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三语文《指南录后序》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1 21:18: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指南录后序》

[文言基础知识] 1.字词解析

①注音释义

士萃(cuì)于左丞相府(萃:聚集)

北亦未敢遽(jù)轻吾国(遽:匆忙,马上)

吕师孟构恶(è)于前(恶:坏事。构恶:做坏事。)

予羁(jī)縻(mí)不得还(羁、縻:都有束住、系住的意思,文中是被拘留的意思。)

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yì)北(诣:到„„去。)

天高地迥(jiǒng)(迥:远)

避渚(zhǔ)洲(渚:水中小块陆地。洲:水中陆地,比渚大。)

诋(dǐ)大酋当死(诋:斥骂。)

境界危恶(è)(恶:困难。)

②通假字

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具,通“俱”。全,都,作副词。)

层见错出(见,通“现”。)

③词性活用

A.名词作状语

北虽貌敬(貌:表面上)

予分当引决(分:按名份)

草行露宿(草:在荒野里。露:在露天下。)

日与北骑相出没(日:每天) B.名词作动词

道海安、如皋(道:取道)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前:走上前)

④一词多义

[间]

A名词jiān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缝隙《庖丁解牛》)

扁鹊立有间(一会儿《扁鹊见蔡桓公》)

出没于长淮间(之间)

B动词jiàn

中间崩倒之声(夹杂《口技》)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曹刿论战》)

C量词jiān

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副词jiàn

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有时)

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悄悄地,秘密地《陈涉世家》)

[靡]

A动词mǐ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倒下《曹刿论战》)

- 1

③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将”,将要。“以”介词,凭。“以”后省略了表示“隐忍以行”意思的宾语。“为”,读wéi,作为。全句的意思是:(正如)古人所说:“将要凭(隐忍而行)的做法有所作为。”

④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逐不可收拾。

吕师孟是南宋的兵部侍郎,在文天祥出使元军之前就投降了元军,“构恶于前”,就是“在„„之前已干了什么坏事”。贾余庆是南宋的右丞相,和文元祥一道出使元军,但他背着文天祥向元军献媚请降,并向元军献计囚系文天祥。“羁縻”,是“被扣留”的意思。

⑤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庄子》中有“死生为昼夜”和“死生终始将为昼夜”的话。意思是:死和生,就像有昼有夜的自然现象一样平常。文天祥这样讲是表现他在生命面临危险面前泰然自若。全句译作:死与生,如同有昼有夜一样是极平常的事,死就死了。可是危难险恶的处境不断出现,(真)不是人生在世能够忍受的。

[内容主旨]

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4段)自叙出使元营所遭遇的种种磨难。

其中1~3段重在记叙,第4段以抒情为主。

第1自然段中,先讲自己是在“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的严重形势下出使北营的。再讲自己当时的心情是:“不得爱身”,即已抱定了为国捐躯的决心。其意图是:一方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另一方面是“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第2自然段中至北营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至北营„„北亦未敢遽轻吾国。”第二阶段是“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不得归矣。”第三阶段是“未几„„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最后讲本来是“分当引决”的,但仍“隐忍以行”是为了“将以有为也”。

第3自然段写北行路中得脱的行程。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至京口„„中兴机会,庶几在此”,写得脱后的喜悦。

第三层,“已而得舟,„„以至于永嘉。”写得舟后急于南下的急迫心情。

第4自然段,以抒情为主,表明爱国、忧国的心志。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此句引出“及于死”的危难,总起下文。

第二层,“诋大酋当死;„„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共用17个排比句。情感真挚,气势磅礴,再现了文天祥此次北行历经的磨难。

第三层,“呜呼!„„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把思想感情向前推进,进一步抒发了出生入死而国事难为的伤痛。

第二部分(5—6段),说明写作情况和结集的目的,题名。

这部分告诉我们文天祥是“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至)“今存其本不忍废”而得以保存。文天祥将诗结成集目的是“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写作特点]

1.本文记叙,抒情,议论很完美地结合。表现在:

①在记叙的基础上抒情。例如第2段,写被驱北上时,指出“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这里包含着克制内心无限痛苦的强烈感情。这是在记叙基础上的抒情,而抒情中又带有议论成分。

②在叙事的前后,用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句直接抒情。例如第4段关于生与死的问

- 3

【试题答案】

《指南录后序》

一、略

二、

1.“痛定思痛„„”是对过去的回想,心有余悸,而现在较安定了。而“惶恐„„”是依旧惶恐,表达恐惧不安的心情和身世孤苦的悲叹,多了一份无可奈何。

2.忠贞爱国,青史留名,生死置之度外。

3.我照理应该自杀,但还是含垢忍辱地前往。古人说:“(忍辱不死是为了)将以此有所作为!”

4.其实两处文天祥都不惧怕死亡。但《过零丁洋》,文天祥已被俘,一切已无可挽回,生死已完全置之度外;而《后序》中保存生命是为了“将以有为”。

- 5 -

指南录后序 教案

《指南录后序》教案

指南录后序教案

高二语文指南录后序教案

指南录后序

高一语文指南录后序

《指南录后序》教学教案

指南录后序《指南录后序》教案2

指南录后序《指南录后序》教案3

指南录后序《指南录后序》教案4

高三语文《指南录后序》教案
《高三语文《指南录后序》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