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安全教育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1 20:11: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3、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

1、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学生饮食、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3、学生交通安全隐患。

4、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2、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

①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②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③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④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三、学生饮食安全注意事项。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有毒的药物(如杀虫剂、鼠药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禁止购买辣条食物,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质。

四、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1、行人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

2、乘坐公交车注意事项:

①车停稳后,方能上下车,上下车时注意秩序,不要拥挤。

②乘车时,要站稳扶牢,不要把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人多时,应该注意看管好自身物品,谨防扒手。

③注意公共场所礼仪,不要大声喧哗,保持环境卫生,主动为老弱病残让座等。

五、其他校园安全的注意事项:

1、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甚至误解?敢于自我反省,认真反思。如果真是老师误解,应该和老师好好交流。切忌偏激,甚至做出什么过激的行动。

2、你与同学发生矛盾怎么办?自己的所作所为也要有安全意识。青少年时期容易冲动,容易感情用事,因此,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一定要冷静,要理智,切忌用拳头代替说理,给自己和同学带来不良的后果。

3、如何加强教室安全?要注意教室的安全。上课离开本班教室一定要关好门窗,要将钱和贵重物品带在身上,不能给小偷有可之机;不要把球带到教室踢,这种行为既违反了校规,又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试想一想,若把玻璃窗踢碎,玻璃片飞入哪一位同学的眼中,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4、为什么不能提前到校?校门没开,一些学生在校外发生矛盾,无人调解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在校门外拥挤,会造成意外伤害。

5、当自己感到身体不适时,怎么办?及时告知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与家长取得联系。

6、你不认识的人自称是你家人的朋友,要将你接走,你怎么办?先让班主任与家人取得联系再视情况而定。

7、安全小常识临危逃生的基本原则:保持镇静,趋利避害;学会自救,保护自己;想方设法,不断求救;记住电话,随时求救:“119”----火警 “110”----报警“120”----急救 “122”----交通事故报警打电话时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特征。

六、小结: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

春季预防传染病

教学目的:

为了增强全体学生对春季常见传染病知识的了解和预防,以确保广大师生身心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对学生进行春季传染病主题班队会。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主题:

预防春季传染病

二、讲解春季常见传染病知识:

1、流行性腮腺炎

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疼、无力、食欲不振等前期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2、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人为传染源,主要在人多拥挤的密闭环境中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分泌物而传播。患病时出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症状,还可出现肠胃不适。

3、水痘

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诊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疼、全身倦怠等前期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4、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病人和隐形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病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

三、预防春季传染病措施

1、在人群聚集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

2、勤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3、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4、避免与他人公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5、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衣物、被褥等要经常在阳光下暴晒。

6、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的免疫能力。

7、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预防地震知识

防震减灾就是防御和减轻 地震灾害。为提高同学们的预防地震应急意识。

一、教学目的:

为了让全体师生在地震等各种突发事件来临时能做到沉着冷静,通过模拟演练,初步掌握自救和逃生自救的一些技巧,提高自防自救能力,锻炼脱离危险的能力,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过程:

1.利用自习课的时间组织学生收看《预防地震知识专题片》,并进行相关教育。

2、班主任组织学生演练如何逃生。

三、地震逃生的十大法则:

第一.为了您和自己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下面。

第二.摇晃的时候立即关火。

第三.不要慌张向户外跑。

第四.把门打开。

第五.户外的场合保护好自己的头部,避开危险的地方。

第六.在超市和影剧院要根据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第七.汽车要靠路边停车。

第八.千万要注意山崖落石。

第九.避难的时候要徒步,携带的物品在最少的限度。

第十.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防火灾常识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

2、认识各种灭火设备,牢记灭火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课件展示,引入新课。

1、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你在哪里还看到过这样惨不人睹的场面?有什么感受?

(二)引导理解,归纳整理。

1、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收集有关“火”的书籍、期刊、报刊杂志等,并加以研读。

2、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整理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并制作成防火手册,如:“火”的可怕,“火”的预防,灭“火”的方法,逃生常识及发生火灾时如何拨打求助电话。

3.怎样正确使用 “119”电话或校内报警电话?

报警时,首先要沉着冷静,不要心慌,二是要讲清楚起火单位、地址、燃烧对象、火势情况,并将报警人的姓名、所在的电话号码告诉消防队,以便联系。报警后,本人或派人到通往火场的交通路口接应消防车;二是要早报警,为消防灭火争取时间,减少损失。

(三)竞赛活动,游戏激趣。(四小组记分比赛。)

1、抢答题。(老师提供问题,学生可适当补充。) (1)生活中的哪些因素会引起火灾?

