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读《孔子世家》有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10:13: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孔圣人

——读《孔子世家》有感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孔子以一个凡人之躯,化为圣人。

春秋。

一个生食人肉茹毛饮血的时间段,野禽四奔,人畜无分,他们都有自己既定的命运,畜生幸福些,他们的敌人基本上从不包括同类,但对人来说,命定的阶级、贫乏与弱小,竟容不下一个人的挣扎,被同类拖向屠宰场,不管如何悲号求饶明明能被听懂却不能被放过,是多么悲哀的事。

祭神,殉葬,奠祀,那时贵族坚信用同类的血最容易得到神的悲悯,毕竟被牺牲的与他们没有太大关系,五禽之后是人血,再然后是什么?

我们无法揣度怜悯世人的万神如何看待这满是鲜血的献祭,只是同族那黑白分明绝望的眼,真真切切写下属于那个年代的悲伤,然后被冲散在死亡的缝隙。等级与愚昧的金字塔垒得太高,沟壑太大,以至于底层死再多的人上面也没有人怜惜,人命之贱,天底下的女人九月怀胎而诞下的婴孩,还比不上白皮的狸猫珍贵。

我完全没有有资格评论春秋世界观的正误。

若把自己加在那个时代的贵族身上,也只是见天子而不见万民,言传身教是自诩的王道天下,远古蓍草占卜,天地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而生万物,信着国相的星相论凶

兆观信着牺牲一两百个人就天下太平五谷丰登,我亦会纵容手下向小孩老人下手。

这大概是为什么纵使君子也远离厨房的原因,时代没有给人太多考虑的机会,天灾人祸食不饱腹,诸侯像疯子一样囤积粮食兵力等着某一天你死我亡割据一方,天文地理动量守恒宇宙第一定律牛顿哥托马斯天马流星拳神马的全都做梦去吧,人家的权威是周公不是弗洛伊德,自然面前人类太卑微太渺小,雷公电母的一个喷嚏都能让无数人家毁人亡,没有办法,吴承恩还没出生猴哥连神话都不是,找不到龙王菩萨,被自然逼到尽头的人只能拜神祈求安宁,后羿伏羲女娲蚩尤共工西王母,先古神话的移民们还端庄的被描在烫金的丝绢上,松香白烟飘渺了他们的神迹,莫名的就安抚了动荡的人心:

我祭活人与你,你方得保我安宁。

相较于视礼法比粪土还粪土的诸侯,那时世道真正的文人极重礼仪,文人士者们见面均是拱手问安,见诸侯以手贴额躬身伏地,穿着大同繁复的古衣,深蓝的麻布衣服有宇宙的深沉和寂寞,他们齐刷刷跪下的样子让我动容,有些涩涩的感觉。在贵族脚下他们除了风骨一无所有,孔子见鲁昭公执的是旧日周礼,直身而拜虔诚庄重。他拜的是诸侯,也是天下的权者,他代表了那个时代文人们的气节,只是许多年后在流浪的路上有人见了他说他额像尧舜、肩似子产、狼狈得像丧家之犬,我们才看见他们选择的的道路竟是这般蹉跎,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孔子51岁才当上鲁国的中都宰,53岁才得到鲁昭公重用。

正式见鲁昭公谈江山时孔子还不太老,才54岁,他涉猎政治、伦理学、社会、哲学等领域,还未曾染尽岁月的雨雪铅华,眉发间须臾神风写满抱负。

他施仁政削三桓,阳虎自负拥兵自重,吃里爬外昧礼忘恩,鲁昭公与与齐国公会与夹谷需兵护驾,阳虎不给兵,齐国公兵变,孔子以十乘兵车恍装五百,一计树上开花不费一兵一卒退了黎组的大队人马,若干年后怒吼长坂坡的张飞听了这段恐怕都要为他叫好称一声师傅,他救君危难,力挽狂澜。

再然后,琼花谢尽只需一夜,三月不长,却可让人心衰无望,鲁昭公终究负了他,孔子治理鲁国仅仅三月便让鲁国强大起来,连齐国也震惊于孔子的能力。 可鲁昭公目光太浅太卑微,装不下孔子的剑芒。

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孙氏接受了女乐,红衣妖娆,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季氏不需要天道为公蔚然成风的世道抱负了,这一年,孔子55岁,终于开始了十四年的列国漂泊。

十四年中,孔子颠沛流离,往返卫、宋、郑、陈、蔡、叶、楚诸国,经历了无数次饥饿、风霜、病痛的生死考验,见了诸多国君,宣扬着自己的仁道,却得不到重用,他长叹,只要君王肯用,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可为什么,就不能实现呢?

