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青少年健康数据

发布时间:2020-03-03 14:26: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危害青少年健康数据

一、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青少年健康的10个事实》

当今世界人口的一大部分是年龄在10-24岁的青年人,人数超过17.5亿。

青少年(10-19岁)有特定的健康和发育需求,其中许多人面临的挑战会影响他们的福祉,其中包括贫穷、不能获得卫生信息和服务以及不安全的环境。解决他们需求的干预措施可拯救生命并培养可帮助社区发展的新一代富于生产力的成年人。

本事实档案探索与青少年有关的主题以及在全球各地改善其健康的战略。

事实档案

青少年的健康状况

世界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名青少年,其中85%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近三分之二的过早死亡和成人疾病总负担的三分之一,与青少年时代开始出现的情况或行为有关,包括使用烟草、缺少体力活动、无保护的性行为或接触暴力。促进青少年时代的健康措施并更好地保护该年龄组人群免遭危险,将确保许多人能有更长、更丰富的人生。

艾滋病毒与青年人

2007年,15至24岁的青年人估计占所有艾滋病毒感染新病例的45%。他们需要知道如何保护自己预防艾滋病毒感染,他们也已有方法进行预防。更充分地利用检测和咨询,将能使青年人了解自己的艾滋病毒状况,帮助他们获得所需的治疗,并避免进一步传播该病毒。

过早怀孕和生育

每年约有1600万15至19岁的女孩生育,约占全世界所有生育人数的11%。绝大多数的青少年生育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与年龄较大的妇女相比,青少年死于妊娠相关原因的危险要高得多。支持实行结婚最低年龄限制的法律和社区行动,以及避孕方法的更充分利用,可减少过早怀孕。

营养不良

发展中国家的许多男女儿童在进入青少年阶段的时候营养不足,使他们更容易患病和过早死亡。另一方面,体重过重和肥胖症——具有严重健康后果的另一种形式的营养不良,在低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的其他青年人中正在不断增多。在这一年龄段,充足的营养以及健康的饮食和身体锻炼习惯是成年期良好健康的基础。

精神卫生

至少20%的青年人将经历某种形式的精神疾患,例如抑郁症、情绪波动、物质滥用、自杀行为或进食障碍。促进精神卫生并在出现问题时予以应对,需要在社区中开展一系列便于青少年使用的卫生保健和咨询服务。

烟草使用

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的烟草使用者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使用。今天,有1.5亿多青少年使用烟草,而且这一数字在全球不断上升。禁止烟草广告、提高烟草制品价格以及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的法律可减少开始使用烟草制品的人数。这些措施还可减少吸烟者消费的烟草数量并使戒烟的青年人数增多。

酗酒

在许多国家,青年人酗酒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酗酒会减弱自我控制并激发危险行为。酗酒是伤害(包括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暴力(尤其是家庭暴力)和过早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控制酒的获取是减少青年人酗酒的一项有效战略。禁止酒类广告可减缓促使青少年饮酒的同龄人压力。

暴力

暴力——包括强奸、家庭虐待和战争,是全球青少年十大死因之一。每发生一例因暴力造成的死亡,估计就另有20至40例非致命性的伤害需要接受医院治疗。许多存活者具有严

重的身心遗留问题。干预措施必须注重于加强卫生系统的反应能力,使青少年能够得到有效的护理和关怀。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高质量支持可有助于终止一代代相传的暴力周期。

伤害和道路安全

非故意伤害是造成青少年死亡和残疾的一项首要原因,道路交通伤害、溺水和灼伤是最常见的类型。青少年中的伤害比率在发展中国家最高,而在各国内部,较贫穷家庭的青少年更容易遭受伤害。促进道路安全的社区行动(包括通过安全法并严格执法)以及以青年人为目标说明如何避免溺水、灼伤和摔伤的公众教育可减少伤害。

世卫组织的反应

青少年健康方面的众多挑战相互密切关联,一个领域内的成功干预可导致其它领域内的积极结果。世卫组织正在帮助各国:

●收集、分析和使用关于青少年健康的数据,为决策提供支持和信息;

●发展支持青少年健康的以依据为基础的政策和规划;

●提高青少年获取和利用卫生服务的能力;

