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三月飞雪梨花白散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01:38: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七十六年前的那个阳春三月,在通往我的老家西桑池村的山道上,我的奶奶白梨花头上盖着一块大红头巾,坐在一台由四个强壮的山里汉子抬着的轿子里,任由轿夫们恶作剧般将轿子上下颠簸着。奶奶脸儿红通通的,一声不吭。她从红盖头下面偷偷地探出脑袋悄悄地向远处望去,看到路旁的山坡上梨花似雪,满山都是白皑皑的一片,像她的名字一样让她心生喜欢。远处,遍地的连翘花儿也正在开放,金黄灿灿的连翘花,像成片的金子一样镶嵌在起伏的山峦之间。遍地山花烂漫,让新婚的奶奶对她从没有见过的大山产生了无限新奇。轿子的前头是一匹高大的青头骡子,骡子的头顶系着一朵大红花,骡子上面骑着的是一个少年,少年的胸口斜系着一朵比骡子头上还要大的红花朵。这是她的丈夫,我的爷爷。在一阵阵热烈的鞭炮声中,轿子抬进了桑池村庄,抬进了我们家的那所老院子。

这是民国28年,我的奶奶17岁,我的爷爷只有15岁。从轿子落地的那一刻起,我的奶奶就成为了我们师家的媳妇,成为了我爷爷的女人。这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日本人侵占了整个华北,山外的县城里,到处都是日本人的天下。在这个梨花飞雪的日子里,奶奶结束了她短暂娇宠的少女生涯,远离了父母庇护的双翼,跟着这个比她还要小的男人,来到这个深深的大山里,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开始了她为人妻,为人母的艰辛岁月。陪伴她的只有奶奶怀里紧紧抱着的那个红木盒子。盒子里有奶奶的娘给她陪嫁的银器首饰,这是娘留给她的唯一念想。这个娇小美丽,温顺贤良的女人,此后就在这个深山里的小村子生活了七十年,直到她有一天再也爬不起来,将自己的身体埋葬在漫山遍野似雪的梨花丛中。

七十六年后,奶奶已经去世13年,我向年已93岁的爷爷打探有关奶奶的身世。爷爷告诉我,奶奶是垣曲县白家岭村一个教书先生的女儿,家境还算富裕,奶奶未嫁时也是一个娇惯的千金小姐,能够嫁到我们这深山老林里来,嫁给只有15岁的爷爷,也是为了躲避战乱,躲避日本人的祸害。婚后的奶奶扮演着一个贤良温顺的媳妇和女人。在这个陌生的家族里,奶奶上敬老人,下爱子幼,邻里和睦。尽管她只有17岁,个子也娇小,青涩未退的她一见人说话就脸红,但对爷爷却像大人对孩子那般娇宠,家里好吃好喝的都先紧着爷爷。15岁的爷爷少不更事,十分贪玩,每天仍然像结婚前一样出去玩闹,到了饭顿,奶奶就得到村子里挨门挨户的去找爷爷回家吃饭。贪玩而无心的爷爷在外面玩累了就随地睡倒,常常是睡到哪儿算哪儿。奶奶找到爷爷,叫不醒他时,就只有背着他回家。半道上要是遇到村人或长辈,奶奶就害羞的赶紧把爷爷放到地上。不懂事的爷爷还常常为此对奶奶撒娇耍泼。

几个月后,爷爷听说山外平陆县有一所难民儿童教育所,可以免费读书,学习文化,顽皮的爷爷背着父母,一声不吭就跟同村的人偷偷离开家下山去了。这一走就是几年没有音讯。时隔多年,我曾问爷爷,你都结婚了还要离家出走,我奶奶就没有拦着你吗?爷爷嘿嘿的笑了,半天他才不好意思的说,那会儿憨着哩!我都不和她说话,她能管得了我?