为什么不能实现呢?

匡地被囚,几遭杀身之祸; 蒲城被扣,冒险破誓逃脱;卫国见南子,目睹腐败荒淫的卫国政治而无法干预;宋国被司马恒魋追杀而落荒逃跑;郑地被瘟疫折磨的奄奄一息几近送命;陈、蔡之间被困山岭绝粮数日,无奈中质问苍天,自己非兕非虎,为何要被逐放于荒野之中……最后,终于有励精图治的楚昭王愿意重金聘用孔子,但等他赶到,见到的却是一具楚王的灵柩……

颜回死的那天,漫天冰雪,颜回抱着书卷竹简沉睡在万年的深蓝,孔子哭着说,回,回来…颜回听不到了,孔丘最喜欢的大徒弟也无奈的消失在漫漫的流亡路上,他一定很伤心,因为他后来单单为颜回祭奠了那么多次。

不止颜回,他好多弟子都没能陪他走过那十四年,子路为救幼主而死时,目毗尽裂,严厉向敌人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毅然系好帽缨,从容就义。

孔子的弟子和他一样有骨气, 于是被乱世所不容,杀于野。

曾今有那么一个开满小野花的日子,卫国夫人南子无比崇敬地对孔子说:世人或许知道先生的痛苦,却未必理解先生在痛苦中所达到的境界。南子是少有几个看见孔子惊世才华的人,聪慧貌美,可谓当时一位人物,只是女子总归是不容于权道的,一箭穿胸,也算死得畅快。

理想不能实现,乱世太乱教化不平,道不同不相为谋,天下与他背道而驰,七十二弟子三千徒弟又能如何,还不是背井离乡?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

哉!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名满天下,却不能被诸侯可用。曹操焉知礼贤下士,当世诸国,竟没有一位国君愿意以礼收之,明明是那么有骨气有能力的人!

错过了这么一个圣人,所以春秋乱,乱得荒诞,乱得可笑可悲可叹。

屈原曾悲痛地说: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混浊我独清。然后毅然迈进汨罗。然而孔子比他更悲哀,因为孔子活着,活在渺小的希望与绝望里。老子曾劝他上善若水任方圆,可他选择了积极入世救民水火,最后被世道伤得体无完肤,退而自守。

阅尽寂寞繁华,豪杰寂然心死。那是清淡。

多年以后,孔子终于被请回了鲁国,他却看清了这个世道,不是选择入世而是著书立说,编写了《春秋》和论语。

孔子用了一生去教化人民和诸侯,民风未化,他却已身死成仁。 我一直觉得诧异,七国混乱,民风剽悍,肉食者鄙,碌碌无为的君主们忙着剥削打仗或者屯粮等死,这样的世道怎么能养出那么一个至真至慧的圣人?若是乱世造就英雄,那么英雄应该多么寂寞?

颜回最了解他: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说出了孔子的心声,孔子周游列国觐见各国君主,每一次他都有礼而

郑重的宣扬自己的观点,每一次都没有折腰屈服,野兽一般的年代里,只有这么一个人为苍生着想不遗余力,这便是孔圣人之所以为圣人的原因吧。

太史公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来形容孔子的德行,并把孔子列为世家帝王之列,虽然这一生的颠沛流离让他像个流民东奔西突,却赢得了后世万年的称颂,从这一方面来说,孔子是幸福的,他未成之事已由后人接手,他也被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我敬他,在茫茫的天地间岁月的长河里,再没有这么一个人,能吐纳如此多的智慧与仁义!

属于别人的时间总会过去,难得的是,中国从来不会忘记孔丘,这个在72年的生命里历尽人世心酸的儒家圣人。

读《金粉世家》有感

读《金粉世家》有感

读《孔子》有感

读《孔子》有感

读孔子有感

读《孔子》有感

《孔子世家》教案

《孔子世家》读后感

孔子世家 读后感

孔子世家读后感

读《孔子世家》有感
《读《孔子世家》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