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李吉林

发布时间:2020-03-02 00:40: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原文均来自互联网 沈阳私家侦探 http://www.daodoc.com 整理上传

情境教育是爱的教育

课堂上,那只“愤怒的小鸟”

“同学们,小鸟是怎么叫的?”“叽叽喳喳”、“咕咕”、“唧唧”、“啾啾”,一片婉转悦耳的童音鸟叫声开始响起,此起彼伏。

一个童音响起来:“布谷布谷,木黄草枯”。大家一愣,然后鼓掌。

这是李吉林的一堂普通情境教学示范课,以“小鸟”为题的阅读综合课。从小鸟叫声开始,到形体、姿态、色彩等,让孩子融进鸟的世界,诉诸无拘束的想象。然后,《春晓》、《绝句》、《村居》、《江南村》等一首首古典诗词,老师皆以与小鸟有关的方式打动敏感的童心。最后,关于小“鸟”外形的描述跟书法联系起来,“一撇是小鸟头顶的软软羽毛,横折钩是小鸟的头,点是小鸟珍珠一样的眼睛,一横则是站在树枝上是两只爪子„„”

一堂课30分钟,都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悄然飞过。这堂课,是在70年代上的,在当时可谓特立独行,开风气先。这位上课者,就是中国情感课堂教育的重要拓荒者——李吉林,今年她已七十四岁高龄。

但她依然没有退休,每天八点半,准时到她为之付出一生的学校上班。正如她的学生施建平所说,她已经成为学校的象征。

“找我很容易”,她笑说,“我一直就在学校”。

李吉林的教育试验田

李吉林的履历在网上随处可见:儿童教育家、特级老师、中国情景教育理论的创立者,任教于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以下简称“二附小”)。2011年,她因为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而使她的情感教育广为人知。一同被社会了解的,还有她33年孜孜不倦的求索,她的信念和激情。

然而她的信念之源却来自于挫折。*中她备受冲击,不能上课,“只能每天踩缝纫机”。她告诉记者,尽管同事们都夸她衣服做的好,但是一个人民教师居然无学可教、无课可上,“这是我最不堪回首的日子”。

1978年,刚刚恢复二附小工作的李吉林,迫不及待找到老校长,要求从一年级教起,针对当时小学语文僵化和低效教学模式的问题进行试点改革。她想把这十年空白找补回来。她的想法得到老校长的支持,很快,李吉林试验班开学了。这就是她著名的情感教育试验田。

在这里,她开始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索与研究,创立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构建了情境教育理论框架和操作体系,并使之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模式,相关研究先后被列为教育部“八五”“九五”“十五”重点课题。

2011年9月,李吉林因在情境教育成果当选为全国教书育人的楷模。

她现在还记得开学之初,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43名同学鲜花般的笑脸。

“现在还能一一叫出名来”,她笑说:“我是一个播种者,他们是我的一部分”。

课堂30分钟,课间25分钟

“孩子们很可爱,语文课应该一样可爱”,李吉林目光黯淡下来:“当时一年级的课堂很不好玩”。

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课程主要是汉语拼音,当时教学模式主要是汉语拼音的拼读写,对于刚刚跨入小学门的孩子来说,既枯燥又乏味,学习很无趣,简直是种折磨。

受外语情境教学启发,她决定在语文教学中引进“情境”教学方式,她动了很多心思。首先,她将拼音教学与古典诗词的诗情画意结合起来,增加情境感染,让孩子逐渐慢慢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世界。

第二,必须在课堂“情境”上下功夫:即兴设置场景或故事,让一个孩子表演,一个孩子描述。比如:“王林蹦蹦跳跳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告诉同学们,我们获得了优秀少先队称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游戏中加深了孩子对字词的理解,效果奇佳。

第三,课堂要缩短,情境要延长。因为孩子们刚从幼儿园跨入小学,还不能一下子适应“满堂灌”的课堂教学,倘若教学时间超过了注意力维持时限,就会失望,甚至厌倦。她作了违背常规的调整:课堂时间缩短到30分钟,课间活动时间增至25分钟。而另一方面,情境课堂时间却在延长,开始每节课只有5分钟,慢慢地,随着教学效果日益明显,时间逐渐延长到一半,乃至课堂的全部。

