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官员博客”产生的动因与问题解决的

发布时间:2020-03-04 04:36: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摘要:随着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和个人传播手段的日益便捷化,博客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互联网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一些官员纷纷开起博客,以博客文章表达尊重网络民意,架起与网民沟通的桥梁。本文对 “官员博客 ”的产生动因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新媒体生态下,官博应少些 “官气 ”与“应景 ”;完善政府与市民的互动模式;政府官员可设立私人博客和政府博客群;官博内容多些 “亲和”与“常态 ”。将“官员博客 ”打造成常态化表达意见的平台,促进官民之间的良性互动。

据统计,2009年我国网民人数达 3.3亿,手机用户接近7亿。随着公众的参政意识和公民意识的逐步提高,网络问政、网上议政将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并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官员博客被赋予反映社情民意、促进官民互动的重要角色登上历史舞台。

一、产生的动因分析

“官员博客 ”在网络环境下,政府正面临着如何与网民进行坦诚公开沟通的严峻挑战。政府官员开博,主要是搭建一座连接官方与民间的桥梁。通过博客,官员将政府的政策意图和相关处理意见向外公布,并及时把公民对政府的愿望、要求、建议和批评直接传达给政府,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政府与公众互动。

据《环球时报》

2009年 10月 30日报道,中国政府在制定事关公共利益的重要政策过程中,经常通过互联网征求民众意见。互联网使中国公民享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推动 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对于互联网的强大作用,政府已经有深刻的认识。胡主席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说: “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肯定了 互联网的作用:“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 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博客作为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并能够通过留言、分享等形式进行信息互动传播的平台受到关注和重视,官员博客是应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对于官员博客,人们寄托着反映社情民意、沟通官民意见,推动民主建设的美好愿望。

互联网中广泛的民众基础为官员博客提供了人力支持。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收集信息、反映问题、发表见解的强大阵地。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说,世界上五分之一的网民在中国,平均每天有 24万人成为互联网的新用户,两年后,中国的互联网使用者将超过 5亿,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 38.5%。王晨说:超过“中国 300多万个网站中,60万个网站提供电子公告服务。据统计,中国前 10大网每天新产生的博客文章就超过200万篇,每天在各类论坛中新出现的信息数量之大难以计数。

庞大的网民群体为官员博客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持。在这些网民中有专家、学者、学生、工人、公务员、普通民众等等,遍及社会的各个阶层、各行各业,人数多、范围广,为官员博客提供各种层面的意见。互联网的虚拟性为官员博客创造自由平等的氛围。互联网的虚拟性,为民众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提供了畅所欲言的自由平等的环境。网络名言:“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说的正是网络环境虚拟性所提供的自由与平等。因此,在官员博客中,不论是哪个社会阶层,从事哪种职业的民众都可以大胆地揭露政府工作中的不足、曝光社会的不良现象,发表意见,提出观点。

互联网的互动性为官员博客提供沟通的便捷平台。只要拥有一台电脑、甚至是一台手机,只要能够连接到互联网上,群众就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官员博客,了解最新的政府动态,并能够留言,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同样的,官员能够查看网民在博客中的留言关注网民关注的问题,思考网民提出的问主题和建议。通过官员博客,官民在这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而这种互动所要求的仅仅是能连接到网络的工具,便捷性和互动性为官员博客的产生创造了沟通的平台。

官员开博的问题和分析

(一)定位疑惑:官博是 “上访之道 ”还是 “观点的自由市场”?

博客具有私人性质,在那里,博主独立思考、写作、传播信息,并由此引发网民对同一话题、同一现象等讨论、争辩。它是反映各种观点的场所,并在差异之中寻求和谐,是一个开放、多元的平台。博客从诞生之初就带着独立、平等、自由、争论、开放、多元的气质。抛弃这些气质,必然会导致官员博客角色混乱。官员开博被赋予过分沉重的期望。无论是政府 还是民众,都把官员开博看作是反映民意、吸收民智、官民互动的重要渠道。“其绕过了森严的行政壁垒和重重的人为障碍,抛弃了陈规陋习、繁文缛节与公文旅行,使之成为一个成 本最低、速度最快、最为直接的民情官意的互动站。”[5]

把官员博客被定义为民众向上反映心声的场所。这恰恰是对博客歪曲的、偏差的认识。博客不该被看成民众上访的主要场所,而是信息观点的自由市场,它所表达的是一种关乎自由、分享和社群精神。在网络时代,“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然而却并非 “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 ”。

