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陶行知

发布时间:2020-03-03 10:08: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陶行知“求真”教育思想对小学校园文化的影响

【摘要】:为什么教育人?教育什么样的人?怎样教育人? 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出来的人,就是要崇尚真善美,摒弃假丑恶,实现生活本真、做人本真、焕发童真。在现代社会里,从某些程度上说真即诚,人与人之间要讲诚信。我认为,校园文化就需要这样的“真”,有了真文化,才能培养出真人。

【关键词】:教人求真

学做真人

校园文化

童真

真实

诚信

【正文】:

初到新学校工作时,有一方墙壁上镶嵌着八个铜字:“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这是引用了陶行知说过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开始我只把它当做一般的校园宣传用语,直到这八个字被确定为学校的校训,并且提炼出“真”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我才认真思考起它的内涵。

为什么教育人?教育什么样的人?怎样教育人?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出来的人,就是要崇尚真善美,摒弃假丑恶,实现生活本真、做人本真、焕发童真。在现代社会里,从某些程度上说真即诚,人与人之间要讲诚信。我认为,校园文化就需要这样的“真”,有了真文化,才能培养出真人。

一、创设怡人的校园环境,促学生释放“真”。

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在大自然与大社会里办,不能常到大自然里去还能算是生活教育吗?”

在小学校园里,学生无论去听、去看、去摸、去说、去写,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那就一定要有“真”的校园环境和氛围。美化、绿化、人文化的校园,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足球场、图书馆、电影院、公园或某个熟悉的生活角落,不要走进校园只有水泥砌的楼房,不再只有规矩的课桌和凳子,不再只有刻板的教室,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个性,激发他们活泼的童真,从而迸发出他们对学校和学习的热爱。

新学期,学校新建了喷泉,池里还养了金鱼,无论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的学生,甚至老师们路过时也会驻足观赏一番。学生会不会掉水里呢?会有着这样的担心。没错,一年级的一个孩子调皮地去捞金鱼弄湿了衣服,可这么一来,“吃一堑,长一智”,他下次还会去捞吗,至少他知道那是要付出沉痛的代价呀!可是,这种经历,这种情趣就像在公园,一般不会出现在校园呀?所以,当校园真的有了喷泉,有了金鱼时,那一篇篇小短文便新鲜出炉了,《鱼池·鱼趣》、《喷泉池中的小精灵》……“进入学校,看到的是……我最喜欢喷水池。喷水池上面……给喷水池增添了几分生机。喷水池里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见水里正在嬉戏的小鱼;喷水池里的水真静啊,静的像一个熟睡的娃娃;喷水池里的水真绿啊,绿的像一块无瑕的翡翠。喷水池里的主角当然是属于那些活泼的小鱼。它们时而你追我赶,好像在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时而东躲西藏,好像在玩捉迷藏;时而聚在一起“ 聊聊”学校里发生的新鲜事;时而趴在水底,一边享受着日光浴,一边睡大觉!下课了,大家来到喷水池前,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这条鱼真可爱……鱼儿仿佛也听到了大家的评论,然后摆摆尾巴好像在说谢谢夸奖。上课了,喷水池旁一片寂静。只听得见“咕噜咕噜”吐泡泡的声音,它们好像还在为刚才的赞美乐出了声!喷水池旁的景和水里的鱼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试问,还会有人对不安全而提出质疑?还会有人说喷泉、金鱼不该出现在校园?没水没鱼孩子的童真能得到如此释放吗?这才是童真呀!

二、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引学生分辨“真”。

陶行知先生说:“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

就拿学生的卫生习惯来说吧。在学校里,相信上到校长,下到班级值日生,每天都在讲卫生、做卫生,学校也一定会评比卫生清洁班级或流动红旗,可每当卫生检查前,每个班级早就提前打探到了消息,只要来个突击大扫除,检查员来时,那是窗明几净,表面光鲜亮丽,又有谁想到抽屉肚里刚才还是纸屑一团,试问这样的检查有用吗?答案是否定的,不仅如此,而且给学生一个明显的负面暗示,只要把卫生检查这关过了就万事大吉了,这不是在培养作假、作表面现象的学生吗?所以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必须要去伪存真。我曾在一次专家讲座中听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学校最大的德育就是无纸屑”。学校就应该培养学生随时随地在任何角落都做到无纸屑这一点,那学校的养成教育才称得上是“真”教育。

三、开展多样的实践活动,领学生感悟“真”。

陶行知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我很认同一位专家的观点,不是光用书上几个孝顺的故事就能让所有的学生长大后都成为孝顺的人,光靠学校、书本去教育学生孝敬父母是永远做不到的。有的学校在三八节时让学生回去给妈妈洗脚,那么年轻的妈妈为什么要让孩子给她洗脚,这就是所谓的孝心教育吗?倒不如让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让孩子看着妈妈是怎么给奶奶洗脚记忆更深刻些!

