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武汉公路养护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0-03-03 10:36: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09年武汉公路养护工作要点

2009年公路养护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市交通公路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改革攻坚年”各项目标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两型”建设,解放思想,积极进取,直面挑战,克难攻坚,以提高养护综合服务质量为基础,以安全质量和应急保障为重点,以规范化管理和改革创新为核心,以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完善为目标,着力推进武汉公路养护事业走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更新观念认识,适应养护工作发展形势要求

(一)强化“养护是发展、更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公路建设高峰期已经结束,部门工作逐渐过渡到了养护期,需要做好维护建设成果、保障路网通行能力的长期规划和充分准备。

(二)树立精品意识和优质服务意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公路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部门工作重心是全力打造舒适、安全、快捷的公路通行环境。

(三)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利用工程经济原理,在公路建设投资与养护成本,大修、中修或小修保养方案选择等方面进行权衡比选,实现养护成本的最小化和投资收益最大化。

(四)强化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小修保养在全面推行“定额管理、计量支付”的基础上,开展在本区域范围内以招标投标或竞争性议价方式确定养护单位的试点。继续组织好管理站站长竞争上岗活动。

(五)培树“两型公路”理念。大力推行循环利用技术,将旧材料的利用列为养护工程设计和验收的主要指标之一。注重节能工艺、材料、设备的运用。

二、全面加强养护工程管理,提高公路综合服务水平

(六)加强全面养护、季节性养护、预防性养护,维护路况质量稳定。重点做好路面病害处治、桥梁缝养护和支座养护、水泥路面缝养护及预防性中修工作,定期开展安保设施、排水设施等附属设施专项检查。

(七)加大大修(改善)工程投入,提高投资标准,逐步提高路况服务水平。工程实施范围主要集中在2010可能列入国检范围的路段、政风行风评议中要求整改的路段、超期服役严重路段、社会反响较大的路段。

(八)加强危桥改造加固力度,做到列养公路基本无危桥。在完成“1+8”城市圈危桥改造计划,实现干线公路无危桥的基础上,争取部门与地方政府的有效协作,解决目前支线上的危桥问题。

(九)加大安保工程实施力度,提高安全防范标准。重点突出G107东西湖区段等一级公路中央分隔设施的完善、干线高路堤路基防护栏的设置、安全隐患路段的整治等项目。

(十)及时抢修水毁工程,保证公路完好畅通。加强灾害性天气条件下的养护巡查,重点监控高路堤路段、软基路段、排水不良路段、临水路段、重载车辆通行量大等特殊路段,并制订应急预案予以应对。

(十一)拓宽服务范围,向社会提供公路通行信息。与地方电台、电视台、报刊等媒体联手,对影响车辆正常通行的情况(如养护大修、特殊气候条件、突发事故等),提前向社会公告或及时提醒,发挥交通引导作用。

三、完善应急保障体系,提高公路抗灾通行能力

(十二)完善应急预案,构建相对完整的预案体系。在对制订的《武汉市列养公路桥梁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武汉市公路地震应急预案》、《武汉市公路冬季养护工作应急预案》、《武汉市公路融雪防冻工作应急预案》等预案进行完善的基础上,制订《武汉市公路特殊情况应急预案》。

(十三)做好应急体系规划。根据省公路局的指导意见,我市将配合全省国省干线应急保障站点及保障体系的规划,以干线公路管理站为依托,按照科学合理、效用效率的原则,每区建立一个应急救援点,全市共建七个救援点。

(十四)争取配套应急设施及组织机构。在省公路局的统筹安排下,积极争取我市应急抢险专业设备的引进和配置,以专业化的抢险设备保障高效快速的应急救援。

(十五)组织应急预案演练。适时组织预案演练,以检验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通过演练对预案进行改进完善。

四、落实各项制度标准,规范养护管理活动

(十六)小修保养继续落实巡查制、督办制、提醒整改制、公示制、通报制、质量保证金制和奖励基金制等七项制度。每月一检查,月月有通报,年终有奖惩。(十七)落实大中修及专项工程“五制”(即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廉政责任制),建设程序合法、质量合格、廉政阳光工程。

