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毛泽东1957

发布时间:2020-03-02 03:33: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毛泽东1957

【著作信息】

毛泽东论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著作。由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讲话修改和补充而成,同年6月19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全文阐述了12个问题,贯穿全文的基本思想是:把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文章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同阶级对抗社会的矛盾根本不同,它是一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不具有对抗性,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毛泽东全面地分析了各种类型的人民内部矛盾,系统地论述了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的方针政策。指出,要用民主的方法,用“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作为从政治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解决经济领域中的矛盾,应依据发展生产,统筹安排,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科学文化上的问题,应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民族关系中的矛盾,应采取加强民族团结,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的方针;在与民主党派关系上,应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等。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特别是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观点,以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方针和方法,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史增添了新的内容,对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规律,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要点总结】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光辉典范

1、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最根本规律,必须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观察社会主义社会

2、明确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3、提出了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阐明了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方针和方法

4、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是长期的,曲折的

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我国文化艺术,促进科学进步的根本方针

6、坏事具有两重性,努力创造条件使坏事变好事。

必背知识:

◎三大法宝: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三大纲领:土地、没收官僚主义、保护民族工商业

◎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三大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著作历史政治意义】

这是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后来毛泽东根据原始记录加以整理,并作了若干重要的补充和修改,一九五七年六月十九日在《人民日报》发表。这篇讲话在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的情况下,明确指出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并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提了出来,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正确方针的继续和发展。讲话公开发表前,反右派斗争已经开始,由于当时对右派分子向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进攻的形势作了过分严重的估计,在讲话稿的整理过程中加进了强调阶级斗争很激烈、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这些同原讲话精神不协调的论述。

【概述】

毛泽东1957年2月 27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它是作者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主要著作。后经整理、修改和补充,于同年 6月19日公开发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作者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分析了中国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形势和任务。文中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由于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点应当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因此,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应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著作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中心,科学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① 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概念,全面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问题。作者明确地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概括为社会基本矛盾,指出它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社会基本矛盾。无论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还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都存在着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但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这种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②提出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理论。作者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分为两类,一类是敌我矛盾,一类是人民内部矛盾。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并且指出,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就不同。敌我之间的矛盾是用专政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用民主的方法来解决,即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解决。同时还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法,如: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法解决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矛盾;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法解决科学文化中的矛盾;用“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方法解决经济建设中的矛盾。

著作在对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真善美和假恶丑、乱子的二重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问题的分析和论述中,阐发了事物发展的辩证法思想,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个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著作提出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为正确解决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根据,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也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独创性的贡献。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毛泽东1957

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读后感

读《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读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有感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读后感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毛泽东1957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毛泽东195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