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担当

发布时间:2020-03-01 18:24: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作文

第一部分 (1-4)

敢于担当,必须营造担当可贵、担当光荣的良好氛围。要以实际行动为敢于担当者保驾护航,让实干家大展身手,让探路人专心谋事,让先行者奋勇前行。

敢于担当,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也是我们的时代责任,反映出党员干部的胸怀、勇气和格调。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拼搏,需要我们大兴敢于担当之风。是否敢于担当,是检验我们党性觉悟的“试金石”,也是判断党员干部胸怀、勇气和格调的“大标尺”

关于担当

“为官避事平生耻”。习近平总书记把“敢于担当”作为“好干部”的重要标准。把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作为检验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

一、关于担当的意义

我有这样的认识:生存的意义在于承担,上帝在给予我们生命的同时,也赋予了我们的权利和义务、责任。因此人生下来就有双肩、双脚。双脚功能不仅使人能更好直立行走,也使得人承担劳动的能力更强了。也正是因为上帝的厚爱,从而使人的双肩成了承担生命责任 1

的最好载体。其中一肩担当个人的责任,“为自己负责”“为家庭负责”,一肩担当社会的责任。

党员领导干部是各项事业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敢于担当、善于担当是职责所在,立身之本。“苟利社稷,生死以之”。只有敢于担当,不畏艰难困苦的挑战,不怕牺牲个人利益甚至宝贵的生命,才能坚定不移、矢志不渝,排除干扰、守住阵地;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前总理朱镕基有句话让人记忆犹新:“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所以说,担当是一种精神、底气、境界的鲜明反映,也是一个人品格、素质、责任的综合体现。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必须做一个勇于担当、能够担当的人。敢于担当是信念之基、力量之源。

首先,勇于担当是一种政治品格。担当是立身做人之所求。作为领导干部,能否担当,直接反映出其思想境界、敬业精神和道德品行。只有具备了勇于担当的境界、精神和品行,才能在困难矛盾面前不缩手,在歪风邪气面前不低头,维护做人尊严,坚守做人底线,体现做人价值。担当是履职尽责之所需。职责意味着担当。只有勇于担当,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矛盾面前,敢于拍板,敢下决心;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正气,不随波逐流;才能在急难险重任务中,不回避、不推诿、不扯皮,主动靠前请命,勇挑重担。解放思想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改革开放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没有勇于担当的政治品格,就没有解放思想的胆识,也不会有改革开放的动力。勇于担当是人民群众之所盼。敢于担当的作风,要求领导干部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保一方平安的责任意识,还要有攻坚克难、披坚执锐、推动发展的勇气办法,真正带着责任躬身实践,带着感情解决问题。

其二,勇于担当是中华民族的政治美德。历史上,正是无数拥有高尚人格并且在各个领域有担当的人士,铸就了中华民族崛起的脊梁。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两弹一星”之父钱学森以毕生精力奉献祖国航天事业,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粮食问题呕心沥血;从当年小岗村党员干部冒着砍头的风险带头搞起“大包干”,到时任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顶着“卖国”的压力推进深圳改革开放先行。这些事例,无不体现了一种为国为民尽责、勇于担当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时代,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至高无上的追求,更是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躬身行而不是图虚名。河南省卫辉乡镇党委书记吴金印,哪里最穷被派往哪里,干一处,响一处;干一路,富一路。老百姓多次给他立碑,都被他砸了,大家最后把碑文刻在了悬崖上。一个人活到这个份上,才叫真有价值。

其三,勇于担当是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担当是品格也是本领。领导干部既要有勇于担当之胆之志,也要有善于担当之能。具体来讲,就是在面对困境、挑战、危机之时,表现出的判断力、决策力、执行力,就是要善谋要事、善抓大事、善解难题、善聚民心。绝大多数领导干部是有担当精神的,对待事业的态度是认真的、负责的。但相比之下,也确有少数干部,如果拿敢于担当这面镜子照一照,用敢于负责这把尺子量一量,就会看到差距和不足。在这些同志身上,还缺乏一种担当的境界和勇气。一事当前,首先考虑的不是大局利益,而是个人得失;热衷于走“上层路线”,喜欢讨巧作秀,不练真功;做事习惯于从条条框框出发,不敢变通,不敢联系实际,唯上唯书;对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棘手难题,特别是涉及到利益调整等方面的敏感问题,更是瞻前顾后,不敢碰硬,怕得罪人;一些领导甚至是主要领导面对信访问题,怕见群众、怕见媒体,失去了共产党人应有的勇气。 3

这样的结果,必然是误了发展,伤了民心,破坏了干群关系,损害了党的形象。

“事不避难、敢于担当、奋勇向前”。 勇于担当的背后是责任。责任是人民群众赋予我们我们肩膀上沉甸甸的信任和嘱托,而担当是完成这一责任最有力的行动。完成人民群众的重托,需要担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志士仁人对履责担当的坚定信念。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有幸被历史选中,成为人民公仆,我们就要担当起这一职责。要有一种敢于担当的家国情怀和历史责任。

二、敢于担当” 需要什么

习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把习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党员干部需要具备什么?

(一)政治上始终坚定,是敢于担当第一位的要求。做不到这一条,敢于担当就没有任何意义。党员干部在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指示上,一定要雷厉风行,不折不扣,做到令行禁止,确保政令畅通;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一定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绝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一定要有很强的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不能犯糊涂、做错事;在执行政治纪律上,一定要更加严格、更加自觉,坚决杜绝政治上的自由主义。

(二)有敬业负责的工作精神。敬业体现了一种事业追求,一种勤恳态度,更体现了一种可贵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单位当成家来建,把干好工作当成日子过,每名党员干部无论担负什么职责,承担什么任务,都要尽自己最大努力,拿出最高的标准。负责是党员干部为官

从政应有的品格,组织把我们放在一个岗位上,负责有关工作,我们就要对组织负责,对单位负责,对所属人员负责,始终有责任重如山的境界和积极负责的精神,在其位谋其政,真正承担起这份责任,履行好应尽的义务,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地做好每项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和组织赋予的任务,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去做好,落到实处,确保高标准高效率。

(三)有坚持原则的无畏勇气。无论是机关工作还是基层工作,政策性、法规性和纪律性都很强,这就决定了党员干部必须有很强的党性观念,严格按原则办事。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名合格称职的党员干部,首先是一名党性原则很强的干部。否则,工作中随意搞变通、打折扣,上级决策指示就不可能很好地贯彻下去,就会在执行的过程中变形走样,不但影响工作的落实,还会引发矛盾、影响稳定。党员干部虽然分管业务不同,但都有一定的权力,做每项工作、干每件事情,都要把坚持党的原则放在第一位,敢于较真碰硬,不怕得罪人,不当老好人,做到以党性原则处理事务,认真遵守法规制度,加强请示报告,严格程序规定,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要严于律己不出格、秉公用权不出轨。

(四)有破解难题的素质能力。干工作就是要解决问题,能不能解决好工作中的难点棘手问题,是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关键,也是对党员干部能力素质的检验。难点问题突破了、解决好了,就能带动和促进其他工作的落实,就能起到抓局部带全盘的作用。因此就要牢固树立“发现问题是本事、解决问题是水平”的观念,在遇到艰巨任务时,要挺身而出、主动承担,千方百计抓好落实;在碰到难题时,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想方设法处理好,不能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不能遇到矛盾绕道走、看到困难往后躲;在出现问题时,要主动负起责任,积极稳妥地解决,不能上推下卸,不能回避问题、上交矛盾,更不能干那些有了功劳抢得很快、有了成绩表功卖好、有了矛盾问题

诿过于人的事。

三、怎样在税收实践中担当?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作为领导干部,组织把你安排在一定的岗位上,就必须“在其位、谋其政、敬其业、竭其力”,以崇高的使命感对待工作,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事业,把全部心思凝聚到干事上,要担“责”、担“难”、担“重”、担“险”、担“义”,确保职守的“城池”固若金汤、万无一失。

(一)树立担当的自信。增强担当的政治自觉,勇于担当,不辱使命。一是培养担当的政治品格。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带头抵制“四风”的侵蚀,任何情况下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家园。二是树立担当的政治自信。“公生明,廉生威”,“打铁还要自身硬”。搞一次特殊就会丢掉一份威信,破一次规矩就会留下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会失去一片民心。三是要树立“一马当先、舍我其谁”的政治坚定。关键时刻要冲得上去、困难当头能打硬仗,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敢于承担困难的事、棘手的事、得罪人的事,坚决不做得过且过的“太平官”、因循守旧的“平庸官”、躲避责任的“圆滑官”。