爷爷走后,年少的奶奶默默的跟着她的婆婆,我的老奶一起生活,帮着老奶照顾着一家二十余口人的生活,田间犁耙,做饭缝衣,起早贪黑,奶奶便成了这个家里最得力的助手。

梨花飞雪一年又一年,山坡坡上的连翘花儿也开过了一茬又一茬,和爷爷一同外出求学的村人都陆续转回,爷爷却没有半点儿消息。年轻的奶奶只有每天守候在门前的老槐树下,望着远方蜿蜒的小路出神,常常一站就是一天。每每看到天上有孤雁哀鸣,奶奶都会簌簌落泪。原是奔着这个男人而来,原是向往着和他有个相互依靠的生活,可是结婚至今,人影都难再相见,留她一个人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在一个陌生的家庭里。奶奶内心孤苦无依,却从不对任何人说,每天依然温顺贤良,孝敬公婆,照顾弟妺,凡事独自扛,从不怨天尤人。

后来传闻,日本人侵占了平陆,杀害了许多在校学生。爷爷依然没有任何消息,全家猜测爷爷怕是凶多吉少,一家人无计可施,无尽悲怆。在爷爷一直杳无音讯的日子里,我的老奶,也就是奶奶的婆婆曾拉着奶奶的手,一边抹眼泪一边劝说,回去吧孩子,回到你娘的身边去,你还这么年轻,我们对不住你啊!奶奶的眼睛里含满了泪水,她什么都没有说,到了饭点,又去抱柴火烧水做饭去了。爷爷的母亲也许是因为思子心切,精神恍惚的原因,平时硬硬朗朗的身体竟然一倾斜就重重的摔倒在地上,从此再没站起来。奶奶的担子更重了,一边料理家务,一边还得照顾病倒在床的婆婆,翻身,擦洗,喂饭,奶奶像女儿一般精心伺候着她的婆婆,她不知道前路如何,不知道那个扔下她不管不顾的小男人还能不能再回来。在那漫长的毫无希望的日子里,没有人知道我十七岁的奶奶每天心里经历着怎样的煎熬,无数个孤灯清冷的夜晚,她的泪水像泉水般淌流,把厚厚的枕头湿透。但是,只要听到鸡鸣声,我的奶奶就赶紧起床,为婆婆倒屎端尿,洗脸擦手,为全家人烧火做饭,开始了她难熬的又一天。上山下地,家里家外,伺奉着病中的婆婆,照顾着全家人的生活。没有人听到奶奶有过一句抱怨,有过一句牢骚。她每天只是默默地干活。

爷爷说起这一段,就不停的念叨:你奶奶傻啊,就是死心眼,换别的女人早跑了,才不会为你受这个罪哩!

我善良的奶奶,从没有逃离的念头。在那几年里,就这样默默的独自守在有名无实的丈夫家里,伺候着他们全家人,有时候几天都难得听到她说一句话,她的心事全都深深的埋在了心底。三年过去了,就在全家人都以为爷爷早已经死了的时候,他却意外的回来了。原来爷爷没有被日本人杀死,日本人把他掳去做了马夫,帮他们牵马喂草。随着抗日战争接近尾声,日本人在战场上节节失利,爷爷在一次日本人败退时趁机逃了回来。我的老奶悲喜交加,狠狠的戳着爷爷的脑袋,骂他把奶奶给害苦了!奶奶却一声不吭,只是悄悄地给爷爷打来热水,递上毛巾,把一身干净的换洗衣裳,送到爷爷跟前,满脸羞涩的掩门退去。爷爷梳洗过后,换上奶奶准备的新衣服,好像换了一个人,精神又帅气。

