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致企业家的一封信

发布时间:2020-03-02 01:42: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致 企 业 家 的 一 封 信

——关于传统文化与企业和谐

尊敬的企业家朋友:

您好!

这封信有点长,但它是我们用心写的。请您能仔细耐心地读完,相信会对您有所启发,甚至会改变或者决定我们企业的命运。

我们是安徽师范大学“传承文化 和谐万方”宣讲团,我们正在筹备成立“安徽普润万方文化传承促进会”。 本团体是公益性社会团体,以“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传统美德、践行孝恩信义、促进万方和谐”为宗旨,面向企业、学校、社区等开展以《弟子规》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讲、培训、交流、研究、展览等活动,通过对中华传统经典的讲习和实际践行案例,重塑社会伦理道德,为个人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企业和谐、社会和谐,提供根本的解决之道和切实有效的力行方案。

从2009年,我们接触到大型公益片《和谐拯救危机》,到2010年1月,在南京居美馨传统文化培训中心参加了《为国教子,以德育人》教育界交流会,再到2011年“五一”期间,在无锡参加了由无锡市委统战部主办的“无锡市公民德行教育公益论坛”,我们的心一次次被震撼,一步步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所导引,我们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来自内心的真诚呼唤: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办学,我们必须为我们的社会做点什么了!

我们开始不断地反省:为什么医院、药品越来越多,生病的人却不是越来越少?为什么法律条文越来越多,监狱里的罪犯却不是越来越少?为什么有钱的人越来越多,有幸福感的人却变得越来越少?为什么娱乐的形式越来越多,心灵的祥和宁静之感却越来越少?为什么家庭成员越来越少,家庭关系反而越来越 1

糟?为什么恋爱自由越来越多,而离婚率却在惊人的提高?为什么家长与子女的关系越来越平等了,可为子女的教育而深感力不从心的家长却越来越多了?

中国的企业家们,为中国在世界的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也有了世界500强,也有了让世界尊敬的像张瑞敏这样的企业家!我们应该向中国的企业家们表达我们深深的敬意!可是,我们也发现,企业也面临不少困境,企业家们也常常感到十分困惑:为什么我们成立公司的速度越来越快,而公司的平均寿命却越来越短甚至短到平均只有2.9年?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越来越多,而我们的公司企业能招到的合格的员工却越来越少?为什么我们贷的款越来越多,而我们能挣的钱却总感觉越来越少?为什么我们给出的工资越来越高,可劳资关系却不是越来越好、人才的流失却反而越来越快?为什么企业家的车可能开得越来越好了,可企业家们的心情却没有感觉越来越快乐?应酬不断,身体透支,与家人相处之间越来越少,子女教育越来越难,家庭关系面临考验,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真正发自内心的那种幸福感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

问题出在哪里呢?是我们企业家不勤奋努力吗?不是!多少企业家在起早贪黑啊!是我们不读书、不学习吗?也不是。很多企业家都是相当慷慨的,因为您们最清楚:最重要的投资是投资大脑。所以,为了读MBA、EMBA,为了去知名大学镀金深造,甚至为了参加某一次会议,企业家们往往一掷千金;是我们的企业家不够仁慈吗?也不是。现在,我们的很多企业家,就像很多每天在“孝敬”儿子的父亲一样,他们也在小心翼翼地供养着自己的员工,生怕一不小心,员工拍拍屁股走人……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问题出在:我们的企业文化底蕴不足,尤其是,整个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断层了将近100年,我们的企业同样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企业上下,缺少了传统文化的熏修和规约。

由于西方文化的主导,整个世界出现了空前的危机:金融危机,全球变暖,战争频发,食品安全问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他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那么,我们每个个体,每个家庭,每个企业,缺了“德”字会怎么样呢?

众所周知,三流企业做项目,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文化。没有一个企业家希望自己辛辛苦苦花5年、10年建立起来的企业,在20年、30年之后倒掉,对吗?那么如果我们要想基业长青,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一开始赚钱的时候,就思考如何夯实企业文化的根基,如何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中国的企业应该有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一定离不开5000年历史积淀下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果把中国和美国都比做一个企业的话,那么,中国这个企业已经是个成功地延续了5000年的企业,有着5000年的管理经验,而美国这个企业不过只有200年的历史,只拥有200年的企业管理经验。请问,如果我们要学习企业管理,是跟一个延续了5000年历史的企业学习呢?还是向只有200年历史的企业学习?哪个企业经验更丰富?更有效?

