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班主任专业化的基本内涵和标准

发布时间:2020-03-03 20:52: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班主任专业化的基本内涵和标准

尽管关于班主任专业化问题尚未见到专题的研究成果,但是,对教师专业化的研究早在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因为班主任作为教师中的骨干力量,所以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和标准基本上适用于班主任专业化。但是由于班主任还要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又与一般教师的工作有不同之处,因此,班主任专业化又有其特殊性。

一、班主任专业化的基本内涵

1.

教师专业化的含义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发达国家提出了“专业化”这个在当时充满时代气息和希望的概念,形成了专门职业的专业化的浪潮,此时,教师专业化问题也被提了出来。

对于教师专业属性的讨论经历了近三四十年的时间,形成的基本观点是:

一、教师职业的“科学教学法”和学术水平低于其他专业的科学原理和技术;

二、教师职业范围不明确,即学校的教育服务范围与家庭、社区的教育分工不明确;

三、教师由于受到来自学校教育公共性这一社会性质的制约、支配和压力,以及本身专业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其“自律性是有限的”,因此,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不像律师、医生那样有确凿的专业领域的“知识基础”,只能是一种“半专业”、“准专业”或“中位专业”。这种结论也符合当时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实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对教师专业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人们对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艰巨性、自律性、典范性、全面性、创造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点的充分认识,以及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理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大作用的凸现,人们对教师专门职业有了新的看法。于是,到了 20世纪60年代,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才明确地描述了教师专业的特点:“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门职业。它要求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地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公共业务;它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和福利拥有个人的及共同的责任感。”1997年我国学者王受荣先生在提出了教育工作日趋专业化的事实的同时,也提出了教师角色应具有四个特点:以学生利益为前提;强调专业知识和技术;信守教育理想,献身教育工作;参与专业决定,负起专业责任。从此,对教师专业化的研究也就更加深入,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也开始逐渐明确。

我国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在其编辑的(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明确指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专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条件和培养体制,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教师资格的管理制度等。”据此,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获得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的基础上,建立现代教育理念,修炼崇高的职业道德,并经过教师职业培训而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教师资格,确保专业地位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既包括教师个人逐步成为真正的专业工作者的成长过程,也包括其获得教师资格,确保专业地位等。具体地说应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一、教师专业化是教师群体共同努力的过程;

二、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

三、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与教育环境不断互动的过程;

四、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持续个性化与社会化的过程。其中教师个体的专业成熟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而国家对教师资格的认定制度和教师学术团体作用的发挥程度,都制约着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2.

班主任专业化的内涵

班主任专业化的内涵基本上与教师专业化的内涵相近,这就是班主任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化的共性,因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首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教师”。然而,班主任的专业角色与教师的专业角色是有所不同的,他们除了和任课教师一样要完成好教学工作之外,还要履行班主任的职责。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每班设班主任一人”,这标志着我国中小学已从级任制转向班主任制,从此,班主任开始以其专业特质活跃在教育舞台。1963年 3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对班主任的职责都有了一些规定。到了1997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发出的(关于在普通中学和小学公办教师中试行班主任津贴的通知),不仅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班主任专业性很强的复杂劳动的肯定,也标志着班主任专业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和专业职责的进一步明确。1998年7月,原国家教委又制定了(中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暂行条例),提出了中学班主任的8条职责,小学班主任的7条职责。总的精神是要求班主任应对他们所辖的一个班的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以及学生的素质和班集体形成与发展承担重要责任,要对学生和班集体进行教育和管理。由此可见,班主任专业化的内涵要比一般教师更加丰富,对班主任专业化标准定得也肯定更高,这就决定了班主任专业化的特殊性。班主任专业化的内涵,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表述:以教师专业化标准为基础,逐步掌握德育与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知识,经过长期培养训练形成班级德育和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能力和技巧,提高自身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全面有效地履行班主任职责。

3.

班主任专业化的特殊性

根据上述的分析,笔者认为,班主任专业化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了解和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方面来看,班主任比一般科任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得更加广泛和深入。班主任需要了解“德育原理”、“班主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需要基本掌握“班级管理学”和“班主任工作行为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并逐步运用到学生教育和班集体建设与管理之中,形成自己的班主任工作风格。

(2)从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方面来看,班主任要比一般科任教师更超前,更熟练,班主任应该具有熟练地运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的能力。

(3)从文化素养方面来看,由于班主任专业角色的丰富性,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科技、环保、艺术等多方面的教育,因此,他们必须对政治、经济、文化、哲学以及自然科学、人体科学、医药卫生保健知识和环境保护知识有更多的了解。

(4)从专业能力方面来看,班主任不同于科任教师的是要对班集体进行建设与管理,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因此,其组织管理能力,研究学生、学生家庭和社会的能力,组织班集体活动的能力等等相对要强,并具备一套教育管理的技巧。

(5)从才艺方面来看,班主任应多才多艺。如果班主任具有文艺、体育等多方面的业外才艺,将对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班集体良好的心理氛围起到重要作用。 (6)从教育科研的范围上看,班主任的研究领域比一般教师的研究领域要广泛。

班主任既应研究教学领域的问题,更要研究班级德育和班集体建设与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班主任专业化的标准