官员博客变成民众上访的渠道。民众希望透过在官员博客中留言解决自身问题,但官员博客的独立性必然导致对民众问题爱莫能助,由于其独立性仅仅是代表官员本身,而非政府。因此问题无法解决,民众对官员博客的失望延展到对官员和政府的不信任。北京海淀区副区长于军开博后很快就关闭了博客留言,一方面实属无奈,因为 “一干闻风而至的普通百姓,一下把这里变成 ‘网络信访处 ’,将教育改革、出行难等身边大小事,一股脑倒在留言栏里,许多事情完全超出了于的分管范围。”[6]

把官员博客看成是网络民众上访的途径,正是正式的民众上访途径受阻的表现。在民众无法借助正式的传播途径反映心声、意见和建议时,官员博客作为沟通民意的传播交流平台的出现,必然成为吸引群众注意力的焦点,也就成为群众反映问题的希望之路。然而,博客的独立性注定了其不能负载群众如潮水般问题。官员博客作为一种独立思想发布的场所,是对某一问题进行观点上是探讨的场所,而不是解决问题的场所。这种官员博客当作民众上访处的误读,将官员博客至于问题公共性与博客独立性的矛盾中。这将导致下文将要讨论到的官员博客公私混淆问题。若要官员博客回归到原始的纯粹的状态,就需要政府打通民众上访的正式渠道,发挥好政府网页的信息传播等政务办理功能。

(二)公私混淆:官员是

“代表个人 ”还是 “代表政府 ”?面对官员博客中对于公共事务的讨论,网友一般会发出这样的疑惑:你的发言是代表了普通博客还是政府官员呢?是个人的看法还是集体的看呢?中国人民大学行政学教授毛寿龙说得好,在私人性的博客空间里,讨论公共问题,往往 存在公中有私、私中有公,最后导致公私难分,让很多公共问题更加复杂化。官员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但不能够在博客中代表官方发表看法。但现实是,现在一些官员权力至上,常 常公私混淆。也有人这样评价官员博客的尴尬处境:当话题过于敏感、观点过于尖锐时,博客不应该 “封口 ”,但官员在博客上发言却必须谨慎 “出口 ”。[7]

对官员博客中公私混淆问题,一些官员深有体会。以“推动网络政治互信 ”著称的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开明官员”伍皓在宣布关博的消息后,面对媒体的追问,他回应道: “我认识到确实很难区分公务身份与个人身份,这会给我带来许多困扰和压力。我更愿意去推动一些机制性东西的建立,只有这样才能对社会进步产生持久的影响,同时也免却一些个人作秀的嫌疑。” [8]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坦言,我这样干,绝对不为出风头,我只是想为政府多做些事,为百姓多解决些实际问题!当然,也有压力。自己作为副厅长,一言一行都代表和影响着政府形象,虽然有 “纯属个人博客,本人在这里不会处理公务和案件,文章也是以学术探讨为主、感情抒发为辅,请勿对号入座 ”之类的声明。[9]

官员博客公私混淆,将会导致民众对政府信息发布系统的质疑。官员博客具有独立性,是发表独立思想的场所,它不能作为政府发布权威信息的正式场所。否则,将使人疑惑,政府的权威信息不在政府网页,或通过其他正式途径发布,而居然是通过官员博客这个甚至不能被看作是否权威的场所,不能确定是官员自己的观点还是政府的观点的场所发布,这不是让民众心存芥蒂吗?

(三)流于形式:官员博客是 “办实事 ”还是 “图虚名 ”?江西在开出实名博客的

70名书记县长中,首次评选出 “江西十佳民生博客 ”,10名县委书记、县长 “榜上有名

”。消息传出后,网友跟帖,认为这是 “作秀、幼稚 ”,甚至 “浪费流量的新闻 ”,更有网友寄语书记县长们不要 “浪得虚名 ”。报道说, 这些 ‘县官 ’的博客是在省文明办的官网上开出,相对而言,影响力和流量不是很大。而且,博客内容既有某个座谈会上的讲话材料,也有不要以异样目光和冷嘲热讽看待 “官员开博”的个人呼吁,而一般主流网站博客上常见的调侃式、批评式、辩论式的跟帖,在这里并不多见。与网络论坛和知名博客 的热闹程度相比,这里显得有些拘谨、冷清。”[10]

