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烟草改革开放三十年

发布时间:2020-03-03 08:59: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烟草改革开放三十年

在过去改革开放三十年间,中国烟草发展历程呈现出翻天覆地变化,让我们回望记录并继续见证这场伟大的变革!

1981年5月18日,国务院发文轻工业部要求卷烟从轻工业中分离出来,紧接着1982年1月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1984年国家烟草专卖局成立,1983年9月20日国家颁布《烟草专卖条例》,中国烟草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八十年代烟草行业大规模引进先进国外技术进行技改,卓有成效的技术改造工作让中国烟草走上科技化兴烟的发展道路。1991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的颁布标志中国烟草完整的法律体系已经形成,1997年7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是烟草专卖法的细化和解释,为烟草的法制化提供了更为精细的可操作性。

面对中国烟草条块分割、地方保护盛行、缺乏明显强势企业和强势品牌以及即将与外烟同台竞争的现实局面。2003年初,国家局党组毅然决定: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改革工商管理体制,实行工商管理分设。希望通过联合重组打破现有行业格局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强势改革来提高中国烟草的总体竞争力。随着一系列宏观政策的出台,工商分开把卷烟工业企业推向了市场。全国烟草牌号从1999年前的2000个,降至2004年的423个,中国烟草引入市场竞争的体制改革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以工商分开为突破口,地区封锁的坚冰渐被打破、日益消融,重点企业、重点品牌由强趋弱的问题迎刃而解。

2004年上半年省际间卷烟交易会上,重点企业、名优卷烟成交量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烟草行业呼唤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为深刻的体制改革。

2005年4月,《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完善烟草行业管理体制,继续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体制改革。国家局党组领会和贯彻《意见》精神,决定:2005年,云南、广东中烟工业公司和四川省公司开始理顺产权关系、建立母子公司体制工作试点。

2006年通过国有资产的上划下拨,烟草行业理顺了产权关系,初步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中国烟草总公司成为烟草行业所有企业的唯一出资人,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理顺资产关系,意味着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产权障碍被彻底扫清,烟草行业结束了长达二十余年的出资人缺位、权责利不明晰的状态。理顺产权后,总公司、省公司由行政管理为主转向行政管理、资产管理并重,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总公司、省烟草公司退出“两烟”经营,省工业公司积极向法人实体转变。与此同时,公司制改造全速推进,工商企业由《企业法》规范的企业转变为由《公司法》规范的公司。

截至2006年年底,省级公司全部改制为中国烟草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卷烟工业企业相继改制为省级工业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或分公司。红塔、红云等企业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打叶复烤企业改制、进出口企业改制有序开展。

2007年,改革继续深入推进。全年取消县级公司法人资格138家,累计已取消1680家,地市级公司市场营销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红河卷烟总厂等企业实施了公司制改造;11月,广东等4家工业公司相继开始董事会试点,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工作走向“中试”„„

随着理顺烟草行业资产管理体制、深化烟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 。行业已打破市场壁垒、挣脱产权羁绊,脱胎换骨的烟草行业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联合跨省重组成为品牌做大做强必由之路

面对日益恶劣的发展环境与国外强势品牌竞争对手的虎视眈眈,中国烟草行业面临发展压力与时间紧迫的双重煎熬下,于2003年品牌整合打基础,2005年品牌大发展,到2008年跨省联合重组做大图强。打造民族品牌脊梁,打造世界级品牌的梦想,让中国烟草品牌在生存整合与被毁灭整合间充满阵痛与新生,跨省联合重组让梦想前行!

联合重组作为当前烟草行业改革的一项主要任务,从2003年以来,国家局每年都会专门发文通过分阶段、渐进式地改革步骤,完成上述规划和目标。例如,2003年的“关停年产10万箱以下的小厂”、2004年的“加速推进年产10万~30万箱企业之间的整合”。完成了小烟厂的关闭和省内企业之间整合目标的各中烟公司,为省际间联合重组更深入的创造了条件,扫清了障碍。做好了准备工作。加大对卷烟品牌定向整合力度,巩固和完善了烟草专卖体制,实行更加严格的计划管理;而培育壮大卷烟品牌,客观上积极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减少品牌在生产指标方面的束缚,实现烟草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企业数量得到了迅速减少,被关闭和被兼并的企业腾出了占用的计划指标、烟叶和市场资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大集团的形成,确保了名优企业和名优品牌的持续发展,净化了市场环境。

