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心理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20-03-02 04:17: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2-2013学年心理课教学计划

本学期为了更好服务心理学的教学工作,更好的完成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讲授好心理健康的教学内容,我制定了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基本素质要求的需要,同时也是学校德育建设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任务是要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特点和能力的生活道路,发挥最大潜能、完善自我,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对于中职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观念,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各种心理方法来更好地调试自我,从而获得和谐健康的心理内环境。

职业学校的心理学是心理学在中职生教育中的应用,大多数学生以前来没有接触过这个学科,这个学期这门课程的开展,有利于学生了解一些心理学在日后工作、生活中的应用常识,这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必然之举。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平均年龄在10岁,正是从幼稚走向少年的年龄阶段,正是处于身心发展的敏感时期,是心理学上的青春期(也有专家称之为“狂风暴雨期”)。他们存在学习基础薄弱,行为习惯较差,情绪波动大,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等现象。

总之,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烦闷、焦虑、自卑等。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不但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严重的还会造成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并最终影响他们未来的职业适应和人生发展。

我校学生虽然已学过一些专业的相关知识,有着一定的专业基础,但是对心理学的认识上还是比较模糊、存在着一定误区。

三、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一些知识; 2.帮助他们进行良好的自我认知,从而树立信心,实现自我; 3.当学生遇到各种心理小问题时候,能够根据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自我疏导; 4.对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和帮助,使他们尽快摆脱困境,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5.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一些常识,并且运用到饭店服务中去。

四、具体措施

针对以上对学生与教材的分析,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人本学期拟采取以下一些工作计划:

1.认真备课,写好教案。课前点名,做好记录。以饱满的热情进行课堂教学。理论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生疏、抽象且及其深奥的,在讲解相关心理健康和服务心理学的知识、原理时,尽量多举例子。 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本课程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又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增强了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这样既有利于教学顺利进行,又有利于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平时上课教学时候,做些相应课堂主题的心理测验,这样不但增加趣味性,还能够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断。 2.对来访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这是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困惑。为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安全校园、人文校园的建设尽自己最大努力。 3.参加教研组活动,相互交流经验,积极参加本组举行的各项活动,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做好半期考与期未考的出卷、复习准备工作。配合学校做好监考工作,以及试卷的批改等期未工作。

4.预计开展一次全校性的“心理健康周”系列活动。

总之,在新的学期里,本人要扎扎实实地做好教学工作,既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又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总结经验,不断成长。篇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安排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安排

本学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保障,以学校的工作计划、德育计划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努力创造条件辅助和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一、指导思想: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内涵,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已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

1、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做好个案辅导、登记工作。

2、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努力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

3、重视学生心理团体辅导工作。

4、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做好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6、充分利用班队会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每学期最少开

设两节以心理健康为内容的主题班队会)

三、内容要求:

1、学习心理与智能发展指导。

(1)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潜能,激发其学习的信心。

(2)引导学生形成强烈持久的学习动机。

(3)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学习策略的辅导,包括阅读、记忆、思维、问题解决、自我监控等策略。

(5)特殊时段的学习心理调适。如竞赛前夕、升学考试前夕。

2、情绪、情感、情操教育。

(1)认识情绪的丰富多样性与易变性。学会认识自己与他人的情绪。

(2)掌握控制、表达、发泄情绪的适当方式与合理途径。

(3)学会保持积极心境的方法。

3、坚强意志与承受挫折的教育。

(1)培养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2)培养学生形成处事果断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控制力。

(4)引导学生正确应对挫折与困难。

4、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及性教育。

(1)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尊重自己、相信自己。 (2)学会正常人际交往,与同学、老师、家长良好关系。 (3)正确认识性别差异,接受发育过程中的身体变化,正确认同性别角色,同异性同学保持正确的交往心态。

5、人格养成教育。

(1)引导学生树立发展健全人格的愿望与动机。 (2)注重学生的自我人格养成教育。

(3)对有人格障碍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心理课辅导。每个月的最后一周班主任教师利用班会课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开展心理活动课。

(2)心理咨询室。逐步开放“心灵家园”,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逐步做到心理咨询室有专任教师负责,固定的开放时间,固定的场所。

(3)办好“心灵信箱”,以便个别学生羞于启齿,可以利用写信的方式和学校的心理老师进行沟通、预约咨询,一般的问题由心理老师转交班主任回复,特殊的由心理辅导老师进行个别咨询。

(4)以“点”带“面”,利用学校宣传阵地。

“各班板报、红领巾广播站”是我校学生熟悉的宣传阵地,本学期将充分利用现有的阵地宣传心理知识,在红领巾广播站、多媒体教室进行讲座,对个别案例进行解析,对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随时保持正常的心态。

(5)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

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利用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地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6)指导小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指导小学生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a、学会放松。要使小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的。b、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无论何事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c、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这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公开日记要得到本人的允许。小学生也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内心秘密被他人知道,要学会坦然地对人与对己。

本着“成长比成绩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的理念,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全心投入,重视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

五、每月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3月:

1、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明确本学期工作思路。

2、开放心灵家园,心理老师开始正常值班。

3、开放“心灵信箱”。 4月:

1、组织班主任学习有关心理辅导的知识、方法等。

2、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打开心灵的快乐频道,对学生进行常规心理健康测查。 5月:

1、利用家长会向学生家长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2 、开展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 6月:

1、心理健康教育学期工作总结。

2、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汇总整理。篇三:心理健康教学计划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本学期为了更好服务心理学的教学工作,更好的完成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讲授好心理健康的教学内容,我制定了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基本素质要求的需要,同时也是学校德育建设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任务是要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特点和能力的生活道路,发挥最大潜能、完善自我,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对于中职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观念,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各种心理方法来更好地调试自我,从而获得和谐健康的心理内环境。职业学校的心理学是心理学在中职生教育中的应用,大多数学生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学科,这个学期这门课程的开展,有利于学生了解一些心理学在日后工作、生活中的应用常识,这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必然之举。

