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赴外地挂职锻炼学习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1 18:35: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泉州地处福建东南部,是海峡西岸城市群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福建经济中心、改革开放前沿、历史文化名城。石狮位于泉州与经济特区厦门之间,与台湾隔海相望,市域三面临海,是泉州经济发展最快的县级市之一,是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缩影。为了学习借鉴东南沿海地区和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的先进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视野,完善思路,我利用在石狮市挂职锻炼的机会,对沿海地区特别是石狮市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认真学习调研,耳闻目睹了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改革的伟大实践,深切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巨大变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思想深处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和启发,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福建省特别是闽南地区值得学习的经验很多,但感受最深的有六点:

(一)

一是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用发展的办法破解各种矛盾与难题。3个月来,我触动最大、感受最深的是,东南沿海城市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力弘扬“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紧紧抓住经济发展这条主线不放松,排除一切干扰阻力,采取超常规的措施狠抓经济,一切从发展的大局出发,全力抓经济、合力谋发展,努力做到“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筹”,形成了先行先试、敢为人先,你追我赶、勇创一流的浓厚氛围,使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所到之处,都充分感受到经济发展之快、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之高,展现在眼前的是江山如诗如画、发展如火如荼的壮丽画卷,到处呈现出一派“南园满眼春来访”的美好景象。泉州市面积不到庆阳市的二分之一,但2011年经济总量达4270亿元,在1978年7.8亿元的基础上翻了9番,是庆阳市的8倍多,今年计划突破5000亿元大关;财政总收入超过500亿元,是庆阳的5倍,生产总值连续13年居福建省首位;城镇居民收入2870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78元,均为庆阳市的2倍以上。石狮市是一个县级市,近年来,石狮市发扬“顽强拼搏、不怕吃苦”的“爱拼才会赢”精神,应对市场挑战和金融危机冲击,高举“质量石狮、二次创业”的大旗,全面实施质量提升战略,在各条战线上掀起加快建设更加时尚、更加精美、更加幸福的现代化石狮热潮。全市经济发展年年都有大变化、几年一个大台阶,成为福建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县级市之一。2011年,石狮市完成生产总值431.4亿元,接近庆阳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42.3亿元,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居全省县(市)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1.4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5万元,经济综合实力多年保持福建省第2位,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22位,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发达程度之高、改革开放程度之深,在全国都具有重要影响。石狮市下辖的宝盖镇、灵秀镇去年财政收入均达到8亿元以上,高于我省60%的县一级财政收入水平。这些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之快、质量之高、效益之好,令人感到震惊,也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二是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试敢闯,敢于突破,是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活力强的根本,也是他们经验的精髓。改革开放以来,福建东南沿海的经济始终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特别是石狮市作为福建省综合改革试验区,是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在全国首创“民办特区”之路。建市短短的24年,全市民营企业就达1万多家,民营经济创造的产值占全市经济总量的90%,利税占税收收入的80%,就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95%,创造了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目前,石狮已成为一座经济繁荣发达、市场功能完备、法制社保体系健全、环境十分优美的商业城市,成为福建省唯一入选《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的县级市。之所以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就,靠的就是解放思想、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靠的是鼓励创业、开放包容、宽容失败、崇尚成功的一系列新理念,但他们并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而是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努力实现更高起点上的加快发展、更高水平上的统筹发展;以思想解放的率先来统领加快发展的率先,不断增强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把解放思想落实在了抢抓机遇上,落实在了思路创新上。他们无论是在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方面,还是在干部制度改革方面,都能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不争论、不辩解,大胆试、大胆闯;不唯书、不唯上,下实手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和企业二次创业;不畏首畏尾,不瞻前顾后,说了干、定了办,不达目的不罢休。给我们印象特别深、震动特别大的是他们大胆解放思想,只要是实践中需要的,不管文件规定了没有、领导说过了没有,别人做过了没有,都放胆去尝试、去探索;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都坚决去实践、去开拓;只要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什么都可以试,什么都可以干。思想的大解放,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城乡面貌的大变化,真正走出了一条发达地区率先发展的成功之路。