(二)培养担当的能力。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才能胜任“守土一方”的职责。面对“矛盾凸显期”, 要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在实践中培养担当的能力。一要提高学习能力,要学习、要积累,培养全局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创造性;二要提高税收分析组织收入的能力;三要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四要提高服务纳税人、服务基层、服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五要提高廉洁自律的能力;六要有应对复杂局面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切实担当起保一方平安、富一方百姓、促一 6

方发展的历史重任。

(三)把握担当的方法。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既要有激情、有韧劲,更要办事管用。办事管用,就是要有头脑、会管理,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一是善于决策。工作中遇有重大问题需要决策时,要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一手材料,充分听取意见,做出科学判断,按程序决策,绝不能盲目、简单决策。二是善于聚力。古人言:“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要抓好队伍建设、领导班子建设、班长自身建设及干部队伍建设,打造富有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的坚强领导集体。遇到困难要一起上、有了责任要一起担,形成抓班子、带队伍的强大合力。三是善于管理。关键是要坚持善待严管,打造过硬团队。为国税事业发展提高坚强保障。

(四)确保担当的实效。 古人云,“勤于思则理得,勤于行则事治”。实绩,是领导干部安身立命的立足点,是群众评价领导干部的根本点;实绩,不是自己吹出来、下级捧出来、上级封出来的,只能靠实干。提起都江堰,谁不赞叹李冰父子的丰功伟绩?说到杭州西湖上的苏堤,谁不仰慕苏东坡的高风亮节?提及兰考焦桐,谁不缅怀焦裕禄的无私奉献?对于为政一方的领导干部而言,惟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压力感、坐不住的使命感,在位一届,实干一届,兴业一方,用自己的辛苦指数去换群众的幸福指数。要按照“带好队、收好税、服好务”的总体思路,“树一流目标,带一流队伍,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

一要从小事做起。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大事都是由小事累加而成的,和平建设时期,更多的、经常的还是一些平凡而具体的事,把平凡具体的事坚持做好了就是不平凡。比如说上下班制度,是具体的小事,天天面对,按时上下班,就体现了勤勉敬业;又比如工作责任心,不同的责任心体现了不同的担当意识,有的精益求精,今天的 7

事今天完成,有的得过且过,粗枝大叶。责任心背后反映的是世界观,从小事做起,就是从平常做起。

二要从自身做起。勤勉敬业、勇于担当不仅是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每位干部的要求,每个人都要把自己摆进去,擦亮自己的招牌。提倡跟我学、向我看齐,反对只对人不对已;提倡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反对指手划脚、只当评论员。勤勉敬业、勇于担当与个人的职业生涯紧密相关,与每个人进步发展息息相连,从自身做起就是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单位负责,我们每个人的能力水平是有限的,但敬业担当的精神是无限的。

三要从本职工作做起。我们每个人都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本职工作是我们勤勉敬业的岗位、勇于担当的舞台。我们讲敬业、重担当,就要联系实际,体现在本职工作上,离开本职工作,敬业担当只是空谈。因此,我们每个人把本职工作做好了,担当尽责了,全局才能形成干事创业的氛围。勤勉靠的是责任、踏实,担当靠的是理性和能力。

四要从坚持不懈做起。毛主席曾经讲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时一事敬业担当做得到,长此以往不容易。敬业担当要有坚定的毅力和执着的情怀,工作一辈子,孜孜以求敬业,永不懈怠担当,日积月累,积小成大,这是我对敬业担当的理解。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党员领导干部既是指挥员,又是排头兵,要有啃硬骨头的劲头,有爬坡过坎的雄心,要真抓实干,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从坚持不懈做起,孜孜以求,永不懈怠。勤勉敬业、勇于担当是我们一生工作的考题,是及格还是优秀,群众是老师,时间是镜子,关乎你,关乎我,关乎大家。让我们从自身做起,高标准、严要求,时不我待,人人勤勉敬业,个个勇于担当,共同谱写河南国税事业持续、科学、高位发展的新篇章!

四、领导者也要“有所不为”

日前,一位领导干部在谈到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时,意味深长地说:管好该管的事,敢于“有所不为”,这也是一种领导艺术。一席话,发人思考。

有“全球第一CEO”之称的杰克〃韦尔奇曾有句名言:“管得少就是管得好。”古人说,为治必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意思是治国理政要有一定的章法,上下级之间的职责不能混淆,要各安其位、各负其责,做到不揽权、不越位、不错位。古今中外的管理经验告诉我们,什么都“事必躬亲”是不可取的,身为一个领导者,不仅要有“为”的雄心壮志,还必须讲求“为”的科学方法。

然而,现实中,“上下相侵”的现象不仅时有发生,而且在一些部门和领域还相当普遍。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存在权力依恋,有的怀着“武大郎开店”心态,还有的对下属缺乏信任。不管是出于公心还是囿于私虑,都应看到,领导者的重要职责是为大家创造条件、改善环境、搭建平台,让人们发挥才智、建功立业,众人拾柴火焰高,一起把事情做好、把事业做旺。

放手放权的前提是信任。信任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战争年代,当某一级指挥员牺牲时,上级马上指定代理人,有时甚至指定一士兵代理排长、连长或更高级的军官,这些受命于危难之中的战士,往往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创造骄人战绩,原因何在?信任的力量使他们奋不顾身,虽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现在,信任依然是上级对下级的最好奖赏,依然是领导者用人成事的核心密码。因此,领导者一定要相信下属的才智,拿捏好“宏观调控”与“微观操作”的关系,尽好该尽的职,用好该用的权,放手让他们干事担责、发光发热,尽快在本职岗位上有所作为。同时,也使自己从繁冗事务中解脱出来,以更多时间和精力思考和解决重大问题、难点问题。

“有所不为”是一种管理境界,也是一种管理自信。疑人不用,用人

不疑,少干扰多协调,少指责多服务,营造包容信任的氛围,才能让人敞开思路谋事,放开手脚干事。当然,放权不等于放任,放手不等于撒手,任务下放、职责分解之后,领导者不能当“甩手掌柜”,还要搞好统筹协调,及时纠偏引导,积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正能量。只有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像动车组一样集体发力,方能活力奔涌、奋发有为。

第二部分(4)

关于“好干部”

一、什么是好干部

铸就丰功伟绩,离不开人才辈出;开创太平盛世,有赖于群贤毕至。 重视人才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好干部”始终是克敌制胜的重要保证。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什么样的干部才是“好干部”?习近平总书记用20个字描摹出好干部的“时代肖像”: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没有远大理想,不可能成为“好干部”;离开责任担当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时代需要的“好干部”。有多大担当就能干多大事业。社会转型期,机遇稍纵即逝,解决问题的窗口时间越来越短;挑战越积越多,问题出现的速度越来越快。执政党的“好干部”理应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才能在机遇初现时推动改革,在问题露头处化解矛盾,为改革发展赢得战略空间,把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熔铸到执政兴国的实践中。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干部中好人主义盛行,不敢批评、不愿批评、不想负责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怕得罪人、丢选票,搞无原则的

一团和气,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学,满足于做得过且过的太平官;有的身居其位不谋其政,遇到困难绕着走,碰到问题躲着行,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致使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有的为人圆滑世故,处事精明透顶,干事拈轻怕重,遇事明哲保身,有功劳抢得快,出问题推得急;有的庸懒散软,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这种不敢担当、不愿担当、不会担当的“圆滑官”、“老好人”、“墙头草”多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还怎么向前推进?发展的关键期,又如何攻坚克难?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敢于担当,是今天我们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衡量“好干部”的重要标准。 “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给他让路。”方此之时,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向梦想进发,既有春和景明的机遇,也有暗流汹涌的挑战。只有信念坚定、敢于担当的好干部越来越多,我们才会有轻舟必过万重山的坚强自信,才会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动力源泉,才会离那个激动人心的梦想越来越近。

二、好干部是干出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怎样成长为好干部时指出,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把自我培养摆在了第一位。对干部成长来说,自我培养是内因、是主导,组织培养是外因。我理解,好干部不仅仅是组织培养出来的,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自身努力干出来的。

邓小平曾讲过,干,才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都没有。一是在干中感悟。要多思考,多感悟,多一些理性分析,多借鉴他人的工作经验,不断开阔眼界、增强素质,提高领导方法和艺术。二是在干中提升。要不断丰富阅历,积累经验,提高组织协调、驾驭全局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三是在干中求进。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沉下心来、扑下身子,求真务实,敬业奉献,干出一番成绩,不要急功近利,不做表面文章,不走后门、拉关系。四是在干中成熟。俗话说,

比陆地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大的是人的胸怀,成熟的一个标志是胸怀博大,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胸怀气度,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不骄傲,不斤斤计较。我理解,自我培养是干部成长的必要途径,有时甚至是捷径。

三、怎样成为好干部?