二、教学内容

第一、二单元 与自我意识发展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的人应了解自己并悦纳自己,正确地认识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如果对自我认识发生偏差,过高或过低地评价自己,往往会使自己在人格、情感等方面产生障碍,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因此,帮助中学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抱负水平,学会自我控制,对学生的人格、情感以

及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方面,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使他们懂得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学会从自我评价和外界评价中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过高也不过低地估计自己,欣赏自己的优点,接纳自己的短处,树立自信心,不因自己的一些不足而与自己过不去,造成过分自卑。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可以使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学习和生活,获得自我认同感。自我控制方面,自制力是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制力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中,最关键的是使他们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志。 第三单元 与人际关系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对他们成长至关重要,人际关系的好坏对其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他们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直接体现了其心理健康水平。我们在学校教育中也常看到,有的学生成绩很好,但在同学中很孤立;有的学生目中无人、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同学想与同学交往可不知用什么方法?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从小缺少与同龄人交往的经验,在社会交往技能方面的训练又不够。因此,与人际关系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青少年都渴望友谊,但如何建立友谊,怎样处理好与同学、家长和老师的关系等这些问题,经常给他们带来苦恼。人际关系中的种种关系的障碍还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教给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能力,使他们学会交往、合作,懂得尊重、理解、信任和宽容别人,增强人际协调能力,减少人际冲突,促进人

际和谐。

第四单元 与学习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他们将在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习惯、培养对学习的兴趣等方面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的心理健康几乎涉及学习的各个方面,既包括学习的动机、兴趣、理想等,也包括学习的方法、态度、情感以及学习的生理机制等,我们也可以把这些因素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大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在教育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说具有直接作用,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方面入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预防智力障碍,进行学习心理指导。另一方面要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合理用脑、科学用脑,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并增进体脑发展。 第五单元 与学生生活、社会适应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归根到底是要培养他们具有较强的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社会适应是个体逐步接受现存社会的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过程,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学生长期对社会刺激不能适应,不能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作出反应,就会对周围的一切产生格格不入的心理,容易出现各种心理行为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要从积极的方面引导学生,使他们学会主动适应不良而造成的各种不良结果。对挫折的耐受能力和意识是学生生活、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

三、教学安排 理论教学授课进度安排表 篇四:心理学基础教学计划

一、教学基本目标

“普通心理学”的教学目标是要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的“一般”(general)知识和“基础”(basic)知识,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功研究方法、了解心理学发展的一般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最一般的规律,它为学生提供了心理学最一般的知识。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而心理现象又是宇宙中最复杂奥妙的现象之一。从19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邻近学科的影响,心理学开始采用客观的方法对人脑中的“黑箱子”进行探索,通过外显行为的分析,揭示了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在心理过程和心理结构,并作计算机模拟了许多复杂的心理现象。这是心理学不同于别的一些学科的地方。因此在“普通心理学”教学中,我们既要使学生对奇妙复杂的心理现象发生兴趣,又要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心理观:培养学生对心理现象的敏锐“悟性”,知道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明确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并且可以自觉地、有意识地用心理学知识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从而凸现心理学特有的现实意义和人文价值。

二、教学基本框架

18次课,36学时,每次课2个学时。2课时复习

三、课程具体安排

第一篇:绪论

第一章 (2): 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方法)

第二章 (2)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与脑

第三章 (2)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 需要与动机 第四章 (2)意识的一种状态――注意

第二篇:认知过程

第五章 (2)感知觉

第六章 (4)记忆

第七章 (2)思维与想象 第八章 (2)言语

第三编 情意过程

第九章 (2)情绪与情感

第十章 (2)意志

第四篇:个性心理特征

第十一章(2)能力

第十二章(2)气质

第十三章(2)性格

第十四章(2)人格

第五篇:学习与发展

第十五章(2)人生全程发展

第十六章(2)社会心理与行为

基本教材: 《普通心理学》孟昭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主要参考书目:

《普通心理学》郭淑琴编著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等著,北京师范大学,2000 《现代心理学》,张春兴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社会心理学》,章志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psychology and life》(11thed.),f.zimbardo,scott,foresman and co.,1985 《健康心理学》(2rd ed.)朱敬先,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4

三、教学基本要求 1.传承性与批判性相结合:既向学生讲解本学科已有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基本概念与理论,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分析批判的能力; 2.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心理学是充分体现社会人文特色的学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知道学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体现教学中科学作风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四、教学方式特点: 1.课堂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学生讨论、演示实验相结合,课后辅以联系实际的实践性作业。

2.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直接“参与”教学课程。 4.注重自学与讨论,学生需要自行阅读学习大量教材和教学辅导材料,完成相应的作业,并以作业为基础进行课堂讨论。 5.尽可能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演示实验、投影仪、幻灯机、多媒体设备、教学胶片、教学录象、心理学网页等材料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并且更具逻辑与条理。 6.建立课外心理咨询兴趣小组,使培养学生进一步探讨、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学问题的能力。

7.平时学习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上课、作业与课堂讨论占成绩的40%,期末卷面考试占60%。篇五:心理学教学计划20100906 2010~2011学年《心理学》教学计划

陈启山

课程目标:

了解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将心理学的原理与规律运用在个体的生活、学习与工作中。

心理教学计划

心理疏导教学计划

心理辅导课程教学计划

高一心理辅导教学计划

六年级心理发展教学计划454

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心理与健康教学计划

心理

心理法则

青春期心理

行政心理

心理教学计划
《心理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