可喜的是:全球早就开始了反思,世界开始聚焦中国。1972年,英国大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跟日本思想家池田大作先生,共同出版了一本著名书,叫《展望二十一世纪》。在这本书里,他们达成惊人的共识,认为:拯救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联合宣言:二十一世纪的人类要生存,必须回到两千多年前,去汲取中国的孔子的智慧。1993年,世界宗教领袖们把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写进《世界伦理宣言》,作为基本原则为世界所接受。2009年10月28日,美国设立孔子纪念日,美国众议院一致通过决议案:将孔子的诞辰定为纪念日,赞扬孔子对世界所作的贡献。同样是2009年,电影《2012》在世界上热播,这部电影讲的是:由于人类的作孽,地球即将毁灭,各国政府已经联手开始秘密制造方舟,寻找制造方舟的基地,希望能躲过这一浩劫。在末日来临之际,这个拯救人类的方舟的制造基地选在什么地方呢?在中国,在中国的西藏。为什么要选在中国、选在西藏呢?这其中有着深刻的寓意,那就是:拯救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

为什么世界会聚焦中国呢?因为大家发现:西方文化已经不能救世界,相反可能会毁灭世界。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竞争。竞争升级便是斗争,斗争升级便是战争,战争再进一步升级便是地球的毁灭。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主义已经显示了严重的病态,突出地表现为道德生活上的危机。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所过分推崇的物质追求和物质享受,日益侵蚀扭曲着人的灵

魂,小房子想换大房子,大房子想换别墅,奇瑞想换别克,别克又想换林肯,物质的欲望永远也不可能有尽头,我们的心灵何时才能得到安宁呢。所以,要拯救世界,必先拯救我们的道德!

而中国传统文化,正是一种“崇尚道德”的文化。

《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宽厚仁慈,是德。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民为本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观点,成为历代开明统治者的座右铭。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所以,要获得人心,获得尊敬,就必须放下自己,低下我们高傲的头!所以,鞠躬也是德。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五伦关系。孟子认为: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伦关系,又叫五伦大道,每一个人,从他诞生之日起,都应在这样一种人伦关系中寻找自己合适的位臵,敦伦尽分,履行自己的责任。如果一个人,在父亲眼里不是孝子,在孩子眼里不是慈父,在妻子眼里不是贤夫,在员工眼里是可怕的老虎,在朋友眼里是个见利忘义的白眼狼,这样的人一定很难成功,这样的企业家赚钱一定也很难持久。所以,做人就绝对离不开五伦大道,一个连父母都不孝的人,爱别人那绝对是假的;一个家庭关系都处理不好的人,也不可能真正把企业管理好。重要的是,我们要真的懂得感恩,要像《弟子规》所说的那样:“凡出言,信为先”,“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如果每个人都能恪守信用,都懂得感恩,感恩老总的付出,感恩员工的努力,都能懂得包容,企业怎么会不和谐呢? 所以,企业上下,各自敦伦尽分,各司其职,忠诚感恩,也是德。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修身 。“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身”也就是修心,修德。只有“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人,一个有着中华传统美德的人,通常具备这样的特质:和谐从容与坚韧执著相统一,内在真诚、高贵,外表恭敬随和,既由内而外散发自信与智慧之光,而又谦逊、宁静、祥和、平易近人,他们就是君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谋道不谋食”。所以,在一个企业,如果“自老总以

至员工,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以修德为本,员工会因为企业能帮助员工提升心灵、会因为眷恋老总的德行而选择始终与老总甘苦与共,老总也会因为感念员工的忠诚、视员工为兄弟姐妹而与员工利益与共。传统文化中非常讲究一个“舍”字,认为:钱不是挣来的,而是舍来的。实际上,所有成功的大企业家都是在“舍”字上花足了功夫的人,比尔盖茨,巴菲特,李嘉诚,都是如此!因为,“人之初,性本善”,只要是人,最重要的追求就永远不可能是钱。即使是最坏的人,在家打骂父母的人,他也不希望别人知道,因为他也不愿意别人说他不孝。所以,一个智慧的企业家,应该把更多的精力和智慧放在对企业员工道德的提升上,放在对企业员工灵性的提升上,要善于引领员工,向更高的境界走,比如,孝道,比如亲情,比如诚信,比如仁爱,比如社会责任,比如对地球的关爱……因为,古人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父母的眼里只有挣钱,那么子女的眼里一定只有物质享受;如果我们的企业家眼里只有钱,那么,我们的员工的眼睛一定只会盯着工资。如果我们的企业,从上到下,都能用传统文化,来修身,来厚德,那么,企业必将会因为有了道德心性的良好自制而变得井然有序,一定会因为这些具有良好心性的楷模的示范而变得变得彬彬有礼,变成和谐一家!所以,上下“修身”就是德。