第一,强素质。打铁还需自身硬。成绩差或能力差,难以服众,工作难以开展。

第二,树形象。服装、姿态、表情、语气等等,都要成为值得学习和尊敬的榜样。

第三,热心人。干部的工作是与人沟通,要把人照顾好和团结好,要培养亲和力,多为别人着想,多解决别人的困难。

第四,出业绩。干部的工作是管理事务,要多研究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部署工作,把事做好。要创下实打实的政绩,就要有过得硬的真抓实干。注重实绩。就是注重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的实践中所取得的实际成效。一是注重德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看理想信念、政治立场、大局意识、能力素质。二是注重业绩。看实干精神、岗位作为、群众口碑、党政评价。三是注重担当。看责任意识、执行能力、工作魄力、关头表现。四是注重作风。看群众观念、艰苦朴素、服务意识、工作态度。五是注重廉洁。看自律意识、遵纪守法、权力运用、清廉本色。看实绩,不仅仅是看工作的主要指标,还有看人品、看作风。

实绩,是领导干部安身立命的立足点,是群众评价领导干部的根本点;实绩,不是自己吹出来、下级捧出来、上级封出来的,只能靠实干。惟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压力感、坐不住的使命感,在位一届,实干一届,兴业一方,用自己的辛苦指数去换做事的实绩指数,才会有群众的幸福指数,也才会被人们记在心里。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提起都江堰,谁不赞叹李冰父子的丰

功伟绩?说到杭州西湖上的苏堤,谁不仰慕苏东坡的高风亮节?提及兰考焦桐,谁不缅怀焦裕禄的无私奉献?这些故事,无不蕴藏着耕耘与收获的辩证关系,对于为政一方的领导干部而言,颇有启发意义。

四、“让干部不想不能不敢腐”咋落实?

10月16日召开的省部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研修班座谈会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强调,惩是为了治。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领导干部“不想腐”;强化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使领导干部“不能腐”;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使领导干部“不敢腐”。

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构筑干部“不想腐”的思想防线。思想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开展防腐、反腐斗争的生命线和中心环节。纵观近年来落马贪官的腐化堕落过程,无一不是思想的“总开关”首先出了问题。从“第一次的紧张”,到后来的“欣然接受”、“来者不拒”,甚至“主动索要”,由于放松了主观世界的改造,最终导致自食恶果。因此,要解决干部“不想腐”的问题,就必须加强思想教育,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抵制和防范腐败,严于律己,遵纪守法,构筑起拒腐防变的牢固思想防线。

其次,要强化制度建设,形成干部“不能腐”的制约机制。“一切权利失去约束,必将产生腐败”。思想教育固然不可缺,但它不是万能的,反腐败还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作保证。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制度特别是国家的法律制度具有规范性、强制性等特点,具有引导、制约、惩罚、威慑等作用,所以制度建设在反腐工作中更带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要解决干部“不能腐”的问题,就必须加强党纪建设、政纪建设和法制建设,进 13

一步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制度来管人、管事、管权。

再次,要落实从严治吏,保持干部“不敢腐”的高压态势。不可否认,当前,一些领域的腐败仍易发多发,一些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影响恶劣,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为此,要解决干部“不敢腐”的问题,就必须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从严治党关键是要从严治吏”的总要求,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通过畅通群众监督举报渠道,加大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及时发现并查处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始终保持反腐的高压态势。

第三部分(7)

怎样走群众路线、加强作风建设

一、作风建设要找准着力点打好“组合拳”

干部作风是干部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干部作风的好坏关系着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党的十八大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作风建设高度重视,出台了《八项规定》,并在全党安排部署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干部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多发性,破解作风问题的顽疾,还需要系统思维,多措并举,综合施治,找准发力点,打好组合拳,常抓不懈。

一、抓领导,示范引领是关键。孔子曰:“上着,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俗话说,风成于上,俗形于下。领导干部的作风,历来是社会行为规范的风向标、指向针。对党风政风民风的形成、对大众生活情趣的培养,客观上具有一种示范作用。当下,一些作风顽症表象在下边,根子在上边。在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抓作风建设只有各级领导坚定决心群众才会有

有信心;领导干部作了榜样,群众才会自觉跟上。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坚持领导带头,从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做起,无论是对“四风”问题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还是下基层接地气、解难题抓落实,要求下级做到的领导要首先做到,要求下级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形成上级带下级、主要领导带班子、班子成员带群众,自上而下、以上率下的工作格局。当前,领导干部要带头端正态度,带头深入实际、带头联系群众、带头接受群众监督、带头解决问题,用“五带头”正心律己、正身垂范、公正服人,从而形成作风建设的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

二、抓教育,思想修养是基础。作风是教育养成的产物。良好的作风,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在于一点一滴的培育和养成。一要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公仆意识;二要加强行为习惯教育,从一点一滴养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踏实肯干的作风;三要加强兴趣爱好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爱学习、善学习,培养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兴趣爱好;四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优良作风传承教育,以每个党员养成的良好作风,保证党的纯洁,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三、抓规范,制度约束是根本。管理学上有著名的“分苹果规则”:两个人分苹果,最好安排一个人切,另一个人选。这说明,制度具有制衡权力、管住权力的功效,也就是习总书记指出的“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作风问题为是么成为顽疾,为是么容易反弹?制度不科学、不健全、不落实是重要原因。因此制定并落实好一套科学完善、管用有效的作风建设制度,是决定作风建设成效的根本因素。作风建设的制度规范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清理、修订、完善在机关管理、组织人事、三公经费、执法执纪等作风建设方面的制度规定,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二是建立作风考核机制,把作风建设纳入各级各单位综合目标考核,把作风状况作为领导干部考核和选拔任

用、单位奖惩的重要依据。三是建立和完善群众评议机制,把干部作风情况的评价权交给群众,让人民群众督促干部勤政廉政。四是要强化制度的执行落实,切实维护制度的权威性。

四、抓检查,强化监督是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监督体系,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只有强化监督检查,才能让不良风气在阳光下无所遁形。一是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检查,把对领导干部的信任和监督辩证地结合起来,尤其是要强化对各级“一把手”的监督检查。二是强化干部的监督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深化党务政务公开,使隐性权力显性化,显性权力规范化。三是强化社会监督的合力,把组织监督、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特别要拓宽信访举报渠道,加大网络舆情的处置力度。四是对干部监督触角延伸,深入了解其“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情况,形成作风建设全方位立体监督模式。

五、抓查处,从严惩治是手段。惩治在作风建设中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又具有警示预防的作用。一是要对作风问题“零容忍”,对吃一点、拿一点、慢一点、拖一点之类的小事情,要高度重视,做到早提醒、早处理、早纠正,防止小错误酿成大问题。二是要增强惩处的威慑力。对违反八项规定的行为,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抓作风转变态度不坚决、措施不得力,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的,要勇于亮剑、敢于开刀、严于问责,始终保持对作风问题的严查严惩态势。三是要发挥惩治的综合效应。对查处作风问题的典型案件,应及时在有效范围内予以通报,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规范一类的效果。对个别典型问题,要深入分析深层次原因,进一步完善管理漏洞;对普遍性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治理,在治标的同时促进治本。

二、目光向下方能扫除"衙门作风"

(背离为人民服务宗旨,刁难群众就是砸自己饭碗) “反仆为主”的权力伦理错乱,正是官僚主义和“官本位”的典型症状,必然导致为己不为民、对上不对下

办个因私护照,跑了大半年、往返数千里;办理营业执照,被相关部门“踢皮球”来回10多次。今天,无论大事小情,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密切血肉联系、造福人民群众,更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凝聚人心的深厚之基。

办个因私护照,跑了大半年、往返数千里;办理营业执照,被相关部门“踢皮球”来回10多次。日前,随着央视曝光,“北漂”青年小周和创业小伙小狄的辛酸经历,引起热议。在反“四风”、改作风的新风劲吹之下,一些窗口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依然故我,更显得触目惊心。

“窗口”既是群众办事的入口,也是工作作风的出口,老百姓正是从盖章办证这样的“小事”来看干部、观风气。一直以来,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办事难”成了“老大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机关传达室,“从小肚子跑到大肚子也没跑下来”的准生证,“比西天取经还波折”的审批过程,反映了刁难症、折腾病、懒散风等为害之烈。“办证难,难于上青天;办事苦,处处都添堵”,一些群众的说法,表达了不满情绪,更说明“衙门作风”像无形的墙隔开了干群,像锋利的刀伤害着公信力,亟须大力扫除。

