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一词多义的隐喻分析与英语词汇教学

发布时间:2020-03-01 18:36: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词多义的隐喻分析与英语词汇教学

摘要:词汇是构筑语言大厦的砖石,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之一,是表达思想的载体。一词多义作为语言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英语词汇学习的复杂化。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多义词的词形和原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但是原义与衍生义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隐喻关联起来的。本文就联系隐喻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且最终得出了相关的英语词汇教学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一词多义,认知,隐喻,词汇教学

一、引言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在英语学习中,词汇习得一直都是学生难以突破的瓶颈。一词多义是词汇教学中的难点也早已成为英语教师们的共识。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词汇教学与语言学和心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词汇教学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人们用同一个词来表达多种意义,是因为这些意义之间是有联系的。它们之间的联系来自于从具体到抽象认知域的隐喻映射。

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帮学生理清多义词与各个义项间的隐喻关系,从而帮助学生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多义词学习方法,有效地记忆词汇。

二、一词多义现象

(1) 一词多义的定义

一词多义现象是指通过人类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响其

[1]它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多义词即多义聚合的词,指的是包含几个相互有联系意义的词。随便翻开一本字典,没有任何一个单词的义项是单一的。一个词可能刚出现的时候其义项比较单纯,但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逐渐获得新义,也就是在原义的基础上衍生出的新义。换句话说—词多义就是词义变化的结果。

一词多义是任何一种语言的普遍现象,尽管一个词的义项很多,但各义项之间还是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些联系主要体现在:原始意义和引申意义、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抽象意义和具体意义、以及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

(2) 一词多义形成的原因

一词多义的产生主要有两股力量。一股是社会和历史文化因素,为了真实的反映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每种语言都在造新词、向其他语言借词、给原有的词添加新义,以增强其表达能力。其中第三种方法是最简单而经济的。因为客观世界当中和人们想象中的事物是无穷的,而各种语言无论造多少新词并从其他语言借来多少词,词汇总量总是一个有限集,因此决不可能实现一个单词一个义项,而

需要由一个词义引申出若干其他意思,这样就出现了一词多义。[2]

另一股是人的思维和认知因素。在词义演变的过程中,人类的思维和认知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思维方式和想象能力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决定了词义转化的形式是丰富和多样的。人的思想活动,即心理活动,是词汇转义的基础,也制约着词汇转义的方向。认知语言学就强调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的认知能力不断发展的结果,不能单纯的把语言看作是一种符号,而是以最少量的符号传递最大量的信息。人类在接触语言符号的同时,掺杂了个人的感觉、体验、表情和社交,不由自主地在心理活动上对语言实行了转化,一词多义自然而然产生。

三、一词多义的隐喻分析

(1) 隐喻理论的阐述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 更是一种思维工具, 它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 从根本上讲都是隐喻式的。应结构上而形成。Lakoff和Johnson对隐喻的定义是: 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的词汇来理解和感受某一类事物, 即人们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 借助于已有的对具体事物的描述方法来联想描述抽象的、不为人们所熟知的事物。这一具体抽象的过程便是隐喻模式的运用。人们往往先认知自己周围具体的事物, 包括人体本身及具体的器官, 然后借助对这些具体事物的认知,来描述其他抽象、不为人们所知的事物, 形成隐喻语言。3

根据Lakoff的观点,隐喻的本质就是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找到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就实现了两个认知域之问的映射。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例如:Life is a long cure.“曲线” 在几何上是一种有很多曲折的形状,把“曲线”映射到“人生”上,说明“人生”也是曲折坎坷的。

(2) 一词多义与隐喻关联

王文斌指出,若一个词具有多义性,这往往是词义发生变化使然,而词义之所以发生变化,在大多数情况下缘起于隐喻的作用。一个词语产生以后,人们便会借用隐喻来使它的基本意义不断扩展和延伸,其中的一些隐喻义一旦被社会所接受,它便会固定下来,同时,又在隐喻义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隐喻义,一词多义现象也就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所以我们就有teeth of tomb(梳齿),eye of needle(针眼),neck of bottle(瓶颈),bridge of a pair of glaes (眼镜架)中的teeth、eye、neck、bridge都是比喻用法,它们与本体之间外形相似。 一个人心肠硬我们说他长着heart of stone(铁石心肠), 狡猾的人被我们称为 fox(狐狸),一个漂亮的女人被我们称为vision(极美的人或物 ),爱读书的人我们称他们为bookworm (书虫)。这样,一个词,我们通过隐喻这种认知方式,就被我们很好的运用,一词多义现象也得到了发展。

