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5:11: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

一 教材的分析

本节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第一节内容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也是学习后面生命活动调节等知识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说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2 能力目标

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分析来归纳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理解稳态是动态的变化过程;并了解稳态的调节机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 三 教学重点

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教学难点

稳态的调节机制 四 教学方法

启发教学、小组讨论、探究教学等。 五 教学程序 一)、内环境稳态

(一)显示感性认识材料,说明化学成分、温度、渗透压、PH值等动态平衡。(血量小于0.1毫升的检验项目)

1、同学们每年一次体检,体检什么? 有没有验血?有几种验血方式?

无名指:血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血常规 静脉抽血: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 呈现血液检验化验单:

①具体哪些指标查哪些项目?

②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为什么?

不同人的各项值不同,同个人在不同时间也是动态变化。 但总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健康的人) ③如果超出此范围→患病 ④此人可能有什么疾病

2、非典时期(2004.4—5),去医院首先要量体温 正常人体温多少?

36.7℃~37.5℃ 小结:体温的变化影响因素

3、如果生病了,去医院打生理盐水,多少浓度?0.9%Nacl溶液.能否是其他浓度?预计会有什么结果?

4、那PH值呢?

呈现实验材料和数据→生物材料中有缓冲物质,在加入酸或碱时,能使PH的变化减弱→PH在一定范围内

小结:内环境的化学成分、浓度、渗透压、PH值等理化性质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得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二)内环境的稳态是如何调节的呢?以PH为例来讲述 强冲溶液,NaHlO3/H2CO3;NaH2PO4\\Na2HPO4

1、剧烈运动产生大量乳酸,PH↑,如何调节? 乳酸+NaHCo3乳酸钠H2CO3

H2CO3H2OCO2

CO2刺激神经促使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加速。

参与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

2、吃了碱性食物

Na2CO3H2CO32NaHCO3肾排出体外

参与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二)、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意义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快过年了,大鱼大肉 酸性食物 碱性食物

摄入酸性食物过多的危害

请同学举例:内环境失衡引起的疾病,有什么症状?

发烧、尿毒症、空调病、大量出汗后喝很多水(而不是盐水)水肿、低血溏(图)、肌无力(Ca↑)、骨骼发育不良

得出结论: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动活动的必要条件(板书) 解释:

温度

→酶活性

PH

C6H12O6 →能量

O2

三)、拓展(稳态概念的巩固和拓展) 呈现案例:不穿航空服的悲剧

航空员穿的航空服有哪些是为了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设计的 压力、温度、湿度、CO

2、O

2、尿排出

稳态概念的拓展

细胞的环境→内环境的稳态

人体的环境→生态系统稳态、生物圈稳态 四)、最后讨论:预防稳态失调的方法 五)、练习巩固 五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特点之一是非常接近生活实际。这是我备课时想的最多的问题,如何设置问题?如何选择教学材料?主要考虑接近学生的生活,尽量是学生熟悉的,这样就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的欲望。我认为,知识点再完备,如果学生对这些不感兴趣的话,学习效果也不可能很好。特点二,本节课收集材料很丰富。如血液检验化验单、PH值测定后的数据及图片、温度调查数据表、航天服、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等。特点三,突出重点——内环境稳态概念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先体验很多感性材料,最后归纳总结出概念,水到渠成。关于课堂教学,我的主要特点是亲和力较强,课堂气氛很好,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学生的主体性较强。学生主动分析问题,积极讨论,积极回答问题等。师生双边交往很愉悦,体现快乐学习的理念。

不足之处我认为教学设计还可以更加新颖更加创新点,如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处理,或者利用实验进行探究等。还有教学时尽量消除口头头禅。 总体而言,我对这节课还是挺满意的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优秀)

内环境与稳态教学设计

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教学设计 教案

必修三第一章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教学设计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高一生物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教学反思

示范教案一(1.1.1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节 人体稳态一 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