三是坚持以工业为主导,着力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前提,产业是城市的引擎和支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而又相互依存的产业集群,是支撑福建东南沿海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石狮以服装闻名于世,是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历届党委政府把培育服装主导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主攻方向,集全民智慧、举全市之力,持续支持服装产业总量扩张、结构调整、品牌打造、载体建设、人才培养、市场开拓,按照时尚化、高端化、集约化的思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带动了相关行业及第三产业发展。他们把培育完整的产业链作为吸引企业最现实的要素资源,经过20多年不懈努力,已形成从上游化纤原料(PTA)、到纺织、漂染、成衣加工、辅料、纺织机械、设计研发、物流运输、销售网点等高度完整的产业体系,增加了产业依存度,提高了要素成本吸附力,在东南亚地区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全市拥有3000多家服装及配套行业企业,以服装为主的注册商标达2000多个;以石狮为中心,连接晋江、泉州等周边地区而形成的福建服装板块,共有纺织服装企业1万多家,年产值达500亿元,是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服装板块。他们把打造专业园区作为产业转变提升和聚集发展的重要平台,坚持以规模化为载体,以专业化为方向,优化工业园区布局,建设了纺织服装创意产业园、台商投资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等9大园区,形成了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和完整的产业链,园区配套建设标准化厂房,企业进驻即可开工生产。今年一季度,新开工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达34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3亿元,进驻园区的企业达294家。他们把举办高端会展作为提高产业层次的重要手段。成功举办了十五届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通过这一国际化、全国性的盛会,促进国内外和海峡两岸产业对接、产品推介、市场开拓、创意设计、招商引资,提升了产业层次、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近年来,随着一批大型纺织服装上游项目相继进驻石狮,如总投资22.38亿元的PTA、总投资12亿元的协盛协丰5万锭纺织等项目,进一步加快了石狮纺织服装产业优化升级。

四是坚持以优化服务动力,大力发展外向经济和总部经济。石狮乃至整个福建,都在坚持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全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总部回归,引进和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显示了开放开发的大手笔,形成了聚集生产要素的强大能力,推动了经济总量的扩张、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效益的增长。石狮的发展之路,其实质就是一条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要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开拓创新之路、社会和谐之路。在挂职全过程中,福建留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他们把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投资创业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作为打造宜业城市的重要举措,作为吸引企业落户的制胜法宝,全力营造开放开发的良好环境。特别是服务企业发展的一些好经验、好作法,让我深受启发。福建省针对企业总部外流、“去产业化”开始显现的问题,全省上下都在不惜血本、放弃眼前利益抓总部经济,总部争夺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福州成立“楼宇办公室”,协调总部办公场所、税收会算、落户手续办理,石狮市制定出台了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对回归的总部,在土地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优先考虑总部用地保障,并在税收、落地服务等方面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全市上下大力开展政府效能建设和行政大提速,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加大银政、银企、校企合作,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上市服务和用工保障,使石狮成为全国投资环境最良好、创业氛围最宽松的地区之一。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更多更好的大项目入驻、大企业集团总部回归,今年前4个月,已成功吸引回流总部40户,有效解决了“墙内开花墙外香、自家做饭别人待客”的问题,通过发展总部经济,增加了税收,带动了经济快速发展。

五是坚持以生态建设和科学规划为龙头,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靓丽城市。3个月来,我感受最深的是福建省生态建设的巨大成就、城市化的浓厚氛围和城市经济的勃勃生机。整个福建省千山滴翠、绿水怀抱,气候湿润、降雨充沛,满眼郁郁葱葱,森林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和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位居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达到68.3%,是中国“最绿”的省份之一。为全国第一。海西城市群绿化率非常高,一眼望去,先见一片林,后见一座城,整个城市簇拥在绿林鲜花之中。习近平副主席在2002年担任福建省长期间提出加快建设生态省的目标,之后,福建省政府又编制了《建设生态省规划纲要》,强调任何形式的开发利用都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进行,使八闽大地更加山青水秀,使经济社会在资源的有序利用中良性发展。受到习近平副主席肯定的“长汀经验”,对全国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闽南地区的城市规划起点高、品位高,城市建设规模大,提升力度大,石狮市6大片区、晋江9大组团整体拆迁改造,体现了大思路、大手笔;城乡发展协调,城市高楼大厦错落有致,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分不清城市农村,区域自成一体又紧密相联,功能完善,辐射带动力强。石狮市深入实施城市质量提升战略,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规划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一系列大型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冶污工程加快推进,都市化气质更加浓厚,城市功能更加完备,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城市化率达到了74.46%,成为最适合人居的城市之一。拥有中国港口内贸集装箱码头五强之一的石湖码头,海陆运输四通八达,并形成了以国家一类口岸石湖港为龙头,以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石湖港工业区为重点的港口经济带。在城市建设管理中,他们始终坚持规划主导、基础先行、以人为本,着力建设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宜居城市。福州市晋安、鼓楼区和泉州市石狮市等开展城市内河整治,做活城市水系,让水系流起来、动起来,打造出“水清岸绿、城水共生、人水相谐”的景观长廊、生态长廊、发展长廊和文化长廊,整个城市就像一幅流动的风景画。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增强了生产要素聚集能力,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