(3) 英语“eye”一词多义的个案分析

日常语言词汇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即某个词越是使用频率高,其义项就可能越多。这一特点在eye一词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中eye有23个义项,其中“眼睛”是eye的本义,其他几项可以是随着历史的演变逐渐扩展的意义即衍生义。根据Ullman的观点, eye在最初用来表示“眼”这个概念的时候具有任意性,音和义都没有认知理据。[4]但是衍生义“视力”、“针眼”、“芽眼”于本义有相似特征,具有隐喻性思维模式,因为这些义项中各实体引起了“眼睛”向不同域的映射。“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判断”、“密切注视”则是在相似基础上和本义产生的联想。语义范畴大,类型多, 既有具体意义又有抽象意义。

由于这些隐喻性较强的义项的长期运用, 其意义已储存在人们 的头脑中并成为字面意义, 已感受不到隐喻性的存在了。人们在使用时可以不假思索,不经任何隐喻思维就能从头脑中提取。哲学家Davidson认为当隐喻变为死喻,其隐喻意义就成为死喻的字面意义。所以在学习一词多义的时候要让学生重新将这种死喻回归到隐喻中,构成语义的树状,甚至网状结构。

四、一词多义与英语词汇教学

(1) 用构词法指导学生掌握单词

多义词至少有两种词义,多则达十几种词义。有些英语教师在教单词时,喜欢简单地罗列中文词义,要求学生记忆,这样的方法容易产生记忆上的混淆,导致理解的错误,并不能在实际交际中应用。听说读写译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死记硬背单词必然影响其它步骤的学习。

在英语学习中掌握一定的词汇组成规律与记词技巧是比不可少的,其中对构词法的了解和掌握尤其重要。对构词法应灵活记忆,在实践中归纳、理解并在阅读中善于分析,这样记单词和阅读文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语构词法主要有三类:合成法、转换法和派生法。

(2) 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隐喻意识

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新事物不断出现。人们使用已有的词语来命名新事物,这时不但词义范畴扩大化了,而且原形意义、范畴等级也发生了变化。[5]比如foot一词,最初是指人身体的一部分“脚”。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用来比喻桌子或椅子等事物的底部,如at the foot of the table, at the foot of a mountain等。

英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语言的隐喻性来自于认知的隐喻性,英汉语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但是词汇发展的过程是有一定的共性的,词汇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英语教师要在词汇教学过程中立足本义,并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对词汇的隐喻联想。只有掌握了本义,才能借助隐喻思维进行语义推导,也就是把抽象意义的理解和记忆建立在具体意义的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之上。否则,离开了本义空谈隐喻下的词义引申将是无源之水。

(3) 将隐喻能力的培养放在词汇教学WPS程序模式中

出于经济原则,各语言都在利用有限的形式表达无限的意义,英语中的一词多义也同样普遍存在。英语中孤立的一个单词是很难被赋予或表达一个完整的意义。通常情况下,词汇只有按照语言规律组合成词组或是句子,置于上下文的特定情境之中,才富有活力。

在讲解一词多义时,可按照“单词——词组——句子”(WPS)的程序模式。如在教take一词时,可引出词组take off再进而引出句子:(a) Take your coat off. (b) The plane took off. (c) Her acting career really took off.在语境当中,学生自然而然的就能分清楚 take off的一词多义性,由于和take off相搭配的名词不同,他们的意思也产生了隐喻联想,从“脱衣服”到“飞机起飞”,最后引申到“事业大成”。

(4) 加强目的语文化导人

隐喻认知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共性,不同文化中的语言使用者都能够借助隐喻去理解语言和认知世界。扎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隐喻可能重合,但不同语言的隐喻化系统并不是完全对等的。例如,“猫头鹰”在汉语文化里是不祥之兆, 在英语文化里却是“ 智慧”的象征;“龙”在汉语中象征着“权势、高贵、吉祥”,而英语文化中的“龙”却象征着“邪恶”。有着不同文化内涵的词汇自然拥有不同的隐喻意义,因此,学习者也应该认识到词汇所涵盖的文化和认知特点也是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在词汇教学中也应该加强目的语文化的导人。

五、结语

一词多义现象是一种重要且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它的产生是和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模式紧密相关的。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一词多义现象不仅使我们对一词多义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让英语教师运用隐喻机制,帮助学生理清多义词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把复杂、抽象、机械的词汇学习变得简单、具体和生动,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参考文献:

[1]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 2001.[2] 段福满.谈英语一词多义现象[J].内蒙古大学学报, 2004,(3).[3] Lakoff & Johnson.Metaphor We Live By [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 1980.[4] Ullmann, S.Words and Their Use [M].London: Frederick Muller Itd.1951.[5] 王文斌.认知突显与隐喻相似性[J].外国语,2008,(3).

商务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现象分析

英语一词多义

古文一词多义

两用成语(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个人教案

中考文言文一词多义

高一 文言文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的隐喻分析与英语词汇教学
《一词多义的隐喻分析与英语词汇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