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23:37: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了解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请学生播报中华新报的一则社会新闻。思考是什么害死了仅有19岁的唐氏?

师:封建传统礼教要求妇女遵守三从四德,导致这一青年女子的死亡,这也说明辛亥革命后人们的思想仍被封建思想所禁锢。怎样革新人们的思想呢?让我们一起走进12课《新文化运动》去了解。

一、新旧冲突——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展示历史图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和袁袁世凯尊孔复古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幅历史图片,结合教材,说说新文化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

师:一边是中华民国的成立使西方传入的、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观念,受到知识分子的欢迎。而另一边是袁世凯为复辟提倡的尊孔复古思想,这两种思想形成强烈的冲突。

过渡:这种冲突使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了“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 过渡: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导学案知识结构2,了解这场新意盎然的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二、新意盎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学生展示,快问快答。)

1、这场运动是怎样兴起的?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除了陈独秀,这场运动还有哪些代表人物? 胡适、李大钊、鲁迅。

3、他们聚在一起要做什么?

热情地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4、他们是怎样宣传民主科学的思想?

(1)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在《新青年》发表文章。(引用毛泽东的材料,说明《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之一。) (2)通过在北大授课,宣传新思想。(引用图片北大的钟声介绍,北大的兼容并包的特点,北京大学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之一。)

过渡:有了运动的阵地,要发挥新文化运动的作用,解放人们的思想。就要找准当时人们思想上的旧毛病。

三、除旧布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思想革命

师: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分析当时的社会存在哪些思想上的旧毛病?(小组讨论一) 展示三则材料

1 旧思想一: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帝德乾坤大 皇恩雨露深

旧思想二:鲁迅在《药》中给我们描写了华老栓为了治儿子的痨病,听信康大叔的话,买人血馒头来为小栓治病,但服用后无效死亡。

旧思想三: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好,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鲁迅《狂人日记》 旧毛病一:封建专制思想仍盛行。

旧毛病二:封建迷信思想泛滥,民众愚昧至极。 旧毛病三:封建礼教,旧道德根深蒂固

过渡:怎么治疗这些旧毛病,你们可有什么好办法? 陈独秀先生为了治疗这些社会的旧毛病,他请来了两位先生。是哪两位先生呢?请同学们读材料: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师: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什么呢? (德先生:民主 赛先生:科学)

过渡:要彻底治疗这些旧毛病得在民众当中宣传民主、科学的思想,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宣传呢?(写文章、贴广告) 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是不是只要贴了广告,做了宣传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呢?让一起我们透过一个秀才娶妻的故事来了解了解。

出示两则征婚广告:(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长得乌黑,没有头发,满脸麻子,脚还不大周正。)

师:你们认为秀才会娶谁?为什么?

公布结果:有个秀才看到张征婚启事,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姑娘不错,就把她娶回去了……可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

师:秀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呢?你们看出这两则广告的文体分别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文言文的缺点:表意不明确

新文学:白话文;

特点:直白、通俗、易懂

师:哪种文学形式更有利于向民众传播新思想呢? (白话文)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们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提出了要进行文学革命。

2、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师:阅读教材,说说他们是怎样进行文学革命的?

生:胡适是新文化运动中“积极倡导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第一人。1917年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号召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主要形式。

生:陈独秀也是白话文运动的极力推动者,发表《文学革命论》;鲁迅写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师:在他们的推动下,白话文和新文学逐渐普及开来,大大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2、小结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关上书,完成导学案上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的听课效果。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 2 旧文学。

师:前面的三提倡三反对是思想革命,后面的提倡反对是文学革命。由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革命,请说说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生: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过渡:这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当时的中国出现万象更新的局面。

四、万象更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师: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小组讨论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小组讨论二) 进步性材料:

材料三: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中国人民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的作用。 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师:那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十七大报告说说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批判、继承、改造,创新,与时俱进 【课堂小结】

师:一份《新青年》打开了近代中国思想进步的闸门,一场新文化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一批新青年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引领中国历史走进了一个新时代。今天,让我们继续发扬他们留下的民主、科学的精神,好好学习,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导学案讲评】

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案

八年级历史新文化运动

八年级上册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新文化运动》教学反思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优秀)

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新文化运动》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辛亥革命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