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爸爸去哪儿节目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3 21:27: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爸爸去哪儿》为何这么火

—— 之我见

摘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电视节目体系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竞争也日渐加剧,而在当前的中国电视节目十四个类型中,综艺节目排在了第四位,由此可见,综艺节目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拥有很好的消费群体,综艺节目应该如何走向未来与发展?镁光灯下、赛车场上、跳台前段、镜头对面,一举一动为大众所关注的男性明星名人,在将精力奉献给事业和梦想的同时,他们的家庭家人又是怎样一种状态呢?这是大部分年轻人所感兴趣的话题。这满足了受众的窥视欲的需求。2013年湖南卫视原版拷贝韩国MBC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爸爸!我们去哪儿?》,延请那些事业卓有成效的名人,如影视明星兼赛车手林志颖、奥运冠军田亮、影视明星郭涛、导演王岳伦、国际名模张亮等,和他们的小宝贝组成搭档。《爸爸去哪儿》CSM全国网收视率1.1,市场份额7.67%!CSM29城市网收视率1.46,市场份额6.45%。双网首播破1。均位列同时段全国第一。本文就对《爸爸去哪儿》成为目前最受欢迎的综艺节目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节目定位社交网络创新名人

成功的主要因素

一、节目定位

从年初的《我是歌手》,到刚刚收官的《中国好声音》,在这半年多内荧屏上充斥着“这歌声”、“那歌声”,而且大多都是雷同跟风之作,满是“梦想”,“煽情”无孔不入,而明星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的横空出世,仿佛一阵清风拂来,让人眼前一亮,星二代的“小萌娃”不仅打败了身为大明星的父亲,而且其展现的萌化和亲情力量,直抵人心,融化了人内心最柔弱处,产生了亲子情感和如何教育好孩子的成长呵护正能量,很值得期待。《爸爸去哪儿》是对真人秀节目之真的返璞归真。节目组通过设置一系列由父子共同完成的任务,给平日里很少有机会待在一起的父子创造了拉近距离的难忘时光。其“清新”的节目形式和“温情”的节目内容,引发了社会对亲子关系的大讨论。

二、加大传播路径——社交网络的助推功能

既然社交网络只能“锦上添花”,是不是社交网络不重要了呢?此次《爸爸去哪儿》的走红,恰恰说明社交网络的重要性。如果没有社交网络的广泛传播,《爸爸去哪儿》再好看,也只能跟深圳卫视的那档《饭没了秀》一样,只在一小部分电视观众中观看和讨论。有了社交网路就不一样了,通过社交网络传播,一个电视节目可以一夜爆红,可以原本不是父母的观众,也去关注一档“亲子”的电视节目。社交网络的助推器功能,可以让“小众热点”变成大众娱乐狂欢,在放大节目影响力的同时,也会让商业价值无限放大。

三、本土化创新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认为:“真人秀节目更多地是一个移植形态,中国文化跟真人秀的本质之间是有一定差异的,这种形态要在中国成为非常主流和大众化的东西,尚待时日。要结合传统,这东西不成立,完全做成西化的,不接受的人还会很多。”《爸爸去哪儿》这节目对“真人秀”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与整合,嫁接了“真人秀”与“娱乐节目”两大节目类型的优势与特长,同时它还集中了表演、游戏、煽情等多种娱乐元素,并实现了这些娱乐元素的有效融合,这些都使其在出炉之年即迅速成为中国大陆地区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节目类型。

韩国版《爸爸!我们去哪儿?》的国情跟国内还是有很大的不同。韩国的家庭一般都

有两三个孩子,节目中也都是爸爸带着两三个孩子,孩子之间会有很多的交流,比较强调的真人秀的感觉。而芒果台版的《爸爸去哪儿》,更加注重的是“爸爸”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节目组编排的成分更大一点。节奏比较紧凑,更加适合国人的收视习惯,这可能正是节目组聪明之处。

四、强大的后期团队

在影视圈里,动物和小孩一直是公认最难拍的,《爸爸去哪儿》的拍摄难度可想而知。在韩国版中,节目时长78分钟,总共需要进行48个小时的拍摄;而在中国版中,为了达到电视台对大型节目的90分钟的播放要求,拍摄时间被延长到了72个小时。每次拍摄,现场各工种人员加起来就有一百多号人,还有这一百多号人的一日三餐要照顾,医疗团队也需候命。现场加上监控共有四十几个机位,每天节目组都会在早会中梳理当天的拍摄流程,摄像总监制定详细的拍摄计划后,和现场导演对接,接着摄像组加入,一起确定每个环节的拍摄如何实施。拍摄过程中,两名编剧和摄像分别紧跟在明星父子的身边,摄像负责记录影像,编剧则记录拍摄内容,方便后期剪辑。

