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我想》说课

发布时间:2020-03-03 05:22: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想》说课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我想》以诗歌的形式写了“我”的小小的愿望;学习这篇课文,可以激发学生展开想象,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去追求美好的向往。这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充分发挥幻想和想象,写出了“我”的小小的愿望。

全诗共5节,前4个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第l节写我愿变作美丽的桃花,引导欢唱的布谷鸟;第2节写我愿变作扎根大地的柳树。最终长成“绿色的篷帐”;第3节写我愿变作长着眼睛的风筝,在蓝天上学习、认识世界;第4节与我想变作大自然中的小花小草,变作柳絮和蒲公英,飞到“遥远的地方”;最后一节虽然只有两行,却是诗歌的精妙之处,写如果飞到遥远的地方,需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一片童趣跃然纸上。

2、教学内容的要点

1.这首诗通过幻想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要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充满童趣,且琅琅上口,可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3.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3节再编一段。

4.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可想象“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3、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认识生字8个。

2、情感态度: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并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过程方法:学会自主学习课文,读懂课文的内容;学会提出问题,学会对资料进行加工、组合,练习想象片段。读写结合,进行模仿想象的写作练习。

4、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二、说设计理念

教学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珍视学生独特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主动探究。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一定的体验。根据新课标精神而设计此教学方案。

三、说教法和学法

1、在生活中学习。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课一开始,我设计“说说自己的想象”这个学生感兴趣的事,作为新课题的切入点,这样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诗歌,联系生活进行想象的练习。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生活中的想象。

2、在阅读中体验。新课程理念主张让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联系阅读教学,就是要提倡自主性阅读、合作性阅读、探究性阅读。“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师要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进行自主性阅读。从此教案中不难看出这一点,设计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读书。这样的话语多了起来:你想了解什么,你想读哪一段,你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吗,你打算怎样解决问题,你读懂了什么等等。多层次地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进行探究性阅读和想象的练习。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讲一个想象的故事之后,同学们,你们喜欢想象吗?谁能把自己的想象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呢?

(这样以学生感兴趣的事——“说自己的想象故事”作为新课的引入,一下子拉近了课文与生活的距离,显得亲切、自然。)

板书课题——我想。 (齐读两遍课题。)

(二)整体感知 阅读体验

1、这是一首很有趣的诗歌,你想了解什么,你想读哪一段,你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吗?(指导学生朗读诗歌)

2、你打算怎样解决问题,你读懂了什么?(指导学生交流评议,概括前四节的主要内容)

第l节写我愿变作美丽的桃花,引导欢唱的布谷鸟;第2节写我愿变作扎根大地的柳树。最终长成“绿色的篷帐”;第3节写我愿变作长着眼睛的风筝,在蓝天上学习、认识世界;第4节与我想变作大自然中的小花小草,变作柳絮和蒲公英,飞到“遥远的地方”。

(三)阅读体验 探索新知 1、导读第一节

(1)师:谁能带着自己的感情来朗读第一节呢?

(2)想一想,您在阅读的过程中有哪些体验,能把自己的体验说给大家听听吗?

(给学生自由、宽松的活动和表达的空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3)请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理解和体验。 (4)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提示理解?

(选择这些跟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熟悉的场景让学生进行观察,更容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小结阅读方法:读→思→议。 2、半扶半放 阅读第二节

(1)你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吗,你打算怎样解决问题,你读懂了什么?我们能用上面的学习方式来学习第二节吗?

(2)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节,思考、体验。 (3)指导学生集体交流阅读体验,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4)小结:看来,我们已经掌握了读→思→议的学习方法。

(四)实践运用 阅读探究

你还想了解什么?你想读哪一段?指导小学生采用读→思→议的学习方式,自由阅读、学习第

三、第四两节诗歌。

(五)整合体验 读写想象

1、谁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根据自己的对诗句的理解,展开想象,把诗句的内容用图画的方法表达出来呢?选四个小朋友画画。

2、刚才,我们找了四个小画家来想象作画。大家是否也能想象一下呢?那好,我们就来当一个小诗人,模仿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写一段小诗,好吗?

