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少儿美术绘画透视知识

发布时间:2020-03-03 21:38: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武汉三度画室美术培训十年小班教学

www.daodoc.com

幼儿美术绘画透视知识

1、透视学常用的名词术语: (1)画面:假设的透视图形产生的透明平面; (2)视点:画者眼睛的位置;

(3)视距:眼睛与假设透明平面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4)视高:画者眼睛的高低程度; (5)视线:画者眼睛视线达到景物

(6)视域:或称视野、视圈,画者看到景物时的空间范围; (7)视锥:视域近小远大的圆锥体形状;

(8)视平线:与画者眼睛所处高度平行的水平线;

(9)原线:与透明画面平行的线段,没有纵深角度变化,只有近长远短、近粗远细的变化;

(10)变线:与透明画面成纵深角度的线段、透视方向有了变化,本来相互平行的线段出现近宽远窄直至消失到一点的现象;

(11)灭点:即消失点,是变线的消失灭点;中心视点:是视平线正对视点的中心点,是直角度变线的灭点;

(12)距点:由视点到主点的距离称为视距,如果将视距分别标在主点两侧的视平线上,所得两点,就称距点;

(13)余点:视平线上除主点和距点外,其余的消失点,即各成角变线的 (14)灭点;灭点:在视平线上方,主点、距点或余点的垂直线上,是近低远高线的灭点;

(15)地点:在视平线下方,主点、距点或余点的垂直线上是近高远低的灭点。

2、直线透视的消失规律: 长度相等的线段,距离画面愈远,长度愈短,近长远短。

空间间隔相等的线段,距离画面空间愈远愈小,近大远小。 高度相等的线段,视平线以上的愈远愈低,视平线以下的愈远愈高。两种情况到最远处均消失于消失点。

平行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成角透视有两个消失点。与画面不平行的倾斜线段,一定消失于垂直于视平线上的消失点的直灭线的天点或地点上。向上倾斜的消失于天点,向下倾斜的消失于地点。

成角透视的直立灭线垂直于二个视平线上的消失点,平行透视的直立灭线垂直于心点。

画面平行的线段永不消失。 与画面不平行而相互平行的线段消失点必须严格统一。

3、常见的几种透视现象: (1)平行透视(也称一点透视)

一个立方体只要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透视线消失于心点的作图方法,称为平行透视。

2)成角透视(二点透视)

一个立方体任何一个面均不与画面平行(即与画面形成一定角度),但是它垂直于画面底平线。它的透视变线消失在视平线两边的余点上,称为成角透视,也称二点透视。

武汉三度画室美术培训十年小班教学 www.daodoc.com

武汉三度画室美术培训十年小班教学

www.daodoc.com 3)倾斜透视(三点透视)

一个立方体任何一个面都倾斜于画面(即人眼在俯视或仰视立体时)除了画面上存在左右两个消失点外,上或下还产生一个消失点,因此作出的立方体为三点透视。

4、透视在绘画中应注意的一些特性: (1)近大远小:近大远小是视觉自然现象,正确利用这种性质有利於表现物体的纵深感和体积感,从而在二维的画面上来表现出三维的体积空间

(2)近实远虚:由於视觉的原因,近处的物体感觉会更清晰,而远处的物体感觉会有些模糊,这一现象在绘画中也经常用来表现物体的纵深感.事实上,在绘画过程中,往往会对近实远虚更加以强调.(另外应注意的是:并非在所有的绘画过程中都遵守"近实远虚"这一规则,在一幅作品中主与次的关系往往更为重要,主体物的实和次体物的虚是更好的近实远虚:由於视觉的原因,近处的物体感觉会更清晰,而远处的物体感觉会有些模糊,这一现象在绘画中也经常用来表现物体的纵深感.事实上,在绘画过程中,往往会对近实远虚更加以强调.(另外应注意的是:并非在所有的绘画过程中都遵守"近实远虚"这一规则,在一幅作品中主与次的关系往往更为重,主体物的实和次体物的虚是更好的视觉导向,这也是艺术优於现实的取舍和区别.)

武汉三度画室美术培训十年小班教学 www.daodoc.com

少儿美术综合绘画班

少儿美术亲子绘画活动方案

少儿美术绘画班课程安排

少儿绘画教学理念

浅谈少儿科幻绘画

少儿绘画大赛方案

少儿电脑绘画教学

少儿绘画班教学计划

少儿绘画课教案

浅谈少儿绘画教学方法

少儿美术绘画透视知识
《少儿美术绘画透视知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绘画透视知识 透视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