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某年市委书记教育工作述职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04:55: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XX年市委书记教育工作述职报告

我自XX年4月底任中共**市委书记以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教育先发战略,自觉履行教育工作职责,高度重视,倾力亲为,真抓实干,全市教育加快发展。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广东省地级以上市、县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试行办法》的通知要求,现将XX年以来本人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情况报告如下。

一、树立教育先发理念,强化教育工作责任

1、从战略的高度谋划**教育。我深知,一个地区教育落后,一切都将落后;教育不发展,经济难发展,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软实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地区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文化的竞争。作为具有2223年历史的客家古邑和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如何重续客家文化的文脉,实现文化的重新崛起?作为全省欠发达地区和生态发展区,**如何破解人才严重缺乏问题,走出科学发展新路?作为后发展地区,**如何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优势、后来追上,实现汪洋书记提出的“率先崛起,争当全省山区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目标?这是我思考和谋划**教育发展的重要思想依归和行动落点。我的理想和追求是:以大众教育的普及为基础,造就新一代有理想、有文化的**人,推 动**文化的新崛起,弘扬客家古邑优秀人文传统,让**成为文化的代名词。为此,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来抓,提出了“后发**必须先发教育”的理念,下决心“学梅州、找差距、兴教育”,举全市之力大办教育、办优质教育。通过全面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提高全市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把人口数量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为提升**历史文化地位夯实文化根基,为迎接**新一轮发展高潮强化人才根本。

2、以科学的态度规划**教育。为尽快全面掌握全市教育工作情况,任职以来,我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用一年半时间走遍了全市乡镇和所有市直单位,深入到全市近50所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专题调研,多次与教育部门干部职工和有关学校教职员工座谈,详细了解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经常听取教育部门的工作汇报,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和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公仆信箱”,广泛收集了广大教师和社会各界对我市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XX年6月,我亲自率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各县区党委政府一把手及分管教育工作副县区长、全市重点中学校长及市直有关单位一把手到梅州市专题参观考察教育工作。

通过深入调研和考察学习,我充分认识到我市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级财政投入与教育发展需要差距较大;教育基础薄弱,现代教学设施设备十分缺乏;城乡教育 发展不均衡,优质学位少,农村学校教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在此基础上,自XX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3次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提出要建设公共教育体系,编制了《**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划》等,出台了《关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实施意见》、《**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加快教育发展的文件,决定举全市之力加快教育发展,从XX年起5年内投入28亿元普高,确保到XX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5%以上,到2020年与全省同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每年坚持把解决教育工作的重大问题列入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对教育工作做到“五个优先”,即教育问题优先研究解决,教育经费优先安排划拨,教育用地优先审批解决,教育事务优先安排办理,教育人才优先招聘引进;推进了占地10平方公里可容纳10万名学生的东江教育基地规划建设。

二、坚持统筹协调推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扎实推进“普高”。通过调研,我认识到,高中阶段教育是当前我市整个教育体系中最短的“短板”,高中阶段教育严重滞后是制约我市教育整体水平提高的关键;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是全市人民提高受教育水平、加快脱贫奔康步伐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市推进工 业立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迫切需要。为此,市委、市政府坚持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齐头并进,以发展职业教育为重的策略,推动两者协调发展。加快普通高中教育,XX年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59607人,比XX年增加4535人,创建了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3所。不断扩大中职教育规模,XX年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8858人,比XX年增加11440人,增长65.7%,XX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68.04%,比XX年增加10.65个百分点。**职业技术学院全面建成,目前全日制大专在校生已达1万人,成为我市职业教育的龙头院校。**市技工学校、**市卫生学校、**市职业技术学校、**市工业学校成功创建“国家级或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紫金县职校“8316”办学模式,开创了山区职业教育的新模式。近年来我市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9.60%,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其中50%以上的毕业生在本市企业就业。

2、巩固“普九”水平。由于财力所限,我市“普九”水平还较低,特别是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质量难尽人意,难以满足广大群众享受较高水平教育的需求。我始终认为,没有高水平的义务教育作基础,就难有高质量的普高。因此,我要求全市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在抓“普高”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抓好义务教育工作。两年多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新的《义务教育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落实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按照省的统一部署,从XX年秋季开始,先后在农村和城镇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学杂费、课本费工作。目前,全市共有中小学生459255人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待遇,其中农村免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380236人,城镇免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79019人,基本解决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的问题。二是加快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XX年、XX年,全市先后完成206间、163间农村初中理化生实验室的建设任务,全市农村初中新建设标准化理化生实验室达到369间。大力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 XX、XX年撤并小学72所,教学点42个,初中学校7所。三是加强防流控辍工作。把控辍工作纳入初中学校校长年度考核内容,加强对初中三年保留率、合格率和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督导考核,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和教学管理。XX年、XX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为99.83%和99.78%;初中三年巩固率分别为94.35%和95.91%;“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为93.93%和95.32%;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分别为76.47%和78.35%。