“衙门作风”沉疴已久,内在病理比较复杂。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些公职人员理想信念“缺钙”、服务意识淡薄、而“官老爷”做派十足。一些人手中有点权便把令来行,鼻孔朝天、颐指气使,全然忘了公仆的身份与职责,不想着怎么搞好服务办好事情,却“反仆为主”,对群众耍威风、设关卡、使绊子,甚至索贿寻租、借权营生。

这种权力伦理的错乱,正是官僚主义和“官本位”的典型症状,必然导致为己不为民、对上不对下。一个耐人寻味的例子是,一个单

位刚刚还告知群众“号已发完,明天再来”,却因为上级来检查,半分钟内迅速开放了所有服务窗口。“秒转作风”,眼里只有领导,群众抛于脑后。

“办事难”也有制度设计、权力运行上的弊端。办一个证要盖几十个章、跑十几个部门,反映了手续繁琐、流程复杂。根据行政许可法有关规定,对办证的相关流程和所需全部材料进行公示说明,一些工作人员不依法办事,挤牙膏一般告知,导致信息不对称,让群众一头雾水,跑了冤枉路、受了窝囊气。诸如这些问题,说明从制度上对接群众需求,形成向下负责、为民服务的动力,也很迫切。

“谁给群众找麻烦,我们就让谁有麻烦”,一些单位的“衙门作风”曝光后,相关部门立行立改,处理了有关责任人,这种“零容忍”态度值得肯定。也要看到,“衙门作风”有普遍性和顽固性,各地各部门都应揽镜自照、治病祛邪。增强宗旨意识、弘扬服务精神,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审批程序、严格依法行政,才能去官气、接地气,坚守为民服务的本位,这是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向群众交出的合格答卷。

三、对自己的面孔负责

现实生活中,一句“脸难看”,就把领导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前,我们强化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解决好“脸难看”的问题,切实对自己的面孔负责。

美国前总统林肯说道:“人必须对自己的面孔负责。”他也正是凭借亲民的形象赢得无数美国人的尊重。对共产党人来说,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面向群众,我们不能甩脸子、板冷脸、给脸色,更应对自己的面孔负责。群众看党员。看什么?看形象。形象说到底就是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那些阴晴不定、瞬息万

变的脸,那些麻木不仁、无关痛痒的脸,都是背离人民群众的脸。譬如,陕西省某县林业局局长对群众反映问题事很是不满:“老百姓都是吃饱了撑的!”动不动就给群众坏脸色的人,必会受到人们的唾弃,也为党的纪律所不容。

对自己的面孔负责,离不开群众这面镜子。他能见证你的崇高,也能见证你的卑鄙;他能照出你的美丽,也能照出你的丑陋。如果你从群众的眼睛里看到的是鄙夷,说明你的面目可憎,得赶快“矫形”;如果你从群众的眼神里读到的是不屑,说明你的样子可笑,得马上检讨过失,给自己“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如果你从群众的眼光里感受到的是欣赏,说明你的形象可亲,得继续保持清醒,给自己“吹吹风、拂拂面、除除尘”。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的脸难看而责怪群众这面镜子。

对自己的面孔负责,归根结底体现在为民务实清廉的行动上。焦裕禄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治理荒沙、鞠躬尽瘁,其面孔虽饱经沧桑依然可敬;杨善洲一心一意为群众谋福利,退而不休、植树造林,其面孔虽布满皱纹依然可爱;沈浩处处看群众的脸色办事,为民办事、死而后已,其面孔虽日渐消瘦依然最美。

有哲人说:“一个人后天的学识修养都写在脸上。”贯彻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你的面孔就是通行证。

四、“我”岂可置于“们”外

红军长征中,吴起镇一仗,我军大获全胜,毛泽东十分高兴,赋诗赞扬彭德怀:“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看后深感不安,将诗中的“唯我彭大将军”改为“唯我英勇红军”。将“我” 19

改成“我们”,表现出一种难得的清醒和虚怀若谷的高尚情操。有惊天伟业之实,无居功自傲之意,始终把自己置于群众之中,这是一种伟大的品格。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群众立场、群众路线、群众观点,从来不是单纯写在历史教科书中的教义,而是融在千万共产党人的血脉中,成为他们坚定不移的价值追求和力量源泉。“中国村魂”史来贺“一生就干了两件事,把群众带到富路上,把群众带到正路上。”他一生不唯官、不唯上,唯有两怕:一怕在群众中孤立,二怕在群众中孤独。史来贺的“两件事”“两怕”给我们的答案就是:忠实践行党的宗旨,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党员干部如果对人民没有感情,群众“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就不奇怪。社会转型期热点多、焦点密、燃点低,人民群众的很多利益诉求需要及时回应,很多新的社会难题需要破解。凝聚改革发展共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我们任重而道远。

1815年6月,拿破仑滑铁卢遭受惨败,在总结战败教训时感叹:“好久没有和士兵一起喝汤了!”。陈云说过,共产党人“是为人民当差的”,并认为任何功劳,“头一个是人民的力量,第二是党的领导,第三才轮到个人”。只有真心对待群众,真正相信群众,真情为了群众,以公仆精神增强社会的凝聚力,才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自觉把自己置于群众之中,不断从群众身上汲取精神营养,我们就能获得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上世纪50年代,当看到新中国如初升的朝阳,到处是热火朝

天的建设场面时,诗人邵燕祥曾激情澎湃地放歌:“是谁,浇灌混凝土基的时候,把自己的心血也浇进里边?是谁,在高山塔顶上干活,背上的冰霜凝成一片?我们,正是我——们!”历史的回声动人心魄。今天,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托举并实现“中国梦”,靠谁?也只有靠我们!

五、领悟官德名联 践行群众路线

(莫以百姓可欺)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菏泽考察工作时,给市、县委书记们念的这副对联对我们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提升执政境界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这副“官德”名联,源自内乡县衙三省堂。对联以朴素和通俗的语言,揭示了官与民、得与失、荣与辱的深刻哲理。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此联来教育领导干部,其深刻意义显而易见。

要坚定理想信念。“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就是在告诫官员要淡化“官念”,正确对待名利地位,不要把官位看得太重,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把干部正常的进退留转视为人生历程的必然,视为党的事业的需要,“进”则奋发有为、不骄不躁,“退”则淡泊宁静、发挥余热,“留”则坚定执着、不泯斗志,“转”则迎接挑战、勇创佳绩。这就需要我们从零做起,不断加强党性的锻炼和培养,多补理想信念之“钙”,看淡官位,看重事业,秉持共产党人应有的理想信念,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宗旨使命。

要勇于担当责任。“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意在强调领导干部在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们所进行的事业,是人类社会历

21

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这样的事业需要“一官”去组织实施,这里的“一官”就是一面旗帜,一盏灯塔,就是群众的依靠。“为民担当,风雨可度”。人民赋予了我们权力,我们就要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不避事、不怕事,不当懒官、庸官、混事官、太平官,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责无旁贷,挺身而出,彰显“一官”之德,尽好“一官”之责。

要胸怀百姓冷暖。“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响亮地回答了“官”从哪里来的问题:官自民中来!一定要牢记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只有明白这样浅显的道理,才能更好地掌权、用权,才能真正做到民为本,民为贵,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这就要求我们在为官做事中要不断增强百姓情怀,奉人民为衣食父母,对老百姓真心真意,力戒“四风”,走好群众路线,察民情、听民意、重民生,努力尽好“人民之子”的“孝道”,在为民干事中涵养官德,让人民满意,使“父母”开心。

要涵养平民心态。“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是全联的落脚点,也是为官者应有的境界和归宿。“官”本就是民,所以“官”不能凌驾于民之上。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有脱离群众的危险。要始终不忘“自己也是百姓”,永远保持平民心态,不改平民本色,平凡而不奢求,感恩而不忘本,让自己的心能永远归依大地、植根人民,而不是以“父母官”自居,脱离群众,更不能颐指气使,欺压百姓。只有这样,才能当官是官不像“官”,才能“以百姓之心为心”,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培养起群众感情,永葆百姓本色。

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期和攻坚期,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读懂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念对联”背后的深意,以百姓之心为心,以百姓之愿为愿,以时代楷模焦裕禄、郑培民、周建奎等为学习榜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22

六、小窗口连着群众大问题

有媒体调查显示,八成受访者曾遭遇“办证难”。从来信可以看出,群众对那些“难看的脸”深恶痛绝。一位读者说得好,将心比心,假如工作人员是站在窗口外的群众,就会冷暖自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办证难”虽是小事,却是群众遭遇最多的大难题。其根源究竟何在?如何破解?

