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品德课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发布时间:2020-03-02 05:44: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小学品德课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周口市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

王云芳

电子邮箱waxgcy@163.com 电话15838642633

摘要:小学品德课是一门知识性较广、且实践性较强的教育课程,所以,在品德课教学中也要根据这一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性、趣味性和生活化,充分激发学生热情,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针对不同课题和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关键词:灵活多样 激发热情 自主学习实践性 趣味性 生活化

一、不拘一格,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小学品德课的知识涉及到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内容,知识面广而且庞杂,同时,它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且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小学品德课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对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认知能力和初步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逐步融入社会生活并学会做人。

针对小学品德课的这一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拘一格,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课堂观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现场试验、角色扮演、演绎推理、思维答辩、社会实践。利用情境教学、故事激励,游戏娱乐等方式把学生引入课堂。同时针对不同的课题和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教学时该让学生动手的地方就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动口的地方就让学生自己表述,能让学生动脑的地方就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能让学生走向讲台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展示、去表现。这样就使得我的品德课课堂既严肃又活泼,亦庄亦谐,兴趣盎然,使学生乐学好学。 实践告诉我们,各种教学方法各有各的特点,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进行灵活、交替地运用。这样才会使学生课课感到新鲜,使课堂充满活力,进而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激发学生热情,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品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参与意识。学生是高效课堂建设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全员、全程、全面参与高效课堂建设,要多倾听、时刻考虑学生的需求与感受。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放下身段,自觉地走进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同学生交朋友,与学生促膝谈心,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鼓励其自主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去探索、去思考,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如我在教学《推己及人》这一课时,针对个别学生自私自利,以我为中心这个毛病,截取了学生生活中的一个真实的片段《借作业本》,让学生讨论,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能单单只考虑自己的要求,自己的感觉吗?引导学生进行激烈的讨论,当学生认识到应该学会换位思考,要以德报怨,善待他人等于善待自己时,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做到知行合一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需要课堂上的知识传授,更需要社会大课堂的洗礼和考验。需要学生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实地调查,获得丰富多彩的感性认识,为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做好铺垫。如对学生进行“注意交通安全”教育,可以组织学生到交警中队去进行调查,通过大量的例子使学生懂得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性,以及必要的交通安全常识,从而大大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只有让学生不断地进行实践活动,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才能形成。因此我本着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近社会的思想进行课堂教学。

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再如教学《请到我的家乡来》后我安排了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工厂、街道、名胜古迹。通过参观,使学生亲眼目睹家乡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激起对家乡、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起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而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四、开展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品德课不像语文、数学课那样,每一课都有连贯完整、逻辑性很强的知识体系。所以,品德课教学如果没有恰当的教学方法,就会使课堂教学变得索然无味,而学生也会变得无精打采,不去理会老师空洞的说教。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品德课的前提条件。

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品德课犹如一台戏、一部电影的序幕,一篇文章的开头,如果能引人入胜、富有情趣,就能使学生主动地进入教师所设计的特定环境之中,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就会很快被调动起来。在课堂教学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讲述故事、实物演示、小品表演、猜测谜语等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如果教师能在学生学习兴趣上做文章、下功夫,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条途径可走。可以利用游戏激发兴趣,游戏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小学生表现的最多的则是无拘无束地参与和投入。可以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寓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特点和认识水平,揭示故事所展示的思想道德观念。可以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从而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可通过小品表演或现场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可以采用角色换位,引发共鸣。

在思想品德课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让学生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例如我在教学《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时,我就让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还可根据课文内容巧设课堂疑点,,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中来,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动力,而最能引发这些兴趣的则是外界的情境。引起兴趣的情境往往能够引起快乐,引起快乐的情境往往也能够使小学生感兴趣。因此,一名优秀的教师就是要以引发兴趣和维持兴趣作为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让小学生投入到教师设置的课程中去。

五、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学生实际

小学品德课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品德课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学生实际,把一部分学生的生活习惯恰如其分地引入课堂,这样,既可增大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使他们受到思想教育,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品德课程要关注学生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学生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从小懂得热爱生命,获得快乐生活的情感和意识是品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因此,随着小学生生活的不断提高,在品德课堂教学中,许多要求都要在无痕的课堂教育教学中渗透。

比如:我在上《我会好好地吃》一课时,就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积极、愉快地生活,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知道早、中、晚三餐的学问并且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我通过与学生谈话来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认知特点,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语言、挂图、图片等创设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情境,把较复杂的问题简明化、生活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乐于去探究、主动去探究。

通过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学习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有责任感地生活,为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和未来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因此,每个主题活动都需要我们像教材所提示的那样,展开观察、调查、实验、探索等多种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操作来完成,并在活动过程中,积累直接知识或经验,体验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 ,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生可以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从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可信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浅谈

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方法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浅探

课堂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数学教学方法要科学化

浅议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贾力学)

灵活多样的总结方式

小学品德课教学反思

小学品德课教学反思

小学思想品德课有感

小学品德课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小学品德课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