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青少年健康教育

发布时间:2020-03-02 18:23: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

(一)什么是健康

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是一种身体、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

1、健康的10条标准

(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2、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发育正常。

(2)有良好的情绪。

(3)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合。如果儿童少年的行为严重的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往往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4)行为协调,反应适度。心理健康的儿童少年,其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及反应是处于和谐统一之中的,表现既不敏感也不异常迟钝。

(二)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的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增强儿童青少年对有关人体健康知识的了解,建立起完整的健康理念,促进儿童青少年逐步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自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为终生健康奠定良好基础。

(三)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的要求

儿童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的文化素质、健康素质、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命运,教育他们讲卫生、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是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措施,学校,家长、社会应该共同来做好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可采用正式课程或多种形式向儿童青少年传授,鼓励健康教育与幼儿园、中、小学校其他课程教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贯彻反映各阶段健康教育的总体内容。同时,应参照教育学的原则,体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儿童青少年参与等基本原则。

(四)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教育儿童青少年掌握一定的卫生知识,认识个人卫生习惯、营养、体育锻炼、防病保健、环境卫生、安全措施等诸因素与健康的相互关系及影响作用。引导他们建立起对自己健康负责的卫生观念。让儿童、青少年逐步了解自身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特别是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特点及卫生,培养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改变不良行为,建立起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青少年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青少年健康数据

青少年青春期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小结

青少年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小结报告

青少年教育

青少年网络健康调查报告

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总结分析

青少年犯罪教育

青少年心理教育

青少年教育工作总结

青少年健康教育
《青少年健康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