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诵读文化经典,弘扬中华精神”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10:37: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诵读文化经典,弘扬中华精神”读后感

“诵读经典,虽不能增加人生的外延,但可以丰富人生的内涵;虽不能延长人自然生命的长度,但可以优化人的精神生命,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记得三年级时,爸爸就给我讲这句话,让我背文化经典作品。

当时,我不理解其中的含义,只是,迫于爸爸的威严而硬着头皮从《论语》、《三字经》开始背起,至今已背了三年。三年来,通过与孔子对话,与孟子交友,我逐渐认识到读经典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获。

我读的第一本经典作品是《论语》。这是家喻户晓的文化精品。三年级时我把她囫囵吞枣式得读了一遍。开始很费劲,认为爸爸交待的任务纯粹是“摧残儿童”。于是,经常偷懒,以致进度不快。直到有一天,看《百家讲坛》节目时,教授竟引用了好多《论语》中的句子。于是,我便来了兴趣。爸爸及时的鼓励说:“好好读,读多了,你也能上《百家讲坛》。”从此,我记住了爸爸的话。读时再也不敢偷懒。以前,学习上没有兴趣,总认为,学习是苦事,学习效率很低。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让我茅塞顿开,原来学习是高兴的事。不知谁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还有“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可把读书人坑苦了。于是,我认为应该把“学海无涯苦作舟”改成“学海无涯乐作舟”。说来也怪,我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作文课上,再也没有“横眉冷对方格纸,低头咬断铅笔头”的尴尬了。拿起笔来,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很快,一篇作文就搞定了。

通过读经典,我学会了怎样做人,怎样做真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读的书越来越多,《三字经》、《论语》、《孟子》、《史记》、《老子》、四大名著等。读了这些书,我的性格也开朗了许多,我会主动把书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甚至和他们谈论故事中人物的命运。我开始乐于交往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只要我家来了客人,我会主动打招呼,让座倒茶。爸爸曾笑着说:“这都是读书带来的。”

我成了大人眼中的好孩子。孔子告诉我:“入则孝,出则悌。”在家里,我尊敬爸爸妈妈,尊敬长辈;在学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并且虚心向别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吗!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我注意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同学的关系特别好。

另外,爸爸要我树立远大的抱负,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个像孔子一样对社会有用的人。通过诵读经典,我的感受很多,我会继续与经典同行,努力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

诵读中华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中华精神》读后感

《中华经典诵读》读后感

中华经典诵读读后感

《中华经典诵读》读后感

中华经典诵读读后感

中华经典诵读读后感

中华经典诵读读后感

中华经典诵读读后感

中华经典诵读读后感

“诵读文化经典,弘扬中华精神”读后感
《“诵读文化经典,弘扬中华精神”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