近1000个小时的素材才能剪出一期节目,基本上是十五分之一的选取率。“大家在节目里看到的航拍、房间监控和摄像机跟拍,都是希望能在两天三晚中做到不间断的素材抓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跟拍的摄影师们白天扛着20多公斤的器材,跟在明星和星娃们屁股后面四处奔走。

五、受众定位:

“爸爸粉”年龄总体适中,横跨“50 后”至“00”后。以北京为例,主体观众覆盖了从高中生到大学毕业 10 年左右的人群。不少适龄青年发微博称,“看到某某,我也好想结婚,想有个这样的儿子/女儿。”有趣的是,北京和上海的“爸爸粉”年龄明显偏高,不知是否与两地剩男剩女大量堆积有关。

也许,北京、上海妈妈的心情会很复杂,在节奏飞快的都市生活中,她们会不会一边看着“爸爸去哪儿”,一边被孩子问“忙碌的爸爸到底去哪儿了”?

根据湖南卫视公布的CSM46城市数据,《爸爸去哪儿》首期核心观众群:女性、青年、高知。女性观众收视率1.92,占比近2/3;核心25-34岁收视率高达2.13,份额12.8,占比高达36%,是收视率最高的群体。在15-34岁观众中,节目收视率比同时段第2名高出80%。

六、找准综艺节目的卖点

电视产业化的今天,电视节目早已商品化,如同企业策划一样,电视节目策划同样 要寻找卖点。因为卖点是价值的商业体现,是一个项目对于电视传媒机构本身的价值, 即项目能给媒体带来怎样的影响。找卖点要知已知彼,避实就虚,挖掘市场缝隙。只有 对市场,对观众,对消费者,对竞争对手都了如指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 新我活,人慢我快”,找出来的卖点才会胜人一筹,最终成为策划制胜的“法宝”。成

功的电视节目都深入挖掘了观众喜爱的卖点。《爸爸去哪儿》这档亲子真人秀节目在我国乃首创,于是就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眼球。

七、赞助商的大力支持

高收视率能带来高的广告到达率,一次选择收视率高的节目能有效地从量的角度提 升广告商品的知名度;而高满意度的节目能有效的提升在其间投放的广告商品的品牌效益帮助商品实现质的飞跃。以节目播出前后微博热值变化作为赞助回报参考。《爸爸去哪儿》第二季高达3.1199亿元的广告独家冠名费比第一季的2800万元翻了10倍还多,参照此前1.5亿元的标底价,溢价率高达108%。

结论:《爸爸去哪儿》此次的成功,再次说明节目要想具有真正的影响力,打铁还要自身硬,节目内容本身一定要强。社会化营销和传播,只能“锦上添花”,并不能“雪中送炭”,如

果节目本身的内容不行,把主要精力放在网络炒作上,只能说是本末倒置,捧得越高,摔得越惨。我认为未来真人秀的综艺节目的发展方向应该:

一、真人秀节目,由原来单一的“选秀”节目的竞争变成全类型“真人秀”节目竞争,除了亲子节目以外,不排除出现以婚恋、老年人为主题的真人秀节目。

二、版权引进竞争会进一步加剧。一些在国内观众有着广泛受众的《我们结婚吧》、《大爱RUNNINGMAN》等电视节目将成为角逐的重点。

三、本土化创新能力越来越重要。国外节目引进也常常会有“水土不服”的情况出现,这时候节目的制作能力和本土化创新显得重要。芒果台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其节目制作和剪辑的能力,以及多年积累的本土化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波.《 2004 年娱乐节目收视回顾》[J].《收视中国》,2004,22(1):11.

[2]《新华每日电讯》2013 年11 月8 日第 005 版

[3]金鹰网休闲娱乐 《爸爸去哪儿》收视率数据统计每期更新2013年10月12日

[4]中国经济网《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冠名费3.12亿创综艺节目新高2013年12月3日

[5]《大众日报》2013年10月27日 第 007版

爸爸去哪儿 节目分析

《爸爸去哪儿》节目市场定位分析

《爸爸去哪儿》节目成功原因分析

爸爸去哪儿

爸爸去哪儿

爸爸去哪儿

《爸爸去哪儿》

爸爸去哪儿

爸爸去哪儿

爸爸去哪儿

爸爸去哪儿节目分析
《爸爸去哪儿节目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