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师跟班走” 利弊之探讨

发布时间:2020-03-02 20:23: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發表于《經濟師》2008年第3期

\"教師跟班走\"利弊之探討

常風華

〔摘要〕\"教師跟班走\"的有利之處在于它增強了教師的責任感,便於對學生的因材施教和班級管理,也促進了師生家長間的深情厚誼。但該模式也存在不少弊端:限制了學生在智慧、個性、交際能力等方面的全面發展,不利於教師的專業化培養 ,也易使師生產生心理上的厭倦和疲勞。為此,我們要慎用\"教師跟班走\"這種模式, 並結合實際予以改進。

〔關鍵字〕教師跟班走;利弊;建議

Discuion on the pros of \"Teachers going with a cla\"

ChangFengHua

[Abstract] The advantage of \"Teachers going with a cla\"

is that it enhances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of the teachers, the convenience of students and cla management abilities and the friend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students.But the model also has quite a few drawbacks: limiting the students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in intelligence, personality and communication capability;detriment of the profeional training of teachers, students and teachers also tend to make a psychological fatigue and fatigue.Therefore, we must cautiously uses the \"Teachers going with a cla\" and improve it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Key words〕Teachers going with a cla; pros ; recommendations

\"教師跟班走\"是指教師捆綁于特定班級並隨班級而升遷,這是我國中小學乃至大學普遍採用的一種教學、班級管理模式。在有的學校,教師跟班走的週期可長達六年:即從小學一年級一直跟到六年級畢業。跟班走最常見的週期是三年:即小學1-3年級、小學4-6年級、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各為一個週期。在我國的一些偏遠落後地區的教學點,還存在一個教師包教多個年級、多個學科的現象。\"教師跟班走\"這種模式到底有什麼合理、有利之處?它是否也存在嚴重弊端?我們該如何更好地應用它?這是本文所要討論的內容。

一、\"教師跟班走\"的有利之處

(一)\"教師跟班走\"有利於增強教師的責任意識,也便於對教師的績效考核。

\"教師跟班走\"使教師長期任教于某個班級,這可有效地抑制教師的短期化行為。因為教師今天的馬虎偷懶、蒙混過關,就意味著明天他自己收拾殘局、自食其果,這無形中激發了教師的責任感。再者,頻繁更換教師易造成對責任、缺陷互相推委,對成績、榮譽爭相搶奪的現象,而跟班走使教師的權責明確,便於對教師的考核獎懲。

(二)\"教師跟班走\"有利於因材施教和班級管理

教師在和某班學生的長期接觸中,可全面、深入地瞭解每個學生的特點,為他們量身定做培養方案,並制定長期計畫幫教學生。同班學生在長期的交往磨合中也逐漸彼此適應,融合成一個有機整體,形成了班級集體主義和榮譽感,也產生了獨具特色的班級文化,這些都為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條件。

(三)\"教師跟班走\"有利於教師、學生、家長之間形成深厚的感情和友誼。

\"教師跟班走\"使師生之間有更多機會進行溝通交流,加深彼此之間的感情和友誼,這種感情和友誼甚至可持續終生。這種模式也使家長和老師之間更加熟悉,便於學校和家庭聯手對學生進行教育。任課教師在長期的合作中形成了一個教學團隊,可取得1+1>2的協作效益。

二、\"教師跟班走\"的弊端

(一)\"教師跟班走\"不利於學生智慧、思維、個性的全面發展

眾所周知,學生特別是中小學生正處於人生的成長期,其人生觀、價值觀、思維方式、智慧結構遠未定型,可塑性很大,教師作為學生人生的引路人,將從多方面對學生產生巨大影響,在學生身上留下明顯印記。正如人們常說:\"有其師必有其徒\"。教師作為成年人,其知識結構、思維模式、教學方法、道德品質已基本定型,在\"教師跟班走\"的模式下,學生長期受教于某個教師,易造成學生在以上諸方面的單調畸形發展,也使學生失去了吸納眾多老師優點的機會。特別是那些有明顯缺陷的老師長期影響學生,將對學生身心造成嚴重傷害。比如:某教師性情暴戾,治班嚴厲,幾年下來,他的學生都變成了唯唯諾諾、謹小慎微的小綿羊,沒有一點冒險創新意識。

(二)\"教師跟班走\"不利於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也不利於優生的進步和差生的轉化。 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生活在封閉的家庭環境中,可以接觸的夥伴很少。學校本應為這些孩子的社會交往提供一片廣闊的天地,但\"教師跟班走\"的模式卻把學生禁錮在一個狹小的圈子裏,長期同有限的幾個老師和幾十名同學打交道,他們的社交能力怎能得到充分的培養?再者,一個長期固定的班級就象一潭死水,差生、優生的格局分化已基本定型。優生在沒有對手挑戰的情況下,易滋生驕傲自滿情緒和優越感;差生也容易背上\"我是差生\"的包袱,在老師、同學的有色眼鏡下艱難度日。