“情境”课堂的教学成效大大鼓舞了李吉林,她不再满足于在“情境”的外围兜圈子,她开始认真研读刘勰《文心雕龙》“情境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人的内心情感往往随着客观外在事物变化而变化„„她意识到,世界是孩子们认识最大源泉,她把目光转移到教室之外,转向广阔的大自然。从此,“田野课堂”成为她和孩子们的重要时空,那弯弯的小河,美丽的田野,春天的小草,秋天的落叶,见证了孩子对美丽世界的触摸。

李吉林说,她的教学情境的要求是八个字,“形真、情切,意远、理蕴”。情境教育通过将学生引入情境,唤起情感体验,可以极大地激起学习愿望,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求知,获得语言、想象和创造的自由。她的学生二年级时人均识字数为2680多个,达到四年级的识字水平,课堂阅读量是一般班级的6倍!

李吉林“三好”,就是考试不好?

五年过去了,检验成果的时候到了。1983年,李吉林实验班面临小升初,如何把这一届学生顺利送进中学,李吉林倍感压力:“我担心的不是社会压力,不是个人得失,而是考试成绩直接关系到中国情境教育的探索能否得以继续。”

尽管李吉林实验班的学生个顶个的优秀,但在一部分人的心中,代表素质教育的情境教育法必须接受分数的“考验”。虽然有点可笑,却是当时的实情。纵然,五年下来,李吉林实验班的43个学生,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的有33人,作品达75篇,升学考试时,55.8%的学生作文成绩优秀。这个比例是当时整个区的优秀率的12倍。但这些都不能抵御考试对人的评价,因为这就是中国,一个考试的国度——所有教育理想改革者,都必须面对这个现实,面对考试的淬火。

流言的影响不小。有人说,教的热闹,不如考的好有效果;还有人说:李吉林有“三好”,文章写得好,课讲得好,报告做得好,未必考试就好,等等。

但是,李吉林压力之下依旧从容,还是有条不紊的设置她的情境,在情境中悄然渗透她的教育目的、课堂内容,只不过节奏加快一点,内容浓缩一点;在课堂上,她依旧随时关注每一个同学注意力和表现,尽量让每一位同学都有举手发言的机会,不肯单单照顾两头,尽管这是小学老师出成绩的“心得”:在教学过程中,一头抓成绩优秀学生,重点加以关注和培养;另一头则是成绩较差或家庭环境不太理想的学生,时时关心提点,防止掉队。但是她不,这43个同学是她每天关注的对象,提问关怀公平,“一个都不能少”。

李吉林告诉记者,第一届实验班共有43位同学,对于她来说,在很多人眼里,这个不走“题海战术”、不紧张的班,实在是一个“奇怪的班级”。

初考成绩发榜,事实胜于雄辩,当年,李吉林实验班的33位同学考上省重点,平均成绩比六年制的学生要高出十多分。

提及当年,李吉林语气坚定:“这是情感教育的成功,是理想和信念的成功”。

女儿的母亲和母亲的女儿

作为母亲,李吉林是歉疚的;当时大女儿面临高考,小儿子要中考,而她的试验班要初考,“我的孩子们同时面对三个考试大关”,都在升学的关键时候,来自母亲对儿子女儿的关注确实少了一点,因为她的生命和时间多在那43个孩子身上,无法分身。

所幸儿女很争气,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人生道路。大女儿继承了她的衣钵,成为一名美术教师,小儿子成长为一位优秀的园艺设计师。

在李吉林的人生中,母亲对她的影响不可估量。李吉林说她的成绩与母亲是分不开的,但现在却永远无法回报了。李吉林五岁时,父亲就病逝了,母亲既当爹又当妈,含辛茹苦把她抚养大。母亲对她教育很宽松,甚少限制,从不责骂,来自母亲的许多朴素人生观几乎影响了李吉林的一生。