十几年过去了,奶奶生下了六个子女。除了一个女孩在四岁时夭折,其他五个子女都在奶奶的羽翼下健康地成长。只是奶奶从没有享受过被人伺候“月子”的福气,她没有完整的养过一个“月子”,享过一天福。都是孩子一生下来,奶奶就开始一边干活一边照顾孩子,还要伺候爷爷。那个曾经的千金小姐,如今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妇和持家女人。在照顾孩子的空当,奶奶还在山坡上开出了几亩荒地,种上粮食养活家里那七八张要吃要喝的嘴巴。农闲的季节,奶奶就上山去采药,她结婚时看到的漫山遍野金灿灿的连翘花,如今成了她孩子们穿衣和上学的主要经济来源。身材娇小的奶奶,在长达几十年里,除了下田,就是上山,大山,成了她一辈子的聚宝盆和摇钱树。村里人都说,从没有见过一个女人能像奶奶这样肯下苦,能吃苦。奶奶靠着成年上山捋药,把她的五个子女养大成人,不仅帮他们结婚成家,还供他们上学念书。五个子女,三个读完了高中,一个读完了师专,一个毕业于医科大学。

我不知道个子小小的奶奶身上,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能量。整个桑池村,整个里册峪的大山里,人们都知道我奶奶是个能干的小女人。可是更让村人们感动的,是奶奶的贤慧与善良。

我大伯十七岁那年,正读南樊高中,有一次放假回来,带回一个五官秀丽的女同学,名叫兰香。奶奶知道大伯喜欢这个女同学,走的时候,奶奶便不动声色地准备了两份干粮和两份零用钱。后来,奶奶知道了兰香家境不好,又是在继母手里长大,从此,大伯每次回来,奶奶都会特地为兰香多准备上一份干粮,让大伯带到学校去。到了交学费的时候,奶奶都会亲自把学费递到兰香手上。而这每一分钱,都是靠奶奶颠着小脚上山捋药换来的。

大伯结婚的时候,兰香的继母提出了一大笔彩礼。为了筹齐彩礼,奶奶彻夜难眠,最终把自己陪嫁的那个红木盒子拿出来,把陪伴了自己十几年的银饰卖掉了,才筹齐了彩礼。奶奶满以为这回可以为儿子顺利娶亲了。谁也没有料到,就在大伯结婚办喜事那一天,娶亲的队伍才走到半路,却传来噩耗:兰香因为和继母吵架自杀了。奶奶闻讯赶到兰香家里,看着躺在床上已经冰冷的女孩子,心痛的差点儿昏倒在地上。我们家的人都要兰香的继母给个说法,要求兰香继母退还彩礼,可是奶奶却拦住了,不让跟人家吵闹。在兰香出殡前,奶奶把自己手上佩戴了多年的一对玉镯摘下来,颤颤巍巍的戴到了兰香那冰冷的手上。

兰香的死让奶奶心痛不已。多年来奶奶早已把兰香当成了自己的女儿,当成了自己的儿媳妇,在兰香身上倾注了全部心血,如今一切化为乌有,奶奶无法承受这个打击。她大病一场,躺在床上许多天水米不进。

奶奶一心想为大伯再娶一门亲事。一年,邻村来了一户逃荒的河南人,奶奶看那户人家挺可怜,就隔三差五的过去关照这一外来户。每次都会带些吃呀喝呀的东西过去。这户人家里有一女儿,和大伯年龄相仿,模样也算般配。奶奶当时有个小心思,就想让这户人家的女儿给大伯谈对象。因此更加跑得勤快了,自己家的粮食也不够吃,却起个大早叫上爷爷,磨了一大袋玉米面给那户人家送过去。大伯明确表示不同意和人家谈对象,可是奶奶还是该怎么照顾就怎么照顾那户逃荒的人家。见那家女孩儿人长得水灵,可身上穿得破破烂烂,衣不敝体,奶奶就把自己身上那件唯一的蓝褂子脱下来,送给那户人家的女儿,看姑娘脚上的鞋地破了,就把自己脚上的鞋子也脱下来送给她,自己穿了一双没有了后跟的旧鞋。那时候已经是助二茬玉米苗的时节,天气很热了,因为了把自己的褂子送人了,奶奶只好穿着一件旧棉袄,在大太阳底下干活儿。

