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俞书宏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拟推荐人选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20-03-02 09:58: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拟推荐人选先进事迹

1、俞书宏

俞书宏教授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杰出的学术骨干之一,现任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院长、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纳米材料与化学研究部主任、兼任我校国家重点学科无机化学博士点负责人。他始终活跃在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前沿,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化学、聚合物控制矿化、无机-有机复合功能材料的设计及应用探索研究等。近十年来,所领导的课题组在在当前国际前沿的纳米科技、仿生科学等相关领域作出了重要的成果,围绕复杂形态与结构的无机功能纳米材料的合成构筑、组装以及相关性能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在模拟生物矿化与仿生材料、无机合成与制备、无机-有机复合材料、生物质转化制备新型碳纳米材料及应用等方面并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推动了国内“模拟生物矿化和仿生材料研究”这门新学科乃至相关学科的发展,为我国在模拟生物矿化与仿生合成特殊纳米结构材料等研究前沿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做出了重要贡献。

俞书宏教授的主要业绩和突出贡献具体表现如下:

他建立和发展了聚合物控制晶化法制备特殊形态与结构的无机材料的技术。发现于常温常压下外消旋聚合物分子可诱导手性结构的螺旋纳米线的形成,提出了螺旋结构的形成机理,论文在《自然材料学》上发表,被《自然中国》选为来自中国的突出成果作为研究亮点报道;运用聚合物控制晶化法构筑了多层结构方解石晶体,将以往水溶液中的聚合物控制矿化过程拓展到混合溶剂中,合成了高度单分散球霰石微球,发表后被《化学评论》等综述引用;构筑了被誉为“Escher多面体明星”的凹陷硫化铜十四面体,论文发表后受到国际关注,英国《自然》、美国《化学工程新闻》、《自然中国》在 “研究亮点”和“科学聚焦”栏目加以报道。提出了水热炭化共还原法实现淀粉和糖类炭化和离子催化单体交联的思路,制备了多种贵金属/碳(或聚合物)微纳电缆,提出了软-硬模板协同生长机制。发展了生物质液相炭化法制备高活性碳基材料的技术,引起国际同行的重视和关注。发展了多种低维半导体和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揭示了纳米棒的形成机理;发明了一种制备特种磁性纳米环的新方法;发现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半导体-有机复合纳米结构材料。

已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Materials, Angew.Chem.Int.Ed., J.Am.Chem.Soc., Adv.Mater., Adv.Funct.Mater.等上发表SCI论文218篇,论文被他人引用达3400余次,其中高影响因子I.F.大于3的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论文155篇,IF大于6的论文52篇,其中Nature Materials 1篇,Angew.Chem.Int.Ed.6篇,JACS 5篇,Adv.Mater.15篇,Adv.Funct.Mater.14篇。受邀在Adv.Mater., Top.Curr.Chem., Adv.Funct.Mater., J.Mater.Chem., MRS.Bull.等国际期刊上发表综述论文和特征论文十二篇; 受邀在Marcel Dekker, Inc.、John Wiley & Sons、CRC Pre、Kluwer/Plenum等十一部英文专著中各撰写一章。应邀在高登会议等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30多次。

基于在聚合物控制晶化、纳米化学等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俞书宏教授获得国内外多项重要学术奖励,并受国内外多个学术组织和期刊邀请担任职务。

具体任职情况如下:

英国RSC期刊《 Chemical Science 》编委 (2010-)

英国RSC期刊《CrystEngComm》国际咨询委员 (2008-)

《Adv.Mater.》中国科大材料科学研究专辑,客座编辑 (2010)

《Adv.Funct.Mater.》“中国科学家的纳米材料研究”特别专辑,客座编辑 (2010)

国际Elsevier期刊《 Mater.Res.Bull.》副编辑 (2007-)

国际期刊《Nano Research》国际咨询委员 (2009-)

国际期刊《Current Nanoscience》编委 (2005-)

国际溶剂热水热联合会国际理事会成员 (2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第十三届评议组成员 (2010-)

中国科学院-德国马普学会伙伴小组组长(2005-2009)

《科学通报》编委 (2008-)

《无机化学学报》编委 (2006-)

2、胡友秋

胡友秋教授将教学视为教师的天职,善于将科研成果有机地融入到教学之中.他曾承担多门本科基础课程和研究生学位课程的课堂教学任务,讲课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兴趣的培养,受到同学们的普遍赞许.现任中星微电子公司董事长的邓中翰院士,在大二(1988年下半年)学习电磁学课程时曾就一个电磁学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胡友秋教授做了书面解答,并给予热情鼓励.邓中翰博士在2006年6月访问母校时回忆起这段往事,深情地说:“科大的老师对学生总是特别爱护,对学生求知欲的诉求总能够给予充分的认可和鼓励,让我非常感动,倍受鼓舞.”对于在海外求学深造的科大毕业生,胡友秋教授也给予力所能及的指导.由他指导本科论文的90届毕业生王赤同学,先后在国内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副主任和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在他攻读硕士和博士期间,胡友秋教授一直与他保持密切联系并给予具体指导.王赤博士对此十分感激,曾说:“从开始至今,我的每步经历无不伴随您的指导和无私帮助.我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的感激,只有努力工作.”