小时候,家里每次遇到困难,妈总会说,天无绝人之路。当李吉林在*中遭受受种种冲击和污蔑时,当她就用弹钢琴的手每天无奈打缝纫机时候,常常想起母亲的另一句话:“小人得意便猖狂”;当她伤感脆弱希望放弃的时候,母亲就会说:“牛拴在桩上一样的老”。她咀嚼着,回味着,坚持着艰难的年代;终于等到有机会,她对领导说“我要做点事”,然后就把事情完成了。

李吉林说:“哪怕我再成功,我都是妈的女儿。”

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谈及此处,眼圈有点微红了。

李吉林:在儿童的世界里长大 像所有人一样,年过古稀的儿童教育家、情境教育创始人、江苏省南通师范附属第二小学教师李吉林也曾经是儿童。她的童年清苦,却仍然享受到作为儿童特有的幸福和快乐。

“小时候,我们住的房子又矮又小。当我独个儿睡在床上时,我会呆呆地看着那斑驳的墙壁,想象着小屋里没有的世界:那是一个和尚披着飘飘欲仙的袈裟向我走来,那宽大的袖子里藏着什么呢?那是一棵长果子的大树,许多小鸟正向它飞来,回到自己的家„„”在李吉林的记忆中,童年依旧清晰如昨。

如此充满童心,这就是“情境教育”的由来吧。

情境教育是什么?

情境教育是什么?大概可以这么归纳:它是课堂的新鲜感、教学的魅力、过硬的教育质量、学生的高水平。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裴新宁说:“情境教育是课程设置与发展以学习者为中心;课程实施建基于优化的学习情境;追求对儿童理解力的培养;促进儿童道德性、社会性和智力性的整体发展。”

从1978年起,李吉林的情境教育走过了30多年,还在不断完善发展着。为了更多儿童的发展,使情境教育走向大众化,李吉林又潜心研究,开发情境课程,提出“儿童-知识-社会”情境课程的三个维度,并概括出“以美为境界”“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的操作要义。

今天,情境教育得到很多认可和肯定,不少学生因此爱上读书、爱上学校,长大后选择继续从事教育事业,把爱献给更多的孩子。作为教师,李老师无疑是成功的。她却说,我仍在成长,在儿童的世界里成长。

经得起考试,又能幸福长大

李吉林还记得第一次登上讲台的时候:“1956年的初秋,我走进了小学,开学前,我就把教案背得滚瓜烂熟,连走路也美美地念着,想象着自己和孩子们第一次见面时的表情和喜悦。心里一直对自己说:当老师,就得当孩子喜欢的老师。在孩子的眼里,他们感觉不到我这个当老师的威严,而我,装也装不起来。红扑扑的圆脸上明明白白地写着:我喜欢你们。课间,接过他们手中的毽子,踢给他们看,我能踢出许多花式,一连几十个,孩子们兴奋地在一旁为我数数。上课,我更是想出许多办法吸引他们,把课上得生动有趣。”

孩子们心中是有一杆秤的,渐渐地他们觉得“这小老师还不错”。因为,李老师从来不用教师的“尊严”压服他们,而是用爱、用真挚的爱去沟通,去亲近他们。

给孩子这么多“宠爱”,他们的成绩会不会追不上?答案是否定的。一次,李吉林教的学生参加升初中统考,同时接受了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研究部门组织的小学语文专项十种考核,两次考试的结果却令人惊讶:合格率100%,优秀率90%以上,全班43名学生有33名被重点中学录取。

经得起考试,又能幸福长大,这就是情境教育下的孩子们。

童心给了我智慧

李吉林这样说:“我常常想,一个语文老师不仅是要孩子学好语文,还得给他们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让他们从小懂得热爱自己的祖国,懂得除了自己外,还有许多人,要懂得给他人带来快乐,有一颗善良的心,崇尚美好,憎恶丑陋。我深知这其中的许多品质,是在纯真的孩提时期就应该开始培养的,而又完全可以在孩子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去渗透,去影响,去强化。”

