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研究》课题上半年研究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07:53: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研究》课题上半年研究总结

本课题自立项以来,根据专家立项评审意见和课题实施方案,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不断推进工作,顺利进入2016上半年,也就是课题应用研究阶段。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也有了一定进步,下面就将半年来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组成员上观摩课,研讨课,并进行研究分析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及时充实过程性资料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撰写论文,撰写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研究策略。

1、用初步构建的教学方式,反复尝试改进,使课堂提问趋于高效、科学。 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好的提问为前提,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把问题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用提问培养学生的兴趣

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问题,特别是精巧问题,能够吸引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触动感情,提高兴趣。例如在教《圆的认识》时,先播放了一段“小动物骑车比赛”的动画片,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四种小动物所骑车子的车轮形状分别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椭圆形。比赛开始前,让同学们猜猜谁的车子跑得最快?为什么?比赛开始,同学们饶有兴趣地看着,只见小白兔骑得轻快又平稳,一路领先;而另外三只小动物尽管使出了吃奶的劲,可就是赶不上,还差点把屁股给颠破了。画面上小白兔愉快的表情、另外三只小动物的憨态、夸张幽默的伴奏音乐,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同学们在笑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为什么比赛结果跟我的猜测不一样呢?为什么别的动物都被颠得七上八下,而惟独小白兔的车子却跑得又快又稳?此处多媒体的演示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恰到好处的问题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圆的知识的兴趣和情感,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2)、用提问培养学生的理解力

皮亚杰说过:“在逻辑——数学领域,儿童只对那种他亲身创造的事物才有真正的理解。”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亲身经历了一个分析比较、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这是衡量我们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巧妙的提问就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和动力,诱发学生进一步的积极思维活动。这是我们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体现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方面。例如《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上课开始,我用课件展示学生们用小棒摆作品的主题图,去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联想到自己的学习经验产生也想摆一摆的愿望。然后提出一些问题:

①你们会摆这么多作品吗?比一比在规定时间内能摆出多少个相同的作品?(此处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为学生学习新知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②你所摆出的作品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用加法算式表示。

③如果继续摆下去,摆100个图案,所列的加法算式会怎么样?

这个例子通过问题的设置,使学生经历了由特例进行探索、归纳、猜想的积极思维过程,然后再根据学生研究探索的情况由教师引出乘法。这样学生可以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既让学生感悟到了乘法和加法的内在联系,并能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快乐。

(3)、用提问拓展学生的思路

课堂教学中如何用精巧的提问拓展学生学习的思路,这是我们教学取得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把学习内容中的新知识,转化为问题,隐伏于一系列的情境中,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感觉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通过层层设计问题,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研究:

①怎样才能把圆柱的侧面展开?(由学生思考讨论自己想出来)

②圆柱的侧面展开可以是什么形状?(由学生任意展开成各种几何形状)

③展开的图形面积怎样求?(让学生去找计算各种几何形状需要的条件)

④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不管是什么图形,最后得到的都是用底面周长乘以高)最后让学生体验到:展开侧面只是为了推导计算方法,实际计算时并不都要把侧面展开。这样的教学设计,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探索的空间,学生在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中,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将会逐步得到提高。

2、形成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方法。

在前期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互相观摩交流越来越达成共识形成以下课堂提问的策略。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课堂提问要讲究明确的目的,提问必须要为教学服务,备课要考虑提问的目标。是为了引课?还是为了前后联系新旧知识?或其他目的。课堂提问要尽可能目标明确,有实际意义。

如六年级的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为了引课,激起学生兴趣。我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六(3)班开家长会,老师请家长坐在自家孩子的位置上,出示班级座位图,圈出小明的位置(第5列,第4行),问题:①如果你是小明准备怎样描述小明的位置,才能使家长既准确又快速地找到位置?生1答略、生2答略、生3答略„„②同是小明的位置,却有如此多的方法描述,这样不简洁,又麻烦,还让人容易混淆,你有好的建议吗?生1答略、生2答略、生3答略„„。这时,我说同学们的建议太有价值了,怎样才能用统一的方式既准确又简明地描述小明的位置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确定位置。

(2)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策略

学生的生活阅历,与老师不可同日而语,许多老师在设计问题时,比较多地“参考”了自己的人生体验,而忽略了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这就导致了许多在老师看来轻而易举就能解决的问题,学生却感到无从下手,其实是老师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所以老师设计问题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多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因素,让学生思考有方向。

(3)引发学生的质疑的策略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了质疑的习惯,学生就不再依赖于既有的方法和答案,力求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发现新问题和独特见解。例如:“圆柱的认识”一课,学生学习后已经知道“圆柱上、下两个圆面一样大”。我想学生真正理解了圆柱的特征了吗?为了引导学生对圆柱的认识进行质疑: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上、下两个圆面一样大的就是圆柱体吗?”学生经过讨论并结合实际例子得出“腰鼓上、下两个圆面一样大,但它不是圆柱体”并说出了理由从而加深了对圆柱体特征的认识。通过从常处生疑,向细微处问难,这样既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培养了学生质疑精神,掌握了质疑问难的方法,也提高了质疑,释疑的能力。

(4)问题具有层次性的策略

提问要紧密联系所学内容,有针对性和层次性,这样以求再次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深入探究、自主建构知识。当学生思维遇到障碍、盼望柳暗花明的过程,这时教师如能抓住时机,针对学生思维过程中矛盾冲突,适时针对性提问、打开思路、促进问题的解决。

(5)问题具有开放性的策略。

提问要具有开放性,有些问题的答案是可以明确的,也是唯一的。这样的问题,只要一个学生作出正确回答,其它学生就没有发言的机会了。这对于那些特别想发言又没有得到发言机会的学生来说,实在是个不小的打击,如果经常这样,他们就会对课堂发言失去兴趣,相反提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不仅增加学生发言机会,而且也有利于激发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开放性问题对于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6)问题具有创新性的策略

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不囿于常规,而又合乎逻辑规则的全新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并具有思维独创性,教师除了要善于提供“鲜活的思维素材”外,首先自己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在这种强烈的创新意识的驱使下,设计出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产生丰富想象力和独特新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进行实验课的展示交流评估小结,完成资料的收集整理。

在总结了课题组课堂提问的策略后,研究成员又开始新的一轮的研讨,在上交流课时,尽量把形成的提问策略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并进行了大量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学习探讨,我们的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形成了初步的有效的策略,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1、课堂提问还有过去习惯性的不好做法。

2、提问目的性不是很明确,总结出的策略贯彻的还不是很充分。

3、课题研究以来,我们在不断摸索、探究中收获了点滴经验,形成了一些较为成型的做法;也有困惑和挫折,如:如何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等等。

三、今后的工作。

1、继续狠抓教学研究,在这次研究的基础上长期深入地进行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学习课堂有效提问的更多高效的策略。

2、虽然在研究的道路上取得初步的研究成果,但是我们的研究还较肤浅,课题研究深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还需要扎扎实实地把课题工作开展下去。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研究计划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研究课题研究小结

课堂有效提问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高效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研究》课题上半年研究总结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研究》课题上半年研究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