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心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发布时间:2020-03-03 08:05: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润河镇中心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为适应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建设一支观念先进、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名师、骨干教师队伍,影响、带动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我镇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特制定本计划。

一、培养目标。

加强骨干教师网络建设,构建由课堂教学优秀者——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组成的骨干教师队伍,造就一批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理念,道德素质高尚,业务精湛,教学成绩优秀,开拓创新,科研成果闻名的特色名师。到2015年,力争培养一名省级教学骨干或名教师,二到三名市级教学骨干或名教师,五到六名县教学骨干或名教师。

二、选拔方法。

制定和完善骨干教师培养、选拔及考核方法,建立骨干教师档案。继续实施骨干教师认定和考评制度,给教师创造提高和发展自己的机会。通过单位推荐,听课、说课、评课及综合评定等几个环节,认定校级骨干教师,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培养一个。逐步形成我校的骨干教师队伍,通过树立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气氛,带动全校教师积极进取。

三、培养方法。

1.开展“名师推动工程”。

首先,确定全国、省、市、县各级名师的基本要求,放到骨干教师中广泛讨论,然后让大家制定适于自己特点的自我实现方案。自我实现方案包括个人业绩回顾、能力自我评价、未来发展目标、近期发展目标、方法措施五部分,促使骨干教师自觉向名师靠拢。

2.开办“骨干教师读书班”。

学习内容:《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走进新课程》等

学习形式:以自学为主,辅以集体辅导。

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等办法。

“请进来”—以学区牵头邀请专家讲座。

“走出去”—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观摩。

(1)学校全力支持骨干教师参加的各种形式的外出进修学习。学习归来,一是要递交书面汇报材料,二是要进行组内或全校的经验交流,三是要上一节或两节公开课、观摩课。

(2)鼓励骨干教师积极参加优质课评比,课件比赛等。另外,还要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骨干教师到兄弟学校听课。骨干教师在听课中学习领悟,并对照教学实践写出心得体会,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一个月进行一次学习心得交流,两个月一次业务考核。

3.为骨干教师“搭台子”。

为了给骨干教师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学校制定了奖惩制度,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开展“我最满意的一堂课活动”,通过活动推出示范课、创新课。

4.给骨干教师“压担子”

树立教育科研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承担并实施一个课题专项研究,每学期写出该课题的总结论文或阶段性报告。取得科研成果的教师要上成果实践课。

四、培养措施。

1.建立学习督察制度,加强对理论学习的督促检查,确保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2.通过各种竞赛活动及奖励措施,鼓励骨干教师积极参与。

3.学校对骨干教师所需要的参考资料,学习经费等提供必要的保障。

4.骨干教师参与的各项活动均与教师年底绩效工资考核挂钩。

五、管理与考核。

1.制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并建立骨干教师业务与考核档案。

2.每学年对骨干教师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考查,并对考查情况进行总结和通报

润河镇中心学校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

学科带头人是学校优质教育的支撑,是课改的领头羊,他们的专业发展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未来,决定着学校质量提升的进程,对于培养人才,对于学校内求高质外树形象意义深远。本学期我们将坚持“面向全体,培养青年,发展骨干,推出名师”的工作思路,以“定点定向培养,课题加压,专业引领”为举措,切实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建设,以取得带一班优一群的成效,故制定此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秉着“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培养目标,遵循学科带头人培养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型学科带头人队伍,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矗

二、培养目标:

全面提升培养对象的专业素养,促使他们成为课程改革的真正带头人。使他们成为积极参与制定和组织实施本学科建设规划、教学和科研计划,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教学研讨交流活动,搜集和掌握本学科的各种前沿信息的引领者。

1、学科带头人应发挥的作用:

(1)中小学课程改革坚定的促进派和积极的实践者。

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导向,坚定不移地参与和推进中学课程改革,大胆探索,勇于进取,敢当课改的领头雁。

(2)中小学课程行动研究的先行者和课程校本化的建设者。

在课程改革中,以研究者的形象出现,把每一间教室都变成新课程的实验室。把实践与研究、课程与教学溶为一体,通过反思性教学,改进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水平,重建新的职业生活方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和风格,积极开发语文校本课程,有效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3)在全校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能够在中小学新课程的教学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主动地帮助年轻教师,在全校同行中产生积极导向。

2、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素养:

(1)崇高的敬业精神和深切的人文情怀;

(2)较系统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先进的教育观念;

(3)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和鲜明的教学个性;

(4)富有教育智慧和教育机智;

(5)丰厚的文学素养和人文学科知识;

(6)具有一定的行动研究能力。

三、培养原则:

1.通识与学科相结合

2.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3.全面学习与专题研究相结合

四、培养过程

理论研修——行动研究——反思总结 (循环往复)

五、培养方式:

1.理论研修与学术沙龙

2.课例研究与现场学术观摩

3.反思性教学与行动研究

4.论题答辩与专题汇报

六、制度保障

1、内在制度保障:

(1)建立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档案,旨在反映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研究轨迹和成长

历程。内容有:①个性化教案 ②课后小结与札记③教学案例 ④教学随笔 ⑤专题研究文 ⑥读书笔记.

(2)建立教师个人“图书馆”和“资料库”内容有:①精读若干著作 ②订阅重要专业杂志(报纸) ③按兴趣和专题分门别类收集和整理专业资料.

2、外在制度保障:

(1)保证教师的研究时间(建议减免教师三分之一的教学工作量).

(2)保证教师的研究经费(建议学校以课题项目方式划拔经费).

(3)给教师提供发挥“带头”作用的平台.

七、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及其作用

1、组织建立由校级领导、教务处、教研组长和各备课组组长组成的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领导小组。

胜园街道中心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1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中心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中心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