而在有些官员博客中, “政务之声 ”仅供 “了解政务情况 ”,网民交流讨论要去“公众论坛 ”版块,反映问题到 “咨询投诉 ”版块,在这两个栏目中也基本只见网民发问,不见回帖。这又与那些领导干部端坐上方,借着扬声器扩大音效, “自言自语 ”充斥着官话 套话的会议相比,官员博客似乎也只是一个摆设而已。有些博客由于留言过多而把留言版删去。作为官员与群众交流沟通的互动环节被删除,官民互动又从何谈起?正如一官员博客中的网友留言 “希望县长回复大家的留言!不要只有方面的发表,要与群众互动,才能更好更多的了解民意。”[11]

(四)缺乏坦诚:官员开博是 “零距离互动 ”还是 “县官升堂”?作为信息观点的自由市场,博客从诞生之初就带着独立、平等、自由、争论、开放、多元的气质。平等是自由争论、开放多元的基础。缺乏平等的精神,官员博客根本不可能赢取民众的信任、拥护和追随。然而,在现实的官员博客中,官味十足。在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的博客里,有网友留言,想证实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是否调任发改委工作。王勇平回复了该留言,明确否认铁道部部长调任发改委的传言。王在博客里写道:“这个信息毫无根据, 请不要以讹传讹。” 结果招致了网友的批评: “书记县长开博不是县官升堂,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为官一任,主政一方,多少会有点居高临下的官气。而在人格独立、表达自由的网络空间里,充满了草根、平等、智慧的民间话语力量,个别官员常用的空话、套话甚至是假话,自然没了用武之地,随时可能受到网友批评。”[12]

“官文博客 ”“枪手博客 ”

(五)传播内容:是 还是 “原创博文”?

不管如何定位官员博客,它总能够在官员和民众之间架起一座交流沟通的桥梁。然而有的官员开博只是追逐潮流,博客只是一个空壳,里面只是一些官样文章。“某省 60多位县(市、区)主要领导先后实名开设 ‘民生博客 ’,共发表博文 300余篇。但记者观察发现,有的博客其实就是 ‘官文博客 ’没有原创博文,全是会议上的讲话稿、致辞等 ”。[13]

此外,尽管一些官文博客是 “原创博文 ”,然而却不是官员的博文,而是 “枪手博文 ”。石飞在一篇文章中谈到官员开博: “原来他专门雇佣了一个博客枪手,其 20多篇博客全部是他雇佣枪手的功劳。再就是某市一个文友来电说,他们那里官员开博蔚然成风,开博成了与时俱进、紧跟潮流的表现,否则就是后进和落伍,各个党政机关的头头脑脑几乎一夜之间都 “博”起来了。不过,他们的博客没几个是自己写的,大多都雇佣了枪手。”[14]

“官文博客 ”和“枪手博客 ”,一个冷漠生硬,一个虚假丑陋。这两者都表明了官员缺乏诚意与真心,它不仅割断了官员与民众的联系,无法促进的官民互动;更严重的是它将进 一步破坏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形象。当前,民众把官员博客与政府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官员博客即政府博客。因此,官员博客的冷漠虚假,即转变为政府的冷漠虚假。

三、解决 “官员博客 ”问题的路径选择

(一)官员博客应该少些 “官气 ”

首先,政府官员要提高对网络媒体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我国政府通过长期的实践,在传统媒体的信息发布与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重视程度也比较高;然而,政府对于网络媒体特性的认识,特别是网络在舆论形成的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的认识尚不够充分,对于如何应用网络与公民进行沟通互动的把握仍处于初级阶段,一些政府网页、官员博客更新速度慢,或官员关闭留言板,或在官员博客中只刊登会议内容等都充分说明这一点。有些官员仍固守着 “主流媒体(传统媒体)形成主流舆论,网络媒体形成非主流舆论 ”的观念。而事实上,随着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和个人传播手段的日益便捷化,网络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扩展,其影响已经不亚于传统媒体。对此,政府官员应有充分的认识。[15]

其次,放开胸怀,与网络合作。网络成为人们获取收集和发表信息的主要途径已是不争的事实。政府官员应该转变观念,放开胸怀,与网络合作才是与时俱进,适应时代之举。面临着网络更注重个性化和自由之精神的理念,官员该给予博客更加宽松的空间,避免更加严禁的控制与管理。采取宽松和宽容的态度,使得多元化的意见得以表达,平民的草根文化得以影响和渗透到主流话语之中。

再次,争鸣是网络自由平等地传播信息的必然特征。在网络中,只需要具备链接到网络的设备,一台电脑或一台手机,并掌握连接网络的能力,任何职业、任何身份、任何年龄都能够在网络上发表言论。作为观点自由市场一部分的博客,承载着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政治观点的人对同一件新闻事件的报道、看法、意见等。因此在博客中,意见的争鸣是不可避免的,政府官员应该放下成见,更重要的是放下 “身段 ”,才可能与民众进行有效地交流沟通,从而促进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