(2)一旦发生火灾,要迅速拨打什么电话号码? (3)扑救时是先救人还是救物?先断电还是先救火? (4)电话报警时要注意报清、报全哪些信息?

(5)列举几种逃生方法。如:关门求生、从窗户逃生、安全出口逃生等。

2、判断题。(学生也可补充题目。)

(1)禁止学生携带烟花、爆竹、砸炮、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 (2)有一天,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到某山林去野炊。 (3)报警时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可以不说明。

(4)发生火灾时,不要盲目开窗开门,用湿毛巾、衣服等衣物包住头脑,尤其是口鼻部。 (5)家用电器起火,应马上关掉电源开关,千万不要往电器上泼水。

(四)逃生体验,增强意识。

1、逃生演练。

2、在体育委员带领下做好准备活动。

3、放置火灾道具。

4、查看逃生路线。

5、在老师带领下分组疏散逃生。

6、小结,评价。谈谈收获与体验。

沙 尘 暴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沙尘暴的成因,树立环保意识。

2、初步知道沙尘暴的危害。

3、初步了解根治沙尘暴的措施。

教学准备

1、观看有关沙尘暴危害的图片或录象。

2、向父母了解有关沙尘暴的危害。

3、向父母初步了解根治沙尘暴的措施。

教学过程

1、组织学生说说风有哪些益处和害处,引出沙尘暴的话题。

2、教师:“你们见过沙尘暴吗说说你的体验。”引导学生从风沙的声音,风沙的速度,风沙吹在人脸上的感觉,当时空气中的味道等多方面展开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给予小结。

3、教师简单介绍沙尘暴的危害。

4、教师:“你们知道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吗?”引导学生从植被的破坏,森林的大量砍伐等方面讨论。

5、请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才能减少和控制沙尘暴。教师从种植花草、保护树木、建防护林等方面提示补充。

活动建议:

1、可在有沙尘暴的天气开展此项活动。

2、在活动区摆放有关的图片或图书。

3、组织学生参加简单的种植活动。

小结:近年来,沙尘暴波及的范围之广,危害之大,越来越引起人们对它的关注。沙尘暴主要是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无计划开荒,造成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所致。只有加强环保意识,退耕还草,种植大量的树木花草,建更多的防护林,才能减少沙尘暴。

禁 毒 知 识

一、活动主题:禁毒知识

二、活动目标:

1、知识: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0万人被毒品夺去生命,100万人因毒品丧失工作能力。毒患,正以迅疾的发展速度,威胁着人类社会,吞噬着人类文明。通过活动,再次呼吁每一位同学,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禁毒的号召,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广泛宣传毒品的危害性,真正认清毒品的危害,从内心深处憎恶毒品,拒绝毒品;自觉学习、宣传禁毒的法律法规,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同毒品违法犯罪作斗争,积极配合、协助公安政法机关打击惩治毒品违法犯罪。

2、情感: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所见所闻、或利用在课前的探究活动中调查了解到的典型事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特别是对“我国颁布实

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逐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自觉性,使自己健康地成长起来。

3、技能:掌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三、活动过程:

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加深对毒品及其严重危害性的认识: 1.认清毒品形势,增强禁毒工作必要性的认识。

毒品泛滥已构成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毒品犯罪成蔓延之势。我国毒情从1992年148000人上升到2002年的100万人。我国的吸毒人员的主要群体是青少年和青壮年,他们的年龄在15--30岁之间。南方某城市有两个班集体吸毒,全部进了青少年戒毒所,面对空旷的教室,触目惊心。经静脉吸毒者中约有40%因共用注射器而感染艾滋病,我国艾滋病患者中约有80%为吸毒者。

毒品是令人类共同面对的世界公害,禁毒是国际社会刻不容缓的共同责任,是中国人们的根本利益所在。 2.认清毒品及其危害性: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以“冰毒”、“摇头丸”为代表的新型毒品自上世纪中叶开始在全球泛滥,并已经开始替代了传统的鸦片,海洛因,可卡因等成为21世纪流行最广,危害更大的毒品。

“冰毒”--甲基苯丙胺,为兴奋剂。

“摇头丸”--亚甲氧基具有生理依赖性和心理成癖性。毒品会引起肝脏病变,心脏肥大,肺萎缩,血管损伤,传染性疾病,皮肤伤害,肾损伤,性功能丧失,精神症状等。吸毒易引起极度兴奋,心力衰竭而死亡。 毒品,具有强烈的成瘾性,摧残肉体,销蚀灵魂,践踏文明。