(十八)落实安全质量隐患整改“五项制度”(即档案制、销号制、通报制、评估制、报告制),确保安全隐患整改率100%、落实率100%。

(十九)贯彻落实《湖北省国省干线公路大修(改善)技术指导意见》。在本年度大修(改善)工程设计方案中,把好“三变”准则(级配碎石或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或水泥混凝土面层、强基强面)及和谐准则(附属设施配套、交叉路口安全措施、集镇路段排水处理等)。

(二十)贯彻落实《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组织全市养护中心及管理站有关业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做到准确理解、熟练掌握。采取专业路面检测车对全市干线路况进行检测,以MQI和优良率作主要指标对路况进行评定,并建立好检测资料档案。

五、培树路站特色文化,拓展行业持续发展能力

(二十一)进一步改善管理站环境条件,增强养护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保证管理站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管理站站点的规划,创建管理规范化、环境庭园化、生活电气化、生产机械化、路站信息化的星级站场。(二十二)抓好养护职工教育培训。加强一线养护职工的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管理站、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鼓励自学成才、岗位成才,养护职工做到能够掌握一技之长,争取一专多能。

(二十三)争取配备养护成套设备,提高规划中心管理站的市场竞争力。逐步通过培养专业人才、配备专业设备,组建养护专业队伍,努力使中心管理站具备参与高速公路养护市场竞争的能力。

(二十四)加强管理站班组建设,调动职工积极性与创造力。借鉴收费站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在管理站开展班组建设活动,形成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提高管理站生产效率和管理效果。

六、成果引进与探索开发并举,寻求养护工作新突破

(二十五)全面推广小修保养“定额管理、计量支付”投资管理模式。督促指导各单位按由粗到细的原则制订本地的劳动定额,实现作业绩效与收入的量化

考核、资金流向及构成分析、投资额度及投资水平评判,为小修保养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二十六)继续推进精细化养护,打造养护精品线路。在2007年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延伸精细化养护里程,争取每年创建里程30公里,创建路段实现养护“八化”(即路面舒适化、路面清洁化、路肩整齐化、边坡线条化、田路分家化、道口标准化、养护机械化和管理信息化)。

(二十七)积极推广应用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本年度大修路段工程方案优先采用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二十八)继续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试验。在107国道开展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试验段施工,继续跟踪观测318国道蔡甸区段再生试验路段使用效果,形成技术研究报告。

(二十九)开展级配碎石基层等结构试验。结合大修工程项目,充分考虑材料来源和技术力量等综合因素,在黄土线采用级配碎石柔性基层结构进行试验研究。

(三十)做好预防性养护技术储备。结合年度中修计划,根据路况质量评定结果,选择合适的路段采取微表处、稀浆封层、同步碎石罩面等技术进行处理,对应用条件、应用效果和投资效益进行比对分析,为中修方案选择提供参考。(三十一)成立全市养护工程技术服务小组。市公路处将以养护科为班底,在各区公路管理机构中挑选2至3名养护技术骨干,并吸纳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组建松散型的技术服务小组。今后,重点加强小组成员的业务培训和技术交流,使之较为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和行业规范制度,在基础调查、规划设计、工程管理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为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智力资源保障。

七、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数字化管理水平

(三十二)建立养护管理基本数据库。通过调查和搜集整理,主要建立公路技术状况数据库、桥梁技术资料数据库、安保设施数据库、公路沿线设施数据库、养护职工管理数据库、养护作业绩效数据库、大中修及改善工程管理数据库、专项工程管理数据库,保证养护管理基本数据的系统性和准确性。

(三十三)完善武汉养护管理信息系统。根据新的《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对原系统进行修改,对路面管理系统(CPMS)、桥梁管理系统(CBMS)及地理信息系统(GIS)模块加以完善,实现公路技术状况自动考评、作业绩效的自动考核、养护工程方案自动决策等关键功能。

(三十四)进一步完善网络结构。争取各级领导支持,对养护中心与养护管理站微机进行更新或更换,保证养护管理应用的最低要求。同时,对市区两级养护相关管理人员,配备相应数量的具备个人掌上计算机辅助系统(PDA)功能的手机,以提供数量足够的通信终端,满足系统应用的

养护工作要点

公路养护工作心得体会

公路养护工作汇报提纲

公路养护工作岗位职责

公路养护

公路养护

公路养护

高速公路养护工作要点

公路养护工作的管理模式

干线公路养护工作安排

武汉公路养护工作要点
《武汉公路养护工作要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