1、如果是你站在了“窗外”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工作人员如果能够换位思考,难道对“从小肚子跑到大肚子也没跑下证来”的苦楚没有丝毫同情?难道对“比西天取经还波折”的曲折没有半点感同身受?多一些换位思考,就会对群众疾苦多一点切身感受,就会在工作中少一些敷衍拖延。

对群众而言,身边干部作风好,干部整体形象就会加分;办事窗口效率高,政府部门总体公信力就会提升。从这个意义上,小窗口关系大作风,所在者小,所影响者大;一次窗口办事,既可能是政府公信的一块基石,也可能是公信坍塌的一个链条。

然而,现实中一些工作人员缺少这种“换位思考”,认为办个证件无非是小事一桩、沧海一粟,看不到这样的小事对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对干部形象和政府公信的影响力。干部学会“换位思考”,就会真正懂得什么是民生无小事,就能站在群众立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

2、服务窗口不是私人领地

前段时间,我到镇上邮局寄包裹,包裹窗口的办事人员接了一个长电话,然后沉浸在与同事的聊天之中,对我索要包裹单的请求充耳

23

不闻,他还穿着拖鞋,而汇兑窗口的办事人员在打毛衣,神情怡然。寄个包裹,足足浪费了40多分钟时间。

办事窗口本应为民服务,办事人员理应提高效率,但是有些工作人员却不把办事窗口当成公共服务平台,反而视之为“私人领地”,像是在自个儿家里一样自由散漫。既把窗口视为“家”,来办事的群众自然就是“外人”,于是爱搭不理、不温不火,“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也就顺理成章。

事实上,很多办事窗口都在墙上挂出意见簿,展现出尊重民情、听取民意的开明态度;意见簿上,也常常赫然写着“服务态度差”、“工作散漫”等大字。只可惜,意见并未转化为行动,问题仍然悬而未决,工作人员视办事窗口为“私人领地”,显然是重要原因。因此,解决窗口作风的顽瘴痼疾,就应该让办事窗口真正体现“公共性”,让工作人员严肃起来。

3、根治顽疾需破除潜规则

前不久,我到一个服务窗口办事,等了半天,好不容易轮到自己,正准备向窗口递交材料,却被人捷足先登。窗口办事人员不但没告诫他“按排队顺序办理”,反而爽快地给办了。从办事员与他的言谈举止之间,我才意识到他俩是“熟人”。

这种“看人下菜”的现象在服务窗口屡见不鲜,也是畅行无阻的潜规则:“熟人”去办事,办事人员往往无微不至,为其开绿灯;如果换做普通群众,则马上变了一副面孔。出现这种不良现象,源于某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的“熟人意识”,遇有“熟人”如不热情接待,有损关系、伤害面子。长此以往,熟人“利益链”就会结成社会“关系网”,自己给熟人服务好了,今后找人办事也会方便。

24

破除这种潜规则,应当强化“群众意识”,摒弃“私心、偏心、杂心”,将“诚心、公心、热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还应当加强“群众监督”,用监督之剑斩断熟人“利益链”,尤其需要铭记,“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

4、“建章”莫挂空挡

洛克曾经说过:法律不能被执行,就等于没有法律。建章立制也是如此,一个合格的规章制度理应可监督、可追究、可问责,而不是仅仅充斥着禁止行为而缺失了监督方式和行为后果。不具有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的规章,会使规章制度沦为稻草人、纸老虎,助长了用新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的错误风气。

“建章立制”本是药方。如果药方根本不言及如何服用、不说明适用症状,无论药方的字写得多么端正,终究只是一纸空文。因此,建章立制时不仅要明确什么是应该和不应该,更要明确违反制度的追究问责办法、制定监督检查等配套措施,这样才能真正调配出一剂破除“四风”的苦口良药。

5、对基层多一份尊重 (基层公务员因负面个案被污名)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中央政令能不能落地,往往取决于基层公务员能否理顺“千条线”、顺利穿过“一根针”,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也正因为身处行政层级的“末端”、为民服务的“前线”,这些公务员们有着普遍的“难”和“烦”。

曾有一位镇长这样自我吐槽:“说我们是一方诸侯,恐怕是‘猪猴’吧。乡镇长是‘猪’,特别能吃窝囊;乡镇书记是‘猴’,县里一敲锣我们就得上场。”话糙 理不糙,基层公务员“权力无限小,责任无限大”。对上,他们要承担硬任务,一 件都不能也不敢掉以 25

轻心;对下,面对群众,工作同样不好做,既要约之以法,更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于是,“难”成了普遍的工作状态。

因为难,所以烦。一面是工作的压力,一面是冷嘲热讽;一面是飞涨的物价,一面是不高的工资;一面是攀援的渴望,一面是逼仄的升职空间„„此外,还有基层公 务员喟叹,自己有时是上级机关的挡箭牌、群众发泄不满的出气筒,有时是突发事件的灭火器、危机公关的牺牲品。 “烦”有时成为他们的一种心态,也就并不奇怪了。

正因为这样的难和烦,少数基层公务 员陷入价值迷思,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而个案又让一个群体在舆论场中被脸谱化,甚至被污名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更需给基层公务员以理解而不是误解;以 尊重而不是漠视。调动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他们才有动力为群众服好务;尊重他们的合法权益,他们才更有激情贡献才智。多倾听他们的心声,多解决他们的合理 诉求,多为他们提供宽广的发挥空间,这是纾解基层公务员难和烦的最好途径。

近日,一名六旬老者在网上对基层公务员的劝诫,同样发人深 省:如果“俯下身来”比比下岗职工,比比农民工,“你们就是幸运儿啦”!“公务员们要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社会 ‘生活上要知足,学习上要不知足,工作上要知不足’”。需摆正心态、胸怀梦想,在与群众打交道中感受责任的力量;在为民做实事中,面对民心的凝视、民声的激赏,自有艰难之外的欢愉与尊严。

七、戒奢何难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老百姓最爱听的。不少地方的行政大楼,竟相向星级宾馆看齐,工作用车追求规格,迎来送往前呼后拥,一掷千金;每年餐桌浪费多达2000多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一边是公款吃喝之风日甚一 26

日,一边是贫困人群一年到头难识几回肉味;一些干部上班醉醺醺的,怎么让我们信任?”当百姓满腔气愤发出诘问:我们能不为之幡然自省?

作风方面的积弊顽疾,归根结底要靠制度来祛除。《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过硬作风取信于民、带领人民为实现美好梦想而奋进的坚强决心,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行动。对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办公用房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出全面规范,对宣传教育、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条例》用十二章六十五条规约,构筑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党内法规堤坝,给奢侈浪费者划定了制度“红线”,给以身试法者设定了“高压线”。有了这样一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综合性、基础性党内法规,党政机关做好节约工作、防止浪费行为就有了总的依据和遵循。对从源头上狠刹奢侈浪费之风,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有了制度不执行或者执行不力,制度就会成为一种摆设。坚决执行《条例》提出的各项要求,需要不断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机制,抓紧制定实施细则和配套制度,努力形成不能不愿不敢铺张浪费的长效机制。只有紧密结合各自实际,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精神和要求落到实处,贯穿到各项工作的诸环节、各方面,《条例》才会真正释放制度的效力和威力。也只有对违反制度踩“红线”、闯“雷区”的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杜绝“破窗效应”,制度的刚性约束力才会产生倒逼机制,遏制和根治作风之弊、行为之垢。

制度的执行在于驰而不懈。作风建设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往往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戒奢是一个老大难。但知难不难,路径已经清晰,我们要鼓足“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和劲头。戒奢是一个突破口。要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勇气和智慧抓落

27

实,践行责任制、强化督办制、推进公示制、严格销号制、实行通报制。保持落实制度永远在“路上”的状态常抓、长抓,一抓到底。

打铁还需自身硬。各级党政机关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贯彻《条例》,增强节约意识,全党全社会养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尚,我们就一定能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和清廉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凝聚起亿万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的磅礴力量。

第四部分(4)

纳税服务

一、纳税服务的时代背景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全国税务系统紧紧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工作主题,以纳税人正当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为目的,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完善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质效,全面推进现代纳税服务体系建设。