(三)\"教師跟班走\"易使師生都產生心理上的厭倦和疲勞。

如果讓學生幾年如一日地看著同一張臉,聽著同一個聲音,即使這個老師教得再好、人格再完美,學生也難免會產生心理厭倦和審美疲勞。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現象:長期任教于某班的老師因事請假而由一位新老師來代課,學生們都顯得興奮好奇,他們爭相在課堂上表現自己,以致于代課老師對他們讚不絕口。而長期任教于某班的教師對學生的批評抱怨多於表揚讚美,一種厭倦感總會不期而至,直到他們接任了一個新班級,激情和挑戰會再次鼓動他們。

(四)\"教師跟班走\"使教師的業務負擔加重,不利於教師的專業化培養。

\"教師跟班走\"要求教師通透多個年級的教材,而實際上教師只能對每冊教材匆匆而過,沒有機會認真咀嚼教材中的精華,也難以深入開展教研活動。這不但加重了教師的業務負擔,也不利於培養教師的專業化優勢,當然也談不上有最佳的教育教學效果。

三、有關建議

綜上所述,\"教師跟班走\"這種模式之所以在我國廣泛應用並長盛不衰,的確是因為大家都看到了它所具有的明顯優勢。但令人遺憾的是,該模式的弊端和隱患卻沒有引起人們應有的注意和重視。也許有人會說:孔子弟子三千,全靠他一人跟班,不也是賢者輩出嗎?我國封建時代流行的家庭私塾,不也照樣培育出了無數英才?在此,我們必須正視古今教育環境的迥異。目前,我們的教育正處於知識大爆炸的資訊時代,趕上了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洶湧浪潮,知識總量龐大,知識更新速度驚人,學科種類及學科交叉令人眼花繚亂,人際交往和資訊交流空前頻繁。\"教師跟班走\"這種古老的模式顯然已不能適應\"教育應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需要,我們有必要對它進行反思並加以改進。鑒於此,筆者有如下建議:

(一)\"教師跟班走\"這種模式要慎用。

在師資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可能讓中小學的班級每一學年都更換老師,這是一種很自然的更換。如果確有必要跟班走,最好縮短週期,以2年為宜。這樣做也是對教育資源的一種公平配置:讓優秀師資惠及更多的學生,讓學生從更多的老師身上吸取知識和精神營養。同時,我們可以採用一些制度來彌補教師不跟班帶來的不足。如:採用月考、抽考、學生定期評教等方法來強化教師責任,要求定期召開家長會來加強家長和老師的溝通等等。

(二)\"教師跟班走\"要和教師的專業化培養相結合。

精細化的專業分工協作已成為社會的大趨勢,教育行業也應向這個方向發展。但在我國的中

小學,仍普遍存在\"人民教師是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的現象,好象一個教師哪門課都能教,哪個班級都敢帶才算好老師,這種對教師的通才式、隨意式培養是不可取的,應該讓教師實現從能教課到教好課、從敢帶班到會帶班的轉變。常言道:\"熟能生巧\",\"一遍生,二遍熟,三遍才能成師傅\",我們不提倡教師跟班走,就是希望他能在某年級的某學科上堅守三五年,能夠準確熟練地駕馭教材、滿懷心得體會、能提煉出獨特的教法、堪稱專業骨幹。特別是帶畢業班的教師,更不適合一年接一年地跟班輪換。因為只有連續蹲守,才有可能準確把握考試動態,從而提高學生的升學率。但考慮到對教師一專多能的需求和長期從事某工作易使人厭倦乏味,可在適當時機讓教師跟班走上新崗位。

(三)\"教師跟班走\"要和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相結合

教師是否跟班走,要立足于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綜合考慮教師的性別、年齡、知識結構、個性特點和教學特長。比如在我國小學裏女教師比例偏高,造成了男生女性化現象,這就要求男女教師之間要輪換跟班。一般說來,老教師工作認真踏實、經驗豐富;年輕教師思路靈活有創意,善於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因此在選擇跟班老師時要考慮老中青結合。另外,學生也不能長期跟班走,我們要考慮每隔兩年把學生原有的班級打亂重新分班,為學生提供新的交際舞台和競爭空間。

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

国学之利弊

科学技术之利弊

浅析互联网之利弊

教师跟班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跟班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跟班学习工作总结

教师跟班学习心得体会

幼儿园教师跟班学习体会

跟班教师职责要求

教师“跟班教学”新得

“教师跟班走” 利弊之探讨
《“教师跟班走” 利弊之探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