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00:15: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再别康桥》教案

----------徐志摩

海南三亚第六中学

语文组 李 望 教学目标

1、欣赏诗歌的“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2、鉴赏诗歌的构思新颖,不落俗套——选择意象独特。 重点难点

绘画美——选择独特意象营造独特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教学时数 1 教学准备 配乐朗读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作者与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在这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其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结婚。1931年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时飞机失事,遇难时35岁。

《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三、朗读,欣赏音乐美 1.一男女生读。 ①一女生读后:

2.边小结如何读出韵味的要领边讨论: ①以第一节为例,师生共同划分节奏 学生演示其它几段。 ②七节共用了哪些韵脚? ③文中哪些字眼应当重读或轻读? (1)欣赏音乐美

本首诗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叠音词和叠韵词的使用。诗中使用的叠音词有“轻轻”“悄悄”“油油”,叠韵词有“荡漾”“招摇”“斑斓”。这些词的反复使用,使得诗歌语言语调轻盈,音韵和谐,节奏舒缓,读起来朗朗上口。

二是韵律的变化。本首诗每节押一韵,逐节换韵,如第一节押“ai”韵,第二节押“ang”韵,第三节押“ao”韵,从而赋予诗歌语言一种跳跃感和旋律美。

三是诗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语意相近,句式相似,节奏相同,遥相呼应,这又使本诗具有了一种回环之美。

3.再指导朗读后,抽一朗读好的学生配乐朗读。(让学生感悟诗歌的音乐美)

【温馨提示】朗读要把握情感、节奏和轻重缓急。 (2)诗歌的建筑美

本首诗十分注意结构的美。全诗七节,均为四行一节,每一节内的诗行两两错落,

句多为六七字,间有八字句,整齐中有变化,从而构成一种参差错落之美。

四、评析,欣赏绘画美——选择独特意象营造独特意境。 (3)绘画美

全诗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光艳的色泽,美丽的构图,让人赏心悦目,陶醉流连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意境美在哪里? ① 你认为诗中什么意象,最具有绘画美,试举例赏析: ② 就你最喜欢的诗句,或重点字词或表现手法略作赏析。 ③ 就你最喜欢的那一幅画面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也可以.。

(一):你认为诗中什么意象,最具有绘画美,试举例赏析: ①金柳:柳,是古今诗文中常见的吟咏对象,丝丝柳条在千载而下的岁月中飘荡.而今在徐志摩笔下又呈现一种特别的绘画美.绿的柳,碧的水与西天的夕阳交融一体.柳树化为金色,色彩对比是那么鲜明和生动,并且柳树又化为\"新娘\",她那婷婷的艳影在夕阳与河水的映衬下闪射着迷人的色彩! ②本诗的意象,从金柳,青荇到潭水星辉,色调搭配是明快的,并且远近交错,俯仰结合,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再看这些事物本身也不是凝滞不动的,都具有跃动的生命感.诗人用了一系列动作性很强的词.如\"荡漾\",\"招摇\",\"揉碎\"等等,使整个画面变成动态的图景,一种活力的气韵流动在其间,给人以立体的审美感受.③ 这个立体的如画般的诗境中,诗人的动作,如\"招手\",\"撑\",\"挥一挥\"等词表明,诗人在这\"画\"中也不能自禁地沉醉,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外景在动,诗人在动,主客互动,物我相融,到了\"相看两不厌\"的程度.甚至,他要化作一条水草,永远生长在康河里,生长为康河的一部分,永远招摇着生命的美丽!

