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伊索寓言》(第二课时)

发布时间:2020-03-03 14:53: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伊索寓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寓言的一般特点。

2.感受《牧童和狼》与《蝉和狐狸》中故事主人公形象,感受寓意。 3.培养学生对寓言的喜爱,从故事中学会做人。 教学重点:感受故事主人公形象,感受寓意。 教学难点:感受故事主人公形象,感受寓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狐狸和葡萄》的主要故事内容,谈谈寓意。

二、精读课文。

(一)引导学习《牧童和狼》。

1.集体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主人公是牧童,任务是在村边放羊。闲得无 聊,大喊“狼来了”,拿村民们的“惊慌失措”取乐。)

2.到底有没有狼?

(理解反问句:哪里有什么狼!注意它的标点,说说为什么不用“?”而用“!”。)

明明没有狼,孩子为什么说“狼来了”?

(理解“惊慌失措”,给“措”选择合适的字意)

3.你觉得牧童“好几次”大叫“狼来了”,是什么行为?

(欺骗、撒谎、不诚实、不老实。) 4.引读第二自然段,村民们好几次上当受骗后,会怎么想?怎样说?

(村民们知道牧童在撒谎,不愿意再上当。)

5.以后村民们再听到“慌忙大叫”后,会怎样想?怎样做呢?牧童的结果会是什么?

6.小组之间讨论:牧童是一个怎样的人?

7.集体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8.牧童说谎的结果是什么?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人和事吗?

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对那些说谎的人说些什么?对自己说些什么?

(二)自主学习《蝉和狐狸》。

1.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圈套” 本来指什么?在本则寓言中指什么?

(使人上当受骗的、坏的、害人的计谋、计策,阴谋诡计。把蝉从树上骗下来,吃掉他。) 2.怎样骗的?

(细读第二自然段。并画出突出表现狐狸会骗的词语。)朗读狐狸的话。

3.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蝉?从哪里看出来的?他是怎样想?怎样做的?

4.对待狐狸这样的奸诈小人,我们应该怎样做?

5.理解寓意。

(1)这则寓言中蝉聪明在哪里?(读“蝉和狐狸”的最后一自然段。)

(2)小组之间交流:你想对寓言中的蝉说些什么?对那些中了“圈套”的“蝉”说 些什么?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三、对比“狐狸和蝉”与“狐狸和乌鸦”的主人公形象。

四、总结。

读了三则寓言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对那些说谎的人说些什么?对自己说些什么?

(启发学生从文章结构和寓言寓意等方面谈收获。)

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选读《伊索寓言集》 教学反思:

我们知道,故事所要揭示的道理已经不能再局限在课文中,局限在几个动物的身上,它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所以,我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三句话的理解。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伊索寓言》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伊索寓言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伊索寓言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伊索寓言》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伊索寓言》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12、伊索寓言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伊索寓言》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12伊索寓言教案 苏教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莫高窟》第二课时

苏教版小学五上《伊索寓言》第二课时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伊索寓言》(第二课时)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伊索寓言》(第二课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