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冯家坪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22:29: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冯家坪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工作总结

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村三委班子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富民强村为抓手,齐心协力,开拓创新,为把我村建设成为繁荣富裕、文明安康的新农村而不懈努力,全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先后被省市县评为“生态村”、“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村”、“小康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一、基本概况

冯家坪村是冯家坪乡政府所在驻地村,距永坪小城镇开发区5公里,辖2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1328人295户,劳力385个,党员57名。全村总土地面积为21.9平方公里,有退耕面积4220.1亩,大棚80座,红枣1026亩,苹果853。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为5724元。“永延线从该村通过,交通十分便利。村庄四面环山,沟壑纵横,川、山结合,以川台地为主,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为5724元,群众安居乐业。该村属半干旱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旱涝相间,秋季温凉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7.8℃,极端最高气温37.1℃,极端最低气温-25.1℃。年平均降雨量483.4毫米。年平均无霜期150天。境内水源较为丰富,打了多口水井灌溉全村大棚,棚区内桥、涵、路、渠设施完备,确保冯家坪村农业生产旱能灌,涝能排。该村男女比例为104:100,全村农业户口占99%,2008年全村出生率为7‰,自然增长率为3‰。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九年制

义务教育已经落实。同时,在卫生、社保,广电、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发展。

二、具体做法

我村被列入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建设的行列,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对我村的关心和支持。为此,我们按照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切实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发动,精心编制规划,全面组织实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达到了国家级生态村的创建标准。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领导,广泛宣传,不断形成生态村创建工作良好氛围

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村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发动,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国家级生态村创建领导小组,并确定专人负责,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通过召开一系列党员、组长、村民代表会议、户主座谈会及组织党员外出参观等形式进行深入发动,利用宣传标语(牌)、文化示范户、会议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使广大村民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村民的生态意识,统一全村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村党支部、村委会、村民组长、全体党员亲自动手,带头表率,农民群众积极配合、广泛参与,主动投工投劳,企业老板纷纷解囊,形成了全村上下,人人参与,扎扎实实开展生态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2)科学合理规划,确保创建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我们根据全国生态村的具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了两个规划:《冯家坪村生态村建设规划》。从本村实际出发,精心编制全村20008年—2010年的生态建设规划,

明确创建主要任务和重要工程;《新农村建设规划》。我们对全村的新农村建设进行了规划,在原来的基础上把新村点调整为一个中心点三个辅助点,计划分步骤有序实施新村建设。

(3)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实施生态村建设

生态村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要求高的系统工程,村党支部、村委会把此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全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扎扎实实全面开展生态村建设。

1、加大投入,全面实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1)通组达户道路全面硬化。村级道路根据村庄规划,做到合理布局,主次分明。全村主干道实现柏油化及通组达户道路已实现了砂石化。(2)河道疏通工程全面推进。我们根据本村的现状,加强水土流失的治理,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农民饮用水条件得到改善,饮用水卫生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的要求,全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

(3)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建有卫生服务站、村文化活动中心、农民休闲广场、健身设施等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2、综合治理,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1)实施村庄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全面改善村庄环境。全村开展了路旁、河旁、村旁、农户房前屋后绿化,全村绿化覆盖率达91%。全面实施民居美化工程,295户村民中率先实施新型民居工程建设,新建房窑87孔,沼气池100

口,厕所2个,垃圾台4座,改造村庄道路10公里,极大地改善了村庄面貌。

(2)实施环境洁化工程建设,全面改善生态环境。 ①秸秆全面利用,塑料农膜回收率达到85%; ②通过治理“三废”,有效控制了工业污染量的产生和排放,实现了水、气达标排放;

③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绿色无公害农产品。通过推广生态型农业技术和农药的控制使用,较好地控制了农业污染。

④对全村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处理,共投入资金14.42万元,全村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垃圾桶10只,垃圾收集房2座,落实保洁员2名,常年清运,日产日清,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认真实施改厕工作,新建公厕2座,消除露天粪坑32只,户户改造成双翁漏斗式厕所,卫生改厕率达到100%。同时,建立健全了村庄环境卫生、道路长效保洁管理机制,切实加强村庄环境的长效管理工作。

