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甘肃省庆阳市_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05:13: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l卷(阅读题 共67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家是游子的心灵港湾,是浓得化不开的情结。然而古往今来,少小离家建功立业,几乎成为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人生选择与内心情感逆向行驶,并非是因为不眷顾家园亲情,而在于炽烈情怀早已从乡土走向家国。

家国情怀,与其说是心灵感触,毋宁说是生命自觉和家教传承。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抑或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那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那种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就来自那个叫做“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正因为感念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所以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民族的精神道统,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是古人的宏愿,亦是今人传承家风和家教的本分。在传承优良家风中筑牢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在正家风、齐家规中砥砺道德追求和理想抱负,在履行家庭义务中知晓责重山岳、公而忘私的大义,正是家风传承中所蕴藏的时代课题。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当我们专注于亲情眷念、自我圆满,不应忘了民生之疾苦同样关乎自我之荣辱。更好地兼顾小家与国家,将对家的情意深凝在对他人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上,人生才能真正达成圆满。从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壮志豪情,到赵一曼“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慷慨赴义,再到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为民情深,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兴国之道、常念复兴之志,是共产党人家国情怀的生动写照。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把个人价值寄托在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与奋斗中,见证共产党人的忠诚信仰和无私情怀。以伟岸人格承接伟大担当,以家国情怀托举复兴使命,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有这样的使命自觉。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精神有了归属,生命就有意义。家国情怀是一股永不衰竭的精神涌流,有了它的丰润,我们必能描绘大写的人生、成就不凡的意义。

(选自2016年01月20日《人民日报》) 1.根据文中“家国情怀”的阐释,下列经典名句不能体现“家国情怀”的一项是( ) A.顾炎武《日知录》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D.刘邦《大风歌》中“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人们的意识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家国情怀就是生命自觉或家教传承。

- 1使太祖免于难;此后又多次带兵打仗,建立显赫战功,得到太祖提拔。

C.花云的妻子决心为丈夫殉节。花云妻子看到战况紧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险,表示自己决不独活,将三岁的儿子托付给家中仆人;花云被俘后,妻子没水而死。

D.花云的儿子花炜历经艰险后安全存活。花云妻子死后,侍儿抱起花炜逃命,被掠至九江,侍儿将他托养在渔家,后来又带他渡江,一年后才来到太祖身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2)遇偾军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

三、诗歌阅读(11分)

镜子

艾青 仅只是一个平面 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为真实 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主人 谁都从中发现自己 或是醉后酡颜 或是鬓如霜雪 有人喜欢它 因为自已美 有人躲避它 因为它直率 甚至有的人 恨不得把它打碎

8.这首诗歌中的“镜子”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请结合原诗简要赏析。(6分) 9.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5分)

四、名句默写(10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2)但我不能放歌, , 夏虫也为我沉默。 (3)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 。 (4)樊哙曰:“如今 ,我为鱼肉,何辞为? ” (5)《荆轲刺秦王》中荆轲临行前高唱“ , !” (6)《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语句是: , 。 (7)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 。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3题。

想 飞 徐志摩

我们吃了中饭出来到海边去,云雀们也吃过了饭,离开了它们卑微的地巢飞往高处做工去。瞧着,这儿一只,那边又起了两!一起就冲着天顶飞,小翅膀动活的多快活,圆圆的,不踌躇的飞,——它们就认识青天。一起就开口唱,小嗓子动活的多快活,一颗颗小精圆珠子直往外唾,亮亮的唾,脆脆的唾——它们赞美的是青天。瞧着,这飞得多高,有豆子大,有芝麻大,黑刺刺的一屑,直顶着无底的天顶细细的摇,——这全看不完了,影子都没了!

- 3

切齿拊心(fu) 樊於期(wū) ..D.杞子(qi) 皆为戮没(lù) 被八创(chuāng) ...1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红楼》这部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经曹雪芹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了前八十回。

②河西走廊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这里还留存着大址的石窟群,大小石窟俯拾即是,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积淀下蔚为壮观的历史文明。

③在对待利比亚局势的态度上,英国又一次紧跟美国顺风吹火,这纯系英美关系的惯性使....然,尤其显示了它们当前特别需要相互借重的一面。

④王校长的一席话果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与会的人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⑤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写手逐渐作为一个职业发展起来。一时间网络平台的文坛泥沙俱下,多数作品难称文学之名。 ....⑥读古代典籍,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否定古代的一些人士,其实我们没有资格对古人嗤之以...鼻,因为我们现在自以为是的观念意识又有多少不属于发昏之列呢? .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法国尼斯的恐袭事件备受关注,事件发生几小时后,各个网络媒体关于这一事件报到的新闻的点击量都超过了6万次以上。