(二)重点字词句及表现手法等赏析

他爱这里的柳,在写柳的时候,是金柳。是金光闪闪,是令人眼前一亮的柳。金光闪闪的“金”字还不足以表现诗人对柳的爱意,深情之中诗人竟发奇想,他说这不是柳,这是“夕阳中的新娘”。新娘漂亮、迷人、美艳。面对如此艳丽的新娘,诗人怎能不流露出浓浓的爱意呢?这婀娜的柳树,这艳丽的新娘,倒影在水中也是美艳无比,作者用“艳影”这个词形容,显示了作者的一往情深。这“艳影”自然在水中荡漾,可是诗人怎么说呢?在我的心头荡漾。

诗人此时此刻沉醉了,美景在心中荡漾啊。我读的时候,感到一缕清风拂过我的发丝,感到缕缕花香沁人肺腑,请同学们找寻这样的感觉,带着这种沉醉读一读第二段。 “油油”一词,因为它写出了青荇的动感。

“招摇”一词,它把油油的水草拟人化了,好象和作者交流一般。 “柔波”的“柔”用的好,波水柔和了,才会使水草摆动招摇。 第四段中作者把“清泉”比作“天上的虹”,比喻用的好

“彩虹似的梦”写得好,增加了清泉的美,梦在这里,怎能不爱它呢! 既注意炼字,又分析修辞。 “招摇”一词用得好,作者这里是贬义褒用,而在康河波水的柔情款款之中,怎能不让青荇招摇呢?贬义褒用,很自然的,因为招摇得殷切,所以诗人心甘情愿地做柔波中的一条水草。

(三)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⑴哪些美丽图画让诗人心醉神迷?

——挥手作别图、金柳夕照图、青荇招摇图、星辉寻梦图。 ⑵这些图画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

——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描绘出一幅幅动态的、立体的风景画。

⑶你最喜欢哪一幅图画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补充。

金柳夕照图:以人喻物,诗人一任夕阳脉脉的余辉把他心目中的新娘映照的彩妆辉煌,似乎连发丝也透明,给人恍如仙子的感觉,即写出柳树的温婉柔情又包含“至美如金”的情感。

水草招摇图:以物喻人,写出青荇的快活自由;诗人情不自禁,唯愿能做康河柔波里的一条水草,多么彻底地对所爱的投诚! 小结:在这样一个物我相融、自然与人和谐的优美境界里,抒发了诗人对康河深深的眷恋,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性灵美的向往。

星辉寻梦图:诗人写潭底彩虹似的梦、夜空斑斓的星辉和自己放歌的狂态,营造了一幅镜花水月、朦胧迷离、似梦非梦的图画,营造了让诗人魂牵梦萦、心迷神醉的意境。

诗的意境

你看,在诗人眼里,那河畔夕阳中的柳条被镀上了一层富丽而妩媚的金色,在微风里轻轻摇摆,婀娜多姿的影子倒映在水中,仿佛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嫁娘,新娘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心中荡漾。在诗人眼里,那柳阴下波光潋艳的清泉,沉淀着诗人像彩虹一样絢丽迷人的梦。仿佛伸手就可以揽到似的。于是诗人乘着满载星辉的一叶小舟,向着青草萋萋的小河深处,击拍欢歌,去寻他彩虹似的梦……梦能寻到吗?几声浸透着淡淡哀愁的笙箫,沉默的夏虫,沉默的康桥。有一种梦幻般的惆怅,诗人只好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采,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了。

一尘不染的康河,自由欢快的水草,让诗人心甘情愿和康河融为一体。只做一条水草,就心満意足,其乐无穷。实际上自然的纯美,让诗人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尘世的苦病、烦闷、束缚、压抑、枯燥,全都远去了,剩下的只有这纯净、安宁和自由。所以诗人沉浸在灵魂的安宁和自由中,要放声歌唱,追寻梦想了。

教师小结:动态立体,意境鲜明,体现了绘画美 七:结尾

全诗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八、板书设计 再 别 康 桥

----徐志摩 二十世纪最出色的离别诗

音乐美 ——音韵和谐、旋律完整 绘画美 ——动态立体、意境鲜明

建筑美 ——错落有致、曲折回旋

意境—— 描幽静宁谧之美,,状依恋不舍之情.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雨巷》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新闻》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再别康桥》练习卷R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祝福》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一单元第2课《雷雨》教学设计(材料)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之《雨巷》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某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新课标)

高中语文 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

高中语文第1单元第2课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教学设计1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再别康桥》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