后来大伯终于结婚了,但再一次让奶奶经受了撕心裂肺的疼痛。

已经分配到工作的大伯再次谈了个对象,那姑娘是山外城郊的,但对方提出一个让奶奶无法满足的条件。她要求大伯走出大山,落户在城里。奶奶在经过无数个夜晚的煎熬以后,做出一个痛苦的决定,让大伯过继给城里的一个没有儿子的亲戚,这样大伯就可以在城里落下户口,走出大山了。可是我们当地有句老话,叫“长子不出门”,意思是长子是家里的顶梁柱,是不能过继给别人家的。但是为了大伯的幸福,奶奶又一次忍痛放弃了做母亲的权利,把大伯过继给了亲戚。大伯结婚那天,奶奶心痛如绞,自己养大的儿子,供到了学满就业,却要姓了别人家的姓,成了别人家儿子,这让奶奶心如刀割。大伯结婚了,两口子幸福美满,奶奶却再一次病倒在床,好几天不吃不喝。没有人知道奶奶心里的酸楚与疼痛,没有人知道一个母亲的心被生生撕扯成了几瓣。

打我记事时,昔日热热闹闹的老院里,就剩下了奶奶和爷爷俩。这多么像一双鸟儿垒窝生子哺育放飞的过程,小鸟们翅膀硬了都飞向自己的天地,如今只剩下一只空巢和两只守巢的老人。我自小记忆最深的就是奶奶和善的面孔和一天到晚从不停歇的身影。记忆中,奶奶总是穿着一件蓝色发白像是中山装式样的衣服,齐耳的花白头发有些自来卷,常常压在耳朵后面。她慈眉善目,声音柔和,时常笑微微的,有点菩萨像,看上去很温柔恬静。她的胳膊上经常挎一只荆条编制的小篮子,肩上扛着一把磨的铮亮的锄头。每到太阳刚刚压山,她就急匆匆的从地里赶回,放下锄头,拾起柴火,一边生火一边说,你爷爷快回来了,我得赶紧给他做饭吃。不一小会儿,小院便炊烟袅袅,饭香四溢了。

村里人都说,从没有见过像奶奶这样贤慧善良的女人。

奶奶的贤慧体现在她对爷爷毫无怨言的顺从和体贴。

爷爷一生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就是爱“串门”。不管刮风下雨,除了吃饭睡觉干农活,空余一分钟时间都要去串门。而奶奶终生不变的忠诚,就是为他日夜守家。当时爷爷奶奶住的地方叫“阳湾”,只有几户人家,距村子里有三四里路。每天吃过晚饭后,爷爷撂下碗筷,一边巴咂着嘴巴,打着饱嗝,一边就背起双手迫不及待地朝村里走去。村里的人多事也多,那里有听不完的新闻和闲话。奶奶知道的事情,大多来源于爷爷串门回来的讲述。那时,村里还没有通上电,每到晚上,仅靠着从城里打回的那点煤油点灯照亮。爷爷走后,奶奶就赶紧洗涮锅碗,铺好被窝,掂回尿盆,然后上炕吹灯,就像僧人打坐那样盘腿坐在黑夜里,安静地等着爷爷回来。一等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奶奶会迷迷糊糊睡着了,但只要院子里的篱笆门轻轻一响,奶奶就会条件反射一般翻身起来,擦亮火柴重新点起油灯,去给爷爷开门。

生长在大山里的爷爷,却爱吃大米饭。奶奶从小贩那里用玉米和麦子换来的大米,从不舍得往自己嘴里吃一口,每次只蒸一碗大米饭,放上白糖,让给爷爷吃,她自己蹲在灶前烤一块干馒头吃。奶奶几十年来吃饭从不上桌,那只小小饭桌,就是爷爷一个人独占着。不管家里来客或不来客,奶奶永远都是蹲在灶火前吃饭。

有关雪景的散文:三月飞雪[版]

六月飞雪散文

六月飞雪散文

夏日飞雪散文

江南飞雪散文

飞雪迎春到散文

飞雪淋漓湖散文

又忆飞雪散文

飞雪芙蓉春散文

飞雪迎冬散文

三月飞雪梨花白散文
《三月飞雪梨花白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