六是坚持以效能建设为抓手,有效激发服务跨越发展活力。福建省高度重视效能建设,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提高机关执行力为目标,都在大张旗鼓地抓效能建设,真正刮起了一场优化环境、提高效能、推动发展的“效能风暴”。石狮市将治理庸懒散工作融入到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中,专门设立效能办公室,经常深入一线开展督查,坚持重点项目每周一督、机关效能每周一查,发现庸懒散的问题,按照第一次责令整改,第二次催办并开展诫勉教育,第三次通报批评,第四次黄牌警告,第五次效能告诫,六次及以上予以待岗、调整岗位、直至免职。去年处理违反机关效能规定的人员31名,其中效能告诫13人,诫勉教育18人。对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每2个月开展一次考评,对排名在建项目后3位、预备项目后1位且未能完成任务的,追究项目责任领导的责任。他们对重点项目推行联合会审、联合踏勘、联合收费、联合验收等审批协作机制,简政放权,实现了复杂审批项目统一受理、同步审批、统一勘验、一次缴费,解决了企业和群众“多头跑”问题。效能建设的推进,提高了各级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激发了服务跨越发展的浓厚氛围,营造了福建“高效清廉务实宽松”的政务环境,提高了软实力,形成了区域发展的独特竞争力。

通过调研学习,既清醒地看到了差距,也看到了我们自身的比较优势;既感受到发展压力,也增强了加快发展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应该说,近年来,在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瓶颈制约严重的情况下,甘肃人民艰苦奋斗、战天斗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全省上下在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中进一步砥砺了克难奋进的意志,在加快发展中进一步打开了思想解放的空间,在奋力赶超中进一步增强了跨越发展的信心,克服先天不足,发挥后发优势,以“人一我十”的奋斗精神,为转型跨越、富民兴陇打下了坚实基础,开拓了广阔前景。然而,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们的差距非常大,在不少方面还相当落后。一是在发展理念上有差距。东南沿海是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近年来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但他们没有躺在已有的成就上睡大觉,没有丝毫松劲,相反,转变提升、二次创业则成了他们使用最频繁的词汇。他们认为,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慢不得也不敢歇,科学发展首先是要加快发展。如果我们的发展理念不能实现升华,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困难将会更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二是在抢抓机遇上有差距。东南沿海城市今天的巨大成就,无一不是抢抓机遇的结果。在有限的资源分配中,谁把握时机抢前一步,谁就获得了发展。在许多政策试验摸索完善过程中,谁先行先试、捷足先登,谁就占据主动。在这方面,我们对政策深入挖掘还不够,“一发了之”、“一放了之”造成政策“休眠”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对形势判断敏感度还不够,捕捉信息意识还不够,抢抓机遇能力还不够,稍有懈怠就错过了发展良机。三是在开拓创新上有差距。福建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种“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勇气和智慧,是那种“讲发展不需要任何理由”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是那种“要做就做最好”的胆识和干劲。在国家严格控制土地和城市扩张的背景下,他们仍在福建实际的城市建设和改造提升,道路修得更宽,绿化美化得更好,城市建设得更大气,工业园区开发得更红火;在缺资源、少空间的条件下,创造了产业发展新优势,敢于“无中生有”,把许多“不可能”变为现实。与他们相比,我们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开发区建设等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四是在对外开放上有差距。东南沿海城市把经济开放与发展环境营造有机融合,形成了十分有利于创业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为了吸引高端总部,他们舍得本钱、肯花代价、敢于放弃眼前利益,绝不会让一个大型企业因为无法落地而擦肩而过,这是福建人包容开放战略眼光的具体体现。反思我们长庆油田、铁道设计院这样的大型国企和科研总部流失的惨痛教训,表象上反映出我们对外开放的程度相对较低,但深层的差距在于我们对眼前的利益看得过重,计较一时得失,自缚手脚、自判犯规,势必贻误事业。五是在效能建设上有差距。近年来,为了加快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他们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各级公务人员把自己当做“公仆”而不是“官”,想的是肩上的“责任”而不是手中的“权力”,用的办法是“帮”和“扶”而不是“管”和“卡”。如果我们“管”的意识依然强烈,“管”的兴趣依然浓厚,相互掣肘、画地为牢,条条框框太多,势必影响投资发展环境,影响投资者的信心,进而影响甘肃的对外形象。