●加强教育、媒体和其它部门对改善青少年健康的贡献。

二、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与干预数据

世界卫生组织将青少年的年龄界定为10~19岁。与婴幼儿和成年人相比,青少年的死亡率相对较低,是相对健康的一组人群,因此青少年健康问题容易被忽视。在青少年的健康问题上,患病率、死亡率不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它主要与不良的健康行为及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凡是给青少年健康、完好状态乃至终生的生活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的行为,通称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我国学者参照国际惯例,并针对国情,将其分为以下7类:(1)导致各种非故意伤害的行为;(2)导致各种故意伤害的行为物质;(3)成瘾行为;(4)精神成瘾行为;(5)导致各种性传播疾病(包括艾滋病)和非意愿妊娠的性行为;(6)不良饮食行为;(7)缺乏体力活动行为。如今青少年吸烟、酗酒、吸毒、打架、不合理饮食等健康危险行为对其健康危害的报道屡见曝光,这些不良行为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关注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制订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干预措施,及时掌握流行现状是非常必要的。

1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研究现状

1.1 伤害近年来,伤害已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伤害已构成青少年死因的首位。伤害包括非故意伤害和故意伤害行为两类。目前,我国青少年的非故意伤害行为主要为步行违规、骑车违规、到非安全场所游泳及到非安全场所滑冰等。而故意伤害行为则以自杀相关行为、离家相关行为、安全无保障行为、受到欺侮及打架等较为常见。国内研究表明,除自杀相关行为的报告率是女生高于男生外,其余伤害行为的报告率均是男生高于女生。步行违规报告率最高为广州省汕头市(81.98%),报告率最低为北京市西城区(8.0%),差异显著;骑车违规报告率在50.9%与25.14%之间;自杀相关行为(包括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及自杀行动)的报告率深圳罗湖区居首(分别为25.9%、9.5%、3.5%);湖北鄂州有40.96%的青少年有离家意念,而5.0%北京市延庆县青少年采取了离家行动,佛山有11.3%的青少年受到欺侮,50.07%的上海市松江区的青少年感觉到上、下学途中无安全保障,32.05的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的青少年有过打架行为报告率在同类调查中最高。

1.2 物质成瘾行为 物质成瘾行为主要包括抽烟、饮酒及滥用药物等。据卫生部发布的《2008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指出:我国现有13岁至18岁青少年1.3亿。约有1 500万名青少年烟民,吸烟率为11.5%。男女生分别为18.4%和3.6%。尝试吸烟的青少年不少于4 000万。星一等对全国城市青少年的吸烟流行状况研究表明:在大、中学生中33.1%尝试吸烟,13.3%现在吸烟,2.0%重度吸烟,16.6%首次吸烟年龄≤13岁。支愧云等对菏泽市青少年的吸烟状况调查表明:无论是尝试吸烟还是现在吸烟率(分别为:51.4%、14.2%),都高于全国的水

平(分别为33.1%、13.3%)。聂少萍、姚海宏、方华、朱银潮等对广东、上海、西安、宁波青少年的吸烟状况的调查结果:尝试吸烟率(分别为30.43%、17.0%、30.5%、13.1%)及目前吸烟率分别为:5.06%、2.5%、6.6%、1.3%,均低于全国水平(尝试吸烟率33.1%、现在吸烟率13.3%)。首次吸烟年龄各地研究结果差不多,主要集中于13岁以下,11~13岁最多,男生吸烟率高于女生。目前青少年饮酒比率较高并有普遍化及低龄化的趋势。聂少萍对广东省城市青少年的调查显示:67.45%的学生尝试饮酒,24.98%的学生目前饮酒,从初中到大学饮酒的报告率随年级的升高而上升。方华、支愧云、朱宏斌对西安市、菏泽市及张掖市的青少年的饮酒行为的调查显示:各地青少年的尝试饮酒率均高于60%,饮酒行为普遍存在。青少年药物滥用日益严重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聂少萍的研究表明:广东城市青少年中有1.35%的学生尝试吸毒。支愧云的调查显示:菏泽市青少年6.5%的人未经医生许可私自服用镇静安眠类药物,6.2%的人对服用过的药物有依赖。陈凤格对石家庄市的调查也显示出青少年滥用药物的行为不容忽视并有增长的趋势。