胡友秋教授积极投身教材建设.曾编著《高等物理精编—电磁学》,主编《电磁学》,合著《空间等离子体数值模拟》;后者荣获1996年度中国图书奖.为发扬科大重视基础课教学的优良传统,胡友秋教授参与了教材贯通的教学实践和教材编写任务,具体负责电磁学和电动力学贯通教材的编写工作;相关教材《电磁学与电动力学》上、下册已于2008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胡友秋教授不仅积极投身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研究生学位课程的教学任务,而且承担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指导工作.自1984年以来,累计指导40余名本科生毕业论文,相关研究成果在国内核心刊物和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24篇.所培养的研究生曾荣获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

会颁发的多项奖励,其中李醒博士的学位论文被评为2000年度全国优秀博士论文,陈耀博士的学位论文被评为2005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和2006年度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胡友秋教授和青年教师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尽力帮助他们提高教学水平.1994年,学校聘任他为电磁学“领衔主讲教授”,带领一名青年教师(博士,副教授)为1993级本科生主讲电磁学.在青年教师主讲过程中,胡友秋教授坚持随堂听课,并在课前、课后做出具体指导.他曾多次(1991,1993,1994,2000,2003年)应学校师资处邀请,为新上岗的青年教师介绍课堂教学方法.

由于胡友秋教授多年投身教育事业并作出重要贡献,他曾先后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教师、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安徽省“三育人”先进个人、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称号.

在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胡友秋教授在日地空间物理领域的科学研究方面也十分出色.他擅长磁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和解析研究,科研工作涉及太阳活动区物理、行星际动力学和磁层物理多个领域.在计算方法设计、磁静平衡态稳定性分析、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耀斑的储能和释能机制、磁流体激波理论和行星际激波传播、磁场重联和螺度守恒、太阳风理论和高速流演化、磁流体力学灾变现象、太阳风-磁层-电离层系统的整体行为研究方面均有建树,共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国际SCI刊物80余篇,已发表论文为SCI刊物他人引用1000余次.作为主要成员(排名第二)从事《太阳大气动力学的数值研究》项目,荣获199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主持《日冕物质抛射及伴随的激波研究》项目,荣获1995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参加《磁场重联的数值研究》项目,荣获1997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主持《太阳风的加热和加速》研究项目,荣获2001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曾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综述报告;所建立的太阳风模型为国内外同行普遍使用,被列入美国空间天气计划执行计划(2000年7月,第二版)的三个太阳风研究模型之一,胡友秋教授被列为该模型的开发者和联络人;作为第一作者的一篇关于无力磁场稳定性分析的论文,荣获2003年度安徽省第四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项目的科研成果,曾多次评为优秀成果.

胡友秋教授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副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现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和空间科学学会理事.曾担任国际地球物理研究杂志(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的副主编,现任地球物理学报、空间科学学报和天文学报的编委.曾多次作为评审专家组成员和空间物理学科评审组组长,参与各类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评审工作.胡友秋教授曾荣获合肥“七·五” 期间优秀科技人员(1991年)称号,自1992年10月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科学院先进集体拟推荐对象先进事迹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是科技部于2003年11月正式批准筹建的五个国家实验室之一,包含了物理、化学、材料、信息、生物五大一级学科。实验室的目标是成为多学科交叉的国际知名科学研究中心和交叉人才培养基地。其使命是成为能够引领以量子调控重大基础研究为主导的原始创新和NBIC的交叉创新,并为国家提供未来信息、能源、人口健康等高新技术发展所需的知识和人才。

实验室筹建以来,全体成员团结协力,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交叉学科基础前沿,努力推进交叉创新研究。通过引进高水平人才和加强团队建设,打造特色研究装备和实验平台,深入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积极规范实验室的运行机制,加强实验室的管理效能,从而在科技竞争力、创新成果、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技术支撑、运行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一.科技竞争力持续增强、科研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实验室积极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基础科学前沿,发挥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优势,认真凝炼科学方向和研究内容,系统开展涉及微尺度层次的纳米、生物、信息和认知科学及其相关交叉领域的科学与技术研究,科技竞争力与创新研究成果显著提升,已经成为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生力军,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实验室目前是国家“量子调控”重大研究计划的依托研究基地之一。2006年以来,已在量子调控、纳米科技、蛋白质研究、发育与生殖四个国家“重大研究计划”中全部参与领衔承担了14个项目,成为国内承担国家重大研究计划最全和最多的单位。此外,实验室还分别领衔承担了两项“973计划”和一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2010年,实验室又领衔承担了中科院量子通信专项。

