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河间的名胜古迹

发布时间:2020-03-03 06:58: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河间市名胜古迹

名胜古迹

诗经村有毛苌讲授“诗经”遗址和冯国璋将军府,半截河村有冯国璋墓,西九吉乡有刘完素庙及墓地,大渔庄有清御史左敬祖墓,市区有清真寺两座、光明戏院1座、宋哲元教场遗址,境内有屯庄白求恩大夫战地手术纪念馆、“齐会战役”贺龙元帅指挥所旧址,黑马庄“解放石家庄”、“青沧战役”朱德司令指挥部所旧址。

毛公墓:毛公墓又名毛公垒,位于河间市三十里铺村北,为汉博士毛苌墓冢。明礼部尚书李时《毛公书院记》载“毛公者,汉儒毛苌也。献王征公为博士。公善为讲说,演绎其义,号为毛诗。卒葬河间城北三十里”。毛公墓“*”期间被毁,河间市人民政府于2005年重建。现为沧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光明戏院:光明戏院位于河间城内红牌楼街,1934年由戈、王、宋、张、韩五户投资兴建,式样为中西合璧,结构精巧,二楼设包厢,匾额“光明”二字为书法家华世奎所书,天井栏画为著名画工陈铁珊所绘,整体布局古朴典雅。新凤霞、宝珠钻、喜彩莲、刘宝瑞等著名艺术家均曾在此献艺。光明戏院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

冯国璋故居及墓葬:冯国璋故居及墓葬位于河间北10公里西诗经村东,是民国大总统冯国璋故居,为西诗经村乡政府所在地,境内西临106国道,南靠沧保高速公路,朔黄铁路,古洋河自村东流过,地处冀中平原。冯国璋国葬墓位于将军第北2000m处,同将军第属同一中轴线。国葬墓建于1917年,较大的破坏有3次。第一次是土改期间,村民把墓区的亭台、树木扒光刨净;第二次是1958年大跃进高潮到来时,把冯国璋坟墓里的石碑等岩石建筑,一律推倒砸碎,为河间农田水利服务;第三次是1966年春,当地部分造反派把坟挖开,墓室遭到破坏,墓内存放的冯国璋戎装画像一张、指挥刀一把、两个石雕玉器、玉簪、夜明珠、玉香炉等文物,现在省历史博物馆保存。1905年河间秋操图及冯国璋秋操图画像,另有冯国璋致袁世凯手札等文物在河间保存。2007年春,河间市人民政府重修冯国璋国葬墓。

左敬祖墓:左敬祖(明末-清初),字虔孙,河间大渔庄人。祖父左圭,父亲左鹏程,都以孝义著称。左敬祖为人豁达大度,学识广博。顺治六年(1649年),举会试第一 ,官翰林。顺治九年(1652年)又考,一举夺魁,提拔为通政使,为官清政廉明,刚直不阿,凡有关国计民生及地方利害、水旱灾荒无不条陈恳切,他上疏皇帝缓征输、宽徭役、旌廉吏、禁奢糜四书为当朝所称赞。他的《请减徭役疏》被顺治帝恩准后,使一些贪官污吏不得不收敛暴虐行为,百姓拍手称快。在《请表彰吏疏》中,他主张“惩罚贪污、表扬廉洁”,由于他政绩显著,晋升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著有《四书抄训》、《易经抄训》、《理学真传》等。后因年老多病告老还乡,病逝故里。

河间府衙:据记载,府衙、县衙同在一地,规模宏大,远近闻名。为河间历史大文化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另据河间城内老文化人张德山生前回忆说:旧府衙坐北朝南,门前设高大照壁(影壁),照壁两侧建有辕门。辕门外有直通东西大街的甬路,临街有座高大的“木牌坊”。坊额横匾上刻有“燕赵雄风”四个大字(后人添上去的)。传说坊上这四个大字是时任直隶总督的方观承所书。府衙大门两侧原有一对石狮,至今仍坚硬如初,雕工精美、栩栩如生,摆列在市文体局大门前东西两侧。府衙东南侧原有一口深水井,井水甘甜清凉,供府衙官吏和城内百姓饮用。

辛亥革命以后,府衙门口墙壁上,左边书“天下为公”,右边写“选贤与能”。大门内有门房,迎面有方杆旗斗两个,东西两侧有房舍,为隶卒居住,往里为内门,东西分列吏舍,是掾吏办公的地方。门东有申明亭,门西有旌善亭。仪门内为广庭甬道,两旁古柏参天,交相掩映,郁郁葱葱。西侧悬有大铜钟一个,镌有铭文,内含白金千两,声闻十里,此钟被侵华日军掠走。

甬道北上坡,有石阶五级,上级建有殿堂,名曰大堂,原为府官审理案件之所。凡大堂审理的一般民事案件,允许民众旁听,以显“清官大老爷明断”。大堂正中悬有匾额,上书:“保嫠堂”,为明朝严嵩所书。大堂两侧有厢房,为府官休息更衣之所。大堂前立有“戒石亭”,碑石铭文:“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此本蜀主孟昶所作。宋太宗摘其四句,令天下郡县都刻之,置放衙内。

大堂后为穿堂是二堂,一些机密案件在此审理,不准民众旁听,二堂后室是内宅,为知府(或称太守)眷属居住的地方。

理刑厅,掌理刑法之官员的办公室。理刑厅石碑保存河间市文体局院内。

1937年,因府衙年久失修,再加上人为破坏,到日本占领河间时,几成废墟,千年河间府衙就此湮灭 白求恩战地医院旧址 白求恩战地医院旧址位于河北省河间县城北32.5公里的屯庄。是抗日战争时期白求恩大夫参加齐会战役时设立的战地医院旧址。1938年末,八路军第一二O师在师长贺龙率领下,从晋西吕梁地区岚县出发进驻河北省河间县惠伯口地区,配合冀中军区所属部队,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巧妙地打击侵华日军。连续粉碎了敌人

三、

四、五次“围攻”。1939年4月18日转移到河间县东北之齐会地区。经过一连三个昼夜的战斗,共歼日军第二十七师团吉田大队700余人。设在屯庄一座小庙内的野战医院,面阔、进深均仅一间。白求恩大夫在这里坚持工作,直到战斗胜利结束。在屯庄期间,他除了抢救伤员外,还热情为当地群众治病,帮助群众干活,同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小庙至今保存完好。

河间民国乡绅日记

河间民国乡绅日记

名胜古迹作文

云南名胜古迹

东阿名胜古迹

运城名胜古迹

名胜古迹对联

昌黎名胜古迹

临清名胜古迹

单县名胜古迹

河间的名胜古迹
《河间的名胜古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