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咏物诗词鉴赏

发布时间:2020-03-04 09:40: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六讲 咏物诗词鉴赏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古典诗词中咏物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的意蕴,即它体现的托意寓怀,咏物写志的特征。

二、了解古典咏物诗词的深刻哲理与审美内涵。

三、熟知诗词中的咏物名篇。 【教学重点、难点】

领会咏物作品中形与神之间的统一,体味其中的内涵与哲理。 【教学时数】5-6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咏物诗词概述

“咏物”大体不是为写物而写物,总要借物而言其他,多是托意寓怀,咏物写志。咏物诗比较难写,因为写好它,一是要逼真贴切地传形,二是要体现此物的神韵,传形之外的传神是我们读这一类诗必须把握的特点。

(一)咏物诗词应该切合物象。

(二)咏物诗词应该有寄托。

(三)咏物诗词应该有背景、有情趣。

(四)要懂得“物”虽各异,而其情亦相通。

(五)咏物诗词应当有技巧,有神韵。

二、植物诗词赏析

咏物是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动物中咏燕,咏雁、咏蝉居多,植物中咏柳,咏竹,咏花的居中多。本专题就咏物中的咏花诗词来谈一二,管窥咏物诗之一斑。中国的名花,是与中国的文化密切相关的。大凡名花,都有其渊源漫长的历史,在这种历史中,人们根据名花的风姿色彩,再融汇进自己的情感体验,于是给名花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这种象征意义,亦是它的文化意义。正是由于名花的这种文化上的象征意义,历代的名人骚客为之争相吟诵,咏诗赋词。由于名花的这些象征意义,故历代诗人感物抒怀,吟咏不绝,佳作频出,脍炙人口。咏花诗词由此成为诗歌园地中别具特色的一个品类,蔚为奇观。 在这一专题中,主要讲咏梅、咏菊、咏兰、咏荷、咏水仙之作。

(一)咏梅诗词赏析

梅花为十大名花之首,梅花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1987年评选中国传统十大名花时,得票最多,被推为榜首。

就梅而言古往今来的诗词歌赋,以梅为题者最多,或咏其风韵独胜,或吟其神形俱清,或赞其标格秀雅,或颂其节操凝重。

1 宋代梅诗特多,梅词也多佳作。代表名家有北宋的林逋,王安石,南宋的陆游、李清照、姜夔等。

林和靖的《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赏析】 “疏影”“暗香”这两个新颖的意象,鲜明又微妙地表现出梅花的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闲静的气质风韵,深得梅花之魂,成为梅的代名词。后来南宋词人姜夔创制了两首著名的咏梅词,即以《暗香》和《疏影》作为词调名。《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赏析】这首诗大约是王安石隐居钟山后的作品。此诗追求的是梅花超尘拔俗的意境。

南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在众多的咏梅诗词中,堪居上品: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赏析】陆游生平特别喜爱梅花,一生中曾写过160多首咏梅的诗词,陆游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陆游酷爱梅花,因为它象征着气节。梅花的确也是陆游品格的写照,与其说是咏梅词毋宁说是词人的自画像。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主席的词中有一种充满乐观的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将“春”字突出了,不争春而报春。这两首词,就所咏的物象“梅”而言,描摹再现十分传神,而对作者的主观感情和意念而言,则是巧妙的隐喻和表现,两者高度融和叠合,从而产生回味无穷的魅力和效果。

2 以梅花写心境的介绍姜夔和李清照的两首词: 《暗香》[宋]姜夔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兴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忆曾携手处,千树压, 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这首《暗香》和姜夔的另一首也是写梅的词《疏影》,同为著名的咏物词。作者就是借物怀人,借梅花来写心情的。写的是所见所感,寄寓了昔盛今衰的慨叹。

李清照有一首咏残梅的词,既是咏梅,也是自我写照。主观抒情性很强。 《满庭芳》 李清照

小阁藏春,闲窗昼锁,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籍,不耐风柔。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 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上片词语间流露出作者被压抑的情绪。下片是李清照给予梅花整体的赞语。这首词与李清照那些抒写离别相思和悲苦情绪的作品一样,词意深婉曲折,音调低沉谐美,富有女性美的特征。

(二)兰花诗词赏析 1.兰花的审美欣赏: (1)香可说是兰的精髓。 (2)色主要指花色和叶色。

(3)姿即欣赏兰的整株的姿态美。 (4)韵是指兰花的神韵。

3 2.兰花的文化象征

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非常深厚的“兰情结”。兰是花之骄子。兰与儒学传统中人格定位之间能够建立对应关系,首先与它的生物学特性有关:兰花叶态绰约多姿,色泽终年常青,花朵幽香高洁,具备了符合民族审美趣味的形式;从兰花的外形、姿态、生存环境、内在气质方面,人们更多地习惯于对兰的象征意义进行诠释,并且成为一种固定的符号、定向的语码。所有爱兰、植兰、赏兰、咏兰之人,都从兰花身上吸取道德的力量,从而自觉地塑造、提升、升华自身的人格与胸怀。兰作为一种人格的象征,它的内涵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总之,兰象征了儒学的人格理想:德行高雅,坚持操守,淡泊自足,独立不迁。