2008年全国烟工作会议上国家局领导指出的,目前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还将继续走向深入。2008年下半年,联合重组以之势不可挡席卷整个烟草行业。“两广”拉开跨省重组序幕,云南卷烟工业三变二引发烟草新格局。数十载改革的沉淀,产权关系理顺的脱胎换骨和半年来向“十多个”进发的蓄势,将最终让完成省内整合的中烟公司,走向省际间的跨省联合重组,这将成为品牌做大做强必由跨越之路。唯有如此,中国烟草才能进一步优化布局,才实现卷烟工业企业在联合跨省重组中,从偏居一隅的区域性企业、区域性品牌到“10多个”全国性乃至世界性大企业、大品牌的“跨越”。

剖析和评价当前烟草行业联合重组的改革

任何改革都是建立在利益重新洗牌再分配的基础上,综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任何革命、任何改革说到底就是一个社会的“利益再分配”的问题。改革要想顺利进行,只有凭借法律的后盾,才能有力度,有深度,使其具有权威性,才能更好地进行。烟草行业改革发展在坚持烟草专卖制度的前提下,培育大市场,大品牌,大企业,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体制改革,并在制度上加以明确,将之规范化,法定化。

2002年以来,国家局姜成康局长先后多次在不同场合阐明和倡导烟草行业的一个全新的共同价值观,即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没有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之所系,烟草行业就成了“皮之不存,毛之焉附?”近几年的改革实践也充分证明,面对烟草行业改革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正是因为坚持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价值观,切实做到“两个维护”行业存在之根本,行业发展才取得巨大成就。经营模式由原来的网点经营坐地销售到现在以地市公司为经营主体的电子结算大物流配送,生产模式由计划供应模式向订单供货订单生产的延伸,烟草企业管理的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卷烟销售也经历了从传统的“坐店经营、你买我卖”→“电话访销、物流配送”→“两标合贯”、“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的转变,卷烟流通由传统商业模式向现代流通的转变。为实现卷烟工业做大做强、全面提升中国烟草的整体竞争力做出积极的贡献。

尽管当时的联合重组以“行政为主导、以市场为辅助”的强迫性的重组和改革,而且由于在改革过程中采取的是一种简单的“规模取胜”的激进手段,致使重组存在诸多问题,其重组效果也没有达到最优化,但瑕不掩瑜。长期以来,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直接导致了烟草企业效率低下,而工商合

一、地区垄断经营体制下愈演愈烈的地区封锁,则严重地扭曲了市场供求关系,一些名优卷烟进入市场困难重重,一些重点企业、优势品牌由强趋弱的状况日趋严重。

这样急迫而又复杂的行业现实面前,改革重组的积极意义还是不容否认和忽视的。在巩固和完善烟草专卖体制前提下,烟草行业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对卷烟品牌未来发展远景的持续调整和改进,努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顺应形势发展不断提高行业发展的科技含量确保行业发展的与时俱进。加大省级工业公司和卷烟工业企业公司制改造的力度,实行股份制改造、在实践中建立起卷烟工业企业自身科学决策、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董事会。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责任传递机制,层层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既实现出资人职责到位,又确保卷烟工业企业依法享有自主经营权,提高卷烟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完善了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依法治企。

推动了已经实现省内企业联合重组的省级中烟工业公司发展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产经营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积极探索卷烟工业企业跨省联合重组的有效方式和途径,通过定向整合方式,调整用于生产重点骨干品牌。以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企业规模扩张,着力培育壮大10多个重点骨干企业。以品牌为支撑,进行品牌兼并与重组的行业共享。从品牌利益的重新分配、资源的重新配置、品牌格局的重新调整。使卷烟品牌做大做强,经得起市场竞争的考验。对于当前正在集体进行结构调整联合重组的中国烟草业来说,会不断涉及不同省份的利益。由于影响面的扩大,原先通过省市级政府和国家烟草局能够协调和解决的问题,在跨省重组中,很可能要通过中央才能解决。这就给实施和推进跨省重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题,增加了较大的利益协调难度,重组成功的标志是各方利益的平衡。因此,尽管在跨省联合重组中会面临着品牌替代、企业文化融合、多重利益协调等重组融合中逐步显现矛盾与问题。然而局部利益最终是要服从全局利益的,单独的个体也只有融入到整体中方能凸显其意义和价值。