半个世纪来,李吉林的心始终与孩子相通,情境教育正是在对孩子,对自己终身从事的事业的爱中,在对小学语文,小学教育日益加深的感悟中,在一心想着让孩子发展得早一点,好一点,全面一点,充分一点的强烈的愿望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倘若忘掉了孩子,那是任你怎样苦思冥想也是想不出来的。正是出于对儿童的爱,使我不怕吃苦,不怕麻烦,使我体验到作为教师的一种力量。眼下,岁月已经无情地把我推到了老人的行列。但是,我感觉到我的心仍然是年轻的,我仍然像儿童一样,常常睁大眼睛看着这多彩的世界,用儿童的心灵去感受,去体验,心里想着许多问题。外出坐在车上常常从田边驶过,看着田野里开着黄花的向日葵,看着同样开着黄花的丝瓜花,南瓜花,西瓜花,黄瓜花,又想到麦子,稻子成熟了,都是金黄色的,这是为什么呢?多少回没有想出答案。有一次似乎顿悟了,啊,莫非他们都是太阳的孩子。”李吉林的眼中有光芒闪动。

正是儿童,是童心,给了她智慧。

教师要唤醒学生

“情境教育”创始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著名特级教师,尽管李吉林的头衔有很多,但她最愿意的还是做一名小学教师。在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她一呆就是50多年,尽管年逾古稀,但这位“老教师”依然保持着童心和活力,保持着对教育的热情和责任。尤其是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李吉林用自己的“情境教育”,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书写了有鲜明特色的教育诗篇。近期,我们特别对李吉林老师进行了专访,请她梳理10年语文新课改。

中国教师报:作为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的一线教师代表,请您对10年语文课程改革进行梳理,您认为新课程标准的最大亮点是什么?

李吉林:最大的亮点就是对学生的定位改变了。这是大家都感受到的。过去教师只是把学生当作一个被动的接纳者,而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将“学生自主”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比如课程标准谈学生的兴趣,学生要乐于表达,要善于表达,很多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去说的。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后,在很多课堂上可以看见这样一种现象,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充分调动起来,他们生动活泼、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新课程标准强调创新,强调学生的创新,这在过去是很少提的。现在,我们整个国家、整个社会都提出要创新,如果还是陈旧的教学方式,哪里来的创新?孩子的潜能他自己未必了解,他可能不懂,这时候就需要成年人去发现。而创新是从强调想象开始的,以想象为抓手,让学生向往一种境界,想象一种场景,组合成新的形象。新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出想象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以前,可能会有人觉得让孩子在学龄初期就“写想象中的事物”,似乎要求过高。但这一时期恰恰是儿童想象力发展的关键期。这不仅仅是写什么的问题,更包含通过想象在早期开发儿童潜能,发展儿童创造性的深层意义。

与此同时,新课程标准还强调人文熏陶,重视情感教育。以前,我们也说人文熏陶、爱国主义教育。但这种教育是通过概念分析来完成,很难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过去也谈“文道结合”,文道怎么结合呢?上个世纪50年代末,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我们应该向某某人学习”,“学习他的什么品质”,分析来分析去,哪里还能感动孩子的心?起码没有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新课程标准强调人文熏陶,强调多元文化,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受到熏陶。这是很好的。

所以,总的来说,这三个亮点让我印象最为深刻。

中国教师报: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直接推动者,但在一线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课程标准发到老师手中,但是老师也就是在考试的时候看一看,平时基本不看。您觉得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他应该怎样来对待课标,怎样使用课标?

李吉林: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他要唤醒学生。作为教师,应该了解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内容,并在自己教学中去体现。我和我们的老师每个学期都会学习课标,反复研究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改?我们到底怎么改?你提到的一些老师只看不学的问题,其实还是牵涉到新课程标准中的“评价”问题,我们的评价要跟上。因为“评价”往往成为教学实践的导向。

中国教师报:提到评价,有这样一个问题,尽管课标在改,但一些考试还是走老路,搞标准化测试,搞机械训练,其实也是和整个课程标准相违背的,您对此怎么看?