1.3 精神成瘾行为 精神成瘾行为包括网络成瘾、电子游戏机成瘾等。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报告显示:截止2009年12月底,我国网民人数已达3.84亿人,普及率达到28.9%。其中19岁以下青少年占网民总数的32.9%。网络的普及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其消极影响也日益显现,网络成瘾就是其消极影响的体现。青少年网络成瘾正在不断威胁着他们的健康。对我国国内各地的研究显示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危害青少年健康的危险行为之

一。除了网络成瘾,电子游戏机成瘾也同样威胁着青少年的健康。佐斌对我国10省市青少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中有79.3%玩过网络游戏,成瘾比例为3.2%。

1.4 各种性传播疾病(包括艾滋病)和非意愿妊娠的性行为

青少年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不安全性行为、未婚少女意外妊娠、艾滋病及性病蔓延等问题严重威胁着青少年的生殖健康。郑晓瑛的调查显示:22.4%的青少年有性经历,男性青少年性行为比例高于女性。首次性行为最小年龄为12岁,中位年龄为20岁。在首次性行为中,超过1/2的青少年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在有性行为的女性中,21.3%有过怀孕经历,4.9%人有过多次怀孕经历。在未婚妊娠的女性青少年中,90.9%有过人工流产的经历,有19%的怀孕的女性青少年有过多次流产经历。

1.5 不良饮食行为 饮食行为与许多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患等密切相关。青少年时期是体格和智力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时期形成的不良行为及其影响,会一直延伸到成年期,成为导致成年人患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国内研究表明:不良的饮食行为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我国青少年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偏食行为,喝饮料、吃甜食、油炸食品及路摊位食品的较为常见。虽然绝大部分青少年都能每天吃早餐,但仍有一部分人从来不吃早餐。在对全国5城市的调查中发现:北京有50.9%的中小学生体质量超标,广州为50.6%,厦门为46.4%,哈尔滨为45.6%,兰州为40.1%。肥胖在各地也较为常见,有部分青少年采取不良的减肥方式来控制体质量,其中就包括绝食。

1.6 缺乏体力活动行为 运动不足而静态活动相对过多是目前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解学魁对辽宁省高中生的调查表明,40.8%的学生存在运动不足,佛山市有83.7%的学生每周中每天至少运动60 min,不足7 d,县乡中学生过去7 d,每天运动1 h以上率为14.5%,而启东市为8.10%。每天做课外功课2 h以上率和启东市均超过了46%。静态活动均多于体力活动,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浙江桐庐。

2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干预

2.1 建立全国统一的监测网,使监测更加全面、完整和规范

美国在1991年就建立了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系统(YRBSS),每2年进行1次监测,而我国较系统的监测是2000年在全国5省市开展的中学生危险行为调查,目前尚未建立全国的监测网。我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研究呈现出分散、各自研究的特点,所得研究结果不能全

面真实反映全国的流行现状。另外大部分研究为单次研究,只能呈现当时的流行情况,而不能反映出变化趋势。建立统一的全国监测系统能将原本分散、单一的调查集中起来,最大程度的反应流行的现状,使监测更加全面、完整和规范,有利于数据的对比,及时掌握动态变化的趋势。

2.2 开展以学校为基础的健康教育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青少年每周几乎有50~60 h的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对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起着很大的作用,并且学校是青少年获取知识最大、最直接的平台。在学校开展以学校生活技能教育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社会能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也非常符合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目标。

2.3 重视青少年间的同伴教育 中学时期同伴对健康危害行为的影响力逐步增加,并超过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影响,尤其在学业失败、药物滥用和健康危害行为方面,同伴因素显示出最重要的影响作用。同伴间有着相对平等的地位,非常有利于沟通交流,再此基础上进行的教育易于实现并易于接受。另外让学生参与到教育活动中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加强宣传,动员全社会参与 健康危险行为的形成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自身的因素及外在生活环境的因素,而后者又有家庭的因素及社会的因素,因此要减少健康危险行为对青少年的影响单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必须家庭和社会参与进来,这就需要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尽可能多的了解相关知识,加强宣传是直接而有效的措施。

青少年犯罪数据

青少年健康教育

青少年犯罪相关数据收集

健康大数据 全民大健康

青少年网络健康调查报告

全民健康数据平台新闻发布会

青少年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青少年健康上网问卷调查报告

青少年饮食与健康浅析

生体质健康数据上报情况

青少年健康数据
《青少年健康数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