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简论中职生德育学习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0-03-03 14:45: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简论中职生德育学习能力的培养

【摘要】中职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对德育课不感兴趣,使德育课堂教学面临许多困境,学生的德育水平和能力不能满足培养中初级专门人才的质量要求,亟待提高。只有优化德育课堂教学结构,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才能使德育教学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真正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和能力。

【关键词】中职

德育

课堂教学

优化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67-01

德育课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学科,对中职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但中职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对德育课不感兴趣,使哲学课堂教学面临许多困境,亟待提高。因此,优化中职哲学课堂教学结构,成了我们每一个中职德育教师的当务之急。

一、感知阶段激发兴趣

(一)增强“第一映像”

上课必须讲究开头艺术,想尽办法一开始就把学生吸引住,让学生处于最佳学习状态或境界。在日常教学中,可用学生有话可说的前置作业,激活学生对课堂的期望值;可选择新颖有趣、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资源导入,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我们还可以运用故事、问题、游戏等趣味性强的活动导入,增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就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挑逗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的教学应该留给学生一定程度的想象和探究空间,使学生期待得到对问题的解答,学生的注意就会经常处于紧张兴奋的状态。在学生心里放下一个有趣的悬念,学生的情绪就会迅速兴奋起来,跃跃欲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期待欲,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

二、理解阶段激发活力

(一)巧用案例教学激活德育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选用现实生活中学生喜闻乐见的事列、时政热点、具有说服力的资料和教材中的案列等让学生思考、分析、讨论,把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把时事新闻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与书本联系起来,用理论知识指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知识的乐趣,学生的求知欲相应增强了,课堂教学气氛也就活跃了。

(二)在讨论和争鸣中激发课堂活力

哲学是一种高度探索性的活动和批判性的思维,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创设学生讨论问题的情境,采用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方法,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话和讨论,引学生大胆设问,各抒己见,动手动脑,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力求探索的强烈愿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可采用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可用语言、图示、形体等多种方式作答,激活学生神经细胞的再兴奋,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应用阶段培养创新能力

(一)在知识的巩固中引发创新能力

知识为能力奠定基础。要想激起创新思维,培养能力,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在常规的教学中,不仅重视学生知识、技巧的传授与积累,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参与课堂、学会思考,具有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把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观点或态度进行定向迁移,融会贯通,在消化知识的过程中诱发创新思维,从而做到知行合一。

(二)在改进教法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能让学生顺利解决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广泛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教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既要讲新鲜的事,又要万变不离课本知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教师要不断反思、质疑自己的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思想品德课真正走向有效教学。可有针对性地选择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把德育课课堂教学与学生活动、职业活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相结合,创造一个活泼有序、多姿多彩、情趣盎然的教学环境。

(三)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发挥德育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中直观、自然地获得知识,如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等感性活动中,使教学成为学生学科知识与具体能力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得到感性认识、体会,不断探索发现的过程中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获取的知识是准确可靠的、全面深刻的、切实有用的。所以,德育教学一定要和生活实践相结合,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德育的能力。

总之,德育课堂教学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学生的心理规律和学生的情感个性,符合现代教学规律,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同时,还应该在教学中将理性和激情相结合,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思维活动,使我们的德育教学永葆青春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郝文娟,杨学艳.对语文与人生课程教学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2,16.

[2]王华贵.浅谈案列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语文与人生》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风, 2011,24.

作者简介:

李兰英(1966.3-),女,汉族,云南牟定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德育教学和学生管理。

浅析中职生职业能力培养

中职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方式

中职生德育考核办法

浅谈中职生德育教学

谈中职生心理素质培养

1浅析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中职生学习总结

漫谈中职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

浅谈中职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中职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培养

简论中职生德育学习能力的培养
《简论中职生德育学习能力的培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