李吉林:新课程改革实施10年来,在全国各个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这是毋庸讳言的。但是,对新课程标准执行的评价尚未完全跟上,尤其是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和学校的评价要与新课程标准相符。作为一线教师,我觉得,评价必须要便于老师操作,根据不同的学段和年级来尝试更为细致的评价划分。比如低年级要达到什么标准,高年级要达到什么标准,要具体。

中国教师报:您曾经编写过教材,有人看来,现在的课程标准下,有的教材太难,有的教材则太易,我们的教材应该怎样紧紧跟上,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李吉林:我觉得教材的深浅需要界定。教材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能深一脚,浅一脚。现在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少作题多读书”,并且专门规定每个年级段有相应的阅读量、背诵量,这是非常好,非常有必要,对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是很有效的举措。还有其他的方面,诸如选材、编排体系、课后习题等都需具体地体现课标精神。

同时我还希望,对各种教材编写的配套的读本,建议应该经过相应的审查,以保证质量。

中国教师报:您心目中理想的语文课程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或者说,语文到底应该教什么?其实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到底语言是语言文字呢还是语言文化呢,还是语言文学呢?您觉得在基础教育阶段,一个比较理想的语文课程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

李吉林:现在讲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也有说工具性和思想性。我觉得,语文对学生来说是一门影响很大的课程。首先它应该把孩子的母语教好,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用最传统的、最大众的语言来讲,孩子要识字,要读书,要写文章。许多语言学家都说了,语文是一种工具,但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我们应该把语文的文学性、文化性以及科学的东西渗透其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语文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语文一定是有文学的意义在里面,但还要有打基础的东西,尤其小学的阶段还要有科学在里面。比如说科学课,低年级没有,到了高年级才开。所以我们一些理科课程的早期渗透是要凭借语文进去的。把文学和文化以及一些初步的科学知识渗透到语文教学里,这样来安排语文课程,孩子的受益会更大。

其实,语文是能让人引起共鸣的一门学科,多少年后,孩子们在心里久久不能忘怀的东西往往就是文学。在我的思想里,我希望能在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上下功夫多研究、多实践、多总结。

中国教师报:一位优秀教师必然是对课程标准,对教材有自己独特的理解的。但现在一些教师似乎缺少这样的东西,把自己变成一个教书匠,执行一个教材,缺少一种情感。

李吉林:教师首先是一个学习者,只有勤奋学习,不倦地学习,不断丰富自己,使自己有底气,有眼界,才会对新课程标准,对教材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尤其是语文老师更应如此。我一直对教学特别感兴趣,我对小学语文是情有独钟,是一种深深的爱恋。因为语文对学生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如果我们一心想当个好语文老师,就不会,也不敢敷衍、懈怠。尤其是现在的信息这么丰富,要学的东西太多,我们只有先当好学生,而后才能当好先生。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会故步自封,就会力求努力突破和创新。

我觉得我自己对情境教学的理解也是逐步加深的。我概括了四个字,学,思,行,著。首先知不足而学。作为一个小学教师,你怎么教学生,孩子们怎么学习,你怎么让他学得好,你怎么让他从学习语文过程的当中得益很多,不断地进行探究,那么你就会觉得语文教学太美了,太丰富了。但是你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感受这种丰富和美,这就不是简单的事情。所以必须去学习,教育是纷繁复杂的,它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眼前的,是终身的。从这个角度来想,你会感觉自己所做的还远远不够。

中国教师报:所以直到现在,您在情境教育方面的探索还在继续。

李吉林: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现在还在进行中,为什么呢?我觉得,前面还有很长的路。情境教育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情境教育是有益于孩子的教育。

时间是长脚的,你不可能让它停下来慢慢做。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时间,浪费时间其实就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刚才我提到开放,怎么开放?就是抓住时间。我没有多少伟大的理想,也不想当教育家,就是习惯做一些实事。我特别喜欢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半农时写的一句话: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却浅得澄清。溪水尽管清浅,但它是永远奔流向前的。

在儿童心田书写明天的诗句

“儿童的眼睛,儿童的智慧,儿童的情感,让我激动不已。此情此境,如诗如画,我仿佛也是诗人,包含着深情,在儿童的心田上,写着明天的诗句。”