(三)菊花诗词赏析 1.菊花的花品

第一个方面,菊花是一种高雅脱俗的花。 第二个方面,菊花是一种非常朴实的花。 第三个方面,菊花的颜色是纯粹的正色。 2.菊有隐者之风----陶渊明与菊

菊花真正进入审美领域,得力于诗人陶渊明,与梅花的传神,得力于林逋一样。古人说“自有渊明方有菊”。陶渊明挂印归田后,南山田园,东篱秋菊成了他的精神寄托和闲逸心境的载体,他写下与菊有关的诗为数不少: 《饮酒》 二十首其一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连陶渊明的赏菊喝酒后来也成为文人高雅生活情趣的一种表现。 《红楼梦》咏菊花诗词赏析

黛玉(潇湘妃子)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四)荷花诗词赏析

4 没有一种植物象荷花这样在精神上被赋予圣洁的光环,在文化上被赋予深刻的内涵。从佛教的观点来看,荷花(即莲花)是释迦牟尼的宝座,它是不受轮回的污浊环境影响的“佛的本质”。魏晋时期,佛教东移传入我国,作为佛教“净土”代表的荷花(佛教多称莲花)丰富了中国荷花文化的内涵。可以说,中国人的荷花情结由来已久。

1、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

李商隐这两句诗咏荷的角度和所有的咏荷诗的角度都不同,咏的是枯荷。即使花残叶尽,也能给人以灵感,李商隐的“留得残荷听雨声”写尽诗人的闲情逸致。

4.《爱莲说》 宋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五)水仙诗词赏析

我国的水仙花也同其他花卉一样,别名甚多,叫法不一。有美化其形态的,也有寄寓深意的,也有出自某种典故的,但不论哪种,皆是对水仙花寄予了美好情意。

清韵、幽雅、芳香的水仙花,又将在岁末寒冬百花凋零之时,潇洒飘逸地为人们送去缕缕清香。水仙,是素洁和美的象征。可以说,水仙是以它独特的风韵格调、清香雅色赢得人们的喜爱和赞赏的。水仙既然历来以色雅、香清、姿美、品高而著称,便令多少文人雅士为之倾倒,名篇佳作俯拾皆是。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宋】黄庭坚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赏析】黄庭坚在这首诗中突出地写了水仙那种圣洁的美。

(六)咏桃花诗词选录

唐代不少的诗人都写过桃花诗。我以桃花写我心。诗人的情感通过桃花得以尽情地袒露。 在这当中最著名的当数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有人以桃花诗求荣,但也有人因为写桃花诗而获罪。唐顺宗时,刘禹锡曾支持 5 王叔文改革,后来唐宪宗即位,诛杀改革派,刘禹锡也被一贬至连州,再贬至朗州,十年后才得以回长安。他去长安城中的玄都观赏桃花,同时写了一首《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此诗一出,便在长安城内广泛流传。不久,刘禹锡就又被贬到更远更苦的播州(今贵州遵义)。后又在裴度的请求下,刘禹锡被改任为连州刺史。而多年以后,刘禹锡才得以回到长安。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于是又写下了《再游玄都观绝句》: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三、咏月诗词赏析

月亮的阴晴圆缺给文人发挥极大想象的余地。他们抒发着或喜或悲的情感。

(一)咏月对思乡之情的寄托

唐代诗仙李白《静夜思》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吟月对孤独寂寞之情的流露

孟浩然《宿建德江》中,“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苏东坡也因这轮明月,在他的中秋词《水调歌头》中,他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弃宦海险恶,揭示睿智的人生哲理。

(三)诵月对喜爱之情的抒发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评析】: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6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一七零六年苏轼贬官密州,时年四十一岁的他政治上很不得志,时值中秋佳节,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内心颇感忧郁,情绪低沉,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词。其立意构思,奇逸飘妙,以超现实的遥想,以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这种表现不仅超凡脱俗,也构成了本篇的浪漫主义色调和超旷飘逸的风格。

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赏析】《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 张九龄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四、【宋】史达祖 双双燕·咏燕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 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 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 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 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 红楼归晚,看足柳暗花暝。

7 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 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评解】这首词作者饱和着感情,描绘了春燕重归旧巢,软语多情,花间竞飞,轻盈俊俏的神态。也抒写了“日日画栏独凭”者所希冀和追求的那种自由、愉快、美满的生活。

五、咏蝉诗词赏析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赏析】这首咏物诗,名为咏蝉,实为自表心迹。诗人抒写了因无罪被诬,无人相信自己的高洁而为之辩白的忧愤。但忧愤之中又有着超然的心态,不愿与俗流为伍。

唐宋诗词鉴赏 第五课咏物抒怀(教师版)

毛泽东咏物怀古诗词

诗词鉴赏

诗词鉴赏

诗词鉴赏

诗词鉴赏

诗词鉴赏

诗词鉴赏

诗词鉴赏

诗词鉴赏

咏物诗词鉴赏
《咏物诗词鉴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