面对沿海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态势,既要正视差距、奋起直追,又不能望洋兴叹、妄自菲薄。正视差距,有利于保持更加清醒的头脑;正确估价自身优势和潜力,有利于进一步坚定转型跨越的信心和勇气。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们在多个方面具有非常鲜明的比较优势。一是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比较优势明显。多年的开发建设,使东南沿海的土地和环境得到高度开发利用,发展空间相对不足的问题已经开始显现,而我们在发展空间上的优势就进一步凸显,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加速、国内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过程中,我们的比较优势非常突出,为我省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二是各种资源丰富而独特,资源优势明显。资源是推动转型跨越和富民兴陇最基础、最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是我省在新一轮区域发展格局中最具特色、最具比较优势的法宝。我省座中联六的区位和战略优势、各种矿产资源、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数量和质量优势明显的劳动力等资源,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比较优势日益彰显。三是发展的政策叠加,释放效应明显。特别是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以及为我省量身定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使我们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集中叠加期和效应释放期。四是开发建设相对滞后,后发优势明显。无论是资源开发,还是城市建设,还是产业培育,我们的起步比较晚,可以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在资源开发中,可以走高起点、高效率、长链条,低成本、低消耗、低污染的路子,避免走无序开发、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老路。在城市建设中,可以走高起点规划、集约化开发、有序化建设的路子,避免刚建就拆、拆了再建、大拆大建的无序建设弯路。在产业的培育中,有更多机会选择更多好的项目,培育高端、高效的新兴产业,走后发而先至的路子。五是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赶超势头显现。当前,全省上下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时代大潮已经到来,具有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精神的甘肃人民,思富求变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跨越发展的信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奋力赶超的氛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浓厚,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这种石头,必将为我们转型跨越发展最提供强大的力量。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制定描绘了我省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确立了“一项重大使命”、“八个发展取向”、“十大重点行动”和建设幸福美好甘肃的宏伟目标,对于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围绕贯彻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结合学习借鉴东南沿海经验,就促进转型跨越、实现富民兴,自己有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持续深化思想解放,激发跨越发展原动力。

思想观念是个总开关。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友展的速度。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之所以快速发展,除了地域优势、政策优势外,关键是当地干部群众思想上不断有新的解放,实践上不断有新的创造。我们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表现在经济总量上,表现在物化形态上,但根子在思想观念上,思想观念的差距才是最大的差距。石狮等市在改革发展中敢想敢干、先行先试、敢为天下先。我们想到的事,他们已经大干快上,创造了辉煌的成就,我们没有想到的,他们已率先去闯去干,创出了成功的路子。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不是没有优势,不是思路不正确,而是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陈旧。要转型跨越,各级干部的思想观念首先要转变。如果我们仍然囿于传统观念的束缚,畏首畏尾,左顾右盼,裹足不前,不仅不能有效遏制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而且还会继续呈现拉大之势。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各级干部都要切实增强解放思想的紧迫感,都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最根本的任务,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发展速度,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善于把自身发展放到全国、全球发展的总体坐标中去定位,把区域经济放到世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上去思考,在更大的范围内审视自己,在更高的参照系中确立目标,在更高的层次上谋划发展。要大力发扬敢闯、敢试、敢冒的创新精神,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不为传统思维所困,不被无味争论所扰,更不能自判犯规,自乱阵脚,自爆家丑,作茧自缚,紧抓战略机遇期的一切机会,在实践中解放思想,在发展中转变观念,在创新中奋发有为。凡是认准的事,就大胆地试、大胆地干。凡是确定的工作,就要不遗余力,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凡是外地有的新机制、新做法、新经验,均可拿来为我所用,外地没有的也要大胆试验、大胆探索。各级干部都应当切实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善于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破解各种发展难题。要把工作重点转到培育市场主体、优化发展环境、提供优质服务上,超前规划,科学决策,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前瞻性和预见性。要真正把思想解放的成效体现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上,体现在提高执政水平上,体现在推动当前各项工作上,体现在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快发展上。

