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学困生转化课题

发布时间:2020-03-02 18:47: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对学困生提问”的探讨

张爱萍

一、对学困生提问的认识:

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忽视对学习学困生的课堂提问,这显然有悖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标的精神,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培养,应加以改正。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对学困生进行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视对学困生的课堂提问。 忽视对学困生提问这一现象的成因

(一)指导思想的偏差

受片面追求升学率指导思想的误导,学校、社会、家长、学生对教师的功过评判都以升学情况为准,教师自身也认可、肯定这种看法,从而导致了在课堂教学、课堂提问中老师只重视对部分有升学希望的学生的培养,对升学无望的学困生则是“视而不见”,不愿在他们身上做“无用功”。

今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回归已是时代要求,大势所趋了,新课标也要求老师的课堂教学必须面对全体,教师的任务也不仅仅是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人才,更重要的是肩负着培养、提高学生素质,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具备一定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的实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包括学困生在内的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素质、能力。因此,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提问的对象理应包括学困生在内。

(二)主观认识的偏颇 不少老师认为,学困生基础差、底子薄,智力差、智商低,即使重视了他们,对他们下了功夫也很难有大的起色,所以,干脆放任自流、听之任之,更不愿用“课堂提问”来在学困生身上“耽搁时间”了。

学困生基础差、底子薄这种情况的确存在,要使他们有所提高也确有一定难度,但这并不等于他们就不可救药,越是基础差、底子薄,教师就更应该因材施教、对症下药,通过课程提问等方法巩固、提高他们的基础。应该说,对学困生提问的目的之一也正是提高其基础,所以,我们不应该放弃通过课堂提问来提高学困生基础的努力。 至于说到学困生智力差、智商低,我认为,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别是有的,但应该认识到,既然他们能够通过正规考试入校就读,那他们的智商应在正常之列,而且,通过课堂提问等方式来提高他们的智力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有效地对学困生提问存在一定难度

由于学困生本身基础,底子薄,在课堂提问中的确很难设计适合学困生回答的问题。太难,学困生无法回答,等于没问;太简单,对整个课堂教学无益。再加上部分学困生存在着厌学情绪或自卑心理,不愿或不敢回答问题,一旦对其提问,要么一言不发,要么一句“不知道”,使课堂教学陷入僵局,致使许多老师对提问学困生失去信心,望而却步。

针对这种情况,为师者应树立一种攻坚意识,知难而进,按照一定的原则。 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程度,设计出适合学困生回答的问题,逐步树立起学困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与其它同学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对学困生提问的重要性、必要性

(一)对学困生提问有利于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树立学困生自信心。

课堂提问就其内容而言,它具有覆盖面大、涉及面广的特点,它几乎可以涉及到课堂教学的任何一个部分,这就为所设计问题的趣味性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条件,教师就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针对学困生特点设计一些有趣味性、针对性的问题由学困生回答,以此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课堂提问就其难度而言,弹性也较大,这样就为教师把握问题的难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困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提问,让学困生体会到在学习上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二)对学困生提问有利于启迪思维,开发智力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尤其是中学阶段,人的智力正在发展,智力尚未定型,中学阶段正是开发智力、挖掘潜能的良机,在中学阶段的学困生,不能因其“后进”而认为是智商低,只能说他们的智力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而课堂提问内容覆盖面广这一特点就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实践能力等方而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说对学困生提问有利于启迪思维,开发智力。

(三)对学困生提问有利于课堂气氛的营造 环境对人的作用,这是众所周知的。一个班级,如果老师长期只提问几个“优生”,那么,天长日久对老师的提问也只会有少数几个“优生”去思考响应,多数人却不去积极思考,只是消极地、被动等答案,那种课堂气氛可想而知:冷冷清清,死气沉沉。而一旦重视了对学困生的提问,通过对学困生的提问激发起其学习积极性,这样对老师的提问,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所有学生都会去积级思考,踊跃回答,这自然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许多教育家都主张教学中应有良好的学习气氛。

(四)对学困生提问,有利于对优生的促进

如果长期只重视对少数“尖子生”的提问,自然会使优生产生骄傲情绪,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优越感,缺少一种促使他们积极进取、精益求精的压力,而一旦通过课堂提问把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在成绩上对优生构成一种“威胁”,从而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风气,最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探讨学困生提问的方法 一课题组集中讨论 二分班教学设计问题

三探讨设计原则、设计的时机、设计的难易等问题。

小学学困生转化课题文件

学困生转化课题研究方案

学困生转化课题工作报告

小学学困生转化课题结题报告

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课题第一阶段研究报告

小学学困生转化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学困生转化课题研究总结

小学学困生转化工作总结

小学学困生转化工作总结

小学学困生转化课题
《小学学困生转化课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