让数字说话 低调的张扬

数字是简单的而低调的,但数字是雄辩又张扬的。不必用太多的文字渲染,就让最朴实无华的数据来诉说中国烟草发展史上重要而关键性改革的几年吧。

2002年,全国省际间卷烟交易量为912万箱,省际间卷烟交易量占国内市场卷烟总销量的比重为26.1%,全国大约有73.9%的卷烟只能在本省范围内流通。

2003年,随着行业实行工商分开,地区封锁逐渐被打破,在当年11月举行的2004年上半年省际间卷烟交易会上,省际间卷烟交易量同比增长17.12%。为进一步抢占销售终端,2003年初开始,行业整体推进以“电话订货、网上配货、电子结算、现代物流”为主要特征的网络建设,当年,全国入网卷烟零售户468万户,电话订货率46.93%,电子结算率16.34%,网上配货率0.48%。

至2007年,全国入网卷烟零售户达490万户,电话订货率已达到97%,电子结算率为59.8%,卷烟配送分拣到户率在88%以上,全国除西藏以外全部实行了“一库制”管理。为推进全国统一卷烟大市场的进一步形成,2005年行业开始进行订单供货试点;2006年下半年取消省内外计划限制,统一下达卷烟调出、调入计划;2007年进一步实施了放开衔接、适度引导、定向整合、促进发展的卷烟交易方针,并把卷烟交易全部纳入国家局统一交易平台。2007年,70个试点城市省际间交易量达到817.3万箱,比2004年增加了338.6万箱,增长70.7%,省际比重达到52.3%,比2004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7.4个百分点。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全国统一的卷烟大市场正逐渐形成。2007年,全国省际间卷烟交易量为1896.97万箱,比2002年翻了一番;省际间卷烟交易量占国内市场总销量的比重为44.9%,比2002年提高了18.8个百分点。31家卷烟工业企业,13个品牌年产销量过100万箱。

5年来,行业的发展超出了奥驰亚集团、英美烟草公司和日本烟草公司这三家世界排名前三位的跨国烟草公司平均发展速度,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较大提升。

2002~2006年,中国烟草卷烟销量增速是这三家跨国烟草公司平均增速的2.2倍,卷烟销售收入增速是它们平均增速的4.8倍,销售利润增速是它们平均增速的4.4倍,烟草资产增速是它们烟草资产平均增速的1.6倍。

2007年,烟草行业共生产卷烟4282万箱,比2002年增长24.3%;销售卷烟4279万箱,比2002年增长22.3%;全行业实现工商税利3880亿元,比2002年增长166%,5年来税利年均增幅约21.6%;工商利润由2002年的406亿元增长为2007年的1603亿元。5年累计实现工商税利1.32万亿元,相当于同期全国财政收入的7.7%。2003~2007年,烟草行业累计上缴税金1.03万亿元,占同期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1%。烟草行业为国家税收做出了巨大贡献。2007年,行业工商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为32.35%,比2002年增加2.37倍;总资产利税率为55.4%,比2002年增加1.64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21.35%,比2002年增加1.04倍;2007年比2002年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为249.92%。2007年烟草行业上交国家税金是2002年的2.3倍,5年来上缴税金年均增长率达18.2%。

截至2007年底,全行业卷烟品牌年产销量在100万箱以上的达到13个,年生产规模在100万箱以上的企业达到16家,其中有10家达到了200万箱以上。正如2004年,国家局局长姜成康在年初召开的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所明确指出的,“如果我们能争取通过3年左右或更长一段时间来完成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任务,把卷烟工业企业调整到30~50家,品牌调整到100个左右,能培育出几个几百万箱生产规模的企业,几个几百万箱的名优品牌,名优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和覆盖面将会大大提高,资源就能较好地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中国烟草的竞争实力就会大大增强。”

这些低调而张扬的数据是中国卷烟工业企业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也是中国烟草总体竞争力得以增强的标志!加快了卷烟工业企业竞争格局初步形成,“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改革浪潮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席卷整个烟草行业。

改革开放三十年 中国烟草铸辉煌[版]

改革开放三十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12)

中国烟草改革开放三十年
《中国烟草改革开放三十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