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职语文应加强职业素质培养

发布时间:2020-03-03 02:00: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职语文应加强职业素质培养

江苏省邗江职业教育中心校倪福疆

摘要: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是职业教育的核心。本文从中职语文学科特点、教材编写、教学策略三个方面,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职业观念、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法规以及择业能力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从而为学生迅速成长为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语文职业素质培养策略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师必须始终围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这一根本目标实施课程教学。在教学中要注意突出语文的“实用性”和“职业性”;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中职语文教学特色。因此,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是职业教育的关键,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应顺应这一改革潮流,注重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科学有效地为相关行业及劳动力市场提供合格的人力资源”。为此,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就不仅要解决人文性与工具性如何有效结合的问题,还应充分考虑中职生就业、创业的需要,侧重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突出职教特色。

一、中职语文学科与职业素质培养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它主要包括学生有胜任职业的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及其他综合素质如人文素质、团队素质、审美素质、创新素质、应变素质、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等。人们通常以为职业素质即职业能力,实则谬矣。职业能力仅相当于上述专业技能素质,是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所必备的技能素质和行为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工作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这是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职业素质不仅包括上述职业能力,还纳入了显然可以为一个职业人的成功发展起奠基作用的其他相关素质,它是未来劳动者应具备的现代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它极强的工具性,使学生能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解决工作、学习、生活问题,较高的语文基本素质和较强的语文基础能力,可以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及今后职业能力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知识和能力基础;它丰富的人文性,可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完善健康的人格奠定坚实基础。这对于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职业心理的健康发展、职业品质和职业兴趣的养成都是大有裨益的。语文与职业素质的内在联系,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担负着极为重要而特殊的任务,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提升人文素养,还必须围绕“职”字,构建具有职教特色的语文观,以培养大批有较高职业素质的劳动者为己任。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素质教育,是现实条件下值得职教语文教师探索的新课题。1

二、中职语文教材与职业素质培养

在以选文型教材为主流的现代语文教学环境中,教学文本仍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技能、掌握能力、提升素养的主要载体。因此,要使语文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教材革新必须先行。中职语文教材应不囿陈旧,大胆求新,在保证选文文质兼美的同时,力求突出职业特色和专业特色,使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有的功效。

十几年来 ,中职语文教材基本套用普高教材的编写模式,缺少自己的个性,这从编写体例与选文内容上可见一斑。“文体单元式”为其一贯的编写体例,即按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言文和应用文)为主线编排成若干学练单元,再兼以各种阅读写作知识于其间。这种编写体例过多强调了单一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选文也难尽人意,有些文章虽堪称名作,但与现代中职生的生活情感相距甚远,如何能提起学生阅读的兴趣?选文更没有在“职”字上下工夫,使之流于平俗,无法突出职教个性。这与同属高中阶段的普通中学的语文教材无本质区别。

中职语文教材应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职业化要求,笔者认为,应该打破长期以来“文体单元式”编写体例,在职业素质为本的思想指导下,构建更灵活高效的新型中职语文教材。摒弃生硬呆板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训练,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注重语文知识能力的学练与职业素质教育的同步进行。具体来讲,我们可以尝试将各种职业活动必备的品质如创造与创新、自尊与自信、责任与诚信、敬业与乐业等为主题组编选文,寻求与职业素质教育的契合点;以中职生实际认知状况和能力水平为基准确定教学目标,设计学练活动;选文必须具有时效性,即能“反映新鲜生活、传递新理念、以新理念反映民族文化”,真正做到“典范性、时代性、实用性、趣味性”的统一。目前,教材建设与改革正如火如茶,并有令人欣慰的成果。由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语文》就是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种有益的尝试。它以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具有较鲜明的职教特色,初步体现了以职业素养为本位的新导向,不论在编写体例抑或选文都令人耳目一新。

三、中职语文教学与职业素质培养

1、在阐述作者思想过程中融合职业理想教育。

中职语文教材所选的篇目大部分出自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之手,文章中作家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和思想观念往往能给人以启迪, 发人以深思。通过对名篇中的某些段落和语句的分析,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认识职业,从而确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是《师说》中的一句话,其中可以看出韩愈思想的历史局限性。这种“厚道薄技、重知轻艺” 的观念在古代就已盛行,并直接影响到现代我国职教事业健康发展,影响到职校学生学习热情。课堂上,通过分析使学生懂得韩愈之所以轻视“百工之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生产力较为落后的农业社会,“百工之人”所从事的工作往往是些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 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的封建思想来看,“君子不齿,实不足为怪。”而当前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淡话》),一切社会需要的职业和劳动岗位都是平等的、

光荣的,随着知识经济快速发展,高新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各类职业正从操作型向智能型转换,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换,从传承型向创新型转换,从从业型向创业型转换。这对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在分析人物形象过程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中职学生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而“善于发现和运用先进典型,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让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是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中职语文教材中有报告文学、传记文学、人物通讯等叙事性作品,并且都成功地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有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第四军医大学学员(《西岳群英谱》),有团结协作、敢于竞争的远洋海员(《汉堡港变奏曲》),有忘我工作、献身科学的高级知识分子(《火箭总设计师速写像》),有为边防医疗事业无私奉献的“白衣圣人”(《帕米尔高原上的医生》)等等。笔者在分析这些人物形象时,有意识地突出他们优秀品德, 以崇高的职业道德教育学生, 为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在教授梁启超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演讲的演讲词《敬业与乐业》时,引导学生深人理解“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凡职业都是有趣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等深刻道理,并结合以《中职学生的喜与忧》为题的班级演讲活动,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观和职业观。

3、在归纳文章主题时穿插劳动制度和劳动法规的介绍。

作为教师既要教育学生遵守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也要帮助学生了解有关劳动法规,提高学生今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包身工》是著名剧作家夏衍1939年所写的一篇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在此文教学中笔者不仅引导学生认识包身工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以及其必然灭亡的结局,认清中国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罪恶面目。而且通过对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我国新时期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卫生保护的权利”、“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采用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决不允许“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等等。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作为一名劳动者应享有的权利,还使学生就业后当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能够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尊严和权益。

4、从写作训练和口语训练入手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众所周知,随着杜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我国对大中专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自主择业,在“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过程中,学生递交的就业材料和面试时的表现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应用文训练教学中,重

点介绍《求职信》的特点、格式和写作技巧,在口语训练教学中,重点介绍求职面试时自我“推销” 的语言技巧,使学生学有所得,得有所用。

总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只要教师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优势、发挥语文资源潜力,对学生开展必要的职业素质教育,必将对学生成长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

[1]唐凯麟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李 涛 .职业素质缺乏阻碍大学生就业[N].北京青年.200

5、3

[3]叶卫青.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职业素质教育.职业技术教育.200

6、1

[4]周建华.中职语文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机械职业教育.200

5、10

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

职业素质培养学习心得

职业素质培养学习心得

中职旅游管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论文

职校班主任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中职幼儿教育专业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论文

职业素质培养与规划

《职业素质培养》论文详情

职业素质培养与规划

浅谈中职学生的素质培养

中职语文应加强职业素质培养
《中职语文应加强职业素质培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