3、加大基础投入。虽然我市各级财政十分困难,但我认为,财政再难,也要最大程度保障教育支出需要。两年来,我市各级政府严格按照“保先并行”的要求投入教育经费,XX年、XX年,全市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分别为15.64亿元、19.28亿元,分别占全市财政年度总支出的27.61%、 29.98%。新建了**理工学校、东源县东江中学等高中阶段学校5所,推进了**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和**市技工学校的

二、三期建设,扩建了**中学、和平中学等高中阶段学校33所,累计完成新建和扩建项目投资7.21亿元,完成新建扩建面积19.4万平方米。全面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全市共拆除危房总建筑面积36.79万平方米,维修校舍总建筑面积21.98万平方米,累计投入资金2459.2万元;新建校舍总建筑面积25.53万平方米,累计投入资金14635.1万元;增加职业教育实训设备5000台。全面推进“校校通”工程建设,至XX年底,全市共有309间中小学接入市教育局信息网,基本实现了全市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校校通”。今年开始推进市区部分学校拓展发展用地。

4、营造良好环境。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各级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一是完善教育网络。按照“校内校外不留空档,家里家外不留死角,课里课外不留断层”的“三不”要求,逐步构建了“以学校为龙头、以社会为平台、以家庭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加强德育阵地建设,先后兴建了一批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特别是在我的全力推动下,保护和修缮了紫金苏区18处革命遗址和纪念建筑,全市向青少年免费开放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2个、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个。积极组织“五老队伍”深入社区、学校对学 生进行法制、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开展抓好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工作,严厉打击“黑网吧”,整顿文化娱乐场所。结合重大节日和重要纪念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主题教育。青少年成长环境进一步优化,教育网络逐渐完善,教育合力不断增强。二是营造良好氛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市扶困助学工作方案》和《**市普通高中助学实施办法》,市财政拨出专款建立助学基金。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宣传发动,千方百计争取各方支持。我本人也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途径争取有关方面对我市教育的支持。全市上下和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外出乡贤捐资助学的热情空前高涨,两年共筹措捐资助学资金近2亿元,营造了“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师以爱教为责、民以支教为荣”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引进优秀人才。大力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和“千百十工程”,去年和今年,我和市长刘小华同志分别带领各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到华南师范大学招聘优秀师资人才共414人。市教育、劳动保障部门每年都到外地特别是教育发达地区招聘教师。鼓励和引导本地籍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回乡任教。全市师资力量不断壮大,师资结构不断优化,基本解决了我市教师人才紧缺尤其是高中阶段学校教师人才紧缺的现象。

2、加强教育培训。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每年市县两级教育部门按计划分学科组织培训,两年共培养市级青年骨干教师246名。启动“名班主任”培养工程,确定了名班主任培养对象115名。利用假期在**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全市英语、体育、音乐、美术教师素质提高培训工作。率先在全省开展师范毕业生“顶岗实习、置换培训”工作。积极开展重点学校支援薄弱学校、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A证、B证、C证培训班,XX年来共组织培训了3000多名心理健康教育A、B、C证教师,培训人数超过历年培训人数的总和。鼓励教师参加脱产或非脱产形式的继续教育以提高学历水平,XX年,全市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达标率分别为99.65%、97.19%、81.09%,比XX年分别提高0.06个、2.61个、10.68个百分点,全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3、改善教师待遇。按照《教师法》落实全市教职工各项政策性福利待遇,在全省山区市县率先实现了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市直中小学校从XX年起实现了绩效工资制度。想方设法解决代课教师问题,杜绝空编聘用新代课教师,严格控制增加新代课教师;每年暑假拿出一定名额财政编制专门招考代课教师;设立代课教师特殊津贴,努力提高代课教师的待遇,市直代课教师从XX年下半年开始,代课费由原来每月每人800元提高到每月每人1500元;全市 845名代课教师参加首次“代转公”招录考试,共招录201人。另外,每年教师节,市委、市政府所有领导都分别到市、县区各学校慰问教师,表彰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先进教育者,体现党委政府对教育的关心和爱护。

4、科学管理教学。出台了《**市直中小学教职工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推进了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进程,促进了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市委、市政府把教育工作纳入各地党政一把手年度工作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作为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每学年对中小学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年度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学校班子及其成员调整提拔的重要依据。把控辍工作纳入初中学校校长年度考核内容,加强对初中三年保留率、合格率和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督导考核,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和教学管理。

近年来,我市的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发展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还比较落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职业技术教育还相对滞后,全市教育发展不协调等等。对此,我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将认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教育工作“发展”和“提高”两大主题,坚持教育先发战略,大力弘扬客家人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大力 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不断巩固义务教育成果,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重点东江教育基地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培训,促进全市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我市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市委书记某年述职报告

市委书记某年述职报告述职报告

某年市委书记年终述职报告

(市委书记)某年述职述廉报告

市委书记述职报告

市委书记述职报告

市委书记述职报告

市委书记述职报告

市委书记述职报告

某年市委书记个人述职述廉报告

某年市委书记教育工作述职报告
《某年市委书记教育工作述职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