(二)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形成富民兴陇支撑力。

产业规模不大、产业结构单一,是制约我省跨越发展的突出因素。要发挥我省特色优势,改造升级对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铺天盖地发展富民产业,加快培育多元支柱产业,优化产业发展结构。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突破战略。工业是现代经济的主体,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石狮等市经济飞速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经济发展滞后地区,一个重要原因是产业基础薄弱、工业实力弱小,工业化进程缓慢。要进一步坚定加快工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把大办工业作为加快发展的主基调和主攻点,全力谋求工业的大突破、大发展。要坚持总量扩张与质量提升同步推进,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紧紧围绕各地优势资源,千方百计筹资金、上项目、办企业,努力扩大工业经济总量。要按照传统产业新型化、优势产业集群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要求,加快资源开发,打造一批千亿元企业、千亿元产业、千亿元园区,努力形成以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农业、轻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产业素质和核心竞争力。要跟踪国际前沿,积极引进高新技术项目,促进优势企业与国内外大企业和企业集团联合重组,增强竞争优势。要狠抓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改造嫁接传统产业,着力培育新能源、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五大新兴产业,培育名牌产品,占领国际市场。要把园区建设作为推动各类生产要素流动融合和产业聚集升级的重要载体,大办工业园区。已经建办的工业园区都要在基础设施建设、新上项目和吸引企业入驻上有大作为,力争有一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和竣工投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快发展“2.5”产业和第三产业,利用全省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利用座中联六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信息、服务外包、保健养生等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努力把现代服务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对进入我省参与资源开发的大型央企,要求在省内注册独立的法人公司,确保税收应收尽收,防止利益流失。对现有的企业,鼓励他们把总部设立在甘肃,增加税收。要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打破市场准入障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取消不合理的企业负担,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必要条件,使民营经济遍地开花,实现强省与富民同步推进。

(三)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吸引力。

城市是聚集生产要素的中心,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长点。石狮等市已率先实现了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城市发展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我省城市化水平低,城市规模小,聚集辐射功能弱。我们要把城市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群落式布局、节点式推进、特色化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提升容纳人口、吸纳就业和承接产业功能,努力形成优势互补、布局合理、连接通畅、特色鲜明的城镇化建设新格局。要发挥好后发优势,在城市拓展、旧城提升、城镇建设过程中,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树立长远观念,从全局出发,高起点、高水平搞好城市规划,充分体现科学性、战略性和前瞻性,体现大思路、大手笔和超前性,突出个性和特色,注重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和自然风貌特色,增加历史厚重感,提高城市品位。规划一经确定,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变通,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决避免无序开发、低水平扩张、低层次推进,宁可城市扩张慢一点,也要严格服从规划要求,绝不能经受大拆大建、劳民伤财的伤痛,避免走东南沿海发达地区部分城市正在走的弯路。要认真组织实施绿、亮、畅、美、净“五化”工程,切实重视抓好城市绿化工作,努力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全力打造生态景观城市,创造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要按照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要求,坚持教育与法治并重的原则,依法加强城市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加强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广大市民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营造文明现代的城市环境。县城建设要进一步在认识上升位、力度上加强、速度上加快,不断扩大城镇规模,提升城镇品位,提高承载能力。要积极抓好重点小城镇建设,以发展特色产业为纽带,以加大职业教育、提升劳动力素质为着力点,在大中城市周边、主要公路铁路沿线、大型矿区、重点景区等区域,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承载力和容纳力强的中小城镇。

(四)不断深化开放开发,催生跨越发展新活力。

昨天的投资结构,造就了今天的产业结构;今天的投资结构,决定着明天的产业结构。福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形成今天的产业高地、投资洼地、创业乐土,经历了30年的逐步发展和积累,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我省资源优势突出,但产业结构单

