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暨南大学入学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08:18: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2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专业名称:新闻传播学 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各方向

考试科目名称: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学位B卷)

一、名词解释(任选做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时评

2、新闻发现力

3、集中式版面

4、同期声

5、USP理论

6、DAGMAR模式

二、简答题(任选做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报纸版面的构成要素。

2、简述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其对传统新闻评论的发展。

3、现场报道有何特点和要求?

4、简述广告图形设计的功能。

5、简述市场调查的一般程序。

三、论述题(任选做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试论述手机媒体对新闻传播活动的意义和影响。

2、联系中国实际发展,论述中国电视节目对国外节目的本土化改造和创新。

3、结合实例,谈谈你对“随时随地”营销传播理念的理解。

四、实务题(任选做1题,50分)

1、请根据下列材料,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消息和一篇500字左右的评论(50分,消息和

评论各25分)。

《生命时报》发起的一项“2011上班族亚健康”调查表明,我国白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超过四成的受访者觉得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仅有12.28%的人认为自己健康。与此同时,有调查称,我国职场人仅3成能享受带薪休假,时间是世界最短。长时间在重重压力下工作,使得疲劳、睡眠质量差、记忆力下降、腰痛等,成为白领人群最常见的亚健康症状。

超过一半的上班族觉得特别容易疲劳

当问及“您觉得自己的身体状况怎么样”时,42.47%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是亚健康,31.53%的人偶尔有点不舒服,13.72%的人觉得自己“很糟糕,有慢性病”,只有12.2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健康”。平时觉得自己“特别容易疲劳”的受访者高达50.27%,超过了一半,觉得“精力充沛”的仅为23.51%。

近七成人“被工作狂”

《京华时报》联合搜狐健康发起了另一项“你恐惧过劳死么”的调查。在参与调查的近两千人中,以20-50岁的中青年居多,大多来自文化教育、IT、通讯、制造业和商业等行业。其中,有近五成网友表示自己“经常加班、熬夜”,近三成的网友“偶尔加班、熬夜”。而“经常加班、熬夜”带来的后果则是参与调查的人中多数人都已经开始出现“过劳死”的早期信号,其中,出现记忆力减退的人最多,占调查人数的近两成,其次出现较多的症状依次为“睡眠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感到不解乏”、“情绪容易失控”等。

谈到“经常加班、熬夜”的原因,多数人表现出了无奈。其中,近七成网友表示自己“并不是工作狂,但是工作量太大,不得不加班”,两成多的网友表示“已经算是准工作狂,每天要工作10小时”,只有不到一成的网友表示为主动自愿加班,“算是工作狂”。

2011年“过劳死”部分事件

4月12日,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一名女硕士由于过度劳累引发急性脑膜炎,不治身亡。 6月27日,中芯国际董事长江上舟因癌症去世。

7月2日晚间,百事通首席运营官、总编辑吴征在游泳过程中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死亡,时年39岁。

9月16日,《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唐为忠出差期间突发心梗不幸去世。

“过劳死”界定困难

“过劳死”一词源于日本。1988年日本“压力疾病工伤研究会”开设了“过劳死110热线”后,过劳死一词在日本被广泛使用。所谓过劳死,在日本主要是指因工作劳累、工作压力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致死的现象。因工作压力等原因导致精神抑郁而自杀的,则被称为过劳自杀,也属过劳死范畴。

我国目前尚没有关于“过劳死”的明确定义。现行《工伤保险条例》列举了“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等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也规定了“视同工伤”的诸多情形。不过“视同工伤”认定中有一条残酷的规则:只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才能作为可以视同工伤的情形。

2、2011年6月底发生的郭美美事件,把中国红十字会推上了舆论的风尖浪口。公众对中国红十字会的负面评价极大地影响了该会的公信力。11月5日,新任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女士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就该事件对中国红十字会的影响,发出了“三天毁掉一百年”(媒介总结语)的感叹,充分说明了郭美美事件给中国红十字会的形象和工作造成的破坏性影响。请以此为背景,以中国红十字会的名义,撰写一篇致全国公众的危机公关广告文案。要求:(1)文案形式:公开信;(2)标题自拟;(3)不少于800字。(50分)

2016年五阶段考研复习规划

把考研作为一种娱乐,而不是被娱乐。过程完美了,一切水到渠成,结果自然不错。

---------- 育明教育寄语

第一阶段:预热(3月1日至7月1日)

预热原因:

育明教育老师认为考研复习比较理想的时间长度是6-9个月,因此从3月开始比较科学。如果复习的时间太长,容易导致后劲不足。正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这是无数学子的血泪教训。

重点任务:

1.收集考研信息,包括所报考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就业难易程度、所报考专业的难易程度、所报考学校的录取率、资料。毕竟考研所需关注的点无非就两个:一是考研成功的可能性,二是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2.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决定所报考的学校和专业。对于这一点,育明教育团队认为,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方案有两个:一是,选择尽可能好的学校,如北大、清华、人大、中传、北影、中央财经、南开、复旦,专业可以稍微差一点;二是,选择尽可能好的专业,如金融、经济、电影、新闻、法学、计算机、自动化等,学校可以差一点。这样的好处是,以后方便就业,具体的原因分析请关注之后的相关文章。

3.购买参考书,慢慢熟悉所考专业。这个时候学校课程还比较多,且处于学期末,考试又比较多,学校事情繁杂, 无法全身心的投入,所以以“预热”为主。不易过快进入紧张的复习状态。

4.掌握学习的方法、了解复习的重点,为下一步全面展开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点至关重要,很多考研学生最后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不是因为没有努力,更不是付出不够,而是方法不得当,重点没把握好。这一任务的实现,一般需要有考研经验的师兄师姐的帮助。这一点也是育明教育专业课授课的重点之一。

5.制定复习计划。一个完备的复习计划是考研成功的“寻宝图”。没有好的复习计划,只能每天手忙脚乱的复习,昏昏然,却没有丝毫进步的感觉。

6.在整个过程中,数学和英语都要一步步的安排复习。数学以知识点的掌握为主,通过做题积累知识点。英语,主要以单词和真题为主,真题要每做一套就分析透彻。专业课的复习,主要以掌握参考书的目录和框架为主,不需要去费力的记忆。

第二阶段:发力(7月1日-10月1日)

发力原因:

这个阶段时间比较充裕,没有学校里的繁杂事情影响,可以安心的投入复习。抓住这个阶段,就成功了一半。 重点任务:

以英语、数学这些需要长期练习的科目为主。尤其是英语,在不放松单词等基本知识积累的同时,“以真题为纲”进行复习,把每一套真题彻彻底底的分析明白,真真正正把握住出题人每一道题的出题意图。

专业课复习要有计划的进行,这一阶段要开始有计划的进行知识点的记忆。争取完成第一轮的复习。达到的效果是,对每个知识点做到能够基本记住。

第三阶段:坚持(10月1日-12月1日)

坚持原因:

这是一个考验毅力的阶段,无数前人的血泪经验告诉我们,谁坚持到了最后,谁就能够成功。经过长达三个月的紧张准备,精力和体力都耗费很大,但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加上周围的同学开始找工作,很多的机会都可能分散考研的经历和时间。这个时候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毅力不坚定,三心二意,是考研的大忌。很多人没有成功,就是因为机会和诱惑太多了。

重要任务:

这个阶段以专业课为主,辅之以政治、英语、数学。

第四阶段:冲刺(12月1日-初试)

冲刺原因:

到12月初,各个科目都复习到了一定程度,知识的储备也较为充足,开始进入高原平台时期。在一定的时期内会感觉很烦躁,感觉好像什么东西都不会了,这很正常。

如果能够基础坚持下去,多多模拟,多多联系,就可以实现量变向质变的转化。为此,育明教育专业课“冲刺模考点题班”,在晚上安排了模拟考试,对于这一阶段来说,是非常科学的。很多考生,平时背的多,写的少,加之对自己很自信,往往不愿意浪费时间去模拟考试。但是,如果不去正式的进行模拟考试,很难在考研的考场上找到考试的感觉,而且在考场上可能发生的问题,因为没有提前通过模拟考试掌握和解决,以至于被问题和困难打得措手不及。这些很有可能导致半年多的复习,功败垂成。 重点任务:

以政治热点、英语作文、数学真题、专业课真题为主。这是个“模拟练习的阶段”。

第五阶段:调整(初试至复试)

调整原因:

经过长时间的复习,经历几乎被耗尽,需要通过这一段时间加以调整。但是,由于现在考研复试的比重越来越大,平均达到25%以上。因此,这个阶段还是不能够太过于放松。很多人没有把握住这个阶段,结果大意失荆州。万望诸君注意。

重点任务:

1.考研复试,往往以时政为核心,来灵活的考察知识点的应用。因此,这个阶段应该多多收集一些时政热点,并尝试用所学知识去解决。

2.寻找复习的资料。包括老师们最近的讲话、论文等等。 3.准备听力和口语。

以上“五阶段复习法”,步步为营,按部就班,依次行事,一切尽在掌握中,则考研无忧矣。

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

www.daodoc.com

考研暨南大学新闻传播考研真题

—新闻与传播专业真题

考研中国传媒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专硕)专业综合能力真题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

烟台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考试真题

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专业课真题(回忆版)

浙大新闻与传播真题回忆

同等学力申硕新闻传播专业真题

暨南大学入学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
《暨南大学入学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