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发布时间:2020-03-02 09:53: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2.通过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蒋介石不抵抗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学会利用教材、视频提取有效信息,加以分析、探究。

2.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播放抗日救亡歌曲等,增强感性认识。

3.通过分组讨论,共同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历史探究活动的亲身参与中逐步加深对历史与现实关系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2.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难点:分析西安事变的性质及其和平解决。

用心

爱心

专心 1

三、教学方法 1.情景引导法。 2.讨论法。 3.材料提炼法。 4.讲解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新编“九一八小调”,然后指出:九月十八日是一个让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时至今日,每年的9月18在东北的沈阳、长春、吉林等城市都会拉响防空警报,提醒国人勿忘国耻。到底历史上的9月18日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中国人没齿难忘,痛心疾首呢? 新课学习(一) 九一八事变 [视频] 九一八事变。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提取有效信息。 在学生提取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引导补充。 引导一:日本为何制造“柳条湖事件”?

引导二:日本打到我们家门口,作为中国人,正常反映应该如何?而事实呢? 引导三:引导学生判定蒋介石的态度,教师可以出示材料。

引导四:蒋介石为什么要采取不抵抗的政策呢?有什么理论依据吗?出示材料。 引导五:东北三省沦陷后,人民生活在日本的铁蹄下,过着亡国奴的生活。可以通过日军大量的屠杀、迫害中国人的图片配上插曲《松花江上》将日军在东北的种种罪行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义愤。得出九一八事变的第一个结果──东北三省沦亡。

引导六:面对日本残暴的侵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反映又是如何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提供一些图片、视频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东北抗日联军在“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艰苦岁月里,以顽强的意志,坚持与日寇

用心

爱心

专心 2

进行斗争。许多中华儿女为抗日救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得出九一八事变的第二个结果──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了。

(过渡):从九一八事变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的野心不仅是东三省,而是要独占中国。它占领东北后还步步进逼,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哪里?(──华北)而且策动华北五省自治,企图把华北变为第二个伪满洲国。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人民一致要求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播放《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我们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它是我国伟大的音乐家聂耳在(1935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步步进逼中国,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这首歌成为激励人民进行抗日救亡运动的战斗号角,成为一首不朽的民族战歌。在全国人民反日运动推动下,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二) 西安事变

[视频]西安事变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提取有效信息。 在学生提取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引导补充。

引导一:张学良、杨虎城作为蒋介石的部将为何敢以下犯上发动“兵谏”?

引导二: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那么,该如何处置蒋介石呢?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从西安事变发生时的复杂形势进行分析。

面对复杂的形势,张、杨两位将军也感到局面难以处理,于是他们诚意邀请他们信任的中国共产党帮助解决西安事变。

那么,西安事变到底是怎样解决的呢?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最后一段内容,了解西安事变解决的真相及意义。[学生看书]„„

[教师提问]西安事变最后是如何解决的?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谁在中间起到了关键作用?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

用心

爱心

专心 3

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这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提问]共产党为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做了哪些努力?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从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这件事看,我们从中能看到什么?请大家想一想,可以讨论。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我们不仅看到了共产党人和各阶层人士的高瞻远瞩和博大胸襟;而且看到张学良、杨虎城能以民族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利益得失,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功臣,伟大的爱国者。

引导三:强调西安事变的意义。 课堂小结

“九·一八”正好谐音“就要发”,所以有些人选在这天开张营业、结婚;可见他们是多么的愚昧!

历史不容忘却,面对历史,相信大多数人的心情难于平静,对于抗日烈士们!我们应深深地缅怀他们。如果没有他们的前仆后继,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祥和的生活。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死者的血,生者的泪,提醒每一位中国人铭记历史的屈辱,并在铭记中奋进!在奋进中崛起!

五、板书设计 (一) 九一八事变

1.时间:19

31、

9、18 2.地点:沈阳 3.借口:柳条湖事件

4.结果:(1)东北三省沦亡 (2)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了 (二) 西安事变

1.时间:19

36、

12、12 2.地点:西安

用心

爱心

专心

3.人物:张学良 杨虎城 4.目的:逼蒋抗日

5.原因:(1)直接原因:蒋介石不愿意抗日

(2)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6.性质:一次爱国性质的“兵谏”

7.结果: 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六、随堂练习(一) 选择题

1.西安事变爆发的时间是(

A.1935年12月9日 B.1935年12月12日 C.1936年12月12日 D.1937年7月7日 2.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 A.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七七事变爆发 D.1935年“一二.九运动的爆发

3.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派到西安参加谈判,逼将抗日的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张闻天 D.朱德 4.九一八事变爆发于( ) A.南京 B.上海 C.沈阳 D.长春 (二) 材料题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请回答:1.这是谁在什么事变后发给谁的命令? 2.这个命令造成什么恶果?

用心

爱心

专心 5

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教案04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秀学案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难忘九一八》学案冀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洋务运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版八年历史上册学案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学案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收复新疆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