为了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落到实处,国家税务总局结合税收工作实际,提出税务部门体现“为民”的总要求是做到“三个服务”, 即服务税户、服务基层、服务大局;体现“务实”的总要求是做到“三个实在”, 即任务求实、干事踏实、说话朴实;体现“清廉”的总要求是做到“三个禁止”,即执法禁贪、服务禁懒、管理禁散。

一是围绕职能转变部署6个方面重点工作。坚持管放结合、优化服务、强化内控、稳中求进的原则,以深化税务行政审批为突破口,继续简政放权,着力推动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方式和管理作风的转变,加快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机关。

28

二是围绕服务纳税人制定了10条措施:围绕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优化纳税服务、减轻纳税人负担、加强税收政策宣传和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等 出台《关于转变职能 改进作风 更好为广大纳税人服务的公告》细化了10条具体措施:依法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坚决防止和制止应抵不抵、应退不退、应减不减和应免不免等现象发生;按照便民高效的原则,不断优化涉税审批管理;依托现代服务手段,强化税法咨询服务;拓宽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方便纳税人;全面提速涉税事项办理,实行即时限时办结;精简涉税报表资料,减少纳税人需要填写的涉税表证单书;统筹各类税务检查,避免多头检查加重纳税人负担;清理规范收费项目,严禁向纳税人违规收费;提高公众对重大税收政策参与度,政策制定发布和软件升级同步;认真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公告》,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三是认真践行群众路线 要求各级税务机关、税务干部为纳税人更好服务当好“四员”(改革员、宣传员、执法员、服务员)即:当好改革员,让纳税人满意缴税;当好宣传员,让纳税人明白缴税;当好执法员,让纳税人公正缴税;当好服务员,让纳税人便捷缴税。

四是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第一,要处理好纳税服务和税收征管的关系。纳税服务与税收征管是税务部门的核心业务,这是国家税务总局党组对税收工作核心业务的创新界定,它符合国际上税收管理的发展趋势。纳税服务和税收征管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同构成了税收工作的核心业务。

第二,要处理好服务不足和服务过度的关系。服务不足会让纳税人感到不便,而服务过度则会给纳税人造成额外负担,满足纳税人合法合理需求的服务才是纳税人满意的服务。纳税服务应重视细节,从细微处做起,重视每一次服务,如果税务人员能及时了解并根据纳税

29

人偏好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就能提高纳税人的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要处理好服务创新和服务传承的关系。近年来,全国税务系统以推进纳税服务体系建设为主线,大力加强纳税服务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和集约化建设,为纳税服务工作积累了很多宝贵的实践经验,这些成功经验必须继承和发扬。随着纳税服务工作的全面推进,纳税人的需求不断增长,要及时回应纳税人关切和满足纳税人正当需求,就必须在传承中创新。要在总结和继承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加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方式创新,不断拓展全方位、多元化、多角度的纳税服务创新工作的研究与实践,切实体现纳税服务作为税收核心业务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要处理好对外服务和对内服务的关系。从对外服务角度看,税务部门要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从对内服务角度看,领导机关要更好地为基层税务人员服务。要处理好对外服务和对内服务的关系,就要切实做好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和减轻基层税务机关工作负担的“两个减负”工作。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是税务机关应尽的义务,减轻基层税务机关工作负担是上级税务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基层税务机关工作负担减轻了,纳税人的办税负担也会相应减轻;减轻了纳税人的办税负担,也有利于减轻基层税务机关的工作压力。

党的十八大为税收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税收事业前景广阔,纳税服务大有可为。税务机关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奋发有为,真抓实干,确保纳税人交明白税、便利税、满意税和诚信税,全面推进纳税服务工作开展。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做到提升服务站位,切实减轻负担,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绩效考评,全力保障纳税服务工作落实。当然,做好纳税服务工作,不仅要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和责任落实到位,还要不断思考,不断学习,

30

不断创新,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主动的创新精神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提升纳税服务工作质效,努力开创纳税服务工作新局面!

二、河南省国税局审时度势围绕纳税服务工作进行创新 一是关于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一是设置“一窗多能”的综合服务窗口。除车购税和专用发票发售外,应集中一个窗口办理所有事项。二是实行“七个统一”。即统一业务流程,统一服务内容,统一岗责体系,统一管理制度,统一办税时限,统一服务礼仪,统一内外标识。三是对办税服务厅功能区进行合理布局。一般应有办税服务区、自助办税区、取表填单区、纳税咨询区、资料取用区、等候区。办税业务量少、条件不允许的,可适当合并功能区。四是完善硬件配置和便民服务设施。五是优化办税服务。实行一站式、限时、预约、提醒、导税、咨询等服务。六是实行一个“一律”。即纳税人找税务机关办理的事,一律在办税服务厅办理,包括出口退税办理。七是提高人员素质。要加强大厅人员教育,营造大厅人员安心、热爱大厅工作的氛围。八是强化制度落实。要落实好大厅值班、服务、安全等制度,防范化解大厅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需要注意的是,在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上,硬件配置、功能区布局、大厅面积等,不要搞一刀切,以需要为宜,适当超前。

二是优化纳税服务提高办税质效,强化“三个服务”的认识,转变不适应“三个服务”的观念,提出有利于“三个服务”的工作举措,把“三个服务”落实到税收工作全过程。

(一)更新纳税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意识。首先要在思想上确立公正执法的观念,纳税人至上的观念,提高税法遵从度以内促外的观念。以思想观念的大提升、大转变、促进纳税服务水平的大提升、大落实。

(二)大力落实优化纳税服务的各项举措。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第一,转变职能,下放审批权限。对于省、市、县三级国税机关的审批事项,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厘清,在法律框架内,能下放的要以最

31

大可能下放到基层县区局。第二,减少审批事项,扩大即办事项。全省办税事项统一整合为即办事项和审批事项两类,要使即办事项达到80%以上。第三,简化表证单书,减少办税环节。省局要全面梳理办税业务,落实两个减负,搞好顶层设计,把不必要、重复的表证单书减下来,把不便利的办税环节减掉,制定全省统一的办税要求,切实为纳税人、为基层办税瘦身。第四,提供免填单、简填单、电子填单服务,让纳税人轻松、快捷办事。第五,探索同城通办。实现纳税申报通报通缴,普通发票通验通售,税务咨询通问通答。第六,扩大网上办税,打造网上办税服务厅。大力推行网上申报、认证、抄税、审批、开具完税凭证等事项,使纳税人足不出户办理涉税事宜。第七,除个别事项外,其余涉税审批事项应在七个工作日内完成。

(三)制度保障,持续改进。优化纳税服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靠制度、靠机制发挥作用。世间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事物在发展,政策在变化,纳税服务的要求也要持续改进,做到因时而变,因势而为。

三、纳税服务工作的基本

(一)基本理念。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

(二)基本要求: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纳税人合理需求为导向,以信息化为依托,以提高遵从度为目的,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通过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促进征纳和谐,实现纳税人自愿遵从税法,提高征收率。

(三)基本目标:

1、丰富宣传内容

2、强化纳税咨询

3、改进办税服务

4、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5、完善服务平台

6、推进纳税信用体系建设

32

四、构建新型征纳关系:鱼水、水乳 相信纳税人:转变管的观念

尊重纳税人:态度好、回应快、执法公 依靠纳税人:维护权益、支持发展 服务纳税人:全心全程全员

第五部分

服务大局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主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税务总局进一步转变职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是制定了服务发展的10条措施:

1、增强服务大局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3、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财力基础

4、促进形成有力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

5、落实和完善税收政策

6、提升征管质量和效率

7、提供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相信纳税人、尊重纳税人、依靠纳税人、服务纳税人,努力形成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的纳税服务格局。进一步减轻纳税人负担,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坚决查处损害纳税人利益的不正之风,让纳税人满意缴税、明白缴税、公平缴税、便捷缴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

8、支持扩大对外开发

9、营造有利于发展的税收环境

10、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税务干部队伍。

33

二是强化税收分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1、重视税收分析,对上、对下

2、解放思想,突破旧框

3、打造拳头产品

4、改进支持系统

三是省局提出了“工作所向、分析所指”,提出税收分析是组织收入的指向针、风向标。

四是税收与经济的关系

第六部分

打造税收征管模式升级版

(一)十二五时期,构建税收征管新格局的主要内容: 以实行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 以加强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 以实施信息管税为依托,

以核查申报纳税真实性、合法性为重点, 以规范税收征管秩序和完善运行机制为保障, 大力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完善创新税收征管模式,

有效促进税法遵从、逐步降低税收征纳成本和税收流失率,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二)打造税收征管模式升级版

