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皮囊与灵魂—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18:42: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皮囊与灵魂—读《皮囊》有感

----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努力和坚持,都来源于当初我们那徘徊许久对生活的抉择。我们生活在这世界上,不过是一具驱壳,一层皮囊。

在《皮囊》一书中,蔡崇达指出:人活着不过是一具皮囊,实际并没有多大作用。当这个观点出现在我视线时我不禁为之震惊,为什么这样说,这种说法岂不是否定生命,否定传统?

“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作者在书中不止一次用各种形式来叙述他的观点,这种对于传统独具挑战性的观点的产生源自于他那看似无文化,但偶尔说话却文绉绉令众人喑然的阿太。阿太是一个神婆,但她却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力量,让作者为其折服,让所有读者为其折服。阿太面对女儿的死亡没有一滴眼泪一声叹息,只一句“因为我舍得”,她像块石头,坚硬到什么都伤不了。阿太临走前告诉蔡先生:“死不就是一脚蹬的事情,要是诚信想念我,我自然会去看你。因为从此以后,我已经没有了皮囊这个包袱。来去多方便”。这个老人啊,把肉体和灵魂的关系划分得如此清楚,尽管现实,但我们却接受了。阿太让作者感到安然,也让我们感到安然。

作者在其阿太对皮囊与灵魂的理解上加深了剖析。以前的我们,崇尚灵魂,不停地尝试过挖掘生命与灵魂的关系,得到的却总是一些虚无缥缈的概念,最终还是以“爱护生命,让生命得以长存”的结论告终。然是啊,人活着又怎样,不过是一具驱壳,里面除了有着流动的血液,跳跃的思想,还有什么呢,也就是一层血液,思想都是附在皮囊上的,若不好好利用这流动的血液与跳跃的思维,与死人又有何分别,不过也行尸走肉一具罢了。而真正陪伴我们恒久不变的,是我们的灵魂,肉体是灵魂的累赘,灵魂是肉体的依附,肉体是拿来用的,而不是拿来伺候的。没有了肉体,也许灵魂会变得更纯洁,更加没有负担,来去自如。我们的肉体不过是一具驱壳,而灵魂才是长久不变陪伴于我们的东西,人活着,就是要把这副皮囊给用好,别像行尸走肉一般活于世界。

对于生命和灵魂,蔡崇达通过对他阿太的生活以及父亲的病痛刻画来诠释,其中父亲的病痛在此书中占据了大量篇幅。从作者高中时期开始,围绕全书,不管是从母亲的房子,还是细节刻画的残疾一章,都没有离开过刻画父亲的病。父亲是皮囊与灵魂斗争的一个典型,在病痛中,他那顽固不服输的灵魂与难以支撑的躯体进行了一场战役,胜负难定。

父亲在作者心中,一直都是一个目标。他生病后,脾气会时常很臭,但偶尔又是一个孩子。关于父亲的描写,有几个画面对我印象很深,第一个是父亲生病之后,其不能接受自己即将终生半身瘫痪的事实,不停地尝试锻炼来恢复自己以前健壮的身体,最后却总是摔倒后哭得像个孩子一样,当一个人失去自己原有的能力,离开自己原有的归属,却原来是如此地无助,而本性,即对生命凋亡,对即将挥别原有的自己的一种恐惧便又这样毫不留情面地被人给揭露了出来;第二个画面是作者母亲一次晚饭做得不合父亲胃口,父亲大吵大闹搞得全家鸡飞狗跳,他这一比孩子还任性的行为让人不得不为这个可怜却又幸福的家庭感到心疼;第三个画面也是让我无比感动的一个画面,父亲病重后越来越不清醒,却时常坐在街边像个小孩子一样坐在家门口炫耀他家黑狗达,这种父爱啊,虽然表现得如此任性,尽管可能让人不忍失笑,但更多的却是任性又可爱的行为带给人的难以表述的感动;最后一个画面是父亲过世后,作者在一个夜晚思念起父亲,不自觉地走到父亲生前的房间里,看到床头的一张相片,一张不知何时贴在那里已经被摸来泛白的照片,那是一张黑狗达的相片,父亲可爱的儿子的照片,自此,我泪崩。

这个些画面,都一一抨击着我的心灵。因为不管是作者的父亲还是我的父亲,不管活着还是死去,不管在我心中还是黑狗达心中,永远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他伫立在那里,永不凋亡。他是一个目标,是我们这种不断前进的动力,是我们在学生时代努力学习、在社会里面不断拼搏的动力,是蔡崇达将躯体将皮囊利用得有意义的缘由。或许父亲最后败给了自己不争气地身体,但因其父亲,作者的生活开始有了目标有了力量,所以,父亲这场皮囊与灵魂的战役难分胜负。

对于生活,蔡崇达从来都是以有目标有规划的进行着,然他的内心或许存在着一种渴望,对于他的几个朋友:阿小和阿小,崇达以及厚朴,他们不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或对生活没有追求,或在追求中迷失了自己,或被生活打磨得棱角磨平一无所获。对于他们,也许有隐晦的批判,然在作者内心深处,也许更加的是一种赞扬,一种矛盾,甚至于一种追求,一种对朋友们拥有而自己没有或者不敢去拥有的精神的追求。就像刘德华先生对《皮囊》一书的书评一样:人生际遇的好与坏,关键往往在于生命里碰到些什么人,只要能对你有所启发,都是明灯,每一个对你有所启发的人,都造就了他作者步步达成目标的人生。因而作者将他们的故事写下,以示感谢,以示尊敬,以示对曾经未坚持完的梦的悼念。

作者没有放弃过向前行走,也许偶尔歪了方向,但他从歪的方向寻求另一条正确的路,因为,海是藏不住的。作者作为一个海边的孩子却在六岁才真正看见海,因作者的父母因为自己曾经的伤痛和自以为对作者的爱护,掩饰了海,但作者认为他总会发现的,而且反而因为曾经的掩饰,更加在意,更加狂热。尽管掩耳盗铃的被藏住,它却始终在那躁动。作者最终看到了海并且找到一个与海和睦的相处方式。生活也许百变多端,也许曲折离奇,但是不管怎么掩饰它却始终在那,不得不去找到一个和睦的方式与它相处。只要心中有一个信念,梦想与目标只会离我们更近,不会更远。

也许我们可以在复杂的生活中活得很简单,也可以在简单的生活中活得复杂,不管简单复杂,我们都是一具驱壳,一层皮囊。将这副皮囊好好利用,让这具驱壳里的血液流得沸腾,我们的生命便才能以“不凋亡”来诠释,我们的灵魂亦会相伴永恒。

《皮囊》读后感

《皮囊》读后感

《皮囊》读后感

皮囊 读后感

《皮囊》读后感

皮囊读后感

《皮囊》读后感

《皮囊》读后感

《皮囊》的读后感

《皮囊》读后感800字

皮囊与灵魂—读后感
《皮囊与灵魂—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皮囊读后感 读后感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