在国家重大任务的支持下,实验室研究人员团结拼搏、勇于创新,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高温超导、单分子科学、纳米科技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研究成果,若干成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连续7年入选中国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是国内唯一连续获此殊荣的科研单位;实验室在量子信息、高温超导等方面的研究成果3次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国际物理学年度重大事件、2次欧洲物理学会评选的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一次入选《Science》杂志评选的2008年度十大科学进展;实验室的成果多次被各种重要学术杂质、网站、媒体正面报道和评价,一批杰出的研究人员还分别荣获国际学术组织颁发的多种荣誉和奖励。

筹建以来,实验室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获授权发明专利71项。此外,实验室发展和研制的量子保密通讯技术和装置参与并圆满完成了国庆60周年的通讯保障工作。

截至2010年6月,实验室共发表SCI收录论文2300余篇,其中在《Science》《Nature》及其子刊发表论文30篇。在各学科国际顶级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包括Phys Rev Lett63篇,PNAS 6篇、J Am Chem Soc 29篇,Angew Chem Int Ed16篇,Advanced Materials 20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生物学期刊8篇等。

二.科研团队建设业绩突出、领军人物不断涌现

实验室根据战略目标与研究计划,多途径地支持科研队伍的发展和完善,以事业、感情和氛围调动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营造激励创新、竞争合作、和谐奋进的文化氛围,形成团结协作、互相信任、高效有序的团队精神。实验室通过采取引进、提升和培养等方式构筑人才队伍,特别是发挥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优势,着力加强创新团队建设。目前,实验室已具有5支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和4支教育部优秀创新团队,有力地促进了交叉创新研究工作的开展。实验室2007年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第三届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建设先进团队” 荣誉称号,2010年又获中科院人才工作先进集体奖。

实验室始终将引进领军人才作为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积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吸引和利用海外高层次人才模式。实验室筹建以来,已相继从海内外引进交叉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30余人。2008年,实验室成为国内首批20 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之一,已有6位“千人”计划领军人才落户实验室。目前,实验室共有7位院士,11位首席科学家, 27位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1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9位百人计划入选者。

三、积极探索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实验室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创新研究平台,为学校的许多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研究生的创新教育培养改革和本科生的交叉符合人才培养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示范作用。实验室利用雄厚的科研学术条件和教学资源,采用暑期学校、开设交叉学科课程、举办培训班、论坛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并获得显著成效。近年来,实验室已培养博士近300人,其中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3人、全国优博论文提名奖10人、“中科院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0人、“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4人、“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1人、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3人。实验室研究生班级连续3年荣获“安徽省先进班级”。实验室还不断探索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体制和机制,在教育改革和合作办学方面积极进行有益的尝试。2006年,实验室成为教育部的研究生创新研究中心,2008年,实验室同科大少年班学院共同申报的创新人才试验基地获国家教育部的批准。

四、学术合作与交流更加广泛、国际影响力日益显著

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积极围绕“国际化、开放式、高水平”的理念,不断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筹建以来,实验室主办了13场国际学术会议,海内外专家约700人次走进实验室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实验室研究人员200余人次赴海外进行讲学、访问和学术交流活动,其中多人次在诸如美国物理年会、美国材料年会、国际真空年会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做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实验室还同海外的一些著名实验室、研究机构形成了稳定和长效的合作机制。海内外学者的学术合作和交流,显著提升了实验室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学术地位。

五、运行管理机制的规范与不断完善

实验室积极探索在高校中建设国家实验室的经验和机制。例如:实验室提出的研究人员和学院“双聘”的创新性管理机制得到了主管部门和兄弟单位的高度

评价。该机制很好地解决了实验室人员的退出和后顾之忧,形成了实验室和院系良性互补、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良好局面;实验室还不断推出促进和激励交叉创新研究和原始创新、培养年轻交叉人才成长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有效地保证了交叉创新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实验室建立了以研究人员为主体的管理委员会,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促进了实验室的民主和规范化管理,显著提升了研究人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了研究人员的创新热情,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先进工作者先进事迹

先进工作者 先进事迹

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汇报材料

自治区先进工作者李景宏同志先进事迹新疆地矿局

市先进工作者先进事迹

某先进事迹先进工作者

职业学校先进工作者先进事迹

远程教育先进工作者先进事迹

德育先进工作者先进事迹专题

浙江大学校级先进工作者先进事迹.

俞书宏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拟推荐人选先进事迹
《俞书宏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拟推荐人选先进事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