毒品,残害人类生命,破坏社会秩序,危及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毒品:害己,毁家,祸国。 吸毒是违法行为。

3.青少年学生如何做到“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青少年是毒品的主要受害者。青少年活泼好奇,涉世不深,易受毒贩子的诱 惑,成为毒品,特别是新型毒品的主要受害者。

拒绝毒品,重在预防。我们青少年要坚决抵制毒品的侵袭,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要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认识禁毒工作的重要性,增强禁毒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认识到禁毒工作的重要性: (1) 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2) 关系到社会安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关系到能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4) 关系到国家安全,民族兴亡和世界和平。 要充分认识毒品及其危害性,增强抵御毒品的能力。

要认真学习,掌握我国的禁毒法规,做到自觉守法,敢于同各种毒品犯罪活动作斗争。通过参观上海市禁毒馆和在全校进行禁毒画展、卫生员培训等形式的教育,使大家认清了毒品的形势,了解毒品的危害性,懂得了如何预防毒品,提高了禁毒意识,从而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怎样应对公共场所发生的险情

教学内容:怎样应对公共场所发生的险情

教学目的:学会应对公共场所险情,懂得一些自救与救人的知识。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发生在2012年的汶川大地震吧!在大灾难,像地震、火山爆发、洪水、飓风等字眼灾害面前,我们人类是何等的渺小和软弱。但是在我们活动公共场所,如学校、商场、影院等地方,发生意外险情时,如果掌握一定的应对意外险情的常识,便能冷静应对,有可能安全脱离险境。

二、学习应对策略

师:在公共场所我们容易遇到什么样的危险? 学生讨论:选择三种情况:

1、在公共场所遇到人流拥挤怎么办?

2、在学校上课遇到地震怎么办?

3、在场馆内遇到火灾怎么办? 学生汇报:(1)学生先讲解,

(2)然后示范正确的保护动作。 (3)全体学生做示范 (4)全体学生学习。

三、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四、倡议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这么多自救自护地方法。可是我们学校还有许多同学不知道,也许你身边的亲人也不清楚啊,你想怎么办?

倡议:做手抄报,贴到学校宣传栏,出黑板报、和父母交流等方法,关心自己也关心别人,做一个有爱心的小使者。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教学内容: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利与弊,了解不健康上网方式对学生的危害,从思

想上彻底认识到远离网络游戏的必要性。

一、感受网络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师:网络的普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针对这一事实,今天我们现场做一个调查:上过网的同学请举手;玩过网络游戏的请举手;有网友的请举手。(现场调查结果:百分之九十多的同学都有此三点经历。)

二、认识网络危害:

师:网络世界是精彩的,但是网络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无奈,下面大家请看大屏幕上的内容。

三、课件展示内容:学生日记摘抄——迷恋网络(省略)

师:看了上面的的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自由发言:原来网络在丰富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潜在的危害呀。过于痴迷的会上瘾、会严重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的......

总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网络世界固然是精彩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的快乐,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无奈。过分的迷恋甚至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难以预料的灾难,所以我们一定要正视经验教训,学会合理上网,健康上网。课后请大家整理出一份安全上网的规则,在学校门口张贴,并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珍爱生命,珍惜时间,安全上网!

破坏环境危及健康

教学内容:破坏环境 危及健康

教学目的:

1、关注周边环境,了解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2、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它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3、培养环境保护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一、谈话导入。

师:美丽的自然带来美丽的心境,美丽的心境带来了美丽的生活。但是,近年来,人类由于对环境不够珍惜,随心所欲,滥伐林木,滥建厂房,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二、结合实际,加上想象,探讨环境问题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1、你身边有这样的环境污染吗?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2、你还了解哪些环境污染带来的后果?

3、小结:环境污染对于人的健康的伤害不少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但更多是长期的,隐形的。

4、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如何呢?

三、研究对策,我们怎样来保护环境。为了健康,我们该怎么做呢?

四、读资料。

空气污染对儿童的影响主要有:影响肺功能和肺的发育、促进和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引起各种过敏症状等。环境因素是衰老的罪魁。据专家说,人体的衰老,年龄因素只占20%,而80%是环境因素所致。因此,人们在预防传染病的同时,也要注意预防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

五、倡议: 亲爱的同学们: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让我们珍爱生命,善待自己,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家园吧!让我们生命的每一天,天天都是环境日!

安全教育教案

安全教育教案

安全教育教案

安全教育教案

安全教育教案

安全教育教案

安全教育教案

安全教育教案

安全教育教案

安全教育教案

安全教育教案
《安全教育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