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听朱良才专家的报告有感

发布时间:2020-03-01 20:43: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心想多远就能走多远

----听朱良才专家的报告有感

2013年10月31日,我校又迎来了一位教育专家——朱良才老师,他的报告《一个教师到底能走多远》,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很震撼。

我们先来看一看朱老师的成长经历,一分之差的高考落榜生,18岁考上民办教师,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为菏泽市第一个农村阶层的特级教师,2007年鲁西南唯一一个山东省年度教育创新人物,山东省唯一一个在农村教书的“齐鲁名师”……他被称为“中国奇迹教师”,毋庸置疑,朱老师在教师的道路上走得足够远,靠得是什么呢?

一是有野心。

朱老师修改了一句名言“生命因为有了理想而呈现伟大,生活因为有了实践而变得不凡”。他就照着这句名言孜孜以求,像一只上了发条的闹钟,永不懈怠。并以诗言志: 如果我是一滴水,

我要滋润一寸土地;

如果我是一缕阳光,

我要照亮一分黑暗;

如果我是一颗粮食,

我要哺育有用的生命;

如果我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

我要永远守在我的岗位上!

他也以巴拉昂的故事: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答案“最缺少成为富人的野心。自我勉励。于是自己也有了一个个野心—— 第一个野心:把自己的书放到别人的书架上。在他工作第十三个年头实现了。第二个野心:成为特级教师,工作第21年实现了。 第三个野心:成为年度创新人物,70万教师中只有10人获此殊荣,他也做到了。.......有多少个野心,就有了多大的成绩。有的还在计划中,比如,最后一个野心:写着博客进坟墓。我们毫不怀疑他是否能够做到。

二是有激情。

朱老师说:“在教育路上奔走了20多年,我一直是个劲头十足的人,无论接受什么教学任务都是充满激情地去完成。”20多年没有职业倦怠,在我们身边能找出几人?我们总是抱怨工作累了,待遇低了,学生难教了,家长难缠了,现行教育制度不好了......朱老师如是说:“我是为教育而生的。”“每到周末,我就感觉缺少点什么。少点什么呢?哦,没有了学生的相伴,没有了热闹的教学场面。因此我会很思念星期一。以上这些话,我真的不敢说出口,我怕一旦我说出口,别人会骂我是个疯子。”是的,现在谁不盼周五?谁都恨不得周末变成三天、四天多好!可他独愿“做一个快乐的教育疯子,感觉一生都很完美。”这不仅使我陷入了沉思,因为:激情让他灵感突现,别的老师一句玩笑话让他写了一本《小学数学板书设计应用》;激情让他在枯燥的

数学中发掘美,完成著作《为美丽的数学嫁接春天》;激情让他看一部电影也能想起教育的温度要是《三十七度二》多好......正是源源不断的激情让他的专业成长之路谱写了一曲曲不朽的赞歌:两个十年,三次创新,四层足迹,五部历程,六次梦圆,以及不断修炼的八种心境,N种感恩。激情让他青春永驻,智慧不竭,灵感不断,梦想实现。

三是修炼。

成功不是唾手可得的,丰硕成果背后都有艰辛的付出,以下几个事例就可说明一切。

从参加教学工作开始,笔和记录本就始终伴随。随手记下感兴趣的东西,如一个优秀教案的片段,一堂精彩的课堂实录,一篇美文,一段哲理,一段名人名言,一种教育教学理念等。10年时间,积累了20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一个月内整理完23万字的书稿,凭一双手来抄。而且正常上班忙教学,下班忙秋收,夜里再静下来心来整理书稿。自学完成大专学习,又完成本科学习,教学中搞科研课题一直不间断。从参与培训到承担培训全省研修骨干教师,从不曾有半点懈怠。出国培训20天,天天一篇博文与大家分享。

......

原来他也一直向名师学习。总结他们的共同点:勤于钻研,热爱读书。李吉林老师每天读书不少于3小时;于永正老师刚参加工作时,规定自己每日看50页书,写一篇日记,每学期投稿

不少于5篇;薛法根老师即使在学校处理事务到半夜,回去后仍要看两小时的书。......只有知识积累和人生修炼达到一定境界,才可以成家成名。即使不图成什么,我们是否也该如他们一样善于利用每一天的时间,提高人生的效率和质量。不在抱怨和消沉中惶惶度日,不在等待和彷徨中浪费生命,从现在开始,向草根教师朱良才学习,书写自己朴实、平淡、充实的专业成长之路,不求辉煌,但求无悔。

最后用朱老师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一个人下定决心改变,那么什么时间起步都不算晚;一个人下定决心做成一些事情,则什么人都将为你让行。

听朱浦老师报告有感

听专家讲座有感

听专家培训有感

听专家讲座有感

听专家课有感

听朱书记讲话有感

听专家讲座后有感

听教育专家讲座有感

朱登彬听俞玉萍专家讲座有感

听专家报告心得体会

听朱良才专家的报告有感
《听朱良才专家的报告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