关于班主任专业化不仅国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且也还没有人进行具体的具有建设性的研究,我们只能从国内外对“专门职业”的标准汲取营养,并把我们对班主任专业化基本内涵的理解作为我们确定班主任专业化标准的出发点。

英国学者何伊尔归纳了作为一个“专业”需要具备的条件是:(1)专业必须是承担着关键性社会职能的行业;(2)履行这一专业需要有相当程度的专门知识和技能;(3)这些知识、技能不是在完全常规化的情境中实施的,而是不断针对新问题、新情况实施的;(4).从事专业的人员必须接受高等教育,掌握系统的知识和形成专业的价值观念;(5)这些价值观念以保护顾客的利益为中心,并为此扩展为本行业的道德规范;(6)由于以知识为基础的技能必须在非常规的情境中实施,针对具体案例自主地做出专业判断就成为至关重要的准则;(7)有专业组织且对有关的公共事务拥有专业发言权,对社会有高度的专业约束自治权;(8)长期的训练,高度的职责等。 英国教育家霍勒教授在(教师角色)一书中对教师专业化的标准提出了六条要求:(1)履行重要的社会服务;(2)系统的知识训练;(3)需要持之以恒的理论与实践的训练;(4)高度的自主性;(5)经常性的在职进修;(6)团体的伦理规范。

综合专家学者的意见,以及笔者对班主任 (教师)专业化内涵的理解,再结合我们班主任工作的各方面的实际,现把班主任专业化的标准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

2.能在学习与实践中更新观念,逐步树立以素质教育观为核心的现代教育观念。

3.深刻理解并掌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负起班主任应该负起的班主任职责。具有崇高的人格,把职业道德规范真正变成自觉的行动。

4.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坚持经常性的在职进修,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广泛地吸纳班主任工作的最新理论,并运用到实践中。

5.能够坚持以实践为基础,以先进的德育理论和班级管理理论为指导,对班集体的功能、运行机制等班集体建设中的诸多问题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逐步成为发展教育文化的生力军。 6.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这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能力,还包括学习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研究学生家庭和社会的能力、交往能力、班集体的组织管理能力、组织班集体活动的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等等。

7.使自己的专业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较大的权威性。

8.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总之,班主任要想走向专业化,从自身讲就必须不断增强专业意识,发扬专业精神,信守专业操守,实现专业自律,加强专业学习,实现专业发展,不断提高专业实践水平和教育服务质量。

三、班主任专业化的意义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专业劳动,班主任是专业工作者,这种认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党和政府也把推动教师(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战略措施。为什么党和政府这么重视教师(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呢?其意义何在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简要的分析:

l.有利于提高班主任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 班主任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的提高,尽管与党和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家庭的信赖有关,但是,仅靠改善待遇和提高声誉是远远不够的。班主任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努力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水平,使自己从经验型的班主任向研究型的班主任发展,使自己的专业成熟程度不断提高,真正成为训练有素的不可替代的角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班主任的职业形象,提高其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使班主任工作成为令人尊敬和羡慕的职业。班主任要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和教育科研意识,要彻底改变专家学者搞科研,班主任搞实践的传统观念。专家学者发现真理,实践者接受运用真理的时代必须尽早过去。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持之以恒地参与进修学习和教育科学研究,要把自己的一切教育行为作为批判和反思的对象,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融专业服务与专业研究于一体”。班主任要表现出“实践者即研究者”的特征,把班主任工作理论与自己的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和科研对于班主任来说意味着确信自己有能力构建知识体系,改进实践方法,成为教育文化的创造者。

2.有利于尽快提高班级德育和班集体建设的水平

影响班级德育和班集体发展水平的因素很多,有学校校风的影响,有班级实际水平的制约,有学生自身素质的限制,有班级教师群体合作程度的推动,但是,班主任工作才是班集体建设的关键因素。班主任自身的哪些因素直接影响着班集体发展水平呢?众所周知,班级德育和班集体建设与管理是一项极其复杂、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仅需要先进的教育观念的“先导”作用和班主任人格力量的支撑,而且更需要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和专业能力。学生要成为合格的人才,班集体要由“松散群体”朝着“成熟班集体”发展,班主任必须处理好班主任“教育主体”与学生“学习主体”的关系,“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关系,以及“物化环境”与“心理环境”的关系,只有这样,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班集体发展水平才能得到迅速提升。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班主任的专业成熟程度与学生思想品德提高和班集体发展速度、发展水平成正比。

3.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

“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也准确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即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笔者认为教育质量的提高,只有当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专业时,才能真正实现。班主任的专业素质越高,学生素质提高的速度就会越快。素质教育本来就是以人格育人格、以素质育素质、以能力育能力的事业。班主任不仅要通过自己教学工作体现教书育人,通过自己对班级的组织管理体现管理育人,而且要在为学生发展服务中体现服务育人。

1校长专业化的内涵与标准是什么

班主任专业化

税源专业化分类标准和管理模式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班主任专业化工作总结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计划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奋斗目标

和谐课堂基本内涵和核心要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基本意义

班主任专业化的基本内涵和标准
《班主任专业化的基本内涵和标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