⑤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村辖区内主要河道水质、空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和土环境质量已达到本地环境规划要求。

⑥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器、煤气用具、太阳能迅速进入百姓家庭,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91%。

⑦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以户为单位修建了渠式生活污水处理,全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9%。

3、更新观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1)发挥优势、体现特色、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针对我村养殖、种植业较为发达,由此带来农业面源污染压

力较大的现状。为此,在生态村的规划建设中,我们提出养殖业向园区集中,种植业向大户靠拢,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充分结合本村蔬菜香瓜种植、羊子饲养多、优势明显的产业特色,围绕“发挥优势、体现特色、做好结合、改善生态”的目标,全力打造生态农业特色村,果园853亩,生猪繁育基地一个,全村有猪存栏3280多只,有大棚80座。通过组织引导、政策扶持,发展规模养殖和棚栽业,改善了生态环境,又推动了产业发展,并为农民增收寻找新的路子,真正做到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四者有机结合,使我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高效农业产业化特色村。

(2)加大技改投入,推进生态工业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技改投入,推动产业升级,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科技先导型和资源节约型产业和产品。同时,推行清洁生产,注重污染物集中处理,实现水、气达标排放。

4、结合创建活动,开展生态文化建设。

全村建有图书室,配有远程教育网络等,作为以学习文化、科技、娱乐为主的村民活动场所;在村部建起了文化活动中心,内部设施规范完善,并建有室外休闲健身活动场地,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文化活动中心、文化示范户、宣传栏等文化阵地作用,结合新村文化建设,通过设立固定的标语、标牌、文艺演出、放映电影等各种形式,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提高全体村民的生态意识。

三、主要成效

(1)强化产业开发,实现农民稳步增收。按照乡上 “川道发展棚栽业,沟道村发展畜牧枣果业”思路,我村在广泛

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在全村大力发展棚栽业和红枣产业,作为农民致富的主要产业,为了发展好这两项产业,村上制定了《冯家坪村五年发展规划》。对此,全村上下形成共识,先后建大棚80座,新栽红枣1026亩。该村统筹发展棚栽业、红枣业、养殖业,力争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2)推进民居建设,改变群众居住环境。按照全县新型民居建设的总体要求,该村自2008年以来,共完成民居建设112户。在村容村貌整治上,对每个庄头进行整体规划,针对公共部位,统一实施帮畔护坡、道路硬化、边沟水渠等,并对以前民居破损部位进行维修,真正实现净化、美化、靓化的效果。三是在实施村庄绿化上,在历年春秋绿化的基础上,全面完成村庄道路、庄前屋后、河道两岸的绿化工作,真正实现“林在村中、村在林中”的绿化美化目标。

四、几点体会

一是村域基础设施得到极大的改善,水、电、路、通讯等全部普及,长期以来制约村民生产生活的行路难、饮水难、照明难问题得到了解决;二是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村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由于主导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村民的经济收入不断增加,生活质量较前明显提高;三是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群众的观念逐步改善,村民对公共设施的爱护程度明显加强,自觉意识明显改变。

五、今后努力方向

通过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生态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改观,村民的生产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对照创建生态村建设标准,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努力,我们将以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考核验收为动力,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全面推进生态村建设。

(一)进一步巩固生态村建设成果,要坚持领导小组不散,工作力度不松,做到经常研究、经常布置、经常检查,并且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各个方面的责任制。

(二)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切实提高村民素质。利用村宣传阵地和一切宣传工具,加强宣传力度,开展各种培训,增强村民意识,更新村民观念,转变村民习惯,让广大村民自觉遵守村民守则和公约,形成讲道德、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为生态村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我们千方百计巩固和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深化生态建设内涵,延伸生态建设内容,加大配套投入,给全村人民一个水清、天蓝、环境优美的生产、生活环

二O一一年八月三日

境。

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总结

青山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工作总结

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发展规划

创建国家级生态村技术报告

昌邑市石埠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工作总结

干溪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工作总结

双垅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工作总结

双垅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工作总结

八字渠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

国家级生态村申报材料

冯家坪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工作总结
《冯家坪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