一、竞争力不强、经济持续增长乏力。依靠自身力量,不仅不会形成增量,而且难以盘活存量。必须坚持开放带动取向,以市场的大开放促进资源的大开发,用好区位优势、用足战略平台、用活各种政策,营造良好的承接产业转移环境,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培育出口创汇特色产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努力谋求在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区位条件下外向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要着眼于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坚持产业延伸与产业创新并举、存量提升与增量优化互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做大做强出口创汇企业,实现产品出口由间接供货向直接出口创汇转变。坚持激活内力与借助外力相结合,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走出去”、“引进来”步伐,全方位宣传、多角度推介、大力度挖掘自身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拓展发展空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在招商的对象上:一要利用自身优势产业,引进更加先进的技术、更加科学的管理,更具实力的企业,通过强强联手,对优势产业进行嫁接改造,延伸产业链条、扩大生产规模、不断做大做强,使优势产业块头更大、顶天立地;二要利用传统产业,引进国内同类高端企业,实行资产重组、技术改造,促进产业换代升级,提高传统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三是挖掘潜在优势形成比较优势,发挥资源、劳动力、土地、市场等要素条件,建设侨台投资园区、高学历人才创业园区等,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四是逐步培育完善产业链,既引进产业链上的核心项目,又引进产业链上关联度强、上下游衔接的项目,鼓励产业链上的项目相互吸引,促进整产业链招商,逐步形成新的产业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招商的方法上:要依靠主动出击来引进,依靠区位优势来吸引,依靠要素成本来吸附,依靠优质服务来聚集。在招商引资竞争白热化的今天,项目的落地最终既要靠硬环境、更要靠软环境,要全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和法制环境,吸引更多更好的企业和项目来我省落户。

(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充环境支撑承载力。

环境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间的竞争表面上看是经济实力的抗衡,实质上是发展环境的较量。东难沿海地区经济之所以高速增长,优良的发展环境是一个重要因素。这些年,我们在营造环境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硬环境太软、软环境太硬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福建省给我们最直观印象是便捷畅通的交通运输体系,无论是沿海地区,还是北部山区,走进八闽大地,到处四通八达,飞机、火车直通全国,高速公路纵横成网,地市一级全部以高速公路联接,通县公路基本都是二级以上路面,乡村道路全部为水泥铺油路面。对照看待我省,交通基础设施明显滞后,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所在。我们借鉴他们的经验,就是要学习他们敢想大事、善谋大事、能干大事的胆略和气魄,突出交通、水利、城乡公用设施三大关键环节,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发展保障能力,以基础设施建设的大提速促进发展环境的大改善,以项目建设的大突破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我省生态环境脆弱,承载能力有限,支撑转型跨越的环境要素约束比较突出。要持之以恒地加强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业污染防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高重点区域环境保护水平。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大力开展荒漠治理、防沙治沙、荒山绿化、植树造林工程建设,提高林草覆盖率,再造山川秀美新甘肃,为跨越发展提供可靠的环境容量支撑。

(六)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抓落实干到位保障力。

东南沿海地区的巨大变化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更不是看出来的。在他们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都有一种干事创业、敢做敢为、雷厉风行、勤奋敬业的实干精神作支撑。可以说,所有的好思路、好办法、好措施,只有落实到真抓和实干上,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才能有进步、有变化、有发展。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宏伟二艰巨,发展思路非常清晰,保障措施非常完善,最关键的是要改进作风,抓落实、干到位。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在各级各部门都要掀起抓落实、干到位的高潮,形成抓落实、干到位的良好氛围。坚持把科学发展的着力点放在真抓实干上,集中精力抓主要矛盾、抓关键环节,进一步抓规划、谋长远,抓项目、促发展,抓关键、破难题,抓改革、增活力,抓开放、促开发,抓落实、干到位。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扑下身子,用心干事,寻找成功的办法,不找失败的理由,真正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事业来干,不当官来做,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思想,下决心改变投资服务不到位、开发建设障碍多、干事创业环境不宽松的状况。要深入开展“效能风暴”行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下大力坚决整治昏庸懒慢的现象,坚决整治中梗阻塞的问题,坚决整治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确保干部作风明显优化,机关效能明显提升,真正把“一站式服务”落到实处,为投资者营造无处不在、无微不至的服务氛围,最大限度地为投资者提供便利,努力建设服务“高地”和环境“洼地”,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企业来甘肃投资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别人的经验,是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我要以这次挂职锻炼为契机,认真学习东南沿海地区抢抓机遇、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学习他们率先发展、引领潮流的进取精神,学习他们不畏艰难、谋求发展的劲头,学习他们改革开放的意识和招商引资的力度,做到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以创新的理念指导实践,以开放的意识迎接挑战,以改革的精神解决问题,以实干的作为推动发展,为促进转型跨越、富民兴陇做出应有贡献。

赴外地挂职锻炼表态发言

赴外地考察学习报告

赴浙江温州挂职锻炼调研报告

赴外地学习考察报告

赴外地学习考察报告

赴外地学习考察报告

赴外地学习考察报告

赴外地学习心得体会

赴外地学习考察报告

赴外地学习考察报告

赴外地挂职锻炼学习调研报告
《赴外地挂职锻炼学习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