我所在的学校有一做法值得借鉴。当学校确定核心文化为“真”文化时,肯定得让全体师生知晓。可是在全校广播会上照本宣科地向学生详细解释学校为何选择“真”做校园文化的核心,学生能听得进去吗?他们能感兴趣吗?他们能记得住吗?不如在学校最显眼处的景观石上,由学生亲手题写“真”字,一旦被选上作品的学生,那真是“全家总动员”,一齐来学校门口看自己题写的“真”,那真是令人终生难忘!

还有,带领孩子们用自己的零花钱买点软蛋糕和香蕉,带把小梳子,不一定非得在三月,随时去附近的老年公寓,哪怕是表演几个稚嫩的小节目,哪怕是给爷爷奶奶梳理一下花白的头发,哪怕是陪他们聊会天,相信那些爷爷奶奶一定会始终露出满足的笑脸。

再有,家里总有吃厌了的食物,总有不想穿的衣服,总有和爸爸妈妈闹别扭的时候,这时候,请把班级里父母都长期在外打工的同学带回家住上一晚,再到他们家也住上一晚,看看你的同龄人为何要自己叠被,为何要自己淘米煮饭,为何要自己一个人上学?然后是不是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离开了父母,到底还会做什么……

这样的活动数不胜数,不都能给学生带来“真”的熏陶,不都能激起他们对“真”的感悟吗?

四、打造实效的课堂教学,教学生追求“真”。

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其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教育教学中“真实”的重要。

以数学学科为例,现在的孩子总是在计算烟囱、通风管的表面积时出错,要不就是不会给火柴盒面选择正确的面积单位,因为现在还有谁家用烟囱、通风管、火柴呢?可以想象,当孩子们解这样的题目时,能够激起他们多少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进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呢?但同时,现在一年级的学生就已经在学习统计的知识,从小与表格、数据打交道,就要学会收集整理信息,要学会分析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一星期内超市销售统计,哪种饮料卖得最多,就得多进哪种饮料。我认为这种教学是建立在真实生活的根基之上,是值得提倡的。

在语文教学中同样如此。我曾听过一位学生为了写一篇题为《我的妈妈》的作文,竟然这样写道:我的爸爸在我三岁时就去世了,是妈妈辛辛苦苦地把我养大,她是那么地爱我……其实她的爸爸根本就活得好好的。设想,如果都写这样的文章,我们的学生长大了还能说真话,吐真情吗?语文教学中一定不能忘了培养学生说真话,写真文,悟真情,做真人!

陶行知先生竭力反对为教育而教育,为教书而教书,为读书而读书。所以,在校园文化中,绝对不能忽视课堂教学带给学生的真实教育。

五、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念,助学生信仰“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人是陶行知的培养目标。真人读书不是为了分数,而是学会做人的道理。而诚信是做人之根本,陶行知先生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真”即诚信。在小学校园里,树立学生诚信观念有很多方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考试不能作弊。关于这一点,很多学校有很好的做法。如香港有的小学把作弊纳入诚信档案,将伴随学生终生。我曾在一次监考中,发现一名学生扔纸条。当时我并没有指责他,而是学习一位教师的方法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来中国教书的外籍老师在中国某大学的课堂上向教室里的所有学生下跪,并恳求大家不要在考试中作弊!因为她觉得这是民族的耻辱!这一举动触动了大学生们,看着学生们也有所触动,我接着说:“本来应该很纯洁的校园,如果从小学就开始弥漫弄虚作假的风气,等你们长大了,那是多可悲多可怕!我宁可要诚实的0分,也不要虚假的100分!我相信课后一定有同学会来主动承认并知错就改。”我再看那位扔纸条的同学时,他低着头,再也没有动过,下课主动来向我认错,我及时地鼓励了他知错就改。“真”的教育必须这样无时无刻地“润物细无声”,帮助学生对诚信的理解。

总之,校园文化需要“真”,校园文化要体现“真”,陶行知先生的“求真”教育思想给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只有在教育中引领学生求真务实地做真人,才是真教育,才是最具生命力的教育。

【参考文献】: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陶行知

陶行知

陶行知

陶行知

陶行知

陶行知语录

陶行知读书会

陶行知演讲稿

陶行知心得体会

陶行知家庭教育

陶行知
《陶行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陶行知是谁 行知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