B.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发布的百城房价指数显示,2016年6月份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564元/平方米,环比在经历连续8个月下跌后,本月微涨0 .21 %。 C.由于最近一段时间球队成绩不佳,俱乐部经过与亚森友好协商达成一致,从2016年7月15日起,亚森不再担任石家庄永昌主教练一职。

D.近日,工信部发出通知,移动终端经营商要本着“谁拥有谁管理”的原则,对微视频、微记录、微电影等视听节目推进先验后播的管控制度。 17.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时鲁国左丘明所撰,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著作,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是对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B.编年体史书是按年代顺序记录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的史书,特点是时间概念清楚。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元狩元年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例,被鲁迅先生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秋毫无犯”“劳苦功高”“图穷匕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五个成语,均出自《鸿门宴》。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按照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常以身翼蔽沛公 ②群臣怪之 ③此其志不在小 ④越国以鄙远 ....⑤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⑥素善留侯张良 ⑦ 吾得兄事之 ⑧项伯杀人,臣活之 ....⑨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⑩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A.①⑦/②③/④⑤⑧/⑥⑨⑩ B.①⑦⑩/②⑤/③④/⑥/⑧⑨ C.①③⑩/②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⑨⑩/⑦⑧

七、语言运用(每空 2 分,共8分)

19.阅读下面这首小诗,根据上下文,横齐补线上空缺的句子。要求想象合理,语言流畅、连贯。

- 5613.①在作者看来,人原来都是会飞的,但因各种缘故,多数人“过了做孩子的日子就掉了飞的本领”,而不能飞是件可怕的事;飞上天空,就能将世界“看一个明白”,彻悟做人的意义和价值。②可以从做人要志存高远,不懈追求等角度谈积极意义。(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14.C 15.B【呕心沥血:用尽心思;俯拾即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顺风吹火: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费力;抛砖引玉:敬谦错位,这是谦词,不能用于别人;泥沙俱下:指泥土和沙子都跟着流下来,比喻好坏不同的人和事物混杂在一起;嗤之以鼻:指用鼻子吭气,表示看不起】

16.C【A.成分赘余,去掉“以上”;B.结构混乱,去掉“据”或“显示”; D.搭配不当,“推进先验后播的管控制度”中的“推进”改为“推行”】 17.D 18.B 19.(1)还有绿洲在不远的前方等待 (2)只要希望还在

20.(1)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与人沟通的桥梁 (2)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通向成功的阶梯 【参考译文】

花云,是怀远人。身材魁梧,皮肤黝黑,勇猛无比。至正十三年,他提着剑到临濠拜谒太祖。太祖认为他是奇才,让他带兵攻占城邑,所到之处便被攻克。太祖打算攻取滁州,带领几个骑兵前去,花云跟从。突然遇到数千个贼兵,花云掩护太祖,拔剑跃马冲入敌阵。贼兵大惊说:“这个黑将军勇猛非凡,不可正对他的锋芒。”大军到达,于是攻克了滁州。太祖带部队渡长江,花云一马当先。攻克太平以后,因为花云的忠勇,太祖让他做了身边的警卫。被提升为总管。领兵征战于镇江、丹阳、丹徒和金坛,都被攻下。经过马驮沙时,遇到数百名凶悍的强盗拦路挑战,花云边打边行军三天三夜,将强盗全部擒杀。太祖在太平设立行枢密院,提拔花云做院判。花云奉命赶赴宁国,部队陷在山泽中达八天之久,众多强盗结伙阻拦。花云手持长矛,呐喊出入敌阵,杀敌千百人,而自己身不中一箭。花云回军驻扎在太平。陈友谅带着水军来攻城。花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朱文逊战死。贼寇进攻三天没有入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城被攻陷,贼兵捆绑了花云。花云身体一振,大吼一声,绳索全部绷断,他跳起来夺了看守的刀,砍死了五六个人,骂道:“贼兵本来就不是我主上的敌手,为何不快点投降!”敌人大怒,打碎了他的脑袋,把他绑

- 89 -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4

陕西省_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9

河南省永城高中_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河北省辛集中学_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_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江西省樟树中学_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文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甘肃省庆阳市_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甘肃省庆阳市_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