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庄子心得

发布时间:2020-03-02 00:23: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庄子心得》之精言要论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286年)是诸子百家中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文章气势磅礴,纵横恣肆;思想深邃宏阔,笼盖古今;他的寓言想象奇特,寓意深远。他的风格嘻笑怒骂,了无拘囿。庄子是一个“乘物以游心”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庄子》这本书历代被奉为经典,看起来虽有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之辞”,以心读之,却发现其中蕴含有大智慧,能带给现代的我们一种无边无际的奇思异想。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著《庄子心得》,品读庄子破名利之道、分境界大小、谈笑论生死、悟本性超越、顺大道自然,犹如“煮酒英雄酣畅淋漓、小轩品茗清新自然”。兴致盎然、精言要论、载而记之。

破名利之道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生在世,从古至今,很难看破两个字“名”和“利”任何人都会面临名和利的困扰,庄子认为“真正的仁人志士不怕生活上的贫困,怕的是精神上的潦倒”。一个人可以穷困于贫困,但是他内心是不是真正在乎这种贫困,对于利字看得有多重会决定他面对贫困的态度。为谋利必然会付出辛苦、奔波,同时会丧失自由、快乐,“心为形役”是否值得?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破利不易,破名就更难,有多少人可能不为利所惑,却为名所累,即使一个高洁之士,也希望名垂青史。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将梁国送来的相位比做“腐烂的老鼠”可见其对名的淡漠,而将自己融入“天地、四时、万物”的“大美、明法、成理”的自然之名中,顺自然之道,不刻意为之。

生活在现代的人们,人心为什么不自由?是因为人们为事俗、名利所困,在乎的事情太多,被拘束的太紧。如果什么都不在乎,那还有什么可以束缚你的心呢?在很多时候,人生的劳顿是为了什么?也许有人说是为了让家人幸福,为了事业成功,为了贡献社会等等。但是,背后潜藏的动机是什么?是不是为给名利找到托辞。究其实质是被名利牵引着,陷入了一种无事忙的人生循环。忙是为了什么?一致的答案是为了名利,可我们却不知道“忙”字分解后是“心亡”,名利没有得到生命却已结束。古人说过“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现在有多少“庸人”在“自扰”无法统计,但顺其自然破解名利者却为数不多。很多人活着的时候对名利看的很重,到了最后终极大限,名利就不重要了,可以看的透。

谈笑论生死

“形体归于天地,生死归于自然”是庄子对生死的看法。其临死时告诉自己的学生,其不要厚葬,要“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肌,万物为赍送”。其妻先逝时,他“鼓盆而歌”,朋友不解问道,庄子说“我追本溯源观察最初的开始,人不都没有生命吗?没有生命就没有形体,没有形体就没有就没有气息,生命又怎么能形成呢?天地之间,若有若无之际,聚起一股气息,气息逐渐变成形体,形体又孕育出生命。人就是这样来的,现在生命又走向了死亡,生老病死就象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一样,现在我的妻子循着这条路回去了,此时此刻她在天地之间安安静静、踏踏实实的睡着了,我却在这里哭哭啼啼,不是太不懂生命的真谛了吗?”。他的做法在常人来看几乎是不近情理,甚至还有些过分。但他内心对逝者的尊重,对生命真谛的顿悟却也是常人难以参透的。

人生极多忧苦,一旦自己骤然面临生死,有几人能坦然面对。庄子的态度是要求人们面对生死时有超越,生死与四季变化一样乃自然之道,无法抗拒。生活在现代的人们参透此道者有多少不得而知,但被死亡所吓倒者却不计其数。孔子说过“未知生,焉知死”。人活在当下,在当下看破了名,穿透了利,不惧生死,那么我们的心灵将拥有一个多大的空间,一份多大的境界。儒家和道家在生死的态度上彼此呼应,试图在生命的不同体系上建立起一套参照系统,在永恒生命的引领上达到理想上的统一。让面对生死无所适从的人们,有所参悟,而减少人生最后时刻的牵绊和苦楚

庄子心得

庄子心得

庄子心得

庄子心得

庄子心得

庄子心得

庄子心得

《庄子心得》读后感

庄子心得读后感

庄子心得(推荐)

庄子心得
《庄子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