念、敢打必胜等核心内容,锻造高技术条件下军人过硬的战斗气质,使全社会学有榜样,推动全民国防意识的提高。

三、关心、支持并参与国防建设。要通过经常而有效的国防教育,使人们居安思危,从而积极关心和参加国防建设。

《我国的国家安全和战略举措》心得体会【2】

8月1日上午,在建军军来临之际,有幸聆听了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黄培义教授为全县领导干部作了题为《我国的国家安全和战略举措》的专题讲座,讲座内容丰富,受益匪浅。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要增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就要拥有强大的国力,包括雄厚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与此同时这就要求国家必须在大力加强经济建设和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国防,就得让全民认识国防和关注国防,最终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为此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在当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重要的意义。

美国9.11 事件后,国际局势更加错综复杂,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美英不顾全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反战热潮,绕过联合国安理会,不顾国际社会舆论谴责,悍然对主权国家伊拉克发动了战争。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一些地区因民族、宗教、领土、资源等问题引发的争端时起时伏,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连绵不断,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安全问题日趋突出,事实表明,恐怖主义已对国际和地区安全构成现实威胁。同时,西方敌对势力从不放弃西化、分化和遏制我国的图谋,我国周边地区也还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势力和法轮功邪教组织的颠覆破坏活动猖獗,特别是国内少数不法分子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与国际反华势力相互勾结,与我党争夺阵地、争夺群众,利用改革进程中的暂时困难,体制上的弊端和一些腐败现象,恶意攻击党的领导,否定党的理论创新,抵毁改革开放成果,动摇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任务相当繁重。国不可一日无防。强大坚固的国防是国家赖以生存和繁荣昌盛的支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巩固的国防、强大的军队,随时应付可能发生的局部战争、武装冲突和突发事件,为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普及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是新时期巩固国防、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措施,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关系国家和民族荣辱兴衰的大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征程中,深入扎实地搞好全民国防教育,既是面对并不安宁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的客观需要,也是振奋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国防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国防这一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的核心集中表现为对国家利益的高度重视。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开放的国际关系格局中生存与发展需求的总和。没有对国家利益的维护和关注,也就不可能有国防意识的形成和增强。

要建设一个强大的国防,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力量,又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雄厚的物质力量,不可能建设一个强大的国防;但仅有物质力量,而人民缺乏应有的国防意识和爱国热情,缺乏强大的精神力量作支柱,即使有再雄厚的物质力量也难以建设一个强大的国防。毛主席曾经说过:力量的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心力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靠人去掌握的。国防建设的实践表明,公民强烈的爱国主义品质、不怕流血牺牲的奉献精神、顽强的战斗意志、高度的组织纪律观念、必备的现代知识和强壮的体魄,这些制约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不会生来具有,也不会一蹴而就。它必须通过和平时期在全民、全社会进行长期的、深入的国防教育才能培养起来。强国先强民,强民先强心。强大的国防必须建立在长期不懈地对公民进行国防教育的基础之上。这对我们党委、政府,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加强国防教育,责任重大。

《我国的国家安全和战略举措》心得体会【3】

8月1日,县委中心组第33次(扩大)理论学习会在县大剧院举行,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黄培义教授为我们讲了一堂关于国家安全和战略举措的精彩讲座。生动风趣的讲学让我收获颇多。报告中,黄教授对我国当前面临的周边安全形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详细介绍了美国、日本、韩国、我国周边国家对华关系及其战略特点。并通过详实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战略举措: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伐谋外交以及富国与强兵共通。讲座深入浅出,用朴实的语言为我们讲解了一堂具有重大意义的军事讲座。

第一部分黄教授围绕我国周边安全环境,详细介绍了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对华关系及其战略特点。我国的发展飞速,主导了三大经济机构,尤其是最近火热的亚投行,已经有欧洲18国,亚洲34国加入,足见我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影响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着霸权主义的美国便开始对中国实行C型战略围堵,使得日本、越南、菲律宾频频骚扰我国周边,南海问题也在日益紧张。但是,中美的大国联系日益紧密,近乎唇亡齿寒的地步,只有合作不冲突才能共赢。因此,黄教授提出,新型的大国关系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第二部分黄教授解读了我国的战略举措。他认为,一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我国核心利益;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二要适当拓展我国的战略利益;三要伐谋伐交,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让欧亚经济联盟和丝绸之路经济对接融合;四要富国与强军相统一,充分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国家安全形势出现的新特点新趋势,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努力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以确保整个安全机构能够协调高效运转。

《我国的国家安全和战略举措》专题讲座心得体会

《我国的国家安全和战略举措》学习心得心得体会

国家安全战略

国家安全战略纲要

国际战略形势和中国国家安全

钓鱼岛在我国国家安全中战略价值1

钓鱼岛在我国国家安全中的战略价值

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国家安全心得体会

党课心得体会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我国的国家安全和战略举措》心得体会
《《我国的国家安全和战略举措》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