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肥胖问题现状

发布时间:2020-03-03 04:42: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现代肥胖问题现状

肥胖病是现代社会性问题

现代肥胖所带来的已经不仅仅是健康问题,而且已经上升到社会问题、医疗问题以及经济问题。我国作为相对不太发达的国家,大家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生活物质不是特别丰富,在那个年代买生活用品都是定量供应的,从八十年代以来,我们国家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我们城市、农村里面,保健医生比较关注的是营养不良的孩子,是消瘦的孩子,从八十年代后,城市里面和一些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村,肥胖孩子越来越多,从增加状况来看,从肥胖对身体的损害来看,很多国家都有过很深刻的教训。

肥胖是一个健康问题,肥胖会导致孩子心肺功能受损,胖一点的孩子稍微动一点就喘和累,同样年龄的孩子,如果一个孩子比另外一个孩子超出十斤,相当于这个孩子每天背着十斤的米在身上,心脏和肺部功能和其他身体功能,无形当中就受重了。为什么成年人容易得心血管疾病就是这个道理,身体其他功能长期以来受负荷,时间长了以后,这些脏器的功能就容易受损,在成年人当中如果肥胖的话,糖尿病、高血压患病会大大增加的。

肥胖不仅仅是一个健康问题,有些我国有些地区的肥胖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了,肥胖对身体的损害不仅仅表现在身体方面,同时也表现在心理方面,有很多肥胖的孩子和成人,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心理问题,我们国家的研究和国外研究都已经证实了一点,比如青春期女孩,由于对肥胖状况比较自卑,对于自身状况的不自信,会影响到她们潜能的发展。在肥胖的人群里,择业、受教育程度、幸福的感觉、家庭婚姻的满意度都和非肥胖人群有比较大的差异,这个在国外文献报道里多一些。如果一个社会有大量肥胖人群,有大量有心理问题的人群,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健康方面的,还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为什么说肥胖还会使经济发生一些改变呢?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儿童期,有很多家长已经非常关注肥胖这个问题,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很多金钱带孩子做肥胖治疗,在这方面支出很大的,在成年人里,由于对身材苗条的追求,对于社会认同的一些看法,有很多人花很多时间、精力和财力去减肥,这个就有可能给家庭和个人带来很大的治疗费用上的支出。如果整个社会里面,肥胖的人群特别多的话,很有可能说,一个家庭原来比较富裕的,由于在这方面支出比较多,很可能会影响到富裕度。一个地区,如果说肥胖的人群增加的话,由于肥胖带来一系列治疗问题,很可能会使当地治疗费用支出增加,治疗负担加重,这样的话很有可能使富裕起来的经济被重新被拉下滑坡。

调查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在我国人群中的总体规律是北方高于南方, 中部地区介于其间; 女性高于男性; 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 中小城市高于内地农民。我们认为这一模式的形成与调查人群所处的地理位置、生活方式和习惯、经济收入水平、体力劳动强度, 以及文化知识结构等有密切的关系。

1、儿童青少年

儿童青少年人群肥胖率增势迅猛,目前全球近1/10的学龄儿童超重,其中1/4肥胖。调查显示,近20年,我国经济发达城市的学龄儿童超重合并肥胖率上升了4~6倍。伴随肥胖而来的是成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增加和低龄化,以及高血压、血脂紊乱、糖尿病等成人慢性疾病向儿童青少年人群伸延。儿童青少年肥胖症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同时也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的主要健康问题。导致儿童青少年肥胖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极为复杂,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因此,深入研究儿童青少年肥胖的病因,为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显得尤为重要。

2学生、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肥胖患病率迅猛上升。季成叶等研究人员的研究表明,肥胖现象在我国学生中正在迅速蔓延,并且呈现出从城区向农村,逐渐低龄化的趋势。2008 年我国卫生部发布第四次死因调查报告,慢性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主要死因,而且青少年肥胖已达到3000 万,而超重和肥胖是多种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防治肥胖已成为21 世纪最重要的公共卫生研究课题之一。如不及时采取有力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我国将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以更快的速度出现肥胖和超重的成倍增长,从而影响下一代人的身心健康和将来的生活质量,进而影响国民的整体素质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学生肥胖问题日趋严重,男女大学生超重及肥胖的比例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城市男女生超重及肥胖的比例已接近或达到欧美各国中小学学生1997 年的水平。这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密切相关。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生活费支出从1985 的690 元上升为2005 年的10493 元。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是直接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家庭富裕的青少年的超重及肥胖风险是不富裕家庭的1. 6 倍。在英国儿童肥胖的快速增长的现象主要发生在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阶层。高脂肪、高蛋白、高能量的膳食模式,以及以车代步、静态的生活方式等等必然导致肥胖发生呈上升趋势,长此以往必然影响我国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3中年人

各地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存在极大差异。在超重严重的地区, 中年人群超重率已超过50%; o 一般来说这种人群差别表现为: 北方高于南方, 大中城市高于内地农村, 女性高于男性; ? 中年人群的超重目前尚主要表现为/ 肥胖前期0 , 肥胖率在绝大多数人群中低于10%; ?与80 年代初相比, 90 年代初各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均上升; 与90年代初相比, 90 年代末多数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均再次大幅度上升我国的超重和肥胖人群正呈快速增长,在二

十世纪90年代初期,一般人群中,BMI 不小于25kg/m2者为14%,到1998年增长为27%,增幅接近一倍。以往研究提示:超重和肥胖是患心血管疾病和

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同时伴有中心性肥胖,即腹型肥胖时,似乎患病风险更大

4成年人

在中国的城市中,有52%的成年男性和42%的成年女性属于超重或肥胖。据保守估计,我国目前至少有7000万人遭受肥胖的困扰。大中城市有近1/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肥胖症状,成人肥胖率9.68%,其中北方大中城市超重率已高达50%^-60%,发展趋势与发达国家十分相似。另据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2004年1月日公布的调查数字,北京人患有血脂异常、肥胖、冠心病等八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疾病的总患病水平为31.8%,比2000年北京慢性病患病水平高出了4.5个百分点。其中,城区患病率高于郊区县,血脂异常、高血压和肥胖病分列在总患病率水平的前名。这表明我国的肥胖问题应该得到重视。

5老年人

我国部分城市老年自然人群中的肥胖现状,阐明年龄不小于60岁人群中超重、肥胖、腹型肥胖和体脂不均匀分布的流行特点。方法在我国部分城市不小于60岁人群的超重率(男35.90%,女37.70%)、肥胖率( 男9 10%,女16 57%)、腹型肥胖率( 男45 26%,女58 11%) 和体脂不均匀分布率( 男17.26%,女10.30%) 。肥胖人群分布特点有男、女间差别,地区差别和年龄组之间的差别。结论在我国不小于60岁人群中的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分布随地区不同而不同,腹型肥胖是较好的与老年增龄相关的指标。

所以说减肥已经成为一个社会不可避免的话题,因为它关系到你的健康和你的整个人生!预防肥胖,从现在做起!!!

石家庄学院

政法系

社会工作专业

10级01班

张宾宾

20100201011

肥胖

英语六级阅读:中国人肥胖问题

现状问题

肥胖预防

肥胖原因

美国第一夫人向儿童肥胖问题宣战

现状和问题

学生发展研究作业青少年肥胖现状的调查

肥胖渐渐减

肥胖研究年度报告

肥胖问题现状
《肥胖问题现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