中国传统文化还讲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人与人之间也没有绝对的分别。损人绝对不利己,利人必定利己!所以,有利于员工的政策,必定有利于老板,有利于老板的言行必定有利于员工自己。这是绝对的!所以,儒家经典《弟子规》说得好:“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既是天人合一,人我相依,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推崇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的处世哲学。企业也一样,有“和”就有德!

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惊呆了全世界,也惊醒了中国的企业家,一些智慧的企业家们开始反思,开始用传统文化、用儒家经典《弟子规》来修养自己,来提升培训员工,从而收到了令人难以臵信的奇效。限于篇幅,此处不能一一介绍。这里给您提供几个企业和它们的董事长的名字: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北京汇通汇利公司,董事长胡小林;南京菲利克斯电气有限公司,中方总裁李慕松教授。这些企业家,因为在自己的企业,引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引进了《弟子规》,而使企业员工的忠诚度、凝聚力、企业效益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企业家们自己受益了,他们开始把更多的爱,由自己的企业开始往外辐射!2011年3月9日,在张家港传统文化论坛,李慕松教授做了题为《中

华文化成就和谐菲尼克斯》的演讲,您一定要设法找来看看!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提升整个中国企业的内功,为了让中国和世界更加和谐,很多仁人志士包括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们在做着大量的令人尊敬和感动的事儿!目前,在中国已经掀起了一股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浪。截至目前,由企业家们发起、组织或者捐资,已经在全国成功举办了60多次中华传统文化论坛!此类论坛的特点是:报名参会空前踊跃;参会人数多在千人以上;会议组织井井有条;会议服务无微不至;会场掌声热烈,泪水交融;会议效果震撼人心!每一场会议、每一处论坛,都是真正的人间天堂,都对与会者产生了心灵的震撼与灵魂的洗涤,吵架的变和睦了,悍妇变成了贤妻,浪子变成了孝子,罪犯变成了良民,家庭和谐了,邻里和睦了,小区温馨了,企业业绩提升了,校园风气好转了,每一场会议都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企业家能够心系社会,承担社会责任,这是大德!

在此,请允许我们向所有为弘扬传统文化而奉献心力的伟大的企业家们深深鞠躬!

安徽是文化大省,是一个盛产儒商的宝地……可是,至今还没有举办过一场这样的论坛。目前,我们“传承文化 和谐万方”宣讲团,迫切想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今年下半年在安徽举办一次这样的论坛,为企业服务,为社会造福!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在社会上开展了一些工作,我们的发心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响应。眼下,我们热切期待您、期待更多的胸怀大爱的企业家们能够与我们携手,为能在安徽举办首届企业家传统文化公益论坛献计、献策、献爱心;同时,如果您的企业在教育培训方面有任何需要,我们“传承文化 和谐万方”宣讲团,也将义不容辞地为您提供公益性质的传统文化方面的培训服务,我们同样热忱地期待,能为您的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企业和谐,奉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衷心祝愿您和您企业的所有员工:

德行日进,宏图大展,基业长青,成就真正幸福快乐的人生!

祝福您的父母亲人,祝福天下黎民苍生!

深深感恩您的阅读!

安徽“传承文化 和谐万方”宣讲团2011年6月28日敬上

如有任何意向或需要,请联系:

吴先生,13956155268

戴先生:18909633295

周女士:13655530287

和谐万方QQ: 56093052

致企业家的一封信

致全市企业家的一封信

致茶企企业家的一封信

给企业家的一封信

致企业家春节慰问信

致学生一封信

致学生家长一封信

致客户一封信

致学生家长一封信

致家长一封信

致企业家的一封信
《致企业家的一封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