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11:38: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期末作业

授课学期: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作业题目: 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年级学号:

12041161 学生姓名:

朱 鹏 举 院系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014年6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作业

目录

摘要 ...........................................................................................................................................2

前言 ........................................................................................................................................3

一、生产力VS生产关系 .......................................................................................................3

1、掌握先进的生产方式是决定阶级斗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4

2、生产关系能否适应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依据 ...................................................5

二、经济基础VS上层建筑 ...................................................................................................5

1、观念、教育、家庭等上层建筑是受经济基础决定的 ...............................................................5

2、生产方式的改变必然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改变...................................................................6

三、资产阶级VS无产阶级 ...................................................................................................6

1、资产阶级对封建贵族的胜利 ......................................................................................................6

2、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7

3、资产阶级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 ..........................................................................7

4、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8

后记 ........................................................................................................................................8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作业

摘要

《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系统、完整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纲领性文件,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理论的最高成就,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宣言》共分为资产者和无产者、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四部分。《宣言》全面揭示了历史的辩证发展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法,得出了两个必然的科学结论;用矛盾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分析了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及其共产主义社会中阶级和国家消亡的必然趋势;从历史辩证法的科学立场,肯定了资产阶级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对历史的巨大的推动作用及其在一定的时期的历史合理性。

关键字:

共产党宣言

无产阶级

历史辩证法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作业

前言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问世,改变了世界变迁的格局,改变了人类发展的走向。它是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政治纲领,也是第一部系统、完整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纲领性文件,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理论的最高成就,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直接指导了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运动,推动了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和发展,打破了资本主义盛行世界的局面。它丰富的科学思想不仅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更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用历史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科学分析批判的经典之作。《宣言》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以及这两大阶级的历史命运,特别论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历史地位的变化;第二部分在科学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作了理论的设想和假设提出了无产阶级的纲领;第三部分对当时在欧洲非常流行的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进行了深入地批判,尤其关注封建的社会主义思想;第四部分阐明了共产党与其他各党派之间的关系以及应采取的立场。

《宣言》全面揭示了历史的辩证发展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法,得出了两个必然的科学结论;用矛盾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分析了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及其共产主义社会中阶级和国家消亡的必然趋势;从历史辩证法的科学立场,肯定了资产阶级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对历史的巨大的推动作用及其在一定的时期的历史合理性。

本人通过对《宣言》的通读,将文中所体现中的历史辩证法加以梳理。

一、生产力VS生产关系

恩格斯在1888年版的序言中写道:贯穿《宣言》的基本原理是“每一个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和由此必然产生的社会结构构成这个时代的政治史和思想史的基础;与这种情况相适应的是(自原始公共占有制解体时起)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史,即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的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作业

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文中所说的“经济生产”和“社会结构”就是通常说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而“政治”和“思想”就是后来被称做的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因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法在宣言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宣言》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先进的生产方式是决定阶级斗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指出,资产阶级之所以能从一个被压迫的等级成长为在政治上独立统治的阶级,是以其在经济上的发展为后盾的,其生产方式能解放生产力。接着,《宣言》分析了资产阶级能够在经济上强大起来的根本原因: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根本不同于封建主义的先进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将普遍的分工、交换和自由竞争引入生产领域,不仅为人类第一次保存自己已经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提供了保障,更重要的是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是为了交换,积累是为了扩大再生产。由于竞争和价值规律的作用,资产阶级不得不努力地改进技术,扩大生产,变革生产关系,并为了扩大市场而在全世界到处奔走。正如《宣言》指出:“资产阶级除非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反之,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一切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

面对资产阶级的扩张和发展,不甘灭亡的封建阶级也曾千方百计地试图负隅顽抗,为此不惜多次诉诸暴力。但是,即使他们用武器一时能打倒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用自己的经济实力也会最终战胜他们。在资产阶级的强大的经济面前,一切反抗都显得是那样的软弱无力。

资本主义的生产迫使乡村屈服于城市,迫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迫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总之,“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推行资产阶级的“文明制度”,把自己“变成资产者”。

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作业

2、生产关系能否适应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依据

生产力水平是决定社会制度优劣的最高标准,生产关系能否继续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依据。《宣言》指出,尽管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创造了人类从未有过的奇迹,但是它却并没有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它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给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以及整个社会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指出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把神圣的情感淹没在了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的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但是,《宣言》并不认为这就是导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根本原因,而是强调,导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正是它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社会的发展、社会形态的更替,从来不是用道德来衡量,而是由生产力来决定的。任何一种社会制度,无论它在道德上应受到多大的谴责,只要生产力还能在该社会制度的生产关系范围内以应有的速度发展时,该社会制度是谈不上结束自己的历史使命的。

二、经济基础VS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发展中的一对基本矛盾,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历史辩证法揭示出这对矛盾的运动规律,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宣言》的第二章的“无产者与共产党人”中是这样论述的:

1、观念、教育、家庭等上层建筑是受经济基础决定的

《宣言》指出:“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奉为法律的你们阶级的意志,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这就说明了资产阶级观念、法律是资产阶级所有制的产物,也就是说观念和法律作为上建筑是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的产物并且受经济基础的决定。

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作业

接着马克思论述了教育是受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和经济关系,即经济基础直接或间接的决定的。马克思指出:“难道你们的教育不是由社会决定的吗?不是由你们借以进行教育的那种社会关系决定的吗?不是由社会通过学校等等进行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干涉决定的吗?共产党人并没有臆造什么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他们仅仅是要改变教育的性质,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

2、生产方式的改变必然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改变

马克思在《宣言》中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概念,简短些说,人们的意识,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的,——这一点难道需要有什么特别的深奥思想才能了解吗?”“思想的历史,岂不是证明,精神生产是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的吗?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三、资产阶级VS无产阶级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就以后,社会的基本矛盾总是表现为阶级矛盾。因为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社会总是分裂为两个对立的集团即阶级,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各种矛盾就会激化,社会就会危机重重。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会深受其害,于是必然会起来反抗,推翻统治阶级,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从而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得到缓解或解决。因此,阶级社会中阶级矛盾的辩证运动对历史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资产阶级对封建贵族的胜利

欧洲的封建社会即中世纪是相当黑暗的,在法国曾建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在那里教士、国王、封建贵族是压在广大人民头上的大山。随着生产的发展,这种封建社会的特权等级制度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美洲新航路的发现,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空间。印度、中国、美洲市场的开发,对殖民地的贸易,商品生产的扩大,刺激了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的发展,这样就使正处在危机中的封建社会内部所产生的革命因素的迅速发展起来。以前的生产方式如

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作业

行会的工业组织逐渐的不能再满足由于市场的扩大而增加的需求了。而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效率相对较高,这样工场手工业就迅速的发展起来而取代了行会组织。封建的行会师傅逐渐被新兴的资产阶级取代。

随着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加,产生了工业革命,现代大工业发展起来并替代了工场手工业,资产阶级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资本,这样就“越发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都排挤到后面去了。”

马克思在《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赖以形成的生产和交换资料,都是在封建社会里面造成的。在这些生产和交换资料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就不能再同已经发展的生产力相适应了。这种关系已经不是促进生产而是阻碍生产了。它们已经变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梏,必须被打破,而且果然被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自由竞争和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政治制度,即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统治”。

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取得成就的同时,在政治上也取得了对封建贵族的胜利。《宣言》指出:“最后,从大工业和世界市场确立的时候起,它在现代的代议制国家里夺得了独揽的政治统治权。现代的国家政权只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者阶级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

2、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马克思在《宣言》中用犀利的言辞肯定了资产阶级的历史进步性,指出:“凡是资产阶级已经取得统治的地方,它就把所有封建的、宗法的和纯朴的关系统统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那些使人依附于天然的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

在马克思的心目中资产阶级不是一无是处的,就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言,它是人类社会自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最伟大的阶级之一。它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破坏了落后的生产关系,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开拓了世界市场,促进了社会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是历史的一大步。

3、资产阶级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

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产生在封建社会的内部,这种生产方式推动了生产力的

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作业

发展。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了,比如说经济危机会周期性地爆发。资产阶级越来越不能驾驭这个武器,随着危机的加深,生产力的发展客观上必然要求要求废除资产阶级私有制,所以生产力这个本来是它曾经使用对付封建贵族的武器现在却指向自己了。

《宣言》指出:“现在,在我们眼前又发生着类似的运动。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连同它的资产阶级的生产和交换关系,连同它的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曾经像魔术一样造成了极其庞大的生产和交换资料,现在它却像一个魔术士那样不能再对付他自己用符咒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4、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是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和资产阶级同时产生,作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同时由于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中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很多女工和儿童加入产业工人的队伍中,此外小资产阶级中间的一些人因经不起同大资本家竞争而纷纷破产,加入无产阶级的队伍中。因此,无产阶级就是从居民的所有阶级中得到补充的。

无产阶级从它的诞生那天起就同资产阶级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斗争经过了自发到自觉的过程,而斗争的形式则是从最初的组织工会,最后组织政党,以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理论斗争相结合的手段,直至举行武装起义,最后经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产生了无产阶级政党。

《宣言》分析了无产阶级的特点,指出了无产阶级完成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的必然性和道路。无产阶级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群众的利益,因而必然得到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拥护;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形式上是一国范围的,在内容上却具有国际性,因此必须坚持国际团结来求得自身解放,这是由资本主义剥削的国际性决定的。无产阶级这些特点决定它必然是真正的革命阶级,因而要肩负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使命。

后记

《宣言》自产生以来,它犹如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无产阶级在历史中

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作业

前行的道路。历经了一百六十年,它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马克思、恩格斯的《宣言》是在一百多年前发表的,随着历史的巨大变迁,可能个别结论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新形势了,但实践证明他的历史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是没有过时的,因为产生它的时代还没有根本改变。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仍然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最锋利的思想武器。

9

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读共产党宣言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