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语四上《颐和园》小练笔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2:07: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读 课 文 学 作 文

——《颐和园》课后小练笔指导

教学目标:

1、领悟《颐和园》的写作顺序和表达方法(首尾呼应、移步换景、抓住景物特点、动静结合)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以及迁移能力。 教学重难点:

抓住景物特点,能恰当地运用所积累的写作方法进行生动、准确的描写。 教学方法:

1、学习课文的写法,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校园的景物,然后写出校园的景物特点。

2、在课文回顾中,读写结合,积累词句和写作方法。

3、感受校园的美丽,感悟语言的优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热爱校园,热爱生活之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趣

1、出示图片。

2、生回答,师肯定。

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好,今天我们换另外一种方法上课。换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呢?六个字,读课文,学作文。

三、读课文,找骨架

1、出示句子。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2、生读屏幕上的句子。(这几个句子就是这篇课文的骨架。 “骨架”就是指课文的提纲。) 分步指导,学写作文

1、学整体构思

①师提问:什么是首尾呼应?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两句是“首”和“尾”。 生: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师:总结“移步换景”。

②师问:什么是移步换景?生再读句子。

生: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师:边走边看,就是移步换景。 ③总结方法。

2、学段落表达:读“登上万寿山”这一段。 ①生齐读第一句,找主要词语。 ②圈关键词。

③按由近及远的顺序把景物分类。

④用小组朗读的方式来巩固景物描写的顺序。

3、学语言运用 ①师读课文。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有树丛、屋顶和宫墙。正前面,昆明湖上,有游船、画舫。向东远眺,可以望见几座城楼和白塔。

②师启发:为什么读出来不好看,不好听了? ③生讨论后,师生互读,感知形容、比喻。

⑤总结:把一个词变成较长的内容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叫做形容,第二种方法是比喻,打比方,让事物的形象鲜明起来。

4、小结:学写游记,学了三种方法。从全文构思来看,首尾呼应,游览的点要一个一个地细细来写。在写一个景点时要先总说一下,然后分层次描述。在描述过程中把简单的写得复杂一点,把枯燥的写得生动一点,加上形容词,用上比喻,就把美好的景物展现在我们眼前。希望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写一篇《我们的校园》。

五、现场作文 学生作文,教师指导。

板书设计:

读课文

写作文

一学

整体构思:首尾呼应

移步换景 二学

段落表达:总提分说三学

语言运用:生动形容

层层展现 准备比喻

四上《颐和园》教案

四上语《蝉》

小练笔

小练笔

小练笔

小练笔

小练笔

小练笔

小练笔

小练笔

语四上《颐和园》小练笔教案
《语四上《颐和园》小练笔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