从1956年到2011年,55个寒暑春秋,在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的校园里,李吉林老师谱写了一首绵长而深邃的儿童教育诗。

“一切为了儿童”,是李吉林教育理念的核心。情境教育,是李吉林独特的教育追求。300余篇学术论文、随笔,13本专著,总计360多万字的8卷本文集,记录了她向教育家境界迈进的一路辉煌,也标注了一位小学教师可贵的人生高度。 如今,70岁出头的李吉林依然每天出现在校园里,继续着她的研究与探索。日前,记者前往南通,再一次采访了这位传奇式的著名特级教师。

起篇:

让孩子的心儿飞起来

1956年,刚满18岁的李吉林走出江苏南通女子师范学校,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走进了当时的女师附小,也就是现在的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从那一天开始,小学成了她的大学,她再也没有离开过孩子们的世界。在孩子们中间,她成了一个“长大的儿童”,一个引领儿童成长的“儿童”。

1958年,年仅20岁的李吉林就小荷初露,被江苏省教育厅邀请参加编写小学语文教学参考书。4年后,她的身影又出现在全省小学语文教学座谈会上,颇有新意的发言赢得许多专家的赞许。

“怎样把孩子教聪明”,是李吉林第一篇论文的主题,也是她从教之初思考最多的问题。对孩子深深的爱,拉开了她儿童诗的序幕。

她带孩子们来到蒲公英花丛边,看毛茸茸的种子飘飘悠悠地乘着春风飞向河那边;她带孩子们去观察船闸,看一艘艘的大驳船、帆船,排着长队开往长江;她和孩子们一起数玲珑古塔飞檐下叮当作响的风铃;她领着孩子们一起看中秋的满月怎样从小河那边冉冉升起„„

李老师的课成为孩子们最爱的课,李老师布置的作文成为孩子们最爱写的作文。无数次,下课的铃声响了,孩子们却说:“李老师,我们不休息!休息了会打断思路的。”一名小男孩甚至在日记里这样写道:“今天我病了,躺在床上,心里想李老师今天要评讲作文了,我听不到了,心里怪难受的。” 怎样的魅力,让一个个顽皮的孩子沉浸在作文的乐趣里,情不自禁地用那一个个生动的词语去抒写、去描绘、去表达?

那时候,李吉林就在有意无意地“用情感扇动想象的翅膀,让孩子的思维飞起来。让孩子的心儿飞起来,快乐地飞向美的、智慧的、无限光明的童话般的王国。”

李吉林说,把孩子们带到情境中,在这翻滚着绚丽浪花的世界里,孩子们的思维就会积极展开,“飞起来的心儿”让孩子的语言一下子也变得那么鲜明而富有感情色彩。

中篇:

情境教育的33年远航

“我想另辟蹊径,小学语文对孩子们的影响太大了。但这些年来,弊端太多了,看出了问题不管它,我实在是坐不住!”1978年的暑假,李吉林走进校长办公室,用近乎哀求的语气对校长说:“您就支持我吧!我一定会努力的!”当看到一年级的汉语拼音要教两个月,整整60天从上午到下午的语文课就是反复拼读字母符号,她再也坐不住了。

刚刚“雨过天晴”的中国大地,正扬起一股清新之气。暑假后,李吉林带上了一年级实验班,她看着孩子们的圆脸,仿佛来到了花草丛中,感觉他们是那么美,那么清新,那么生气勃勃。她说:“这些小花、小草真是要喝足养料,让他们快乐地长大呀!”当时的李吉林,内心燃着一团火,恨不得一下子从“旧框子”跳出一个崭新的语文。

她借鉴外语教学情景教学法,又从我国古代“境界”学说中汲取丰富营养,经过反复地实验、琢磨,提出了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理念。她让学生在优化的情境中学习语文,创造性地把儿童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且使学生身心愉悦,受到道德和审美情感的熏陶。