1、为什么要打造升级版征管模式

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税务机关开始探索征、管、查三分离的征管改革,到2010年总局开始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我国的税收征管走过了一条不断变革和发展的道路。

34

一是打造升级版征管模式是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现实需要。改革是我国发展中的最大红利。营改增的试点和全面推进是打造经济升级版重要举措,为财税体制的改革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二是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税收征管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成为今天税收征管的难题,打破传统征管手段,全面实施信息管税成为税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是多元化经济主体和利益格局,使现实的税收征管工作难度加大,风险加大。实施风险管理,确保应收尽收成为现实的需要。

四是随着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进程,需要税务部门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致力于提高纳税遵从,和谐征纳关系,维护纳税人权益。打造现代纳税服务的新格局。

2、如何打造升级版征管模式

一要实行专业化税源管理。将税源管理工作按照事项在不同层级和部门、岗位进行分工,对纳税人采取分类集约的管理方式。日常管理分为申报征收、税务事项办理、调查核实(包括信息采集)、税务审批、税源分析、风险应对。对这些事项在不同层级和不同部门、岗位之间进行精细分工,形成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管理链条。

专业化税源管理基本模式。就是以分局为单位的属地管理模式。对重点税源实行集中管理,对一般税源按片或分行业管理,对个体户或小型税源实行集约化管理。在这种模式下,要对税源管理事项进行重组分工。一是申报征收、税务事项办理,统一在办税服务厅进行。二是信息采集、调查核实是税收管理的日常工作。三是税务审批,通过大厅窗口受理、后台流转、窗口出件。四是税源分析在县以上税务机关的有关部门进行。五是风险应对,在县局级组建专门的机构,配备专门的人员,专门从事税收评估工作。

专业化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专业性即专门的机构、专门的职责、专门的人员、负责专门的事项;效率性即通过专业化管理提高税源控

35

管能力,提高税款征收率;协调性即对税源管理的日常工作在不同部门和岗位之间,形成统

一、衔接、完整的管理链条;制约性即各部门、各岗位之间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制约。

二是实施信息管税。信息管税,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重点,以对涉税信息的采集、分析、利用为主线,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健全税源管理体系,对现行的税收管理框架进行适应性调整,进而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税收征收率。实施信息管税:一要建立强大的数据处理中心和税源信息分析应用平台,支撑各级税务机关、税务机关各部门对各类税源信息进行分析比对。二要成立专业化团队,增强税源管理的针对性,三要不断完善升级支持系统。正在推进的金税三期为打造升级版的征管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四要着重抓好信息平台、信息数据的应用:实行多元化的纳税申报方式;税收分析;风险分析;纳税评估;税收宣传、税收咨询、网络办税等,满足不同纳税人的需求。

三是实施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通过先进的管理和技术,预测、识别和评估风险,制定不同的管理战略,并通过合理的服务和管理措施规避、防范风险,以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税收征收率。分为税收流失风险、执法风险、税务机关形象风险。防范风险:一要找准风险点,二要建立风险指标体系,三要制定防控措施,有效实施风险预防、风险处置和风险评估。四要建立防控的制度体系。目的一是提高税收征收率,二是提升执法水平,征管质量和效率提升,三是干部平安,征纳和谐,形象稳固。

四是加强纳税遵从管理。一是以优化纳税服务为目标的遵从管理;二是强化以严格执法为保障的是受监控体系;三是完善以法律救济为主体的权益维护机制。措施:

1、以专业辅导强化税收遵从意识;

2、以优质服务降低税收遵从成本;

3、以规范执法净化税收遵从环境; 五是建立新型的纳税服务体系。相信纳税人、尊重纳税人、依靠纳税人、服务纳税人,努力形成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

36

终于纳税人遵从的纳税服务格局。进一步减轻纳税人负担,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坚决查处损害纳税人利益的不正之风,让纳税人满意缴税、明白缴税、公平缴税、便捷缴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一是着力办税服务厅的标准化建设。二是着力提升办税服务的质效,制定办税服务的措施;三是着力以纳税评估、风险管理为主要内容纳税救济制度。四是建立纳税信誉等级建设,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提高依法纳税的自觉性。

六是实施阳光稽查。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情况及涉税事项进行检查处理,是税收征管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执法型稽查、打击型稽查,强制纳税人被动纠错、服从税法,体现税法的刚性和震慑力,提高纳税遵从,减低税收流失率。当前,要考虑如何从提高稽查效率上,合理地配置稽查资源。适当扩从省局稽查局、做强市局稽查局、集约县局稽查局。市局实行一极稽查、县局稽查职能转化为纳税评估、风险应对、大企业审计等税源管理工作。

第七部分

如何提升队伍的精气神

“倾情带队,严管善待,激发活力,打造具有昂扬向上精神气的税务干部队伍”。这是王军局长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讲话精神。

坚持以人为本,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工作主题,按照完善人才强税、廉洁从税保障机制的要求,以激发活力、创新管理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勤政廉洁、团结和谐的高素质专业化税务干部队伍,为税收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37

1、加强税收文化建设,引领全体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带头树好标杆。加强思想建设,要坚持把政治坚定放在第一位;加强组织建设,选准配强正职、优化班子结构、提升凝聚力;加强作风建设,引领群众自觉跟进,凝聚力量。加强监督管理,促进规范用权、勤政廉政。

3、加强队伍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干部分途发展格局。

4、完善选拨任用制度,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

5、加强教育培训,着力造就一大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领军人才。

6、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奖优罚劣,引导干部真抓实干。

7、实行善待严管,倾情带队。在善待上努力在干部的培养和选拔上拓宽视野,遵循“注重实绩、群众公认、职数最大、选拔常态、方式多样、透明公道”的思路选拔干部,多为干部办实事、办好事,让干事者有舞台,让干事者得实惠,让干事者受尊重,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在严管上,第一是强化思想教育。提升精神区位,占领思想高地,培养敢于担当的勇气和能力。要担责,承担责任;要担难,分担困难;要担义,担大义、正义、公义。第二是强化制度约束。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用制度管人管事;第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发挥纪检监察、巡视、督察内审等部门的监督作用,形成监督合力;领导干部要坚决落实一岗两责,做明白人、清醒人;要突出一把手、一线执法人员等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的监督;对不良行为要严格处理。

8、提高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积极营造奋发向上、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

9、抓典型、树正气和刹歪风

38

第八部分 杂文(5)

第一篇 “种梅”与“闻香”

39

江西大余县有个村子叫梅山,这里的梅树自西汉开始就有种植,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每年到了特定时节,一朵朵梅花次第绽放,将村子装点得分外俏丽动人。一树梅花一树香,满山梅花满山香,梅山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赏梅基地和旅游胜地,村子生态好,农民收入高。

前人含辛茹苦种下梅花,给后人留下了漫山遍野的梅香,这实际上是干事创业的一种隐喻。提起都江堰,谁不赞叹李冰父子的丰功伟绩?说到杭州西湖上的苏堤,谁不仰慕苏东坡的高风亮节?提及兰考焦桐,谁不缅怀焦裕禄的无私奉献?这些故事,无不蕴藏着耕耘与收获的辩证关系,对于为政一方的领导干部而言,颇有启发意义。

种梅与闻香,不“种”就无所谓“闻”。要闻得芬芳,就要付出努力;要收获,就要耕耘;要创下实打实的政绩,就要有过得硬的真抓实干。古人云,“勤于思则理得,勤于行则事治”。实绩,是领导干部安身立命的立足点,是群众评价领导干部的根本点;实绩,不是自己吹出来、下级捧出来、上级封出来的,只能靠实干。惟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压力感、坐不住的使命感,在位一届,实干一届,兴业一方,用自己的辛苦指数去换做事的实绩指数,才会有群众的幸福指数,也才会被人们记在心里。

今人种梅今人闻固然是好,但许多时候,今人种梅今人未必就能闻到香味,往往是后人才能闻到,因此种梅的人需要有福荫子孙的长远眼光、泽被后世的宏大胸襟。很多工作和业绩,一任之内难以完成,需要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任接着一任干,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不为名利遮望眼,具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气度和胸襟。如果领导干部纠结于“功劳算到谁头上”,一任一本“经”,一届一个“调”,甚至干出“前人种梅我拔梅”的蠢事,不仅会让干部群众无所适从,更会破坏政策的连续性,为害尤烈。