3、交流、评价创作的诗歌。

4、集体评价小画家的图画。

5、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交流想象:“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六)总结全文 感情朗读

今天,我们又当了小诗人,又当了小画家,大家开心吗?最后,让我们饱含着自己的激情,来朗读一下诗歌好吗?

五、说反思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了体现“全面”和“综合”,无论是“总目标”还是“阶段目标”,都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方法、习惯”这三个维度提出的。过去,我们只考虑到了“知识、能力”这个层面上的目标,让学生学的是教师对文章的解释,而不是文章本身;让学生说的是教师想要他们说的话,而不是他们自己要说的话;让学生做的是教师设计好的方法,而不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此课的阅读教学,本着为学生全面发展为立足点,在教学设计时,就要时时刻刻考虑到这“三个维度”的目标。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此教案中阅读体验感悟的策略是:朗读感受→品味体验→对话追问→美读感悟。让学生读出情感,通过启发想象,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的情感积淀,启动情感,学生读起课文来才能找到感觉,读出味道。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全身心地诵读,让语言所抒发的情感溢出纸面,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再加上精妙的设计,如:如果你读到这样的诗句,想象到什么?再如:品读了课文,您体验到了什么,你有话想说吗?你产生了怎样的情感?让学生穿透“语表层”、“内蕴层”,出入“物境”、“意境”、“情境”,体验课文的意蕴,与课文产生共鸣,和课文一起心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当代信息技术导致我们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变革: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阅读,从抽象化的文字扩展为图片、声音、动画、影片,这就是信息时代“超媒体”阅读。此教案则注重了这一点,通过阅读体验、想象作画、模仿创作等,把学生带进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对照课文作画,感受课文,理解课文。通过想象创作,真正有效地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阅读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阅读学习的方式。过去,我们的阅读教学基本上是属于“学习性阅读”,即以学习阅读知识,训练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为主要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联系阅读教学,就是要提倡自主性阅读、合作性阅读、探究性阅读。“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进行自主性阅读。从教案中不难看出这一点,设计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读书。这样的话语多了起来:你想了解什么,你想读哪一段,你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吗,你打算怎样解决问题,你读懂了什么等等。我们还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进行探究性阅读。问题是探究性阅读的起点和归宿,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针对课文的题目和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上课伊始,通过问题,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构建学生已有的认识;接着激学导思,你想了解什么?激发学生走进文本;然后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提出问题。我们的课堂充满了问题才会学趣盎然。在学生探究性阅读中,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性阅读。让学生同桌交流,小组交流,还可以让学生离开座位找自己的好伙伴,让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互相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进学生全面深入地探究问题、理解课文的内容。

4、努力使学生快乐地学习。

生活如源泉,知识如溪水;源泉丰厚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因此,新课程的语文教学应该树立生活的大教学观,努力做到生活语文化,语文生活化,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发现美,体验生活展示美,创新生活创造美。引导学生快乐地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生活的真实感受、真情体验、真正乐趣。本教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语文,积极激发情趣,珍视学生自己独特体验,巧妙地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体验。这样,小学生就能把语文知识融汇在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就会把学习语文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去想、去做。学生就能从生活中体验到语文的乐趣,从语文中体验到生活的乐趣,体验语文知识的魅力。

总之,在我们的课堂上,目标尽可能让学生确定,问题尽可能让学生提出,方法尽可能让学生掌握,内容尽可能让学生选择,过程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只有这样,“以人为本”“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才能得以体现与落实。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是随心所欲的、潇洒自如的,应该不断地生成新的内容,生成新的过程。只有这样,“以人为本”“学生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才能得以体现与落实。本教案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精神。

我想说

演讲稿:我想说

初三我想说

我想说说心里话

我想说说心里话

感恩节我想说

邮政 我想说

18岁我想说

新学期 我想说

母亲节,我想说

《我想》说课
《《我想》说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期末我想说 我想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