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有教无类爱满天下

发布时间:2020-03-02 17:47: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有教无类”爱满天下,“因材施教”不拘一格

【摘要】 本文通过对陶行知和孔子“有教无类”的平民教育理想的解读,结合当前的教育实践,简要阐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关系,即“因材施教”是教育方法,“有教无类”则是高于教育方法的教育平等原则和人道情怀。

【关键词】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陶行知

孔子

陶行知(1891-1946年)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赞扬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颂他是“万世师表”。董必武称之为“当今一圣人。”郭沫若更是感叹:“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这些让我们想起千古一师——孔子,他们一生都坚持普及平民教育,秉承“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教学实践中坚持“因材施教”不拘一格。在教育事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改革如火如荼,我们仍能他们普教理论中汲取宝贵的营养。

一、“有教无类”爱满天下,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陶先生认为,人的价值始终是社会的核心价值、终极价值。生命的尊严才是至高无上的,在神圣的生命面前,没有任何世俗之物称得上高贵。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先生以一颗广博的爱心积极倡导“让全中国的人受教育”。胸怀“爱满天下”的平民教育的理想,他一生风尘仆仆,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致力于乡村教育建设,普及平民教育。

历史上,提出平民教育并付诸实践的第一人当属孔子,《论语·卫灵公》中提出的“有教无类”,正是其“泛爱众,而亲仁”思想的具体化。孔子对于一切来求教的人,都给与均等的机会。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把学校由“官府”移到“民间”,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划时意义的大事。为此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元哲先生在应邀于香港中文大学发表题为《中国文化与教育》的演讲时说:“在教育的领域里,最值得提起的也许是孔夫子 ‘有教无类’的思想。”

令人欣慰的是,今天,我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目标已经实现,适龄儿童都可以接受到基本的教育。但是由于地区差异,城乡差异,贫富差异的存在,导致教育的事实上的不均衡发展,这和我们追求的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发展背道而驰,陶行知一生都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平等地接受教育。

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新时期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其根本目的是“面向全体,全面培养,全面发展,人人有得,学会高质量地生存。”从新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来看,要求“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从孩子出发,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其实这就是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延续和运用,也是陶行知平民教育理想最好体现。

二、“因材施教”不拘一格,人人都有不同的发展

南宋教育家朱熹概括了孔子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在《论语集注》内提出了“夫子教人,各因其材”的概念。这就是“因材施教”教学名言的最初的由来。在我国教育的历史上,他孔子是第一位最早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教育家。李远哲对此倍加推崇:“中国文化留下的另一个珍贵的教育理念是‘因材施教’。”孔子通过观察、问答,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然后才有针对性地进行施教。《论语》里保存了不少有关评论学生性格特点的记录。

陶行知先生用最浅显直白的语言告诉我们:“教育培养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学生需要因材施教。正如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施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需除害虫,这样,他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陶行知先生还通过一次趣而精彩的行为艺术向人们诠释什么是“因材施教”。1938年陶行知到武汉大学演讲,一开始,他不慌不忙地夹着一个皮包走上讲台,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他并没有讲话,而是从包里抓出一只大公鸡,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陶行知左手按住鸡头并逼它吃米,鸡直叫不吃;他又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塞进去,鸡挣扎着仍不肯吃。接着,陶行知轻轻松开手,把鸡放在桌上,自己后退了几步,只见大公鸡抖了抖翅膀,便从容地低下头吃起米来。通过这一行为艺术启示我们因材施教要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充分考虑和了解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

学生的个性是客观存在的,是有差异的,在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中,我们可以发现有的比较敏捷,有的比较迟钝,有的善于思考,有的善于记忆,有的个性开朗,有的心胸狭窄,有的意志坚强,有的意志脆弱等等。学生的个性,有些是明显的,有些是不明显的,这就需要我们主动的去发现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然后把学生的性格培养成某一方面的的积极向上的兴趣,指导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进而转化为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特长,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以利学生将来在社会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三、“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先生的人才标准是什么?1946年陶行知先生写的《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一文中阐明了他的教育目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人”便是陶行知教育体系的教育目标。一直以来“成人”与“成才”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有教无类”保证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因材施教”可以让每一个人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二者是和谐而统一。“因材施教”是教育方法,有教无类则是高于教育方法的教育平等原则和人道情怀。

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是大一统教育模式,统一的课程,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进度,统一的考试,统一的评价标准和统一的课堂授课制。学生的兴趣、专长和潜能得不到充分发展。由于升学的竞争,以及对所谓优质教育资源的盲目追求,教育不但未能达成“有教无类”的理想,反而成为人与人竞争的场地,“因材施教”也成了空洞的倡导。在鼓励学子们力争上游的过程中,许多青少年便被无情的折磨,个性被或略,身心被摧残,我们的人才标准出现了偏差。

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只培养出“七十二贤”,计算一下成才率只有区区百分之二点四,远远不及重点中学名校录取率,况且“七十二贤”中还有愚笨的高柴、迟钝的曾参、偏激的子张、鲁莽的子路。诚然,学生是否成才不能以分数和名校为标准。在现代民主的社会里,学生接受基本的国民教育。我们都坚信人生而平等,职业也没有什么贵贱,在一个分工很细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变得非常重要,不同的行业在不同的领域做出贡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好好培养自己的兴趣与才能,站在普普通通的工作岗位上好好为人群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便是成功的人。当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在他的讲学报告中有这样的一个事例,在盘锦职业学校他看到学生在大汗淋漓地学习焊接,其中一个学生一分钟只能完成两三个焊接点,但是他不气馁,他的目标是一分钟十个以上,这样就有上海的大厂把他招走,而且工资比一般人要高。所以我们就应该鼓励他做能做的事,难道这样的学生就将来一定比大学生前途差吗?学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的地方,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我们培养的每一个学生无论将来成就大小,他首先必须是一个“人”,也就是说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无完人。教育若能使得每一位受教育者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各显神通、发挥所长,体验成功、感受幸福,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便是成功的教育。“百花齐放,不拘一格”,使每一位受教育者各得其所,能成为国家和社会有用之才,方可称“教师之功也”。

陶行知先生一生倡导和践行的平民教育具有宝贵的现实意义,必将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而愈来愈焕发出它无比的生命活力。陶行知先生指出:“活的教育就是要与时俱进”。我将牢记陶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岗位上“学陶”“师陶”“育桃”。

爱满天下

爱满天下

爱满天下

爱满天下

爱满天下读后感

《爱满天下》读后感

爱满天下幸福一生

爱满天下,大爱无疆

爱满天下,乐育英才

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爱满天下
《有教无类爱满天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