历时5年(五年制)进行的首轮实验,李吉林实验班班上43个学生,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的有33人,作品达75篇,升学考试时,55.8%的学生作文成绩优秀。这个比例是当时全区学生作文优秀率的12倍。在语文学科成功实验的基础上,李吉林大胆地将情境教育向其他学科延伸。她首先向相邻的思想品德学科拓展,一改枯燥、空洞的说教,以生动的道德情境、具体的道德形象,唤起儿童的道德情感,达到动情而晓理的境界,使道德教育真正触及、润泽孩子幼小的心灵。接着是向音体美学科渗透,获得成功后,李吉林又和数学老师一起研究如何将“数”与生活结合起来,在生活情境中理解“数”与“量”、“数”与“形”的关系,如何把儿童带入探究的情境,在模拟情境中加以操作,强化其应用性。这样,从一个班到全校,从单科到多科,情境教学全面进入了各科教学当中。

在分学科实验的基础上,李吉林正式提出了情境教育的构想。她认为,以“思”为核心,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儿童“活动”为根基,以“周围世界”为源泉,相互渗透,融通课堂教育、课外教育与野外教育活动,联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整体联动,可以构成一个区域广远、目标一致的优化情境,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自由丰富的发展空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活动,充分发挥情境教育特有的教育效应。

情境教育基本理论及模式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先后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八五”、“九五”和“十五”重点课题,两次荣获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去年又获教育部课程改革与教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情境教学法”被收入教育辞典,成为公认的教学模式。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盛赞“情境教育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成功的探索,而李吉林老师则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一面鲜艳的旗帜”。

续篇: “童心”的理想薪火相传

教育,是薪火相传的事业。带领青年教师共同成长,是李吉林一直致力的一项事业。1990年春天,通师二附小成立了江苏第一个以学校为基地的“青年教师培训中心”,李吉林任导师,她从理论素养、教学技能、科研能力乃至人生志趣等方面,对青年教师加以悉心扶持、培养。

为了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和岗位成材,她面对面地教,手把手地带,放弃了许许多多的休息时间和休闲假日,费尽心血,无怨无悔,即使生病也孜孜不倦。教师唐颖颖回忆说,1995年国庆节前夕,为了帮助自己参加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课比赛,“胃出血在家休息的李老师,躺在病床上一遍又一遍琢磨教材,拖着疲惫的身体到校听试教、修改教案”。

李吉林总觉得对年轻老师“传、帮、带”是一种责任,她经常说:“培养一个好教师,可能比培养一个好校长更难。”她根据青年教师的性格为他们量身订制发展规划,为青年教师上了上千堂示范课,不厌其烦地帮助青年教师分析教材、设计教案,还亲手帮忙制作教具,有时还把青年教师带回家一起备课。

后来成为学校副校长的吴云霞一直记得李吉林对她第一次市级公开课的指导:“她微笑地看着我,频频点头鼓励我,课后又给我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事无巨细,考虑周全。”

同样已经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的张洪涛说,“更为重要的是她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了我们,尽管那时李老师早已功成名就,但她还在不知疲倦地学习、研究,不断有新的成果涌现,这怎能不让我们由衷敬佩呢?”

情境教育吸引了很多外地年轻教师找上门来拜师学艺,很多地方的教育部门和学校邀请她去讲学,其真诚和热切让李吉林十分感动,让她无法拒绝。在济南,会议主办方组织登泰山,她却应邀去给当地老师上课;在郑州,她放弃去洛阳看牡丹,冒着滂沱大雨去信阳农村上示范课;在黄山脚下参加国际会议,她竟未登黄山。李吉林觉得和年轻人在一起,自己也变得年轻了。

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潘仲茗曾这样描述李吉林:“她热情地追逐着生活中和儿童心灵中一切美好的东西,用真挚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去拨动儿童的心弦,书写明天的诗。”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1-09-20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关于召开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李吉林老师先进事迹报告会的

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揭晓

全国教书育人十大楷模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揭晓

吉林“教书育人楷模”先进典型候选人事迹材料

教书育人楷模李振华感人事迹

教书育人楷模——李虞南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李吉林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李吉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