(二)完善政府与市民的互动模式

当前,官员博客所面临的定位错误和公私混淆,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服务意识薄弱造成的。官员博客误读为民众上访的途径和发布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因为政府缺乏正式民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和正式的信息发布渠道的缺失,或者存在这些渠道,但这些渠道尽是摆设所造成的。因此,政府官员欲充分发挥官员博客的作用,首先必须建立通畅完善的民众上访渠道和信息发布机制。完善政府网站的服务功能是最主要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

政府网站以服务为主,它不同于一般的门户网站,它的突出特征就是要为公众、企业和政府系统服务,服务是政府门户网的生命线。新浪网( 2003)分析纽约官方网站后指出:“它(政府)的主旨不是要在网上完成所有政府部门的事务,而是要以互联网这种形式作为政务公开的有效补充,与其他形式相结合,形成更完善的政府与市民的互动模式,实现市民办理政务的方便、高效”。[16]

在政府网站中,民众能够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政府及时回复和处理民众所反映的问题;在政府网站中,民众还可以及时地了解到相关事件最新的最权威的信息。通过完善政府网站的服务功能,还了官员博客的独立性,使得官员博客中有更多的意见讨论,而非上访或发布信息。

(三)政府官员可设立私人博客和政府博客群

“政治博客为公民与国家之间构建起一种民主、自由、公共、平等的利益表达渠道和利益机制,已经在启蒙和影响着中国民间社会的完整发育,而且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政治博客无疑会成为主导中国民间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无疑将见证国家与公民社会生长和互动的过程。”[17]

可见,博客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不可忽视的力量,但作为独立性、私人性质的博客,如何在发挥作用时必须处理好定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研究员郧杰认为,对于官员博客要考虑好两个问题。一是定性问题,因为私人博客和官方博客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官员个人的博客,作为了解民意的非正式交流渠道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作为官方博客,一方面有利于加强政府和公民之间的沟通,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处理不好定性问题,会引起法律方面的纠纷,例如在博客上面发表一些看法,老百姓会把它当成是政 府的看法。二是定位问题,官员博客作为正常行政途径的辅助手段是可以发挥作用的,但是如果代替了正常行政渠道的沟通,就会起反作用。[18]

据此,政府官员可设立两种博客。一是私人博客,在博客中谈论的均是私人观点,是一种纯学术上的探讨,或者只是官员日常生活的展示,不涉及到任何公务性问题。二是政府博客群,可以作为政府网站的辅助场所,其中发布的信息、观主点等均代表政府立场,民众亦可通过其反映问题,获取权威题信息。

(四)官博内容多些“亲和”与“常态”

—传作为政府网站的辅助场所的政府博客,是民众与政府直媒接沟通的非正式途径,是政府听取民意、吸纳民智的场所。而与听取民意,吸纳民智,则需要创造官民间的良好互动。因此,官员的首要任务是剔除生硬冷漠的态度,多些“亲和”,以平等、包容的姿态与民众接触,并为群众排忧解难。中共万年县委书记陈荣高的博客,就与民众间形成比较良好的互动关系。网友所反映的问题,能够及时给予答复,并着手解决问题。

作为私人性质的官员博客,是官员展示个人魅力的平台。官员应摒弃“官气”,真正坦露自己的真知和真情,将其博客打造成常态化的表达意见的平台。正如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的博客,自由平等的氛围洋溢其中。在博客里,廖新波更像一个充满人情味的知识分子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抒发自己对生活的领悟。官员博客展现的是一个政府官员的人格魅力,让民众领略政府官员鲜为人知的一面。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官员博客是适应民主建设的需要,是与网民互动的新途径。官员有开博客的勇气,至少说明政府和官员有“执政为民”的理念和信心。如同火车在刚试验时跑得比马车还慢一样,新生事物出现问题在所难免,只要正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必将化 为

,“官员博客”“稀奇”“常态”成为一种推动民主政治建设的新途径。

我国企业价值评估产生的背景与动因

“解决问题”与“问题解决”

我国聚合营销产生的动因分析管理论文

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

博客与教学

人大法工委官员详解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如何产生

莫言与福克纳创作动因

竞争上岗之动因

《博客与舆论监督》讲稿

“官员博客”产生的动因与问题解决的
《“官员博客”产生的动因与问题解决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