40

一个地方、部门、单位的工作有其连续性,就像长跑接力赛中的“接力”不能中断一样。有些事情某些工作,由于时间、精力、资金、人力等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在某一届班子的任期内如愿以偿,而需要下一届甚至下下届班子来接着干完。这就需要“新官”认真对待前任留下的工作。“新官上任三把火”,如果对前任工作不加分析地另起炉灶,那么这种断代式的所谓“创新”,不仅难以干实事、干成事,反而会扰乱群众的未来预期。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徜徉在漫山遍野的梅林中,浸润在穿越时空的梅香里,不禁发思古之幽情: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任何人都是历史过客,干部交替是正常规律,每个人用心种好自己的那一棵“梅树”,就是对责任最好的回答,就是对历史最好的交代。

第二篇 补上人文这一课

对人的个性与人格的尊重,对人的价值与权利的保障,对人的生存与命运的关切,对人的自由与发展的张扬,这是群众路线践行中更为深广的人文精神内涵。如何去涵养、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人文素质?最要紧的就是坚守社会良知,维护人格尊严,彰显人文关怀。

良知先于行政,这应是我们的坚守。“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老百姓已经习以为常。就连腐败,当年为社会深恶痛绝,群起攻之,后来在不少百姓那里,也演变成不知不觉,见怪不怪,再后来更有一些无门无路者从众随俗,争相仿效,俨然成为一种 41

民俗。究其实,这不是价值的认同,而是民众的无奈,这不是法治的宽容,而是官场的沉沦。

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这本是政府的承诺。无论贫富,无论地位,人格都应是平等的。社会底层的多少铤而走险者,正是在生活和尊严的被损害、被侮辱中,一点点积累不平,点燃仇恨,一步步走向极端,走上绝路。因戾气暴发在商场砍人,因停车纠纷将幼童摔死,因上访不果向公交纵火… 每一个人的生命权利都应得到维护。重化工污染造就了一个个癌症村,收获了一袋袋毒大米,强行征地拆迁以招商引资、做大城市,逼迫出一起起奋身抗争合法权益的事件,我们还能冠冕堂皇地去漂白暴力行政吗?要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将人文关怀引进干部作风建设,这当是新时期政治文明的进步。政治是一种强制性力量,法治是一种制度性规范,管理是一种科学性运作。同时,它们又洋溢着人性的光泽,涌动着关怀的力量,流淌着生动的精神。,任何忽略人的主体地位、无视人的价值实现、压抑人的合理欲求的政治、法治和管理,都是行之不远的。

第三篇 凝聚共识再出发

在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我们需要面对不少复杂局面和棘手难题,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凝聚共识,积聚力量。

一、共识往往与缩小分歧相伴生,与解决问题相伴生,与化解矛盾相伴生。

42

1、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分歧。无论是围绕思想解放,还是围绕改革开放,无论是围绕中国道路,还是围绕发展方式,都有过争论与分歧。这些争论和分歧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演变成为发展的障碍和前进的羁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进程有力表明,只要我们有共同的目标,有包容之心,有清醒的认识,有勇敢的决心,那么再大的分歧和再多的争论都不会失控,都会朝着形成共识的方向转变。

2、我们应该着力于畅通利益表达机制,让不同的声音有合法的表达渠道:我们应该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在不同声音碰撞、交锋、磨合中,逐渐形成社会共识。

3、我们必须有足够多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我们今天的改革正在向全面综合改革的攻坚阶段深化,诸如分配不公、分配不规范的问题依然存在,也依然是当前社会的焦点、难点和痛点,因此无论是从改革的自身逻辑,还是从发展起来之后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使我们的体制机制更加成熟扣完善。

二、共识往往与发展预期相并行,与信任信服相伴随,与“最大公约数”相依存。

媒体舆论场、网络舆论场、街巷舆论场并存的现实使得当前的社会舆论格局更加复杂,加之一些地方的政府官员在处置“敏感”事件上不敢说、不会说、不想说,导致负面情绪堆积。在利益分化、主体多元的社会格局中,找到了公众认识的“最大公约数”,就有了社会粘合剂、关系稳定阀、发展推进器。具体而言,延长退休年龄你可以赞同或反对,老有所养却应是共同目标;火灾吞噬的人数你可以怀疑,但及时公开信息、不能造谣传谣却是基本原则:老人跌倒你或许选择袖手旁观,但必须明确的是伸手相救、知恩图报才是社会良知的显现。未来中国的发展,必须找到这样的“最大公约数”。

43

三、共识不是自然生成,共识往往需要破茧而出,需要合力推进。

对于思想认识之争,既要宽容,又要有底线:对于民主诉求,既要合理引导,又要实践回应:对于文化形态建设,既要强调坚持主流,又应允许百花齐放。

我国正处在发展关键期,也处在矛盾凸显期和转型升级“换挡期”,只有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才能充分激发出社会的最大合力,攻坚克难,推动中国巨轮滚滚向前

第四篇 治理污染绝不能手软

雾霾天气、地下水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环境问题,牵动着公众的神经.数据显示:我国四分之一国土持续雾霾,六成地下水污染严重,1.5亿亩耕地受重金属污染……空气、水、土壤,我们赖以生存的三大要素,正在遭遇空前危机。

一、“环境污染让中国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对污染问题听之任之,暴露出一些地方、部门错误的发展观和扭曲的政绩观。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发展,虽然科学发展观已是各级政府执政理念,“GDP至上”在理论上已站不住脚,然而“宁要毒死,不要穷死”的观点仍有市场,“带血的GDP”“有毒的增长”仍大行其道。

二、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热切期望中,我们看到了中央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资源环境的“瓶颈”正越收越窄,传统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环境保护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状况必须改变,绿色转型步伐亟待加快。“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央的战略部署,“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是亿万国民的新期待,而兑现承诺、顺应期待,治理环境污染绝不能手软!

44

三、为美丽中国添砖加瓦。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部署,“天蓝、地绿、水净”是我们的美好愿景。但是,美丽中国不会自动从天而降,需要全社会动员起来,政府、企业、公众齐心协力、各尽所能,用扎实有效的行动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

建设美丽中国,政府是主导。建设美丽中国,企业是主体。建设美丽中国,公众是主人。

政府、企业、公众既要各负其责,又要相互配合,如果形成合力就会出现1+1>2的效果。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政府、企业、公众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共同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只要我们不辱使命、持之以恒,美好愿景就一定能够实现。

第五篇 是什么催生人性之恶

因戾气暴发在商场砍人,因停车纠纷将幼童摔死,因上访不果向公交纵火……接接连连的个人暴力事件,一经报端、网络披露开来,便引发民众对公共安全的担忧情绪,也牵动起舆论对社会文明的深沉拷问。

我们应当谴责并制止,所有的暴力都是对文明进步的悖谬,所有的仇恨都是对包容和谐的颠覆。同时,我们也当追问和求解,是什么在催生人性之恶?如何从源头祛除社会戾气?

一、行政暴力的蔓延和危害

尽管法治政府、行政文明的建设进程正在加快,但是,人们还是不时看到身边发生的另一种乱象:有城管队执法,或围殴村民,或爆踩商户;有保安队截访,限上访者自由,向上访者施暴;有联防队治安,轻则伤人筋骨,重则夺人性命;更有那些强行征地拆迁逼人上高楼进社区的,引发了一次次平民拼命抗争,酿成了一场场群体冲突事

45

件…….当然,一些政府官员总会在第一时间出来先自划清界限:他们都是不在编的临时工……。

二、社会公平正义的流失 让每一个人都能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近年来广大民众最强烈的呼声。收入不公,让弱势群体倍感生活压力的沉重,基尼系数的居高不下,已接连敲响“中等收入陷阱”的警钟。“房叔”“房姨”“房姐”,坐拥几十套房产的财富神话如何能轻易制造出来?再看一看许多乡村,土地被政府强行低价征占、被资本强势集中流转,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被何人侵夺?更深层的则是权利不公。当底层民众的心中涌起一种对生存发展的无力感、对人生梦想的挫败感和对尊严体面的羞辱感,任何一点新的伤害,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那最后一根草。

三是国民心性的演变和底线伦理的挑战。

我们需要重建社会,重建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重建社会伦理和社会价值。所幸的是,我们的心灵中,依然有公平正义的坚守和捍卫;我们的生活中,依然有道德良知的呼唤和践行。许许多多的“最美”人物,正在用自己默默的努力和平凡的奋争感动着周围,感动着中国,用他们点点滴滴的日常之善,丝丝缕缕的人性之美,在燃烧人们向善而生的意愿,在激发人们永不停息的前行。

46

担当

担当

担当

担当

担当

担当

厨师担当

勇于担当

领导干部担当

敢于担当

关于担当
《关于担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我的担当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